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保護力量 長城保護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2020-12-11 中國文明網

固陽秦長城

 

  6月11日,內蒙古自治區12個盟市參加中國「文化遺產日」活動和全區長城保護現場會的70多名文物工作者登上包頭市固陽縣天盛城秦長城,在感受2000多年長城的雄偉壯觀的同時,也為包頭市保護長城的舉措點讚。

  長城大多修建於偏遠地區,僅僅依靠文物部門的力量,難以進行全方位保護。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包頭市創新長城保護機制,壯大了長城保護力量。

  包頭市文新廣局局長白清元介紹,近幾年,包頭市把長城保護與「草原神鷹」工程相結合。包頭市文新廣局與包頭公安邊防支隊共同研究制定了《包頭市「草原神鷹」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建設規劃(2016年—2018年)》,將長城保護工作納入草原110報警點和警務室工作,並相繼組建了牧民文保隊、馬匹巡邏隊、摩託車巡邏隊,形成了邊境地區點面結合的長城保護網絡。同時,利用公安邊防部隊的邊防公共地理信息系統、視頻監控系統、GPS定位和北鬥衛星系統,建立了長城保護技術平臺。「2015年,文物部門、公安邊防派出所、當地群眾代表等六方還籤署了合作協議,建立六方聯動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機制,將長城保護列為重要保護內容。」白清元說。

  總結近年來長城破壞的案例,很多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因此文物部門形成共識,讓廣大農牧民了解本地域內的長城遺存及其價值至關重要。白清元介紹,為了把長城保護宣傳真正落實到最基層,包頭市拍攝長城保護微電影《包頭長城》,並納入全市農村牧區電影放映工程以及社區消夏電影節電影展映活動,在全市特別是長城所在的農村牧區放映。近期,還計劃將拍攝的《陰山烽煙》、《長城內外》等長城專題片陸續納入電影放映工程,有效拓展長城保護的宣傳渠道,喚起最基層群眾對長城保護的關注和重視。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包頭市還積極調動引導志願者隊伍加入長城保護中來。以方金良為代表的近百名「探訪古文明」文化志願者隊伍堅持每周實地考察包頭的古長城等文化遺存,拍攝了數千幅圖片,撰寫了近百篇紀實文章,在微信平臺上傳播,點擊量過百萬人次,增強了長城保護的社會關注度,擴大了長城保護的覆蓋面。

  白清元認為,社會力量參與長城保護固然重要,同時,注重於長城本體保護,以科學的規劃、維修和展示,夯實長城保護工作的根基,更是長城保護的重中之重。

  據悉,2011年以來,包頭市申請了7項長城修繕工程,編制了長城總體保護規劃,完成了總長度為2400米的長城搶救維修工程,使得長城保護的規劃立項與修繕保護工作齊頭並進。包頭市還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執法檢查巡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級文物部門一年巡護不少於2次,旗縣區文物部門巡護不少於4次,並適時開展聯合巡護或錯次巡護。在易遭人為破壞地段新增15名兼職長城保護員,實施重點防護。《包頭市長城保護條例》也列入2016年度包頭市人大立法計劃。

  為了讓長城文化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包頭市在長城遺產的再利用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白清元介紹,包頭市在交通幹線與長城交匯地帶,先後建設了石拐區戰國趙北長城「胡服騎射」廣場、固陽天盛城秦長城主題文化廣場和昆都侖戰國趙北長城遺址公園,還在天盛城長城工作站開設了「塞上烽煙—陰山長城歷史文化」陳列,向世人展示了長城之美、長城之魂,重塑了長城遺存的尊嚴。

  「近年來,包頭市文物管理處的研究人員還完成了包頭長城資源調查複查工作,完善長城信息資料,協助自治區長城項目組完成出版《內蒙古自治區長城資源調查報告北魏長城卷》。在大量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出版了《固陽秦長城》等一系列學術專著,將長城保護的學術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白清元說。

  包頭市長城保護的舉措和成就得到了業界的充分肯定。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文化局巡視員安泳鎝在長城保護現場會講話時說,包頭經驗值得全區學習和借鑑,長城保護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記者 阿勒得爾圖)

相關焦點

  • 環保行動者楊欣:保護長江像一條射線,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環保行動者楊欣:保護長江像一條射線,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周珊珊/人民日報 2018-08-28 09:35
  • 2019北京八達嶺長城文化節閉幕 長城保護沒有終點
    為期一周時間裡,長城文化高峰論壇、長城文化主題展覽、「長城夜話」文化沙龍主題活動,講述暢讀長城,助力長城保護事業,弘揚長城文化精神,充分彰顯了北京在全國長城保護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長城文化帶建設成果。 此次文化節圍繞保護長城、生態長城、文化長城的定位,展示了長城文化帶建設成果,搭建起全國長城保護發展的交流平臺,進一步彰顯北京在全國長城保護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國長城沿線城市領導代表、長城遺產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及旅遊業專家學者、長城特色歷史文化研究、文創及文旅業內專家,在這裡共話長城文化、共商長城保護、共建生態長城,開展合作交流,促進長城文化事業發展。
  • 展現長城壯美風光 凝聚保護長城力量
    秦皇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旅遊和文化廣電局黨組書記李文生說,開展「走近秦皇島長城」活動,讓全社會更深入了解長城,可以更好地保護、傳承、利用長城資源,充分發揮長城在秦皇島城市文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促進秦皇島市文化遺產保護創造性轉化、創新型發展。 同時,提升長城保護管理和展示利用整體水平,發現和解決長城保護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 2019北京長城馬拉松乘車指南(起點終點接駁安排)
    一、起點接駁安排  發車點一:北京接駁點  擺渡車時間:2019年5月12日早上05:30 -06:30  接駁地點:北京市地鐵10號線和13號線交叉口芍藥居地鐵站F出口  接駁路線:北京芍藥居地鐵站F出口--懷柔區懷北滑雪場(起點停車場區域)
  • 長城馬拉鬆開跑 起點在九穀口終點落於慕田峪長城
    長城馬拉鬆開跑直升機空中護航馬拉松攝/記者林暉原標題:長城馬拉鬆開跑 直升機空中護航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張麗)今天上午,2018長城馬拉松在北京懷柔鳴槍起跑。據介紹,本屆長馬全程共45.195km,起點設定在九穀口,終點落於慕田峪長城,全程經過包括九穀口、雁棲湖、紅螺寺、薰衣草莊園、慕田峪長城在內的五個懷柔經典風景名勝區。記者在現場看到,伴隨著陣陣轟鳴聲,一架999專業航空醫療救援直升機在長城上空盤旋,為8000多名馬拉松愛好者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 凝聚新時代黨員力量 共繪長城文化保護的藍圖
    2020年9月6日,北京市八達嶺旅遊總公司機關一、二支部聯合八達嶺酒店投資管理公司支部在九眼樓長城景區開展共建活動,活動以「助力創城擔使命 志願服務護長城」為主題,黨員幹部重溫入黨誓詞,開展環境整治,用實際行動助力生態長城建設。
  • 長城公認起點是山海關,終點是嘉峪關
    長城在我們國人的心中的份量實在是太重了!誰又沒有一個「長城夢」呢?長城是我們民族的象徵,雖說現在只體現在精神層面。但自古以來歷朝歷代修築長城抵禦遊牧民族的侵犯,發揮了重要作用!長城公認起點是山海關,終點是嘉峪關。而歷史上可東至丹東,西至玉門關。「萬裡長城」八達嶺長城最為雄偉。
  • 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移風易俗」磁縣一直在努力……
    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原標題:《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 「2020長城保護和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八達嶺長城舉行
    11月26日下午,「古建美 中華魂」2020長城保護和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八達嶺長城隆重舉行。研討會旨在弘揚和挖掘中國的長城文化及精神內涵,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言獻策貢獻力量。長城既是中華文明的傳播載體,也是文化自信的展示平臺。做好長城文化價值挖掘和長城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是弘揚長城堅韌不屈、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守望和平、開放包容的時代精神的必經之路。當天上午,在八達嶺特區辦事處副主任衛華的陪同下,與會嘉賓八達嶺長城古長城段和中國長城博物館進行了實地調研。
  • 長城保護:一堂面向全民的公開課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說,「把長城保護好,使長城的雄姿永遠屹立在祖國大地上——這是所有中國人的願望,也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長城保護究竟有多難?上世紀80年代,中華大地響起一個激動人心的口號「愛我中華,修我長城」,在中國乃至世界華人中掀起保護長城、宣傳長城的文化熱潮。然而,保護長城,並非易事。
  • 保護長城,這次來潮的
    30多年前,年輕人是掀起保護長城的先行者和主力軍,今天,保護長城再次進入 「跨次元」時代。B站遊戲事業部副總經理於楊介紹,線上,玩家可以在B站專題頁為萬裡長城籤到,完成試煉任務就可助力長城保護行動,並獲得長城紀念幣等文創周邊;線下,他們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固陽秦長城的康圖溝段(九分子)、天面此老段、天盛成段,開展遺址巡禮、夜間投影等活動。 「保護長城」的歷史由來已久。
  • 世界遺產,保護沒有終點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世界遺產」「申遺成功只是開始」「要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會上,業界權威專家就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貢獻了真知灼見。  目前我國世界遺產保護現狀如何?如何讓文化和自然遺產走進百姓生活?如何更好地傳承和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專家對此進行了分析。
  • 虎山長城,明長城起點!
    虎山景區位於遼寧丹東市東北方向約12公裡處,是鴨綠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朝鮮八景」之一的統軍亭隔江相望。景區內有明萬裡長城東端起點——虎山長城、中朝邊境「一步跨」、睡觀音、長城歷史博物館、古棧道遺址等國內外知名景點,是一處以古代軍事文化旅遊為主題,以中朝邊境旅遊和紅色旅遊為特色的景區。 景區內的虎山長城始建於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當時的主要作用是為防禦建州女真人的侵擾。而努爾哈赤稱王以後,為了保住其的「龍興之地」,他頒布了法令嚴禁山海關以內的人到關外來。
  • 中國實踐者熱議長城保護 古長城保護到底哪兒去
    中國實踐者熱議長城保護 古長城保護到底哪兒去發布時間: 2015-07-22 08:47:25  |  來源: 中國網  |  新華社最新刊發的文章——《長城保護應該保護全部 而非「挑肥揀瘦」》引發了眾多爭議,尤其在學者界及實踐者層面。該文引用了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的觀點——長城作為一個整體,保護它應該是保護它的全部,而不是「挑肥揀瘦」,選擇性保護。
  • 中國長城學會與bilibili聯合推出萬裡長城保護計劃
    中國近代,長城作為中華民族對抗外敵入侵的精神力量,「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鼓舞中國人民抗擊侵略和走向獨立。可以說,長城的存在,影響了中國歷史發展的變遷。 穿越上下兩千年,縱橫華夏數萬裡。長城,是人類歷史上宏偉壯麗的建築奇蹟和無與倫比的歷史文化遺產,已經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 野長城保護不能「野監管」
    據《半月談》報導,在北京懷柔區九渡河鎮境內,一段早在2013年3月就被確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設立禁止攀登警示的古長城,如今卻被「開發」成了熱門的野遊景點。當地村民當起了長城的門票收費員;本是長城腳下的志願者,卻收取引路費,當起導遊……野蠻旅遊正在對北京黃花城長城造成不小傷害。眾所周知,長城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萬裡長城沿線地區中,長城保護最好的是這裡……
    10月20日,長城沿線省市的區域代表和各界專家齊聚長城博物館,本屆長城文化節迎來了首場論壇——「新時代·新篇章·新長城」文明對話高峰論壇,就各地長城保護、生態建設、文化創意等主題,以主題演講、研討對話形式開展研討。
  • 嘉峪關市長城文化發掘和文物遺產保護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
  • 最「低調」的長城,明代長城最東端起點,距離朝鮮一步之遙
    最「低調」的長城,明代長城最東端起點,距離朝鮮一步之遙,大家都知道萬裡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建築,為了防止少數民族入侵,是使用全國人力物資建設的, 規模大,建設時間長,外觀雄偉,成為震驚中外的偉大建築,也是留給全人類的世界遺產, 到了現在,很多長城被開發成為景點,為外國遊客提供觀光的偉大建築奇蹟
  • "野長城"保護刻不容緩 天津境內長城修復不到一成
    原標題:「野長城」保護刻不容緩 對大多數人而言,印象中的長城雄偉挺拔、綿亙蜿蜒,就如八達嶺、居庸關、山海關、慕田峪等景區裡的一樣。但它們佔整個長城的10%都不到,其餘90%以上的長城,大多淹沒在無人問津的地方,尤其是一些荒居野外的古長城,保護狀況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