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987年香港上映了一部《倩女幽魂》,相信很多朋友都印象深刻!這部電影不僅讓張國榮、王祖賢男女主角聲名大噪,同時還讓很多人記住了蘭若寺這個地方。雖然說在影片當中蘭若寺是一個妖鬼盤踞的地方,陰森恐怖,可是不少人還是好奇,在現實生活當中有蘭若寺嗎?今天我們就來扒拉扒拉這個事。
話說2016年9月底,紹興市柯橋區平水鎮準備進行商業開發,委託考古專家對工程佔地進行開發前的勘探。考古專家的勘測過程中,竟然發現了蘭若寺,這裡除了有著倩女幽魂的悽美故事,還有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
蘭若寺遺址附近有個山谷,專家在這裡發現幾座古墓,經過確認,這墓應該是南宋時期的。隨著勘探隊員的不斷深入,他們突然發現了一個盜洞,考古隊員們就立馬著手對盜洞進行了清理。
只用了一天的時間,隊員們就清理出一條十米長,雕工精美的須彌座。須彌座,又名金剛座,起源於印度,是用於安放佛像的底座。唐代開始普及,是一種建築規制,很多地方都出土過。但這個須彌座不同以往,它竟然長達十米,這是極為罕見的。
根據須彌座的形制和紋飾,專家們初步判斷這座大墓正是南宋時期。正當專家準備對被盜的墓葬進行深入的調查時,有一個人突然出現在了現場。
這是一個剛從監獄放出來的盜墓賊。他說曾經在墓頂上看到過墓誌的殘片,說上面好像有太傅第一夫人之類的字眼。太傅,三公之一,所謂太師太傅太保,那是皇帝或者太子的老師,那這座墓等級可是極高啊!
專家們繼續勘測後發現,這竟然是一座面積,超過南宋帝陵的超級陵園,什麼人才能享受如此的待遇?就在考古隊員們帶著疑惑繼續發掘,卻又發現了一個盜洞。
但是盜洞並沒有打通,是個廢洞。然而奇怪的是,盜洞被人認真的修復過。為什麼會這樣?誰修的?仔細觀察後發現,修復工作做得也很精細,顯然不可能是盜墓賊幹的。
考古隊員判斷,這很可能是墓主人的後裔做的,也就是說盜洞出現時,墓葬還有人看守,守墓人發現後及時修復的。當然了,這次修復顯然沒有用,因為在古墓的周邊還發現了很多的盜洞。
可有一點很奇怪,後來出現的盜洞間隔時間很近,而且也明顯被人修復過。他的修補方式就是把大量的石塊填在盜洞裡,把盜洞給填起來,相當於石頭封洞。
那奇怪了,這樣一座大墓既然有人守護,為什麼當年盜賊依然這麼猖狂,還敢接二連三的盜墓。帶著疑惑,考古隊員進入了墓室,可惜古墓被多次盜挖,墓裡面已經找不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了。
主墓室的結構分東西兩間,東側有兩個並排棺木已經完全腐爛,是夫妻合葬墓。而從墓室的結構和殘存的物品來看,墓主人的確身份尊貴。那墓主人究竟是南宋的權貴,還是有錢的商人,這就很難判斷了。
我們都知道,南宋雖然偏居江南,地盤不大,可是南宋時期商貿非常之發達,有錢人很多。加上當時官方對於墓葬規格的規定已經比較模糊了,沒那麼嚴了。所以民間有錢的商人墓葬規格高於權貴,也是有可能的。
通過對周邊細緻考察,考古專家發現了關鍵性的證據。是什麼呢?一種叫做飛天的建築構件,這是四角闕樓上的部件。通過這個專家判斷,墓主人的身份至少應該是三品以上的官員。
那什麼是闕樓呢?在古代,闕樓指的是皇宮大門外對稱而立的高臺,這種禮制建築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用的,它通常被人們用來指代皇帝本人。
嶽飛的《滿江紅》裡邊有這麼一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個闕就是指代天子皇帝。有人可能會奇怪,既然你說這個闕樓可以指代皇帝,可專家說墓主人又是三品以上的官員,到底墓主人是皇帝還是官員,都被弄蒙了。
關於這一點,專家當時還不能確定,因為有些朝廷重臣在下葬的時候,皇帝為了褒獎他們生前的功績,有時也會允許他們的墓地使用這種建築。
另外,另一隊考古隊員也有了重大發現,在排水道的附近存在大型的建築,大型建築到主墓之間的距離,大概是有70米左右。
也就是說,至少從排水道到主墓之間都是墓園的範圍,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僅核心區域的進深就有70米,這就意味著整個墓園的面積至少在1萬平方米以上。
這裡要強調一下,迄今為止,所有發現的南宋古墓墓園,還沒有達到1萬平方米的,這是一個超常規的墓。這更加意味著墓主人的身份極其尊貴,甚至不排除這是皇陵的可能。
在確定了四角闕樓之後,考古隊員又在墓室周邊發現了很多建築構件,最終確認這些和宋六陵出土的構件是一樣的。
所謂宋六陵就是南宋建立之後,前後六代帝王在紹興的攢宮山下修建的陵寢。
這時專家注意到,蘭若寺和宋六陵其實很近,只有八公裡的直線距離,墓主人很可能也是南宋皇室的成員,也就是說蘭若寺宋墓應該是一座皇家陵墓。
那麼這究竟是一座怎樣的墓葬呢?經過近一年的持續發掘,這座墓園終於出現在了人們的面前。這座墓園,佔地面積竟然高達12000平米,堪稱超級墓園。而從整個範圍來看,咱們熟知的蘭若寺竟然也是整個墓園的一部分,是其中一個功能性建築,專為墓主人祭祀祈福的!
如此規模的墓園,南宋時期哪一個人會有這樣的身份?根據時間和地點以及墓葬超大,甚至超過皇家帝陵的特點,專家認為這個人很可能是南宋宋理宗皇帝的生父趙希瓐。
這裡要說一件您不知道的事了,宋理宗雖然接的是宋寧宗的班,但是他並不是宋寧宗的親生兒子,他是什麼人?他小時候只是一個被寄居在紹興舅舅家的平民少年,但是他非常幸運被宋寧宗選中,結果麻雀變鳳凰成了南宋皇帝。
宋理宗登基後,他的父親、他的兄弟,當然都是最高規格的王。由此專家認為,蘭若寺這座超大的墓園,很有可能是趙希瓐的墓。因為從墓園格局來看,這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墓葬格局。
趙希瓐父子在紹興生活了七八十年,他們接受南方的民俗是情理之中的。那麼它的墓葬園區為什麼比宋六陵還大?這是因為在南宋皇帝看來,北方鞏義的宋陵,才是他們應該葉落歸根的地方,所以宋六陵的墓都不大,是為了日後隨時可能遷墓。
另外,蘭若寺大墓的出土,無意中解開了另一個考古學上的難題。就是包括明孝陵、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在內的,明清兩代皇陵都已布局威嚴,規模宏大而著稱。
這跟以前歷朝歷代相比,明清皇陵在規制上存在很大的差異,這種獨特的格局從哪裡來的呢?專家們認為,蘭若寺大墓的格局,很可能是明清皇陵格局的源頭所在。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時候,它的首都定在南方,就是以南宋為標杆的。所以他去世以後,陵墓就按照南方葬制建設,這可能算是蘭若寺大墓最大的研究價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