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溫度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子?隨著年紀的增長,少了很多追逐喧鬧的勇氣。即使是旅行,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莽莽撞撞,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似乎想將一個城市看個透徹。如今,總覺得城市中所有高高大大的建築都那麼相似,鱗次櫛比的高樓、熙熙攘攘的人流,浮華城市的內心缺少溫度,除了傍晚的燈火,看不出究竟我來自哪個格窗。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一到夏天,每當溫度超過30度,炎熱的氣溫烤炙著大地,人們都躲在空調房不願出門,如果跟我國最高的氣溫相比,這些都是小毛毛,我國最高氣溫出現在吐魯番,我國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新疆的吐魯番盆地(也是世界上最低的盆地),新中國成立前吐魯番曾創下了47.8攝氏度的全國紀錄。再後來的1953年和1956年這兩年的7月24日,都出現過47.6攝氏度的高溫,1975年7月13日吐魯番民航機場還曾觀測到目前中國的極端最高氣溫49.6攝氏度。
其實吐魯番真的不大,但是安檢很嚴,去巴扎,去超市,進酒店都要過安檢,到處都是警察叔叔,很有安全感。從市裡出發去火焰山還挺近的,路過了葡萄溝,但是沒有拐進去。火焰山居然有兩個景區,一個是新建的火焰山大景區,一個是有唐僧師徒雕像的老景區,因為頭天下雨了,所以我們去的時候是氣溫不算高的,後來看了一下溫度27度,是還不錯,但是太陽已經很曬。
吐魯番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新石器時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類活動。蘇公塔是新疆境內現存最大的古塔,建成於公元1778年,迄今已有230多年的歷史,它是清朝名將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為了恭報清王朝的恩遇,表達自己對真主的虔誠,並使自己一生的業績流芳後世,而自出白銀7000兩建造。
吐魯番的景點還算好,一個挨著一個,不用怎麼折騰。在高達40度的酷熱下,坐在地面上,可惜沒帶雞蛋,否則把雞蛋埋到火焰山,看一下一天會不會變熟。覺得沒必要買門票,站在公路上照樣可以感受。20年前因為西遊記拍攝,修了這麼個建築。真想真的有牛魔王,鐵扇公主,那樣可以借用一下芭蕉扇,去去這溫度。
吐魯番在歷史上就有火洲之稱。據觀測,這裡的最高氣溫達到過攝氏49.6度,地表溫度也曾達到攝氏89.2度,當地民間有沙窩裡蒸熟雞蛋、石頭上烤熟麵餅的說法。在東天山南麓、吐魯番盆地北緣,有一座東西長98公裡、南北寬9公裡、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山脈,這便是吳承恩在《西遊記》中描繪的火焰山,是名符其實的中國熱極。
今天小旅就給大家先分享到這裡,如果還有其他不一樣的看法請大家在評論區說出來,我會很認真的回覆你們,再次感謝那些喜歡小旅文章的小夥伴,小旅會繼續努力給大家分享更優質的旅行作品,下一期將帶大家走進更神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