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墾丁公園擬實施交通管制保護陸蟹安全過馬路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每年農曆6至10月是臺灣墾丁陸蟹繁殖高峰期,陸蟹媽媽會在月圓夜晚往海岸遷移產卵。臺灣墾丁公園管理處(墾管處)17日表示,將於7月底到10月底的月圓夜實施道路交通管制,保護陸蟹媽媽安全過馬路。

墾丁陸蟹。臺灣《聯合報》資料圖

為保護陸蟹媽媽過馬路,免於被來往的車輛碾軋,墾管處實施了10多年香蕉灣砂島路段臺26線關閉車道管制措施。墾管處17日表示,今年管制路段仍為臺26線2公裡長,原4車道縮減為2車道,雙向各關閉外側車道。

墾管處表示,期間將執行「停十走十,蟹謝讓路」定時封路,即每封路10分鐘後,開放內道通行10分鐘,並設有前導車引導車流減速,守護陸蟹安全。

具體管制時間為7月27日至29日、8月25日至27日、9月24日至26日及10月23日至25日,為農曆6月、7月、8月及9月的月圓夜,前3個月具體時間為晚間6時30分至8時30分,最後1個月為晚間6時至8時。

墾管處2010年委託學者調查發現,墾丁陸蟹多達7科30種,種類和數量多樣性都是世界第一。其中,香蕉灣海岸林陸蟹達5科23種,多樣性居第一,港口溪河口陸蟹7科22種,居第二。2015年的調查顯示,香蕉灣陸蟹剩下5科17種。

墾丁陸蟹因修公路等人工開發而逐年減少,故近10多年實施關閉車道來保護陸蟹過馬路赴海產卵。另外,為了保護後灣地區陸蟹棲息地,墾管處與飯店集團今年初換地成功。

墾管處人員表示,墾管處曾經委託學者試驗在香蕉灣進行馬路挖溝渠供陸蟹通行,去年也嘗試在試驗涵洞裡以麻繩架天橋,讓陸蟹到海邊,但效果都不是很好。不過,涵洞架天橋的試驗今年換為架木條天橋,繼續試驗。至於減少通行車道,則是10多年來實施的保護陸蟹的最有效措施。

相關焦點

  • 臺灣墾丁公園使出護蟹新招 讓陸蟹安全過馬路
    臺灣墾丁公園使出護蟹新招 讓陸蟹安全過馬路 2017-08-17  夏季到臺灣屏東縣的墾丁,除了能看到碧海藍天,還能看到一種可愛的小生物——陸蟹。  每年8月至10月,墾丁的陸蟹進入繁殖高峰期,抱卵的母蟹紛紛穿過馬路,到對面的大海產卵。為了保護這些陸蟹的安全,墾丁公園管理處不僅呼籲遊客避讓過馬路的陸蟹,今年還特意請專家打造「帆布蟹牆」,並採取「封路10分鐘、再放行10分鐘」的方法,保護抱卵陸蟹下海繁殖。
  • 夏季臺灣墾丁陸蟹繁殖高峰:「蟹出沒,請注意」
    夏季到墾丁,除了能看到碧海藍天,還能看到一種可愛的小生物——陸蟹。  每年8至10月,臺灣墾丁的陸蟹進入繁殖高峰期,抱卵的母蟹紛紛穿過馬路,到對面的大海產卵。為了保護這些陸蟹的安全,墾丁公園管理處不僅呼籲遊客避讓過馬路的陸蟹,今年還特意請專家打造「帆布蟹牆」,並採取「封路10分鐘、再放行10分鐘」的方法,保護抱卵陸蟹下海繁殖。
  • 臺灣墾丁公路限行6天 保證陸蟹安全繁殖(圖)
    臺灣墾丁公路限行6天 保證陸蟹安全繁殖(圖) 2010年09月14日 17:2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墾丁:「蟹出沒,請注意!」
    新華社臺北8月8日電(記者齊湘輝 何自力 陳旺)夏季到墾丁,除了能看到碧海藍天,還能看到一種可愛的小生物——陸蟹。  每年8至10月,臺灣墾丁的陸蟹進入繁殖高峰期,抱卵的母蟹紛紛穿過馬路,到對面的大海產卵。
  • 墾丁陸蟹 兩項世界第一
    圖/墾管處提供     臺灣生態學會今年在墾丁公園的陸蟹調查發現,當地的陸蟹資源不僅在世界上佔有特殊且重要地位,墾丁香蕉灣海岸林的多樣性和滿州港口溪河口的數量,均創下同類型棲地的世界第一;但研究人員憂心的是,當地陸蟹正面臨急遽減少的危機。
  • 臺灣有陸蟹,與河蟹、海蟹大不同
    比如中國臺灣的墾丁公園、綠島,就是知名的陸蟹產地。每年八到十月,更是陸蟹降海產卵的高峰期,此時期在墾丁、綠島等地,時常可見當地成群的蟹媽湧入海中產卵,希望下一代能逆風高飛。母蟹們抱著成千上萬的受精卵越過山坡、海岸林以及被開發的馬路,好不容易才能抵達海邊,趁著大潮時抖動身軀,讓大海能夠帶走蟹媽不舍子女遠流的哀愁,也希望每條河流,把它們受過的傷,流過的淚,及全部的愛都跟著孩子一起帶走。
  • 感受臺灣規模最大的音樂祭——臺灣墾丁
    春天吶喊音樂祭 4月初又稱「春吶」,是臺灣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音樂祭,舉辦期間也是墾丁最熱鬧的時段,受歡迎程度可以從需要提前3個月預訂住宿看出來。後來墾丁出現的一切音樂節,全部都是以春吶為藍本。這是恆春每年一度的大型節日活動,如果那個時候剛好人在墾丁,非常值得去參加一下!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 10月底除了流行音樂、獨立音樂等,文化傳承也是臺灣的一大重點之一。為了保護和延續恆春豐富的民謠歷史和音韻,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期間會邀來當地的民謠歌手、樂隊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民謠樂隊一起演出交流,碰撞出最純粹的音樂火花。這也是更深地了解恆春這個地方的好機會。
  • 臺灣知名景點墾丁公園擬收票價 業者憂嚇跑遊客
    臺灣知名景點墾丁公園擬收票價 業者憂嚇跑遊客     臺灣「營建署」規劃公園「入園收費」,將來到藍天碧海、風光明媚的墾丁公園玩,要付環境清潔費。
  • 暢遊臺灣熱帶區域亮點景區墾丁公園
    屏東縣墾丁公園墾丁公園位於臺灣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三面環海,是島內唯一涵蓋陸地與海域的森林公園,也是臺灣島內唯一的熱帶區域。特殊的地形、豐饒的動植物及獨特的民情風俗,不僅是保育、研究、環境教育的自然博物館,更是遊人休閒旅遊的怡情勝地。墾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氣候溫暖、景致怡人且交通便利,每年都吸引約四百萬遊客到此感受自然體驗,資源珍貴豐美。
  • 在臺研修學習感受 : 生態環保臺灣之旅
    11月初,我有幸作為中國文化大學的學員參加了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組織的「2016臺灣多元文化探索研習營—生態環保臺灣」活動,在為期4天3夜的行程裡,我們海峽兩岸的40餘名學子造訪了阿朗壹古道,學習了彩虹農場的有機農法,在巴士海峽的夕陽下探訪陸蟹棲息地,穿過恆春古城去採茶品茗、製作有機豆腐;在太平洋的海風中撿拾海洋垃圾,走在墾丁大街上歡聲笑語
  • 七夕快到了,沿臺26線遊走墾丁國家公園,門票幾乎為零相信嗎?
    墾丁國家公園是中國臺灣首個國家公園,位於南臺灣屏東縣的恆春半島,海陸兩棲,熱帶風情濃鬱,山地植被、珊瑚礁雨林和人文景觀相映成趣,成為了臺灣最熱門的旅遊觀光目的地。我們飛到臺灣,自駕環島旅行,墾丁是我們最早列入旅行計劃的地方。來到墾丁,沿著臺26線遊走恆春半島海岸線,將墾丁美景一網打盡,尤為過癮。
  • 臺灣必去之墾丁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三面環海,東鄰太平洋、西鄰臺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是臺灣本島唯一熱帶區域的國家公園。墾丁公園擁有熱帶樹種一千多種,為臺灣第一座熱帶植物林,也是世界八大實驗林場之一;墾丁國家公園分為植物景觀與人工建築融合的遊賞區域、特有的地形景觀和植物景觀、原始珊瑚礁雨林帶等三區域
  • 夜宿墾丁海生館 仲夏夜限定的浪漫「蟹逅」
    這除了提高社會對於墾丁陸蟹保育的重視,並連帶讓更多社區居民主動參與,一同投入發展生態旅遊保護在地陸蟹棲地。   每年7-10月間為恆春半島的陸蟹繁殖季,每到此季節的夜晚,濱海小路上就能看到一群可愛陸蟹正緩慢爬行中,它們或許為了繁衍下一代而努力抱卵降海,亦或於樹叢間攝食,豐富的種類與多樣性生態可謂是恆春半島本季的一大特色。
  • 臺灣十分瀑布人潮多 24日開始實施交通管制
    新北市十分瀑布。(圖片來源於新北市政府)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灣新北市的十分瀑布自去年12月29日重新開放免費入園後,便成為一處熱門景點,但是由於各周末和節假日人潮眾多,經常造成當地的交通擁堵,因此交通部門決定開始實施兩項交通管制來改善交通狀況,分別是大客車管制措施和路邊禁止臨時停車措施,前往十分瀑布的遊客請注意各項管制。
  • 臺灣十分瀑布人潮多24日開始實施交通管制
    原標題:臺灣十分瀑布人潮多 24日開始實施交通管制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灣新北市的十分瀑布自去年12月29日重新開放免費入園後,便成為一處熱門景點,但是由於各周末和節假日人潮眾多,經常造成當地的交通擁堵,因此交通部門決定開始實施兩項交通管制來改善交通狀況,分別是大客車管制措施和路邊禁止臨時停車措施
  • 墾丁公園 - 中國臺灣網
    1984年,墾丁公園正式掛牌成立,不僅是島內首座公園,也是目前為止唯一涵蓋海域的公園。  墾丁公園屬熱帶性氣候,地質以珊瑚礁為主,貓鼻頭、龍坑、鵝鑾鼻附近,皆可看到裙礁、海崖、海蝕溝等發達的珊瑚礁地形;海灣堆積的砂粒,則含有大量的貝殼砂;而墾丁森林遊樂區、社頂自然公園及鵝鑾鼻等地,則是隆起的珊瑚礁臺地;受東北季風影響
  • 注意 這三處路段將實施臨時交通管制
    注意 這三處路段將實施臨時交通管制 2020-12-22 0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警方發布元旦交通管制通告 外灘、新天地實施交通管制措施
    上海警方發布元旦交通管制通告 外灘、新天地實施交通管制措施金羊網  作者:李斯睿  2018-12-25 金羊網訊 記者李斯睿報導:12月25日,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獲悉,為確保2019
  • 臺灣墾丁公園發現3種尚未命名的世界新種昆蟲
    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墾丁公園發現尚未被命名的世界新種昆蟲。墾丁管理處昨(16)日發布研究團隊4年長期調查成果,共在墾丁附近發現鞘翅目擬步行蟲科3種臺灣特有種新種,也是未被命名的世界新種昆蟲,分別為藍氏擬回木蟲(Euhemicera lanae)、大桃回木蟲(Strongylium ohmomoi)及彭氏潛砂蟲(Gonocephalum pengi)。  墾管處將標本置於臺中科學博物館,將開放民眾參觀。
  • 今日起臺灣觀光景點、夜市等實施人流管制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灣夜市。(圖片來源:資料圖) 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今日,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對臺灣著名觀光景點、公園、遊樂區及夜市、寺廟等人潮密集公共場域,實施人流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