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是獻血法規定捐獻血小板的最短周期。每隔14天,溧陽人史建中就會出現在當地的獻血屋,捐獻1個血小板。截至上周,他已經捐獻了103個血小板。
史建中今年55歲,是一名糖酒商人。但在當地,他更活躍的身份是溧陽市無償獻血服務志願者協會會長。從1999年至今,他無償獻血133次,獻全血6000毫升,血小板103個治療量,獻血總量達2.6萬毫升,相當於5個成年人體內的血液總量。與此同時,他還積極參與助學、扶貧等社會公益活動,先後兩次獲全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全國無償獻血服務終身榮譽獎、江蘇省優秀志願者。
史建中珍藏了63本獻血證。這一本本鮮紅的本子,記錄了史建中獻血的全部過程:每一次的時間、地點和數量。他說,其中最難忘的是第一本。
1999年,史建中上街,在市中心商場門口看到有獻血車。他很好奇,當護士告訴他,一袋血可以挽救一條生命時,史建中十分震驚:獻血可以救命,那何樂而不為!他當即捊起袖子,獻了人生中第一次血。
獻血後,他感到身體沒什麼不舒服,就有意識地定期獻血。
「參與獻血後,我看到了太多因得不到及時救助而發生的悲劇。只要我有這個能力,我一定要伸出手。」有一次,史建中正在重慶參加糖酒交流會,突然就接到了溧陽血站的電話,被告知有名患者急需血小板。史建中立即放棄生意,搭了最近的一班飛機趕回來。他說,需要血小板的患者大多是重症病人,生意可以再談,但生命不能重來。
在挽救一個個生命的過程中,史建中深深感到,個人的力量太渺小,還有不少人對獻血有誤解,只有影響並發動更多的人,才能建起一道堅固的生命長城。2016年,他牽頭籌建了溧陽市無償獻血服務志願者協會,下鄉鎮、走社區、自編自導豐富多彩的節目,宣傳普及無償獻血知識。目前,會員已達200多人,會員獻血總量達40餘萬毫升。
2017年,史建中當選為溧陽市第十五屆政協委員。當年,他就提出了「關於在城區設立『愛心獻血屋』並加大對無償獻血者表彰獎勵力度的建議」,政府十分重視,立即著手實施。目前,獻血屋已經投入運行,而溧陽市政府對無償獻血者的獎勵優待也在全國領先,該市獻血人數較過去翻了兩倍。
芮偉芬 鄒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