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2016年5月20日電 /美通社/ -- 每年5月份第二個周六,是世界公平貿易組織制定的世界公平貿易日。很多人對於「公平貿易」(Fair Trade)這個詞還比較陌生,這是一場世界範圍內有組織的、以市場為基礎的貿易,通過提供銷售機會,分配給貧困生產者足夠的利潤份額,增進邊緣化經濟群體的收入水平,幫助其脫貧並獲得發展機會。「公平貿易」是一種扶貧新概念,通過市場行為,而非捐贈,是一種真正可持續的發展之道。
2016年5月4日,在世界公平貿易日來臨之際,正值彝族盛大傳統節日「三月會」,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雲南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牟定縣政府和伽藍集團的共同見證下,伽藍與 UNDP 合作「美素野生小玫瑰種植園」公益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在雙方首期四年戰略合作的基礎上,為彝族女性提供就業機會,以公平貿易原則回購玫瑰產品,實現精準扶貧,並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復興千年美顏古方。伽藍集團旗下中國原創高端品牌美素 MAYSU 瑰蜜凝顏系列的靈感,就來自於彝族千年古方「女兒蜜」-- 每年初春清晨,彝族少女們都會上山手工採摘半開的原生小花野玫瑰,將花瓣浸於野生蜂蜜28天,釀得具有頂級養顏功效的「女兒蜜」。美素遵循古方,以先進真空固化科技,臻獲專利成分「玫瑰蜜」,深徹蜜養每一寸肌膚。
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家 Sen Amartyark 提出能力貧困理論,將貧困定為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主張「重建個人能力來避免和消除貧困」。2016年初,聯合國發布2030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十七大目標,首要就是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同時,中國政府宣布2020年實現全部貧困人口脫貧為目標的精準扶貧國策。而伽藍集團作為中國化妝品領軍企業,在發展業務的同時,矢志造福人類的公益事業,致力於消除貧困和傳統文化的保護。
因此,作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華首家合作民營企業,伽藍集團引入公平貿易的理念。「美素野生小玫瑰種植園」,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部的牟定縣境內,北緯25度、東經101度、海拔1800米的望高山山麓,種植的是珍稀的雲南野生小玫瑰品種。種植園所在的牟定縣共和鎮餘丁村委會,有貧困戶526戶1300人,佔總人口的44.8%。項目目前已吸收520位彝族同胞再次就業,伽藍集團通過公平貿易,有效實現精準扶貧。
伽藍集團執行總裁劉玉亮在「美素野生小玫瑰種植園」落成儀式上強調:「伽藍一直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我們認為只有將公益項目融入企業的經營行為,創造共享價值,才能實現公益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種植園項目將堅持『公平貿易』原則,在為企業提供原料的同時,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精準扶貧和發展。」
其實早在2011年,伽藍集團 JALA 就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 確立了首期戰略合作夥伴的關係,以創新公益模式攜手致力於保護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經過4年的實踐,該項目已成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成功案例。而在2015年,雙方又進一步達成了為期4年的第二期合作,對「公平貿易」的公益模式進行了全新的探討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