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大溪河成全省生態河道樣板揚州唯一上榜河道

2021-01-17 中國江蘇網

揚州網訊 (通訊員 徐成 記者 宮鋆煜 峰生) 近日,江蘇省水利廳公布了2020年度生態河道建設示範樣板名單,位於寶應縣射陽湖鎮的大溪河成為揚州市唯一上榜河道。

大溪河為京杭運河水道,是裡下河寶應地區的骨幹河道,全長66公裡。據了解,寶應地處裡下河地區腹部,由於歷史原因,多年來骨幹河道一直沒有得到全面治理,河道淤積嚴重;河道與河道之間、河道與湖泊湖蕩之間溝通不暢,區域防洪安保能力不足。2014年,江蘇省淮河流域重點平原窪地治理工程被列入國務院加快推進節水供水172項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其中就包括寶應縣的裡下河窪地治理工程。

「目前大溪河治理工程已初步竣工,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排澇達到10年一遇。」射陽湖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大溪河兩側地區將打造成重要的生態廊道、群眾休閒場所以及親水的高品質宜居空間,將串聯起一系列文化景觀,集中體現古鎮風貌特色和地方文化內涵。

相關焦點

  • 泰州市白馬鎮深入推進生態樣板河道打造工作
    中國江蘇網11月2日泰州訊 今年以來,泰州市高港區白馬鎮積極推進生態河湖建設,深入挖掘水資源稟賦,以打造生態樣板河道為契機,按照「安全流暢、生態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顯、管護高效、人水和諧」的標準,紮實開展陳家莊河水系生態樣板河道打造,構建白馬鎮人居環境品牌,打造人民滿意的生態河道
  • 寶應聚焦環境保護,不斷擦亮綠色生態新底色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寶應縣上下要聚焦環境保護,不斷擦亮綠色生態新底色。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鞏固生態保護質量,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縣水務局局長高步順說:今年,全縣將繼續加大運河整治力度,完成年度20個攪拌站、砂石場等佔用戶的拆除,同步完成綠化生態修復工程;實施寶應東城區排澇活水工程,通過新建取水泵站、新開河道等方式,建立建成區活水體系,並對城區淤塞河道開展清淤、清雜,為寶射河斷面達標打下良好基礎;打好「兩違三亂」治理攻堅戰,督促各地對標找差,拿出「硬碰硬、實打實」的措施,確保年底完成整改銷號
  • 莒溪大溪 美麗河湖入鏡來
    幾位遊人趁著雨歇,從碇步橋輕盈跳過,驀然回首,白牆黛瓦的風情水街夾岸數百米——這是蒼南莒溪鎮莒溪大溪的一景。  在「五水共治」的基礎上,今年我市各地根據全省統一部署,推進美麗河湖創建工作,努力重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水鄉面貌,為全省大花園建設增添秀色。莒溪大溪就是蒼南縣建設美麗河湖的樣板工程之一。  「現在水清景美,空氣更清新,大家更願意在溪邊休閒玩樂了。」
  • 河道建設新標尺!山東發布生態河道評價地方標準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質監局、省水利廳解讀《山東省生態河道評價標準》。《山東省生態河道評價標準》由省質監局指導,省水利廳主導制定,結合我省實際,規定了生態河道的相關術語和定義,提出了山東省生態河道的評價體系,選取了5個方面16項評價指標,明確了具體評價方法,為我省生態河道建設與評價提供依據。
  • 生態河道增色美麗揚州 城區88條河道60座泵站將補「短板」
    近日,《揚州市城區河道整治和泵站改造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通過評審,為城區河道治理和泵站改造工程建設提供決策依據。據了解,將有88條河道、60座泵站等建築物實行綜合整治,生態治理成為最大亮點,為「揚州是個好地方」增光添彩。
  • 宿遷市「十三五」農村河道輪浚及生態河道建設全面完成
    宿遷市「十三五」農村河道輪浚及生態河道建設全面完成 發布日期:2020-12-03 14:56 來源:宿遷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宿遷市「十三五」期間,共投資8.17億元疏浚農村河道767條,疏浚長度2008.8公裡,疏浚土方2631.98萬方,建成農村生態河道106條。
  • 歷城「三河」打造河道治理「新樣板」
    劉公河、土河、楊家河是歷城區東部三條重要河道,承擔著港溝、唐冶、郭店、董家共103平方公裡的防洪排澇任務,但之前一直存在防洪標準低、水質差、水生態環境惡化情況。2018年汛期後,該區開展「三河」河道綜合治理工程,提升河道防洪標準、建立生態走廊,串聯起區域發展節點。
  • 河道生態治理技術淺析
    同時,生態敏感帶,應重視植被群落的生態功能,尤其為各種軟體動物、魚類、爬行動物和植物資源等提供棲息場所,因此會對維持水生態系統的穩定至關重要。三、當前河道治理中面臨的問題分析(1)河道水質惡化問題。做好河道橫縱向的科學規劃就要確保城市河道橫向上要儘量的保持周圍空氣以及水分的合理流通,這樣可以為河道周圍的植被生存創造良好的條件,河道縱向上要在實際的城市生態河道治理中,更好的依偎河道蜿蜒曲折形態,使得城市生態河道的那種自然特性充分的表達出來,儘量的減少人工痕跡,更好的體現出河道周圍的自然特性。(2)合理改善河流流線和水體特性。
  • 生態河道治理措施的方法
    1恢復河道的生態功能  生態河道治理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保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礎之上,恢復河道的生態系統,為各種生態活動提供適宜的環境。因此,在進行河道治理時,應該本著為人們的居住以及各種生物的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為目標,對傳統的河道治理過程中所採用的混凝土河床、護岸等進行改造,已恢復河道的生態功能。恢復河道本來面目,一般是對河道中的漿砌石護岸的上半部分進行拆除,換做土料築堤,自然草皮護坡,還可以採用生態混凝土草坪護坡。
  • 江蘇出臺全國首個農村河道管護辦法:「五位一體」管護好農村河道
    中國江蘇網2月14日訊 江蘇共有鄉級河道2萬餘條、7萬多公裡,面廣量大的農村河道如何管好,如何構建乾淨整潔、管理有序的農村水生態環境?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出臺《江蘇省農村河道管護辦法》,為構建與鄉村振興戰略相適應的農村河道管護長效機制提供了政策保障,這也是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農村河道管護辦法。「我省自2003年起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通過持續多年的治理,全省農村河網水系的引排功能、水質條件、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恢復和改善,取得了顯著綜合效益。
  • 寶應站正式批覆!揚州高鐵站名字定了!
    記者剛剛獲悉,備受市民關注的連淮揚鎮鐵路揚州段車站命名已獲正式批覆!揚州南站正式更名為揚州東站,界首站更名為高郵北站。至此,連淮揚鎮揚州段四座車站的站名最終確定,分別為:揚州東、高郵、高郵北、寶應。
  • 啟東市兩年打造樣板河303條 建成生態河道示範村27個
    全市鄉村各地的生態河道建設方興未艾,忙得正歡。近兩年來,啟東累計已打造樣板河303條,建成生態河道示範村27個。 在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啟東市近兩年堅持以實施水利工程為先導,以全面推進河長制重點工作為抓手,將生態河道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科學規劃,有機融合。通過大膽實踐、不斷創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治水佳績。
  • 生態浮島扮靚宿城河道
    細心的市民發現,城區一些河道在進行清淤治理以後,河面上多了一個個生態浮島,上面種植著水生植物,在淨化水質的同時,還美化了生態景觀。從市城管局了解到,自2018年起,該局在城區黑臭水體治理項目中,根據各河道水質、富營養化水平,水流、溫度、風速、水體波動等具體情況,針對性地設計浮島組合和浮島植物種類搭配,進一步提升河道景觀的「顏值」,改善城區水環境。
  • 遼寧全面啟動河道生態工程建設
    新華網瀋陽12月14日電(記者姚劍鋒)記者從遼寧省水利廳獲悉,日前,遼寧省河道生態工程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據估算,遼寧河道生態建設工程治理總面積為100.04萬畝,到2012年前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 溫州市麻步鎮實施河道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浙江在線12月10日訊(通訊員 陳華帥)為全力做好水資源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工作,溫州市平陽縣麻步鎮牢固樹立科學治汙、綠色生態的理念,開展江灣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將江灣河致力打造為「流動的河、綠色的河、安全的河」,推動全鎮生態環境建設再上新臺階。
  • 解讀《江蘇省河道管理條例》
    問:我省河湖眾多,水系發達,河道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河道管理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防洪排澇、河道水質、河道環境等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請介紹一下,我省制定河道管理條例的立法背景?
  • 莆田市涵江區:五位一體 恢復河道自然生態
    「黑臭水體的治理要堅持流域統籌、系統治理、標本兼治,按照控源截汙、內源削減、水質淨化、活水增容、生態修復五位一體的治理思路,加快實施雨汙管網、河道清淤、清水補給、景觀文化等工程項目,儘快恢復河道原有自然生態,還百姓河清、水暢、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
  • 杭州濱江區推進特色生態河道建設
    中國環境報記者 鍾兆盈 通訊員 裴斐 杭州報導 作為2022年亞運會主場館所在地的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把美麗河道建設項目列入區民生實事項目,計劃在亞運會前,全面完成「美麗河道」創建工作:2021年完成8條市級美麗河道和5條省級美麗河湖的創建工作;到2022年亞運會前,完成16條市級美麗河道的創建工作
  • 吳江河道管護年度「成績單」全省第一,全靠這麼幹!
    水鄉吳江大多數河道位於農村,這些河道並沒有因此而降低管護標準,實行的是跟城區河道一樣的長效管理,並取得明顯成效。最近,吳江區農村河道2018年長效管護績效評估得分喜獲全省第一。全長10公裡的三船路港河道直通太湖,管護非常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