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王玲)11月9日報導 「匯聚文創動能,發展天府文化」,明天上午,匯聚了成都文創活力的第四屆成都創意設計周將正式啟幕,作為活動周內的一項重要內容,2017金熊貓文創設計獎今天晚上在西村藝術空間正式揭曉,為成都創意設計周的到來奏響了第一個音符。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從頒獎典禮上獲悉,本屆金熊貓文創設計獎工業創意設計類、城市創意設計類、科技創意設計類、文博(非遺)創意設計類、旅遊文創設計類五大類別獎項,5件作品榮膺金獎,10件作品榮膺銀獎,15件作品榮膺銅獎,5件學生作品被授予新秀獎。
據介紹,本屆金熊貓文創設計獎對標全球三大設計獎之一的德國iF設計獎評獎機制,大獎由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伯初,世界綠色建築設計獎金獎獲獎者、德國德紹包浩斯建築研究院任客座教授彼得•魯格,贊那度精品旅行網董事迪爾克•艾伯通,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登山奧斯卡」金冰鎬獎首位華人評委劉勇等5名國內外知名專家擔任主評審,形成了專業、權威、含金量極高的評審團陣容。
「2017金熊貓文創設計獎共收到參賽作品3258件,經過專業評審團的初選和複評,60件優秀作品入選終評。其中包括北京冬奧會京張高速專列、倫敦AA建築聯盟學院全球城市設計、德國精釀啤酒自動售賣牆、摩拜單車最新智能取車點、無人超市、智能足球場、中國最美書店言幾又連鎖書店設計、富士康自創肯沃斯RC模型車等優秀作品。」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教授、國際軌道車輛工業設計聯盟副理事長、徐伯初介紹。
其中,《胖娃上成都》、寬窄蓋碗茶茶杯、成都博物館衍生產品等充滿成都元素的作品均獲得了評委的肯定。「《胖娃上成都》是千幻星空的動漫品牌「萌熊胖娃」的第一部作品,用獨特的藝術形式——三維動漫對成都老童謠《胖娃胖嘟嘟》做出了新的詮釋。」這件傳播度非常廣的作品將成都傳統民謠翻新,創意與文化的碰撞,徵服了評委們。
徐伯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今年的金熊貓文創設計獎中,評出了許多結合了人的實際需求的設計作品,因為原創設計轉化為產業,必須要依靠人的衣食住行的需求,這對設計者們來說不僅是個巨大的機遇,也是全新的挑戰。在新秀獎裡面,還沒有完全成長為設計師的新人,雖然他們的產品沒有面試,但是這些年輕人結合線下先進科技和實際需求產生創意,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發展潛能。
他還提到,作為西部地區的文創中心,「天府之國」成都發展文創產業擁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這裡兼容並蓄的城市態度、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頗具創意的設計者們,都為這座城市發展文創產業提供了沃土。」
據悉,2017金熊貓文創設計獎數百件優秀作品將在第四屆成都創意設計周展會現場——新會展中心一號展館展出,免費為市民朋友們開放,展期為11月10日至11月13日。
2017金熊貓文創設計獎終評結果(35名)
一、工業創意設計類
金獎:
作品名:寬窄蓋碗茶杯
參賽者:成都寬窄美食投資有限公司
寬窄蓋碗運用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合一之意。寬窄蓋碗採用別致的可視蓋頂,可觀茶在水中舒展飛舞,可聞茶香變幻,開口增加了散熱,也規避了沸水泡茶高溫破壞好茶的問題;寬口窄底的杯身,更好的聚茶遇水,更能出好茶湯。
銀獎:
作品名:Mini Metro
參賽者:DPC工作室Peter Curry(New Zealand)
《迷你地鐵 Mini Metro》是一款獨特的鐵道模擬遊戲,遊戲原則是為不斷擴張的城市人口設計適用的地鐵管網。在兩個站點之間劃線便可連結管路,讓車廂穿梭其間。在新站點出現時,及時修改線路規劃,不斷提高運輸效率。在有限的經費、資源面前權衡得失。你是否跟得上城市發展的腳步呢?
作品名:下一代地鐵設計
參賽者:張培峰、葉君、戴明亮(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
地鐵設計現代簡潔,線條圓潤流暢,具有一定科技感、未來感。基於現代美學觀點以及人機工程學的要求,採用技術成熟的材料和工藝方法。本著輕量節能,環保,提高壽命,便於維修維護的原則,提高了車輛運行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銅獎
作品名:樂山烏尤禪音藝術酒店設計
參賽者:成都築焱設計
樂山烏尤壩•千裡走單騎藝術酒店依託世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為精神延續,在禪文化的基底上融入藝術生活方式與原真匠意精神,以「棲江尋青衣,遊世聞禪音」為核心打造獨具特色的 「棲江」秘境。
作品名:梵木創意產品4件
參賽者:成都市丙火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梵木秉承「讓藝術生活化,讓生活藝術化」的理念,致力於讓藝術回歸生活。在設計上,以人為本,提供量身設計的家具生活產品。在工藝上,傳承中國傳統榫卯工藝的同時,用現代美學觀念演繹東方美學精髓,確保每一件梵木作品都足以成為收藏的藝術珍品。
作品名:京張高速列車設計
參賽者:丁磊、高朋飛、齊文溥(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
京張高速列車將冰川元素與參數化設計相結合,體現京張冬奧與列車的現代與科技,室內設計將奧運五環與激情動感的冰雪運動形象,與現代輕奢的設計理念相融合,體現冬奧主題的同時極具時代感。
新秀獎
作品名:野外應急穿戴式發電寶
參賽者:王曉萱、李壯
在徒步、野營等戶外運動中,無電源情況下,手機、GPS定位器等小型電子設備存在續航不足的問題,通過穿戴本產品可把人體運動產生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進行使用或儲存,以便給小型電子續航,達到與外界通信的功能。
二、城市創意設計類
金獎
作品名:上海大學沃頓商學院改造項目
參賽者:蔡磊(A+Studio工作室)
為推動上海沃頓商學院項目的順利落地,上海大學按照沃頓商學院的要求,並結合學校現有基礎設施的實際情況,擬將文武大樓進行加固裝修,作為上海沃頓商學院的辦學場所。文武大樓改造工程保持原建築高度和外部輪廓不變,對部分結構進行調整和修繕,參照國際一流大學的教學模式,將其更新為集研討、會議、住宿、餐飲、休閒等為一體的綜合教學空間。
銀獎
作品名:OMA: Art of omacon Vol.1-3
參賽者:Allan (Haoyu) Xia 夏昊禹
omacon原創藝術節成立於2013年,位於紐西蘭、奧克蘭市。每屆活動聚集了紐西蘭最頂尖的插畫、漫畫、動畫、概念設計、壁畫、雕塑、遊戲開發等領域的獨立創作者。2017年的第三屆omacon吸引了120+參展藝術家和7500+名觀眾(奧克蘭市平均每兩百人中就有一位參與)。
作品名:澳大利亞青年設計獎優秀作品——穿戴式人工智慧情感衣
參賽者:澳大利亞青年設計獎組委會
E-MOTION利用可穿戴科技,通過監測生理數據以及可穿戴設備上的亮燈,為人類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非語言交流形式。每套電子服裝均有動態彩光顯示功能,在傳感器測量到脈搏、肌張力等數據後,彩光可以實現相應的勝利特徵模擬,以不用燈光信息展現人類的情緒,比如心跳加速、腎上腺素激增,或者忐忑不安。
銅獎
作品名:《1314》雜誌
參賽者:成都黑蟻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1314》雜誌關注公共文化、當代藝術、新銳設計,傳統民藝、生活美學,是集專業性與普及性為一體的公共文化刊物,旨在做文化藝術的參與者、滲透者與推廣者。12年匠心耕耘,超過40場藝術對話,逾100位藝術家設計師訪談合作。
作品名:絲路家
參賽者:仁物設計成都有限公司
「絲路·家」整部作品充斥著打破時空的未來感,在「一帶一路」向世界傳達出中國的「仁」文化的當下,設計師深受啟發,遂以「仁者心融萬物」的情懷,致力於「家」文化的挖掘與再造。
作品名:快樂運動中國計劃·智能足球場
參賽者:成都原鄉文化投資有限公司
「智能足球場」的設計徹底改變了足球運動的體驗方式,通過人機互動的足球牆系統、四門四隊互動競技系統等玩法創新,以嶄新的形態釋放多元的活力,讓足球運動所帶來的快樂觸手可及。「智能足球場」最小僅需要佔地10米x10米的空間,可以方便的植入城市市政區域、公園、社區、綠地、學校、園區甚至商業空間。
新秀獎
作品名:綠野仙蹤——蔓城
參賽者:張心悅、習羽、袁星雅
我們設計了一種用四川本地傳統材料——竹作為骨架的模塊化可裝配式的建築,將一個個開放、自由的公共空間建設在成都的新舊建築之間,並且這種建築可以自由生長,在城市中連成系統。可以打破歷史街區即將消失的規律,修補新近建設的建築缺乏公共空間與人性化的缺點,通過一種普適性的改造,創造成都新的未來。
三、 科技創意設計類
金獎
作品名:Automated Bar
參賽者:Antonio Bonnanni + Foam Ranger + ZMS
啤酒牆設計的目的是希望客人可以自由傾倒啤酒。不需要排隊,沒有酒吧和服務員的注意,只有你和啤酒龍頭,一個完美的匹配。你在杯子裡倒多少,就可以相應收費,倒酒結束後旁邊的顯示屏會提示運行總量。當你倒酒的時候,錢會從卡片或帳戶上被計算出來。
銀獎
作品名:荷蘭-家用規模的小型風能發電環保裝置
參賽者:Bram wan Raven-horst
為了創造一個可持續的世界我們已經設計了一個新的可靠的能量源頭「城市風」。以其全新的設計和葉片,創造了與傳統風力發電機相比效率提高2倍以上的風車。城市風力機一個直徑為1.2m,在風速為6m/s(在沿海地區常見的風速)可以獲得恆定的功率55瓦(可存儲在電池中)。產品可被包裝成特殊設計的小盒子。裝配簡單且易於運輸。
作品名:Ehang184
參賽者:李智奕、馬春明
億航184是全球第一款可載客的無人駕駛飛機,由總部位於中國廣州的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獨立自主研發製造,是一款安全、環保、智能的自動駕駛低空飛行器,將為人類提供短途日常交通運輸解決方案。「億航184」的寓意是這種無人機能運載1位乘客,它有8個螺旋槳和4支向四外伸出的機臂。
銅獎
作品名:plgrmCube
參賽者:Dinosaur polo club
作為VR技術盛行的當代,PlgrmCube自主研發最前沿的虛擬感官技術,帶給體驗者前所未有的多維度空間的全感官體驗。
作品名:ORION
參賽者:Yilin Huang
獵戶座划艇的每一個零件的精巧設計,都讓體驗者更加安全、舒適的進行此項運動,在工業美學上也突破了傳統的划艇造型,更像一件設計藝術品。
作品名:風清揚
參賽者:摩拜成都設計團隊
這是一個輕巧可提、天生可靠、舒適個性的智能共享單車,它是有史以來最輕巧的摩拜單車,升級選用航天級鋁材車架,在輕巧和牢固兩個層面都達到了最佳狀態。經典版摩拜單車在城市環境下5年無需維護隨時可用。摩拜單車始終將安全視為重中之重,採用汽車級碟剎系統,制動效率比普通剎車高百分之二十。配備機械式升降,符合人體工學理念,任何身高都能找到最舒適的騎行姿勢。
新秀獎
作品名:飛線動物繃帶
參賽者:陳路晴
動物骨折和脫臼後。醫生處理患處複雜不便。動物包紮後不容易固定和換藥。T&B利用飛線技術的縮放。起到了固定和日常換藥的作用。實現了不同動物都適用的包紮
四、文博(非遺)創意設計類
金獎
作品名:TypeHolder 輕量級活字排印工具
參賽者:厲致謙
Typeholder(可攜式活字印刷錘)從機械原理上說,這是一個在兩向維度上操作的簡易夾具,holder 就是夾具的意思,通過螺絲的調節便可輕易固定鉛字。使用 Typeholder,可以手工完成檢字、排字、調整間距等步驟,最終完成排版。
銀獎
作品名:成都.青羊宮道教符籙文化創意設計
參賽者:馬果
在設計之初對道教符籙的結構組成進行了詳細的分解,同時主要針對其「人體符」這一塊進行視覺圖像的創作。秉承不失基本特質和識別性的原則,拋開其功能性的束縛,讓「符籙」圖像呈現一種被大眾認知、欣賞和接受的全新視覺體驗,同時將視覺成果運用在實際文化的推廣之中。
作品名:一意茶室
參賽者:四川南谷家具有限公司
一意茶室是南谷精心打造的專業茶空間品牌,以現代東方極簡主義美學為基礎。方寸一茶室,心遊天地間。一意茶室追求以質樸、內斂的設計意境重新演繹「當代東方生活禪」。
銅獎
作品名:成都博物館產品衍生
參賽者:成都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與鑄銅大師朱炳仁聯合製作,成都博物館產品衍生作品之一石犀書籤,將石犀與捲雲紋、海水紋的相結合,清爽的配色,萌趣的大家更加愛不釋手。是讀書小歇時不可缺少的一物。
作品名:小茶則、大茶則等文創產品
參賽者:霍曉(御翠草堂)
在成都,有這樣一位堂主,他傾注十餘年的心血打造出成都唯一一家文人景觀私家園林——御翠草堂,並自創「苔蘚體」小楷,在竹物、木器上進行書寫創作,把生活中最最平凡的竹和小字進行完美結合,增強實用器物的文化藝術內涵,創新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作品名:鴛鴦椅
參賽者: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
作品創作源於劉氏莊園博物館館藏文物——「鴛鴦椅」,該作品將禪意和文化氣息更進一步融入,採用全榫卯結構,擦生漆工藝製作而成。
新秀獎
李文佳《物善·夏布臆語》
設計師突破市面上夏布平面型產品從而將夏布轉向三維立體產品,做成立體器皿。在顏色和圖案上吸取傳統中國元素以及日本元素,在造型上採用漆器的脫胎工藝,在材料肌理表現上採用創新手法。
五、 旅遊文創設計類
金獎
作品名:胖娃上成都
參賽者:黃春暉 (成都千幻星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胖娃上成都》是千幻星空的動漫品牌「萌熊胖娃」的第一部作品,用獨特的藝術形式——三維動漫對成都老童謠《胖娃胖嘟嘟》做出了新的詮釋。
銀獎
作品名:幸福公社.吾村
參賽者:史圓
佛是未來人,人是過去佛。這樽石雕佛像整體造型簡約,與背後的石碾構成智慧之光的主體,光是會消失的,石碾作為光的隱喻,恆遠久長。周圍牆面的背景是用清代的磚和漢代的瓦構成的祥雲,也像蝙蝠的形狀,在傳統文化中,蝙蝠就是福的寓意。
作品名:Brew&Blend 實驗藝術節視覺形象系統
參賽者:龔奇駿
BREW&BLEND 不是一個可以簡單定義的節日,每個參與者在這裡都擁有屬於自己對2016年的想像。超過150位藝術家、科學家、科幻作家、電影人、手作工匠、文化先鋒機構聚集於此,將超過6000平米的原紡織工廠——如今上海首屈一指的藝術設計創意園區M50打造成一座未來城市。
銅獎
作品名:《西藏民俗文創系列I》
參賽者:成都好多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高原聖城、璀璨星空、風情舞蹈、面具人物,描繪了一幅」文成公主「和親之路的創新畫卷,展現了大唐盛世的愛情傳奇,用一顆匠心繪下漢藏兩地的動人史詩,讓這一段漢藏和美的千年佳話永傳人間。該系列包含眾多實用性強的產品。
作品名:缺
參賽者:翟偉民
本設計汲取了竹文化元素,採用手工竹編完成,竹編工藝浸染了傳統手藝人的智慧,其編制形式有幾十種,通過相互疊壓方式,以嚴謹的計算法則,達到了造型,功能美學的渾然天成。以不同球體造型來表現,通過金屬加固,採用框景的手法,可以作為桌上花插擺件,營造了素雅禪意氛圍。
作品名:物色
參賽者:梅雪蓮
此設計是為國家藝術基金匯報研究展所做的海報形象。力圖打破海報的常規二維形態,作一個多維度的嘗試。將鋼筋、土布和文字抽離出來,用最簡單的材質呈現一種視覺直觀性,每個部件相互統一又相互分離,在布展時,可進行不同的組合,形成隨機又多變的陳列形態。
新秀獎
作品名:成都百大旅遊景點
參賽者:宋歌
以成都為原型設計城市視覺符號海報,整理成都百大旅遊景點為創作樣本。用扁平的藝術手法,提煉出差異於其他城市的視覺符號,構建成都自己的視覺符號體系,經過現代化的設計和高度提煉視覺化符號元素,為今後表現與塑造個性鮮明、獨特魅力的城市品牌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