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聯一:
鳳闕承恩輔翼二王巡粵嶠,龍城證道扶持眾庶鎮屏山。
廟聯二:
國戚蓋忠千古英靈依宗帝,閭閻保障萬家香火拜侯王。
這廟聯是流傳了千百年楊家將保家衛國的精神。勇敢忠義的楊亮賢已經被神化,與土地公公,金花娘娘同享香火,抵禦外族侵略,護佑一方平安。
香港是一塊英雄的土地。興中會第一任會長楊衢雲烈士就犧牲在此,墓地還在。楊衢雲(1861-1901),字肇春,別號衢雲,福建海澄(今廈門市海滄區霞陽村)人。廣東東莞出生,中國近代革命家,1890年於香港創立最早的革命組織輔仁文社,並為興中會首任會長,負責策劃廣州起義。1901年在香港遭清政府派人刺殺。
![]()
![]()
楊衢雲與民國大總統孫中山在香港開展革命,結下深厚的友誼。1898年孫中山母親楊老太夫人七十歲生日,他賀壽的一副銅牌,現在還被保存下來。孫中山先生深受楊衢雲會長的影響。楊衢雲烈士的犧牲,更加堅定了孫中山先生推翻賣國無能的滿清皇朝的信心。
![]()
楊衢雲烈士墓地每年都有辛亥革命後裔,楊氏族人去祭拜。
香港原住民楊氏不多,很多都是後來從內地遷過去的。香港原住民的尋根文化,影響了很多外來的人到內地尋根。
其中有一楊姓宗親,六十多歲,在拆深圳寶安區西鄉街道老房子時候,發現了爺爺珍藏在牆縫裡的手抄本《弘農世傳族譜》。他欣喜若狂,自掏腰包,翻印了幾百本手抄家譜,送給香港的兄弟,送給同宗的族人。他還於2016年特地送了一本給長沙仰嶽樓家譜館收藏。
![]()
他說一直很納悶,村莊只有自己一戶姓楊,父親也說不清楚祖籍。他們一家作為外來戶,深受村裡人祭祖文化的影響。原來,爺爺把族譜藏得這樣嚴實。他翻看族譜的記載,才知道自己的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黃橋鎮——廣東省韶關市南雄珠璣巷——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深圳市寶安區——香港。
自從找到族譜,這位朋友感覺內心很充實,把公司交給兒女們打理,自己和夫人回到東莞市清溪鎮,參加清明節和冬至節祭祖活動。他特地駕車,按照族譜《路引》上記錄的每個地名走,回海豐楊氏祠堂祭祀祖先。這裡是僑鄉,很多人會下南洋,去香港、澳門等地討生活。有的可能一輩子不能夠回來。所以他們的祖先在編寫族譜時,特別會加一篇《路引》,用文字記錄一個個地名,一個個驛站,指導後人尋根問祖。這是廣東沿海族譜與內地族譜的一大區別。
現在,很多香港人退休後,開始關心家譜,關心族事。特別喜歡到內地尋根問祖。到了清明節,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隊隊打著祭祖旗幟,敲著銅鑼的香港同胞,興高採烈的回來祭祖。
族譜記載:香港泰亨文氏是文天祥堂弟文天瑞的後裔。該氏原為江西省吉水縣人。文天瑞於南宋末與文天祥一路抗元,兵敗惠州,匿居東莞。其五世孫文蔭明初遷入新界,住屯門,繼遷屏山,再遷至新界大埔泰坑(即今大埔泰亨村),為文氏泰亨系一世祖。
![]()
![]()
泰亨鄉文氏宗祠建於明朝年間,於至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祠堂二次大戰時被日軍破壞,族人已於2005年完成修繕重光。宗祠設計為兩進式,依照五百年前舊祠尺寸訂造,屬唐末祠堂建築風格。內廳設有三個神臺恭奉超過百個祖先木主,並掛有南宋信國公文天祥畫像。宗祠建材選料考究,石柱、石雕等於福建訂造;青磚、漢瓦在廣東開平用人手鑄造,神樓及案臺在深圳布吉及松崗訂造;簷口板雕花、神樓門神、屏風則特請浙江工藝師人手雕刻;牌匾「浩然正氣」及「厚德參天」由國學家文懷沙書。集全國各地技藝精華所建。
新田文氏村落,在今日的三圍(仁壽圍、東鎮圍和石湖圍)六村(安龍村、永平村、蕃田村、新龍村、青龍村和洲頭村)。新田最少有六間文氏祖祠,包括文氏宗祠(一級歷史建築),俗稱「大眾祠」,內有文天祥和文天瑞的神位。其他有麟峰文公祠(法定古蹟)、莘野文公祠(二級)、明遠堂(二級)、永秀文公祠(明德堂)和沃經堂等。明遠堂經常重門深鎖,平時舉辦祭祖活動,接待遠道來的宗親,才會開祠堂門。這是一個富有愛國情懷和書卷氣的家族。文天祥書法墨寶失而復得,就是一個最好的故事:潮州鳳凰文氏珍藏的文天祥傳世墨寶真跡,在廿十多年前,賣給了一位商人。這在海內外文氏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打聽這幅天祥公的墨寶真跡的下落。湖南文志雄會長曾在2018年5月份拜訪香港文氏時,鑑賞過幾幅天祥公的墨寶真跡。其中一幅便是賣掉,幾經周折,又被文氏購回的潮州鳳凰文氏珍藏的文天祥傳世墨寶真跡。
據了解,文天祥的親筆書法墨寶由該村一位名叫文衍祠的族人收藏,1995年,由於家境貧寒,他將這副真跡賣給了一名外姓人韋逸隆,當時的成交價僅僅幾百元!後來,韋逸隆又轉手賣給一名專門收購舊貨的小商販。很快,這名小商販將手跡送到廣州,請專家進行裝裱,同時進行了鑑定,證實了該書畫確實是一代名相文天祥的真跡!此後,手跡又幾經周折,被人帶到香港準備出手。或許是文天祥真跡註定最終回歸到文家人手中。在香港,一名文氏後人文富穩接觸到該真跡,在了解到該作品來自潮州鳳凰山後,他馬上用12萬港幣將作品買了下來。
![]()
香港媒體曾經報導:香港文天祥後人,解放軍軍營內祖墳祭祖。駐港部隊解放軍軍營位於新田嘉龍路小磡村以南,營內範圍約有一百個墓穴,其中文氏墓穴佔一半。解放軍駐港部隊發言人答覆香港媒體查詢時指出:元朗古洞新田軍營屬於軍事禁區,根據《駐軍法》及《香港公安條例》,村民進入軍事禁區,必須得到駐軍批准。發言人稱,駐軍注意到村民掃墓的需要,對村民按照程序提出的申請,在不影響駐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駐軍會予以滿足。每年清明節,新界文氏都會按照要求,組織族人去軍營內祭祖。他們秩序井然,深受軍營裡的官兵敬重:新田文氏家族不愧為文天祥的後裔,一身正氣。2019年6月2日,香港新界新田鄉隆重舉行第廿五屆執行委員會就職典禮。新界文美桂先生榮任新一屆執行委員會主席。
![]()
![]()
![]()
湖南省文志雄會長去香港向文美桂宗親當選表示祝賀。並且送上「浩然正氣」的條幅。美桂會長陪同湖南文氏代表拜謁了香港文氏宗祠,遊覽了文天祥公園。
![]()
![]()
![]()
公園裡,文天祥抗擊外族侵略,寧死不屈的銅像,在藍天白雲下,堅定而飄逸。基座鐫刻著:
文美桂主席就職不久,遇到了亂港暴徒的打砸搶。他一身正氣,號召鄉民們愛港愛國,震懾了那些不珍惜香港和平,包藏禍心的亂港分子。2020年6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7月8日上午掛牌的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深受香港人民的歡迎。他們說:
「 我們要珍惜國家的保護。香港有希望。祝香港明天更美好!」編輯:張卉
特別鳴謝:
泰國斯巴頓大學,贊助仰嶽樓家譜館進行家譜整理、研究,開展「一路一帶」文化交流。
泰國斯巴頓大學服務於「一帶一路」宏偉大計,共築東協人才儲備,開展一帶一路政策下的人才儲備與激勵計劃,促進中、泰教育交流與合作,為東協 10+3 在中國選拔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人才。
泰國斯巴頓大學向中國招收高中畢業生,幫助有意向留學的中國高考學生,取得中國承認的大學本科文憑,提供國際航空、酒店旅遊管理、國際商貿等一帶一路就業方向。
泰國斯巴頓大學駐中國大陸招生面試官:
楊老師 15367337787(微信同號)
支持原創,支持家譜文化傳承,請點擊右下角「在看」,就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