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化源遠流長,自出現人類社會以來,歷經80多個王朝,多達400多個皇帝,是封建社會和奴隸社會的最高統治者,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而且為了區別氏族之間的關係,出現了不同的姓氏,所以不同朝代的皇帝有不同的姓氏,正所謂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可是小編翻遍了古代歷史,發現李姓的皇帝最多,而張姓卻是一個都沒有,反而在找張姓的歷史人物卻找到了一堆道士。為什麼李姓多出皇帝,而張姓多出道士?其實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
我們從張姓的角度來分析:1.張姓是否人口太少?2.張姓為什麼沒有出現皇帝?3.張姓為什麼有那麼多著名的道士?
1. 張姓是否人口太少?
按照全國第6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氏,佔了漢族大概8%的人口總數,第二是王氏,比李氏少了0.3%的人口,第三就是張氏了,佔了7%左右的漢族人口總數,要知道漢族的姓氏不勝枚舉,最少上萬個,可以想像這三個氏族是多麼龐大了,再聯想一下我們身邊的張姓朋友,所以很明顯張姓的人口很多。
其實如果追究到底的話,張姓也算是有皇帝的,張姓的始祖是張揮,而張揮又是黃帝的孫子,因為發明了重要的戰略性武器弓矢,負責製造弓矢,叫做弓長,所以取弓長的寓意,被賜姓為張。但是如果說黃帝是張姓始祖的話,這就沒意思了,因為如今很多姓氏都是黃帝和炎帝的後裔,很多都是那時候分家才出現的,所以這個理由算不得。
2. 張姓為什麼沒有出現皇帝?
這是一個民間傳說,據說天庭封神時,姜子牙想要做領頭羊,天庭的皇帝,也就是玉皇大帝,但是又不想表現出來,表示謙虛,所以就站在玉皇大帝的座位旁邊等候,等群臣封神完畢,自己再來個華麗登場。誰知道這時候一個人姍姍來遲,看到姜子牙旁邊的座位是空的,生怕落了後,所以就問姜子牙:「這個座位是誰的呀?」姜子牙說:「有人。」於是他就在後面等候,看到其他人來問,姜子牙也是說:「有人」,接著姜子牙走開忙別的事情,他就坐在了玉皇大帝的座位上了。等到姜子牙回來,看到有人坐了他的座位真的要氣死,問道:你是誰?為什麼坐在這裡?他就說:「你一直說這是有人的位子,我姓張,剛好叫友人,這不就是我的座位嗎?」於是張友人就成了玉皇大帝,姜子牙沒有辦法反駁,於是就跟玉皇大帝說:「作為玉皇大帝,自然是長生久視了,你可以一直統治天界,但總歸只有三界,所以希望你們姓張的就不要再去其他兩屆搶皇帝當了。」玉皇大帝終究心虛,所以答應了姜子牙,於是人間的張姓也就沒有人能當上皇帝了。
3. 張姓為什麼有那麼多著名的道士?
先來數數姓張的道士,比如張果老,張申,張道陵,張三丰等人,這就要追溯道教的起源了,道教的前身是五鬥米教,創始人就是張道陵,張道陵創立五鬥米教之後宣布道教的最高統治者是天師,而天師的職位是世襲的,所以天師都是張姓的後裔,這就是為什麼張姓出了那麼多有名的道士的原因。
不管怎麼說,皇帝已經是過去的產物了,如今百姓才是國家的統治者,國家建設需要我們,所以我們要積極投身建設社會主義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