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比如2元一位的公交車,憑什麼他有座我無座我們都是2元?比如都是買房子,憑什麼我一樓用不上電梯還要交電梯?比如當初那個男人只有花言巧語就把你寶貴的青春騙走了,怎麼現在年齡大了和我結婚還要車要房?
比如我們一個坐票一個站票,怎麼還要收一樣的火車票錢?
首先,要明確一點,自從進行市場化改革之後,鐵路部門就是國企了,什麼叫國企?就是國有企業。企業是要賺錢的,能定高價格的票,國企絕不會往低了定。假設火車上有n個座位,但是有4n個人要坐火車,那麼勢必要有人坐著有人站著。火車上了n個人的之後,發現還有3n個人要上車,於是賣站票。站票怎麼定呢?那就先定坐票的一半。但是定了一半之後問題來了,有3n個人買了站票,但是火車只能容納n個人站著。所以提價,不斷的提價導致買票的人減少,最後發現提到和坐票價格相當剛好人數合適,所以站票的價格其實是乘客和鐵路部門博弈的結果。
所以,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不是壞就是蠢。
我們姑且不談當前的火車票價已經是不賺錢了。這一點,就說站一個人和坐一個人對火車的運力的影響是基本相同的那麼在承載旅客數量一定的前提下,二者的票價相同在邏輯上是沒有錯的。那麼為什麼有人說應當實行無座半價這個措施呢,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提出者認為站票與座票的旅途體驗不一樣。但是因為旅途體驗不一樣就實行這一策略是不合理的。因為你在買票時就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座席,要想獲得更好的乘坐體驗完全可以選擇等有座位時再購買,就像在遊樂園坐過山車一樣,如果車上位置沒了你可以等下一趟或者先玩其他項目。
雖然在網絡時代我也很心疼買不上回家車票的農民工兄弟,但是這不是半價的理由,要想改變當前的情況只有不斷增加鐵路運力效率同時增加大家出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