臨海一座古城,為防倭寇而建,卻成了浙江保存「最」完好的所城
在A級景區泛濫的今天,到處都是景點,這個那個,大大小小,看得是眼花繚亂,傻傻分不清。似乎景區都長一個樣子,遊玩之後也沒有發現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不是山就是水,要麼就是花和樹,再有就是主題公園,巴掌大的地方都能開發成景區,實在讓人無言以對。這樣的景點已經無法吸引人們的眼球了,人們開始關注那些具有古色古香的景點,比如說古城。
中國古城很多,像山東臺兒莊古城、四川閬中古城、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安徽歙縣徽州古城等等,它們的名氣很大,愛好旅遊的人們基本上都知道。其實值得一玩的古城並非只有它們,有些古城名氣雖然不大,但是卻別有一番風味,比如說桃渚城。臨海市的一座古城,當年為防禦倭寇入侵而建,時隔多年,歲月變遷,它卻成為了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所城。
明朝初年,倭寇頻繁騷擾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擾得沿海百姓難以安生,令人十分惱火。明朝開始不斷抗倭,抗倭所城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的。桃渚城建於明正統八年,也就是1443年,是明代專門為抗倭而設置的千戶所所城。其周長大約為1366米,城高為4.5米,依山而建,居高臨下,視野開闊,為典型的軍事防禦要塞。
遊玩桃渚城的感覺可能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它是一個小城池,沒有熙熙攘攘的遊客、商販,沒有喧譁吵鬧,音樂聲震天的商業街,也沒有人山人海,寸步難行的網紅景點……有的僅僅只是斑駁的老舊城牆、悠然閒適的居民、地道可口的美食……在「假古鎮」盛行的今天,桃渚城給人的感覺卻是那麼的真實。
從空中俯瞰桃渚城,它的形狀與那些古時候用來抵禦入侵的城池一樣,方形的城池,周圍有一圈護城河,護城河旁還有著城牆。只是大多數的古城池因為歷史的原因並沒有保留下來,能夠保留下來的鳳毛麟角。慶幸的是桃渚城保留下來了,雖然護城河被毀嚴重,只有東面尚存。其內部保存較好,除了垛口外,城牆主體和三個城門保存完好,尤其是城內街巷。
桃渚城有三個大門,在東、南、西三面,三門還有甕城,甕城如大門一般保留完好。古老的城門上斑駁一片,歲月留下的痕跡格外醒目,一塊一塊大石塊壘砌在一起,頂上布滿了綠植。它的樣子與現代建築格格不入,卻像是新世界的大門一般,只要打開它似乎就可以穿越到另外一個空間,回到明朝,目睹明軍將收拾倭寇,倭寇被打得屁滾尿流,士兵們激動不已,老百姓們呼喚雀躍……
真正走進裡面會發現,很多時候現實與想像真的一樣。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桃渚城中還可以發現明代街巷古道格局。一條寬3米,東西走向的桃渚街就在腳下,它是桃渚城的主街。在它的北面還有一條與之平行的次街,以它們為主幹貫通的還有十多條古巷。迂迴曲折的古巷小道兩邊坐落著一座座古民居。古民居為主要為清代風貌,最典型的代表莫過於尤以郎家裡、郎德豐、吳宅、柳宅、宗祠和關帝廟。
隨意在街巷中走走,不用留心觀察就能夠看到,街巷兩邊的大部分建築破舊不堪,歲月無情摧毀它們的同時,又給它們染上了老舊泛黃、淺灰、藏青的色彩,滿滿的歷史感,韻味叢生,令人浮想翩翩。明代的摩崖題刻、明清時期的寺廟庵堂、清代建築……它們分布在桃渚城當中,就像是一位位飽經風霜的老者,靜靜看朝代更替,歲月變遷,然而頭頂上的青天卻始終從未改變。
它們在桃渚城中吟唱著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故事,沒有人聽得懂它們具體在說什麼,但是人們卻聽得很認真,依然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歷史的厚重感,滄海桑田的感嘆,亙古不變,無需多言,懂得人自然懂。故事說給懂得人聽,古城留給懂得人玩。青山若隱若現,古民居破舊不堪,古樸真實浮現在眼前,坐下來歇一歇,看看居民們在做什麼。不遠處的一戶人家在打餈粑,男人揮舞著強壯有力的臂膀,幹得熱火朝天,女人在一邊細心翻動著餈粑團。他們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人的一生,腳步一直都在向前,從未停下,也不敢停下。擁擠的地鐵公交、做不完的工作、挨不完的批評、買不起的房子、住不起的醫院……它們無時無刻不在催促著人們向前、向前,再向前。累了,真的想停下來了,就到像桃渚城這樣的地方去看看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