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劃是先桂林,然後陽朔,從桂林遊灕江直接抵達陽朔,可是陰差陽錯把陽朔酒店日期訂錯了,又不能更改,最終行程就成了先陽朔,後桂林。
第一天 西安-桂林-陽朔(十裡畫廊) 晴
凌晨六點,我們已經在趕往機場的路上了。在排隊等待給閃閃辦理值機的時候才發現,我把閃閃的身份證錯拿成了港澳通行證 ,當時整個人處於懵逼狀態,還好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給閃閃補辦臨時身份證,手續也很便捷,著實虛驚了一場。
航班準時抵達兩江機場,我們直接機場大巴去陽朔,入住酒店。酒店全名是巖邦隱舍精品酒店,巖邦的由來是因為老闆和老闆娘是攀巖極限運動愛好者,桂林屬於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山不雖然不高,但特別適合攀巖,每年都會舉行陽朔攀巖節。老闆和老闆娘一共有三家旅店,一家酒吧,兩個人相識12年,一直沒有結婚,一起全國各地跑的參加攀巖比賽,所以他們的店裡的裝修風格相對也還是比較有特色的。我們住的是法式風格,他們還有一家美式風格的酒店,還有一家總店。法式這家店坐落在西街,購物、餐飲也都比較方便。雖然我選擇了最常規的人生軌跡——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其實內心還是很羨慕那些不走尋常路的人,更喜歡以旁觀者的姿態去感受他們的生活,揣測他們的經歷,仿佛自己也在經歷一般。
巖邦門廳~
巖邦前臺等待區~
巖邦專門設置了吸菸區~
房間內景~
法式衛生間?
店裡隨處可見的老闆和老闆娘攀巖照片~
酒店陽臺觀景~
酒店陽臺觀景~
入住手續辦理妥當,填飽肚子,便開始了我們的旅途的第一站——十裡畫廊。
陽朔第一餐——啤酒魚。艾葉粑粑就像被壓扁的青團,只是裡面沒有蛋黃~
十裡畫廊,眼見不如聞名,徒有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虛名,實景卻不盡人意。景區內有個大榕樹景點,雖說是千年古樹,但也覺得不值15元一張的門票錢。
就是這棵大榕樹,它讓我想起額濟納旗的那棵880年的胡楊樹~
喏,就是這棵。。。門票好像十元還是二十元。。。
對落地生根一詞進行了很好的詮釋。。。
十裡畫廊顧名思義景區延綿十裡,光靠11路(雙腿)肯定是有難度的,360°觀賞完大榕樹後,Mr Du建議騎行的方式進行遊覽,我們在景區裡租了兩輛自行車,雙人自行車老爸老媽騎,我們一家三口騎一輛三座自行車,小朋友在前面有個特製的小座位。事實證明,遊覽十裡畫廊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在景區的入口處租自行車,然後騎行至大榕樹景點,然後再原路返回歸還自行車。我們因為是在景區裡面租的自行車,又只能原地歸還,加上除夕幾乎沒有什麼運營車輛,歸還自行車後只能步行出景區,好在步行了十幾分鐘後,有輛寶駿停下來問我們是否需要搭乘,最終以四十元的價格成交,把我們送回到五公裡外的酒店,也就是陽朔西街。
十裡畫廊
十裡畫廊景點之一——蝴蝶泉,據說觀賞價值不高~
路邊一枝花~
不得不說這裡飲食文化還是稍稍遜色了些,除了不同價位的啤酒魚和桂林米粉味道還可以,其餘的菜品實在不敢恭維。少數民族人民民俗風情淳樸,飯菜也走淳樸路線,幾天吃下來,無比懷念大西安的美食啊。出遊的幾天基本也就是圍繞著啤酒魚和米粉展開,除了在桂林吃了一頓椿記燒鵝和東北菜,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滿街的大師傅啤酒魚~據說是家族連鎖店。。。
「日頭火」連鎖店的米粉還不錯~
閃閃小主遇見了她喜愛的棉花糖~
第一次一大家人在外地過除夕,感覺還是蠻不一樣的。年夜飯雖說味道一般了點,酒興還是不錯的,Mr Du陪老媽喝了些白酒,又陪我喝了些啤酒。飯畢,又鑽進巷子裡找了家酒吧繼續。總覺得陽朔的酒吧和麗江的比起來還是少了些許情調,雖然也有彈唱歌手,也有非洲鼓點,但就是欠缺了那麼一絲迷離風情。
陽朔西街
山水古鎮~
陽朔夜色
第二天 陽朔(遇龍河) 晴
早上睜開眼睛已經到了太陽曬屁股的時間了,我喜歡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旅行。洗漱完畢後,到日頭火米粉連鎖店填飽肚子後,Mr Du主張租兩輛電動車去遇龍河漂流。不一會兒,兩輛電動車送抵酒店樓下,原本想著Mr Du開一輛載著我和閃閃,老爸開一輛,載著老媽,老爸試開了一下,發現遠沒有想像中的好駕馭,於是讓我出馬,在我撞上路邊停靠的一排電動車後,也選擇了放棄,最終Mr Du自己騎電動車向遇龍河挺進,老媽、老爸、閃閃和我則叫了輛計程車前往。很多竹筏漂流11歲以下的寶寶是不讓坐的,我們挑了一段閃閃可以上竹筏的漂流河段漂了一個小時,然後乘坐電動車穿梭在村落的鄉間小道。
遇龍河
小竹閥漂啊漂~
電動車騎行隨拍~
晚上回到西街,繼續啤酒魚。西街的人流不亞於過節時的回民街,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絢麗的民間手藝~
在音樂餐廳享用啤酒魚~這裡的歌手大都演唱的粵語歌。。。
第三天 陽朔-桂林(象山公園) 晴
依舊是舒服得睡到自然醒,真的是沒有什麼事情能比這件事情更讓我覺得愜意。收拾好行李,下樓吃了碗米粉,最後看了眼西街便搭上了去桂林的班車。正陽驛站坐落在灕江邊的步行街上,房間不大,帶個飄窗,上面擺放著蒲團和一套功夫茶茶具,成了閃閃熱衷的沏茶玩具。稍作歇息,沐浴著午後暖陽我們步行至象山公園。這個景點形同雞肋,如果真的想去,就晚上去吧,雖然夜景也只是靠簡單的燈光打效果,那也總比白天的寡然無味要好得多。
桂林的城徽——象山
衫湖島上的日月雙塔,其中日塔為純銅打造~
好在公園裡有賣明信片的地方,旁邊又剛好配置了郵筒,讓此行多了一分意義。一直對明信片情有獨鍾,喜歡收到也喜歡郵寄,喜歡用這種方式去表達和分享。
挑選了四張明信片
載著我此刻的心情出發吧
桂林的市花就是桂花,市區的行道樹也都是桂樹,如果七八月來到這裡,想必是滿市飄香。這裡的特產也自然與桂花脫不了干係,桂花糕、桂花餅、桂花糖、桂花茶、桂花酒。。。還有桂花香水,不過相比較,我還是更中意我的梔子花香。
穿了「毛衣毛褲」的行道樹和一對相濡以沫的老人
晚飯是在Mr Du推薦的椿記燒鵝解決的,這應該是這次出行味道最好的一餐了,餐廳熱門程度不次於西安周末的海底撈,直到我們吃完飯仍舊有很多人在排隊,而且當天的排號已經停止發放。
第四天 灕江-銀子巖 晴
今天的行程應該算是此次出行的重頭戲了。因為報了當地的一日遊,所以沒有辦法愉快的睡到自然醒。遊船行駛時間一共四個多小時,我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帶著耳機、端著相機站在甲板上度過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此話一點都不假,大中華的土地上山美的地方很多,水美的地方也很多,但山水之美能搭配得如此天衣無縫的恐怕非桂林莫屬了。照片信手拈來都是一幅幅美不勝收的山水畫。
這兩座山的名字是我賜的,嘻嘻
九馬畫山,你看到了幾隻馬?
爸爸在睡覺,我在看電視
下了船,前往停車場是一條長長的購物通道,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旅遊紀念品和工藝品,一直都很希望能在每個旅行過的地方挑選一個自己中意的小物件帶回去收藏,可更多時候往往是空手而歸,一路掃著街邊的小物件,心想這次應該也是一樣吧,然而,一把小扇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畫著一個女人的側面,我並不覺得她和桂林或是灕江有什麼關聯,確切的說我覺得她像一個日本女人。之所以毫不猶豫的買下她,是因為我看她的第一眼時就已經想好家裡安置她的地方了。
銀子巖的鐘乳石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宛如夜空中的銀河傾斜而下,散發著銀子般的光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算是一個超出我預期的景點。
像不像某位大師的抽象畫~
回到酒店已經快十二點了,將疲憊的身體完全陷入到酒店的軟床中,很快便酣然入睡了。
第五天 龍勝梯田(金坑紅瑤梯田)-西安 大霧
又是跟團一日遊,又是在睡夢中被鬧鈴叫醒。在去梯田之前,導遊先帶我們感受了一下瑤寨風情,其實無非是想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幫助當地村民增加些額外收入。一下車,便有許多當地婦女圍上來推銷她們胳膊上搭著的工藝品。村落街道上也擺滿了攤位,上面擺放著五顏六色的物件,相比這些叫賣品,我對她們的頭髮和耳環更感興趣,據說她們的頭髮有1.5米那麼長,但我看到的她們都只有一個髮型就是盤起來包在頭巾裡,既然如此幹嘛還要留那麼長的頭髮呢?給自己老公欣賞麼?打理起來不麻煩麼?戴頭巾應該就是怕頭髮髒了洗起來麻煩吧。。。我表示實在理解不了。。。還理解不了的就是他們的耳環,每個女人都帶著一副又粗又大的金屬耳環,耳洞被墜得變了形,越是年紀大的女人變形的越誇張,絲毫捕捉不到一點美感。。。
金坑梯田——對於這個景點寫些什麼呢?在坐纜車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就猜到了結局,果不其然,山頂雲霧繚繞如仙境一般,豈是梯田這種凡物能穿透的。。。
纜車剛緩緩升起時拍到的畫面~
這個景點所留照片寥寥無幾,坐纜車登頂後,眼前白茫茫一片,說好的梯田美景呢。。。。
不要問我為什麼拍這幾根草,如果沒有它們,姐連焦都對不上。。。
發一張早我們一天遊客拍的照片,也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照片
桂林最後一頓晚餐吃的是東北菜(當地實在是沒什麼好吃的),老闆娘就是東北人,酸菜還算正宗,魚香肉絲就稍微遜色了一點,沒有勇氣嘗試異地的鍋包肉和地三鮮,還是等我再回東北時好好撫慰一下我的肚子裡的饞蟲吧。
登上23:30的紅眼航班返程西安,到家已是凌晨兩點,餐桌上的紅木棉依舊鮮豔奪目
旅行使靈魂得以短暫的釋放,家才是心最終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