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歌劇院大型原創歌劇《蕭紅》在北京首演

2020-12-12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王啟慧)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文旅廳,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及呼蘭區委宣傳部與中央歌劇院共同策劃創排的大型原創歌劇《蕭紅》於昨日(9日)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進行首演。

歌劇再現了蕭紅的文學與情感之路(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

歌劇《蕭紅》以女作家蕭紅短短31年生命歷程的情感經歷為切入,描寫了她從一名文學青年,成長為一名進步作家的人生軌跡。漂泊不定的命運,坎坷多舛的情感,饑寒病弱的生活,家國淪喪的時勢,這些都無法阻止蕭紅對文學的熱情。觀眾思緒隨著女主人公跌宕命運,逐漸由小我的境界,走向以筆為槍,為家國的命運發出吶喊。

歌劇《蕭紅》劇照(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

劇中蕭紅的飾演者——中央歌劇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在演出前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央歌劇院對《蕭紅》進行了全方位的打磨和研究,運用了不同手法表現蕭紅在各個時期的狀態。她透露,用兩小時左右的時間展現蕭紅的一生極具挑戰性,因此《蕭紅》劇本進行了很多時間、空間上的設計,構思新穎,在以往的歌劇劇本中也實屬少見。她希望觀眾在看過歌劇版《蕭紅》後,不僅能喜歡蕭紅本人,也能夠喜歡對蕭紅的音樂表達。

歌劇《蕭紅》女主人公飾演者尤泓斐接受記者採訪(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

蕭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獨具風格的著名女作家,1935年,她在上海發表中篇小說《生死場》一舉成名。其《生死場》《呼蘭河傳》《商市街》等作品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影響至深,特別是《呼蘭河傳》已經成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經典之作。

據悉,該劇於今日(10日)在北京完成第二場演出後,還將於12月16日、17日、18日在哈爾濱大劇院上演。

相關焦點

  • 中央歌劇院原創歌劇《蕭紅》在京首演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周瑋)由中央歌劇院、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等聯合出品的原創歌劇《蕭紅》,日前在北京新清華學堂首演。  原創歌劇《蕭紅》以女作家蕭紅31年生命歷程與情感經歷為切入點,描寫了蕭紅從文學青年成長為進步作家的人生經歷。  此劇主創陣容強大。
  • 上音歌劇院今夜啟用 首演原創歌劇《賀綠汀》
    )全新落成的上音歌劇院今夜啟用,首演原創歌劇《賀綠汀》。  上音歌劇院由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法國徐氏聲學、英國劇院設計諮詢公司等中外團隊聯合設計的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
  • 原創歌劇《田漢》國慶首演,拉開上海歌劇院新演出季帷幕
    10月1日,原創歌劇《田漢》將在上海大劇院首演,昨晚,該劇完成了帶妝彩排。對於在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田漢是國歌的詞作者,但對其人其事,卻未必有過多的了解。 圖說:原創歌劇《田漢》即將首演 官方圖 「中國的原創歌劇,以國人為主要欣賞對象,一定要符合中國觀眾的聽覺審美習慣,既要與劇中人物形象、性格相吻合
  • 中央歌劇院上演2018演出季 原創歌劇好戲連臺
    人民網北京3月14日電 為歌頌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央歌劇院在春天到來之際,推出2018演出季。演出季除重點推出原創現實題材歌劇《命運》外,在「新春演出周」期間還將上演16場精彩演出,囊括了歌劇、舞劇、音樂會、朗誦會等7種不同演出形式,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原創歌劇《瑪納斯》和《紅色娘子軍》。 原創歌劇 枝頭春意鬧 三月春陽,中央歌劇院新春演出周推出的三部原創劇目,歷經打磨,敲開春意。
  • 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英文版歌劇《紅樓夢》
    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英文版歌劇4) "← →"翻頁 當地時間9月10日晚,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英文版歌劇
  • 大型原創歌劇《陳家大屋》首演 劉洺君驚豔亮相
    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精緻典雅的大型原創歌劇《陳家大屋》歷40天緊湊嚴格的排練後,於2018年8月30日在湖南郴州首演,接受國家藝術基金驗收專家的驗收,隨後將開啟全國巡演的模式。  內蒙赤峰籍歌劇演員、中國武警文工團青年歌唱家劉洺君在這部歌劇中擔當女一號陳昭玉。  全劇共5場,34個唱段,陳昭玉作為核心人物,其戲份是最多的。
  • 中央歌劇院簡介 閉幕歌劇《女武神》劇情介紹
    中央歌劇院介紹  中央歌劇院是隸屬於文化部的國家歌劇院,始建於1952年,前身是延安的中央管弦樂團和魯藝文工團。1943年在延安創作演出了秧歌劇《兄妹開荒》,1945年在延安演出歌劇《白毛女》。目前是中國及亞太地區具有規模優勢和實力的歌劇院。
  • 廣州大劇院首部原創歌劇五月首演
    (原標題:廣州大劇院首部原創歌劇五月首演)
  • 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田漢》國慶首演
    10月1日至2日,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田漢》將在上海大劇院上演,獻禮新中國成立71周年。  原創歌劇《田漢》講述民族危難中,一個偉大劇作家的非凡才華和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家國情懷。  歌劇一開場就用了湘劇高腔來交代田漢的成長環境,而在上海的出場,又巧用了京劇、蘇州評彈等元素,展現上海文化海納百川的氣質。《田漢》作曲吳粵北說:「中國的原創歌劇,一定要符合中國觀眾的聽覺審美習慣。劇中音樂要接地氣、有好聽優美的旋律。」
  • 遼寧歌劇院赴臺演出大型歌劇《蒼原》(圖文)
    華夏經緯網3月25日訊:一部謳歌我國清代土爾扈特蒙古族部落從俄羅斯統治下的伏爾加河畔東歸祖國的大型歌劇《蒼原》,將由遼寧歌劇院奉獻給臺灣觀眾。應臺灣周凱劇場基金會的邀請,遼寧歌劇院於3月24日赴臺為臺灣民眾演出這部宏大而壯麗的史詩。此次赴臺的人員共199人,其中上臺演出的演員就有近150人。這是近期規模最大的大陸赴臺文化藝術交流團組,預定在島內演出三場。
  • 上海歌劇院公布新演出季,多部原創歌劇齊頭並進
    原創歌劇《田漢》《晨鐘》、神話作品《天地神農》《嫦娥》、西方歌劇《圖蘭朵》《微笑王國》、威爾第歌劇與華格納歌劇同臺、莫扎特歌劇與羅西尼歌劇隔空對話……10月28日,上海歌劇院發布了2019-2020年演出季,19臺44場演出裡,既有弘揚民族精神的原創劇目,也有融入世界演藝製作潮流的經典新制,女高音歌唱家和慧、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
  • 通訊:「雷雨」之聲在英倫響起——記中國原創歌劇《雷雨》在倫敦首演
    新華社倫敦8月11日專電 通訊:「雷雨」之聲在英倫響起——記中國原創歌劇《雷雨》在倫敦首演新華社記者梁希之在紀念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和上海歌劇院建院60周年之際,上海歌劇院攜原創歌劇《雷雨》11日在倫敦大劇院完成海外商演首秀,用「歌劇」這一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發出了中國原創歌劇的聲音。
  • 北京國際音樂節將開啟 兩部西方經典歌劇首演
    從2000年開始,18臺歌劇陸續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進行中國首演。有完整歌劇版,也有音樂會版歌劇;有引進的國際一流歌劇院的演出,也有自己製作的作品演出,更有音樂節與國外藝術機構和歌劇院聯合製作的作品。這些歌劇的製作與國際歌劇演出潮流同步,開闊了中國觀眾的眼界,提高了觀眾的鑑賞能力。
  • 中央歌劇院:挑戰經典 超越自我
    9月6日,由中央歌劇院演出的經典歌劇《遊吟詩人》(音樂會版),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這是中央歌劇院本年度首場亮相「2013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的劇目,由中央歌劇院常任指揮朱曼執棒,導演李丹丹執導,中央歌劇院歌劇團、合唱團和交響樂團共同演出。
  • 原創歌劇《天地神農》今日首演 中西相融好聽好看
    圖說:《天地神農》演出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郭新洋攝 下同鬥轉星移,時空變幻,動態的多媒體投影渲染出宇宙星河的浩瀚與蒼茫……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天地神農》今明兩晚在東方藝術中心首演。這部以神農為主角的歌劇,集結了多次榮獲「文華獎」的著名歌劇導演陳蔚、作品伴隨著幾代人成長的金牌作曲家金復載等優秀主創,讓戲劇舞臺上的「中國神話宇宙」又添一員猛將。圖說:《天地神農》演出劇照前來探班彩排的業內人士都評價,這是一部壯麗的大歌劇。
  • 原創歌劇《賀綠汀》為上音歌劇院啟幕
    波浪般的藍色座椅與舞臺頂部的星光輝映,上音歌劇院昨晚舉行啟用儀式暨開幕演出,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為劇院啟幕亮燈。  賀綠汀是中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家,上音的老校長。他的一生,伴隨著新中國的解放、發展和崛起。
  • 三部巨作九月登陸中央歌劇院 親民票價奉獻經典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 正值2014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中央歌劇院將於九月推出三部巨作——貝多芬經典歌劇《費德裡奧》和華格納鴻篇巨製尼伯龍根指環之三《齊格弗裡德》,以及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音樂會版。 中央歌劇院日前提前揭秘了2014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期間將上演的三臺好戲。
  • 中央歌劇院歌劇《霸王別姬》招聘演員啟事
    為發展中國的歌劇事業,創作中國歌劇精品,並將其推向國際舞臺,中華文化國際交流基金會(美)和中央歌劇院決定合作排演歌劇《霸王別姬》(王健、蕭白編劇,蕭白作曲),2007年10月在北京演出,2008年1月赴美國演出。
  • 「詠嘆之夜」演員介紹——中央歌劇院
    中央歌劇院是隸屬於文化部的國家歌劇院,始建於1952年,前身是延安的中央管弦樂團和魯藝文工團。1942年就在延安創作演出了秧歌劇《兄妹開荒》、歌劇《白毛女》。目前是中國及亞太地區具有規模優勢和實力的歌劇院。  中央歌劇院現有歌劇團、合唱團、交響樂團和舞臺美術部等。
  • 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雷雨》登上倫敦大劇院舞臺
    這是上海歌劇院首次進行海外商演,一連四場,讓中國歌劇接受世界觀眾的檢驗。 遊暐之 攝 中國故事,在莎士比亞的故鄉尋找知音 上海歌劇院藝術總監魏松是舞臺版《雷雨》在2006年「上海之春」首演時周萍的扮演者,也是十年後此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