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是都市人的日常。
遠超城市負載的人群,被強塞進為早年規劃的道路中,怎麼會不堵。城市很無辜,它沒想到會來這麼多人!道路也很無辜,它沒想到會有這麼多車!
中國發展得太快,交通規劃和你我工資卡的餘額都跟不上它的步伐。
唉,又堵車了……有多少人這樣慨嘆過!
此時,你需要打開手機上的音樂APP,搜索一首《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最好是網易雲,最好是靜sir那版。
點一下播放鍵,童稚的聲音傳了出來:「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我馬上就到家了」。
簡潔輕快的音樂配上無比童真的歌詞,你會突然覺得歌曲何必那麼矯揉造作,何必那麼苦心遣詞。原本就應該是很簡單,很輕易,很生活化,很直抒胸臆的東西。白話文誕生時,那些時代先驅們一直倡導的就是:「我手寫我口」。
老生常談曰:生活中從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靜sir是一個搞音樂的80後,唱歌的孩子估計是他兒子吧。
你大可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帶孩子回家的路上,遭遇了堵車。孩子急著回家玩遊戲,在那發牢騷:「唉,又堵車了,要是騎上我的小摩託,一會兒就到家了。」所謂小摩託,無非是孩子給兒童自行車起的別名。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父親靜sir在此基礎上簡單地加工,保留住了孩子原汁原味的純真。再結合孩子騎車時候,嘴裡一直模仿摩託發出的「嘟嘟嘟嘟……」。
神作問世了,不知當時是否引動天地變色,數道雷劫當空霹下。
「他讓我遠離煩惱和憂傷/他帶我重新回到自由天堂/來吧來吧和我一起上路」,小孩子的時間觀念和成人的時間觀念是完全不同的。讓他等一分鐘,其焦急程度就好像成人等一小時,甚至是老人的一個月。
孩子渴望當下的即刻滿足,來吧來吧和我一起上路,仿佛看到了孩子在小區廣場上開心玩耍,陽光正好,草木正青。
囉嗦了這麼多,就想讓你聽聽《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讓我們嘟嘟嘟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
嘟嘟嘟 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
唉,又堵車了……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我馬上就到家了他讓我遠離煩惱和憂傷他帶我重新回到自由天堂來吧來吧和我一起上路嘟嘟嘟 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我馬上就到家了我馬上就到家了我馬上就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