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次國際列車,從北京出發,途徑蒙古,連接西伯利亞鐵路,橫穿亞歐大陸,最終抵達終點莫斯科,全程7826公裡,運行127小時36分,是中國客運旅程最長的車次。坐這樣的一趟火車去莫斯科,是不是感覺很酷?!——小夥伴就是這樣給我洗腦的
……作為一個從來不喜歡過夜火車、有輕度潔癖以及睡眠障礙的人,沒有一絲絲防備,就這樣踏上了一場6天5夜的西伯利亞鐵路之旅……西伯利亞啊!
K3亮點
先放幾張自己最喜歡的照片鎮樓。
(這是在國內段餐車等上菜時用手機拍的,窗簾的形狀像是被風吹起的似的,還有落日、荒野、玫瑰。)
(蒙古草原的雲朵,真的看得我眼淚也要掉下來了。這段其實我最滿意的是拍了一段延時攝影。)
(牛啊羊啊還有馬啊……)
(「經過烏蘭巴託後,會展現蒙古縱貫線最美的一段風景。」LP這麼說的時候我還將信將疑,等到美景漸漸露出真容時,只有讚嘆和陶醉。這段隔著玻璃拍的,偏振鏡轉了半天只有這張比較滿意。)
(陰天的貝加爾湖。)
(西伯利亞森林,層次豐富的秋景。)
(這是第5天的日出。天氣好的時候每天都能看到日出、日落和星辰,都市人最羨慕的地方。)
(童話般的小鎮。)
(意外看到的雨後雙彩虹。對面的油罐車太長了,怎麼也看不到頭,不過轉念一想,這也是蠻有意思的風景。另外我冒著生命危險探出半個身子拍到了完整的彩虹,想想還是蠻嚇人的,不建議大家這麼做。)
(終點站莫斯科令人嘆為觀止的地鐵站。是誰說莫斯科治安差、生活水平低的!我們一眼就愛上了莫斯科好麼!)
(紅場門前每天路過十次的朱可夫元帥。)
行前準備
辦理籤證
坐標上海,在淘寶上找了一家在北京的店,可以直接辦俄羅斯籤證+蒙古過境籤,材料基本上不需要什麼,但挺費時間的,花了3個星期,1100rmb左右。需要返回俄國籤證邀請函。
購買K3車票
國際列車的車票買起來算是真的很麻煩,只能自己去國旅售票中心購買。
國旅上海 電話:021-63178625 地址:長安大廈15樓(近上海火車站)
國旅北京 參照窮遊錦囊
之前網上都說提前45天售票,由於這次搭乘的K3班次正值國慶,預想到車票會很緊張,8.1打電話去諮詢,對方說可以開始訂票,9.1開始售票!留了電話號碼,就算預定好了,也不需要付押金什麼的。當時總覺得不放心,不到捧著現金付錢(是的,只能付現)的時候,這車票都是懸而未決啊!等9.1來到國旅售票處,工作人員說這趟車只給上海留了10個高包位子
……複印了護照(是的,要帶護照,籤證沒要求),到出票的最後一步,系統突然當機了……好吧!總之買到票就好,高包一人5604rmb,具體最好電話諮詢,國旅上海的態度倒是蠻好,但每次說法都不一樣,可以打到國旅北京問問清楚。
(車票就長這樣,4人打在一起。上車以後,乘務員會收走,一直到快到終點前還給你。不過不用擔心中途不能下車,蒙古和俄羅斯的火車站就相當於公園,市民進進出出只要通過一道安檢門。不過有個別大站,設有和我們的火車站一樣的驗票閘機,這個時候你懂的!)
順便說下選位的事,雖然我定的時候壓根沒機會選位……高包一節車廂有8個房間,每兩間通過淋浴間連接,即1-4,5-8,9-12,13-16。1-2靠近燒水爐,隔壁是乘務員的房間,方便接水、熱吃的、和乘務員嘮嗑。15-16靠近垃圾桶和廁所,住到後來有點味道,但方便開party哈哈哈。其實4人定兩個相連的高包是最理想的組合,等於兩居室啦,生活起居都很方便。
購買俄羅斯電話卡
在淘寶詢問了好幾家店,都說只有MTC的卡在K3上能用,因為經過伊爾庫茲克不會額外收漫遊費!100rmb一張,包含10G流量。純粹上網用,可以開熱點。在聖彼得堡可以享受國際話費優惠,然而咱們不去……親測一路大部分時間有信號,在大一點的城市會有LTE,相當於4G,西伯利亞的荒山野嶺一般就E,花了一晚上下了一集正在追的電視劇,也不錯了。需要保持電話暢通的可以開通漫遊,移動的漫遊蒙古和俄羅斯都是30元無限流量,親測在俄羅斯信號比MTC好。
收拾行囊
簡單做了張表,列舉了一些我覺得很有必要帶上的東西,當然實際帶上的比這個多得多啊!
要坐6天5夜的長途火車,首先找出一隻大箱子,然後儘可能地裝進所有能想到的物資!在這點上我和小夥伴考慮的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啊!我下的訂單都是清潔類用品,比如各種紙巾、溼巾、馬桶墊、摺疊桶、一次性用品,甚至買了空氣清新劑,到手後才意識到噴霧可能不能帶上車,這才作罷。小夥伴的目標則是不能讓彈盡糧絕的悲劇發生在我們身上,所以囤積的都是口糧……雖然出發的時候抱怨箱子重得要死,到了火車上安頓下來,慢慢消耗存貨,到下車時就成了空箱子,還頗有成就感的。具體的下面會再說。
(我帶了一個24寸箱子一個背包。箱子吃的就裝了一半,剛開始重得要死,回來就輕鬆多了。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裝了1/4,剩下是衣服。)
在收拾衣服上,這廂上海還是30度的秋老虎,一查莫斯科0-10度,西伯利亞甚至零下了,呵呵噠。不過車廂內燒煤,一直維持在20度,穿寬鬆舒適的單衣就行。經過每節車廂的交接處時,可以感受下穿著短袖短褲呼出一口寒氣的感覺。若是下車活動腿腳,再套一件三合一衝鋒衣就夠了,陽光很強烈。
其他的東西就見仁見智,再多說一下充電的事。歐標插頭和拖線板自然要帶,雖然車廂有插頭,但前兩天一直沒有電,過道裡的插頭時有時無,還是靠充電寶勉強度日。所以一定要帶充電寶啊!
(前兩天包廂裡的插頭沒電,走廊的時有時無,以為好不容易充進去了,其實是我的充電寶透支了自己……)
(來電後的常態。)
參考攻略
窮遊錦囊基本囊括了全部生存技能了,LP則更像一本說明書,對細節甚為津津樂道的。在我看來,西伯利亞的鐵道迷大概是最強的鐵道迷了,佩服佩服!另外知乎有一篇很長的帖子,每個回答都挺有意思的。其實對我們來說也一樣,雖然走的是完完全全一樣的路線,感受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在車上每天都洗頭洗澡洗衣服哈哈哈哈哈 晚點分享洗澡說明書
列車上的生活
當周圍的人聽說我放著9小時飛機不坐,要花雙倍的錢坐6天5夜的火車時,一般都覺得太(bu)折(zheng)騰(chang),然後在火車上不舒服、很無聊。結果,我對火車上的生活最大的感受是:意外地忙碌……每天要看風景、倒騰三餐、在午後洗個澡、掐準時間下車活動腿腳、研究第二天的路線……這樣下來,消遣娛樂發呆的時間反而只能見縫插針了。我下好的片子最終都沒看完,大半還是在上海去北京的車上看掉的。基本每天睡5小時,更別提原本盤算的午覺計劃……好在體力消耗少,每天還會因為時差多出一小時……
車廂布局
首先來介紹下生活了6天的小房間。拉開房門,一邊是上下鋪,挺寬敞的,但估計個高的可能伸不直,比國內火車睡得舒服多了。上車後會發給你一套床上用品,包括枕頭套、床單和被套,挺乾淨的。但床上有一條被子和一條毯子,只給一個被套我也挺費解的。權衡之下,我只蓋了被子,沒用毯子,估計再冷下去只能蓋了,所以建議大家帶睡袋,既保暖又乾淨。
(一邊是雙人床。)
繼續介紹,另一邊是一個單人沙發、淋浴房和一個很窄的衣櫥,中間是個小桌子。
(另一邊是單人沙發,中間隔了小桌子。)
(總體效果。左邊的把手拉開是衣櫥。)
房間的儲物空間很多,下鋪掀開可以放箱子,窗邊和單人沙發都有架子,另外上鋪旁邊還有一個相當大的空間,什麼都放得下啊!
(床板下和上鋪旁邊有充足的置物空間。)
上下鋪有兩個床頭燈,大燈的兩個開關分別是日光燈和夜燈,開關下的按鈕連接乘務員房間的鈴,我無聊地按了下,還打趣說現在肯定純裝飾而已,結果招來了乘務員……開關下面就是插頭,前幾天都沒電,還好走廊裡還有好幾個。房間的門拉起後,是一面大鏡子。房間門和淋浴房門都能鎖,出門前扳平插銷用力拉上就能自動關上了,少麻煩乘務員一趟。
(淋浴房在兩間房間中間,可以兩頭上鎖。)
欣賞風景
K3的最大意義當然在於沿途的風景。6天的旅程,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美輪美奐的大自然之舞。有再車尾看連續穿越60個隧道的科幻感,有廣袤無垠的蒙古草原、有貝加爾湖無限近似透明的藍,有西伯利亞森林油畫般層次豐富的秋色,有樂高積木般可愛的河畔小鎮……更不用提日出、夕陽、漫天星辰這些每天的固定演出,有一天的雨後,我們甚至近距離看到了雙彩虹,仿佛觸手可及。相機能捕捉下的風景遠不及真切看到的那刻感受到的美好,好吧,其實是不想承認很多美景一不留神沒拍到。不過,我一直覺得用雙眼看到的風景和透過相機看到的不太一樣,可惜沒啥藝術造詣呀,不能畫個素描、賦個詩、或者寫下一首貝加爾湖畔什麼的,只能靠按快門保留住當下的感受了……
為了拍照這件事,我特意買了一個偏振片,玻璃的反光是減了不少,畫面的光線也不可避免有損失,最終還是沒能很好地掌握。大家之前都說為了拍照要把窗戶擦乾淨,於是就上演了我們在北京站拿著溼巾和報紙勤奮擦窗的場景,在不明就裡的人看來這一出肯定甚為滑稽。
(在北京站賣力地擦窗,甚是滑稽。其實總共也就擦過這麼一次。)
然而窗終究是白擦了,途經蒙古時下了一場小雨立馬花了。等到了西伯利亞,內外20多度的溫差,窗戶更變成一塊白板了!正當我焦心拍不了貝加爾湖的時候,才發現高包靠走廊的窗戶是可以打開的好麼!當然有時會被乘務員鎖上,但他們通常很理解我們的心情,總會留出一扇!靠房間的窗戶是沒戲了,自動放棄。
(當我發現走廊裡的窗可以打開時,真是懊悔之前轉偏振鏡轉得眼都花了。不過開窗的代價是會被乘務員說,而且會被西伯利亞的寒風吹成冰棍兒。)
關於吃飯這件事
說實話我對吃飯這件事一直沒什麼執念,所以最終也沒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不像對洗澡那樣……若按一日三餐來算,早飯5頓,比較好糊弄,正餐總共有11頓,除去國內段包的兩餐、蒙古和俄羅斯餐車體驗至少兩餐、在站臺隨便買點嘗嘗的兩三餐,真正要在出發前囤積好的差不多4、5餐正餐。看似勉強能接受,但每到飯點端著飯盒去泡開水的時候,還是眼巴巴看看乘務員又在燒什麼菜哈哈哈!要說有什麼是一定要帶的,除了老乾媽就是老乾媽了!擔心缺少維生素的話還可以帶泡騰片。準備的食物儘量選擇能常溫保存的,若有需冷藏的,如路上買的牛奶和肉什麼的,列車間隔就是天然冰箱!想吃的時候,從天然冰箱拿到燒水爐上熱著,又是天然微波爐!挺有意思的。
(掛在車門上就是天然冰箱。)
(放在爐子上焐著就是天然微波爐。)
國內的餐車供應的兩餐都是一葷一素一碗飯,飯可以添,菜的味道尚可但量少。如果人不多的時候可以點菜,價格不貴,20-30rmb一個菜。好好珍惜這兩頓熱菜熱飯吧!蒙古的餐車衝著它彪悍的風格前去嘗試,原本對味道沒啥期待,點了豬肉主菜和牛肉主菜,結果倒還不錯。結算用的盧布,即使按照匯率算多收了30%,一份80rmb左右,還能接受。俄羅斯的餐車體驗比較經典。我們吃了一頓午餐和兩頓早餐,每次都要花很大力氣跟俄國大媽溝通,吃得那個叫心累。第一次大媽沒懂我們點的單,4個人只上了2份主菜,乾等了很久才明白,最後只能回來泡麵。第二次吃早飯,少上了兩個色拉,這還是之後再去吃早飯的時候才發現。第三次的那頓早飯,吃完結算的金額和預計的一樣,以為總算拼車熟路了,還來不及走,大媽又拿了計算器過來(計算器是我們溝通的主要方式),說少收了10%的服務費,我們基本毫無想法了,大媽說啥是啥,只不過大媽之前已經收過一次小費她沒算在裡面。這樣算下來,俄國餐車的正餐人均在100rmb左右,早飯在50rmb左右。正餐味道不佳,早飯一般般,總的來說性價比不高,但也好過吃泡麵不是麼。再說路途中的補給,因為我們帶了存貨夠多,只稍微買過幾次。小站停靠大部分時間因為不能走遠,只在站臺的小賣部買過水、果汁、牛奶等等,小賣部也賣零食、麵包和香腸的,水果只買到過一次。有幾個大站設有商店和餐廳,可以買到的食物更多,我去過的幾個分別是烏蘭巴託站、伊爾庫茨克站、馬林斯克站、新西伯利亞站。下車活動腿腳的事這裡也一併提了,畢竟補給是大多數時候下車的主要目的。每次一到站,大家或是包圍小賣部,或是飛奔到車站外按兩下快門,頗為緊張。反正我下車時是沒有淡定從容仰望天際過,畢竟風景再好,誰也不想被落在這裡啊!尤其我們這節車廂發生的小意外,也許看到的會有人知道,弄得乘客和乘務員都有點心有餘悸。有一次我想去拍車頭,乘務員說你再不上車就把行李留下吧,結果老實上車後,過了半小時才開車……其實俄國的開車時刻都在站臺顯示地很清楚,大家確認好時間,提早5分鐘回來就行了!
(舉個慄子。第一行就是我們的列車,車次是3,站名對應的是北京-莫斯科,不用多久你就會認識這倆俄文詞了,10:06為到站時間,10:51為出發時間,第4站臺。)
個人衛生
這一節說起來比說吃的興奮多了。首先我很自豪地達成在K3上每天洗澡!借鑑之前別人的遊記和輕度潔癖的敏感性,我在第一天就摸索出了洗澡洗頭的流程,對了,樓主女生。洗澡三件套:摺疊水桶,水瓢,防水袋(我用的就是一次性垃圾袋……)。首先在水爐裡接不到一半的開水,水爐的溫度計顯示在80度,不過乘務員說是溫度計壞了……把接好水的水桶放到洗手盆裡,大小正合適。然後就是兌冷水,水流較小,估計得好一會兒。接水的空檔正好準備下換洗的衣服,裝在防水袋裡,掛在淋浴房的門把上。然後就是出發前受盡嘲笑的水瓢出場了!當時我在辦公室拆淘寶的包裹,被人問這是什麼,我說用來澆花的哈哈哈,事實證明這個手動淋蓬頭是完成洗澡的關鍵啊!
(火車洗澡靠三寶,從左到右依次是:垃圾袋、水瓢、摺疊桶。)
一桶水可以舒舒服服地洗個澡,若要洗頭可以帶兩個水桶,裝滿一桶,然後先兌一半,待會兒再兌另一半。如果需要洗衣服的,帶上晾衣繩、夾子或者摺疊衣架。
再說下廁所,出發前做足了心理準備,帶了足夠的一次性馬桶墊、酒精消毒片、紙巾和溼巾,結果還是可以適應。尤其伊爾庫茨克到達後,我們這節車廂大半人都下了,就只剩我們4個和2個老外,這可是國慶黃金周啊!可以想像平日更加冷清。「分享」的人少了,就更乾淨了,真是從未想到過,有朝一日會把火車上的廁所當成自己家的。
睡眠與時差
這雖然因人而異,但需要強調的是,俄鐵真的太吵太晃,有時我都有坐的是輪船的錯覺,還是一直鳴笛的那種。特別要有思想準備的是頭兩個晚上。第一天晚上在二連辦理出境和換軌、然後在扎門烏德接受車廂檢查和辦理入境,前後要近5小時!辦理完出境後,可以不下車,去車庫換軌,堅持看了一小會兒就躺下了,但沒多久又得起身接受邊檢和海關輪番洗禮,這樣得折騰到3點!中國車檢主要看房間有沒有藏人,蒙古海關不嚴,只進來瞅了瞅。第二個晚上從蘇赫巴託出境納烏什基入境,也要4個小時,原本以為事兒會少,沒曾想俄國邊檢對我們這車特別嚴格,要下床站立接受核驗,還把房間的頂棚都掀了,把每個置物櫃都摸索了一遍,加上語言不通,確實有點膽戰心驚。差不多從第四天開始有時差,一直到第六天,時差變為5小時,所以每天的時間會漸漸變多,可以適當晚睡一兩個小時過渡。
我帶的東西挺瑣碎的,要不回頭我來弄個表格。水果怕不能過關就沒帶……感覺他們檢查的違禁物品都是大批量的東西,帶著也許也還好。電話卡車上也能買到的,但我之前就買好了也沒多打聽,淘寶「闊葉林俄羅斯旅遊留學」的MTC卡。
現在在莫斯科……那個界碑真是一閃而過,就看到了個輪廓莫斯科溫度寫著十幾度,路上短袖到羽絨服都有,短袖+三合一衝鋒衣解決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