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共享單車 老人「愛你」不容易

2020-12-16 大眾網

  □文/本報記者 趙曉華 圖/本報記者 李青

  本報關注「智能生活下老年人的困擾」系列報導推出後,受到廣泛關注,今日繼續圍繞老年人的出行進行體驗採訪,傾聽老年人的聲音。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網約汽車……時下,拿一部智慧型手機,人們就可以使用各種交通工具了。但部分老人,面對隨處可見的共享交通工具和網約車,卻犯了愁:「看別人騎著那麼方便,我怎麼連掃碼都不會呢?」

  記者體驗1

  使用共享單車APP 老年人有些摸不到頭緒

  如今,共享單車成了眾多市民便捷的出行工具。在年輕人看來,使用非常便利的共享單車,在多數老人眼中使用起來卻有一些難度。

  記者在和平西路和平安大街交叉口附近,見到一位老人正在擺弄一輛藍色共享單車。只見老人一直用手機掃碼,但十幾分鐘過去了,他似乎沒有租借成功。記者走近一看,原來老人用微信掃著自行車上的二維碼。「我女兒和我說,掃碼就可以騎車了,我等會要去一下菜市場,想騎著共享單車去,可不知為何開不了鎖。」當記者告知,需要另外下載租車軟體時,這位老人連忙擺擺手說:「那算了,太麻煩了,我女兒告訴我,手機不能亂下載軟體,而且下載了我也不會用。」就這樣,這位老人看了一眼街頭的共享單車離開了。

  記者注意到,石家莊的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的使用情況不太相同。有的品牌的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寶直接掃碼使用。但有些品牌的共享單車,卻需要下載專屬APP,之後才能掃描車上的二維碼使用。如果只是用微信掃描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老年人也許還能操作。可如果要下載專屬APP後再掃描共享單車,很多老人就會皺起眉頭,甚至放棄了。

  老人聲音 對於智能軟體不熟悉 不想用

  「我的智慧型手機上網流量每個月都是有限的,到了外邊得臨時下載軟體才能騎共享自行車,肯定捨不得。」

  「用智慧型手機的微信聊個天還行,可是下載APP並且使用可就不行了。」

  「歲數大了,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有些慢,有時看著共享單車卻使用不了,真是著急。」

  多位老年人說著自己使用共享單車時感到的不便。

  「我自己操作過一次共享單車APP下載和綁定,年輕人隨便手指點點,對於我來說就覺得很複雜。後來,我兒子教了三遍,我獨立操作時還是覺得有點困難。」手拿智慧型手機,市民王先生說著自己的苦惱。

  許多老人對下載陌生APP束手無策,有的不會使用連結跳轉功能,有的不會進行軟體搜索功能,是記者採訪時最大的感受。

  68歲的市民陳先生說,自己使用智慧型手機已經快一年了,可他還不會下載APP,即使下載了,也不會註冊和綁定個人信息。

  前一段時間,陳先生想要掃一輛共享單車出行,但進行了嘗試卻沒有成功。「我聽說用微信和支付寶都可以直接掃共享單車,可是操作之後卻發現不可行。」陳先生說,他在自家門口選擇了一輛藍色共享單車,先打開微信,發現通過「掃一掃」打不開這輛車子。後來,他又用支付寶操作,沒想到每次定位自己當前位置都是外地。「我給孩子打電話,他說這種藍色共享單車只能下載專屬APP才能使用。」陳先生說,自己前後折騰了十幾分鐘,最後還是選擇步行。

  對策:陪父母一起出門,手把手的去教

  安裝APP,害怕自己的錢不見;誤刪APP,擔心自己的帳戶會欠費。這些問題在年輕人身上是不會出現的。然而在老人身上,使用智慧型手機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會用視頻聊天,會用微信支付,這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要求他們熟練下載軟體,使用共享單車似乎有些為難。

  為了解決父母使用共享單車的問題,市民任小姐每個周末都會陪著父母騎共享單車出門。她為父母下載了市區所有共享單車的APP,並且手把手教會兩位老人如何使用,從掃碼、租車、還車、支付費用到座位調節等,進行了全程「掃盲」。「父母不會的,我們作為子女的就該主動去教,學會租用共享單車對他們的生活有好處,應該作為必備的生活技能之一。」

  記者體驗2

  網約車讓老人想說習慣不容易

  日常生活中,對於那些不會開車的老人們來說,計程車成為了他們出行的必要交通工具之一。記者發現,網約打車對於老人們來說不容易。

  「每天下午我都要去接外孫女,有時還要帶她去上課外班。上課外班時,我需要帶著外孫女打車。」64歲的王阿姨說,遇到高峰期計程車特別難打,自己又不會使用網約車軟體,可真是抓瞎。

  面對王阿姨的困擾,記者體驗了網約打車軟體。記者發現,有的網約車軟體進入首頁後,會有 「代叫」「關懷模式」「親親卡」等功能。比如,點擊進入滴滴出行APP,在設置裡可看到「關懷模式」,打開按鈕,界面就發生了變化。字號放大了,界面發單流程簡化,輸入目的地就可以直接發單。同一界面還可輸入保存多個常用地點,就像老年機預設幾個電話號碼一鍵撥打一樣,子女可為其預設好目的地,老人出門時,點擊地點即可一鍵發單。

  車打好了,老年人可以使用設置中的滴滴「親親卡」。點擊進入後,邀請親友,綁定自己的滴滴帳號,並為其開通「親友代付」功能,老人在叫車時就可以選擇「親友代付」。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網約車軟體中「代叫」功能是老年人使用最多的功能。對於不熟悉網際網路、沒有滴滴帳號的老人,親友可通過「代叫」功能為老人叫車出行。

  面對網約車軟體提供的服務,67歲的市民陳女士搖了搖頭。「看完這個網約車流程,我感覺也不是太方便。難道我每次想要叫網約車都要給孩子打電話嗎?萬一孩子正在開會或者手機接不通呢?」陳女士說,自己還是希望網約車流程能夠更加簡便,或者可以通過電話叫車。

  老人聲音 之前學過叫網約車 很快就忘了

  「現在年輕人都用網約車,我們年紀大了用起來總覺得不方便,又要註冊又要綁定銀行卡,一不小心還定錯位置,太麻煩了。」不少老年人感嘆道。

  66歲的鄭女士就有這樣的困擾。前幾天,鄭女士逛完超市獨自在北國商城打車。此時臨近下班高峰期,道路上的車輛開始逐漸增多,等了10多分鐘都沒見到空車,鄭女士顯得有些焦躁。「天氣又冷,手裡的兩個購物袋又沉,我當時真的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了。」鄭女士說,女兒正在外地出差,自己打電話也總是不接,真是令人著急。最後,拎著兩個沉沉的購物袋,鄭女士坐公交車回家了。

  「我不會用軟體叫網約車,只能在路邊攔計程車。」鄭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女兒的指導下勉強學會使用微信,現在也只會視頻聊天、拍照,「之前也學過手機支付、叫網約車,但是很快又忘記了。」鄭女士感慨,如果能通過撥打電話來網約叫車該多好啊!

  對策:鼓勵平臺使用一鍵叫車功能

  不會使用導航、不會叫網約車、找不到手機裡的很多功能……對於年輕人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對於一些老人來說卻格外困難。時代一直在進步,在智慧型手機遍布我們生活每一處的今天,老年人想要便捷出行該怎麼辦呢?

  日前,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提到,將指導鼓勵網約車平臺優化約車軟體,增強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鍵叫車功能,降低操作難度,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保持電召、揚召服務,保障老年人不會上網或者沒有手機也能打車。要求各地保持巡遊出租汽車揚召服務,充分發揮電召服務的作用,為老年人提供電話預約或者即時叫車服務。同時,對有固定用車需求的老年人以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在各地組織愛心車隊、雷鋒車隊等,提供「一對一」結對保障服務。在醫院等老年人出行集中的場所,推動設置出租汽車停靠點、臨時候車點以及臨時叫車點。在一些地方設置人工按鍵,一鍵可以直接叫車,為老年人提供方便。

  互動

  有人感嘆:年輕人都邁入5G時代了,很多老年人還停留在「無G時代」。如果您是一位老年人,您是否遇到過類似「智能生活下的困擾」?如果您家有老人,您認為怎樣才能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或者整個社會應該怎樣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友善、貼心、細緻的服務?關於「智能生活下老年人的困擾」,您有什麼想說的?歡迎您在燕趙晚報官方微信、微博下留言,或通過本報96399熱線向我們反饋。

相關焦點

  • 網約車共享單車 老人「愛你」不容易
    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網約汽車……時下,拿一部智慧型手機,人們就可以使用各種交通工具了。但部分老人,面對隨處可見的共享交通工具和網約車,卻犯了愁:「看別人騎著那麼方便,我怎麼連掃碼都不會呢?」  記者體驗1  使用共享單車APP 老年人有些摸不到頭緒  如今,共享單車成了眾多市民便捷的出行工具。
  • 首份共享出行藍皮書出爐:網約車用戶增速放緩,共享單車發展趨理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共享出行經歷早期的野蠻生長之後,如今,逐漸步入理性發展期。在網約車領域,「一超多強」的格局基本確立,而在「兩輪」賽道,哈囉、美團、青桔「三國鼎立」的態勢也已形成。究竟共享出行領域各新業態發展具體情況如何,未來又將駛向何方?
  • 從共享單車到Uber網約直升機,談一談共享經濟的本末倒置
    嚴格意義上得講,我們組的房子,出門坐飛機、坐公交都可以算得上是共享經濟的一種,但是它們並不是新的共享經濟體現。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網約車、共享汽車這些才是新生代的共享經濟體現。伴隨著一些APP和二維碼,把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欠缺的東西放入籃中,伸手可得。如果你離目的地還有2公裡怎麼辦?
  • 「單車獵人」和失聯車死磕到底
    這顯然是容易找的,還有很多時候,他要在寒風或酷暑中搜索好久,小區的樓道、地下車庫,村莊附近的雜草叢都是他和同伴費力查找的地方。費了半天勁兒,卻無終而返也是常有的事兒。「當然少不了抱怨,也覺得累,但是我喜歡戶外。」唐彪覺得,這份工作也像做公益,「在用戶著急用車的時候,把車修好」,這一刻,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共享單車的運維工作涉及到調度、巡檢、維修等方面。
  • 蛋殼之破,從網約車到共享單車再到長租公寓的發展歷程
    我們回憶一下網約車是怎麼火起來的,大家應該都記得,當年網約車是靠補貼火的,對司機有補貼,每單補,還有高峰補貼,達到一定單量補貼,那時網約車司機都賺翻了。對乘客也有補貼,不斷送券,比計程車便宜是司空見慣的事,有時候還能免費叫車。那時快的打車和滴滴打車相互競爭,網約車市場快速壯大,計程車都因此感到了極大的壓力。
  • 共享單車豈能「信馬由韁」
    據了解,全國多地的共享單車在陸續減少。今年初,廈門30萬共享單車圍城,10萬單車閒置引發熱議,為此廈門重拳整治共享單車,單車數量將削減三分之二。今年杭州共享單車要減少四分之一,單車數量調控到約50萬輛。
  • 共享單車在河南競爭激烈,青橘單車成受害者
    現在又有人評出了當代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網購、共享單車。共享單車自從面市以來,因為更加方便和低碳環保,深受大家和政府的歡迎。儘管近一年多共享單車出現了一些負面消息,但是它依然是最便捷最環保的一種交通方式,這個不可否認。
  • 共享單車:尚能飯否?
    共享的「癮」過之後,共享單車創新之路似乎再也擦不出多少火花。沒有你方唱罷我登場,沒有狂熱的資本,沒有城市容量,不禁讓人唏噓,共享單車尚能飯否?  風捲殘雲  「我家住在共享山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對於80後胡瑋煒和90後戴威而言,這首歌已經不在了。
  • 哈囉出行新車在合肥全國首發 共享單車邁入「人車交互」時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如今,共享單車有效解決了廣大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難題。3 月23 日,合肥市舉辦共享單車新車發布會。為了給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務,哈囉出行在發布會上亮相了全新設計的哈囉單車、哈囉助力車。
  • 【力黑觀點】「共享電單車」之矛戳破計程車的飯碗?
    據微信群流傳的視頻信息顯示,剛剛投放的共享電單車遭遇了計程車司機的抵制,部分計程車司機將共享電單車轉移至地下車庫等不容易被人找到的地點,變相阻止市民使用;更有甚者,在路上遇到騎行中的共享電單車,有計程車故意別車,造成追尾事故……視頻經過傳播後,計程車司機的行為引發了市民「普遍的憤慨」,紛紛要求政府出面幹預。
  • 全能車APP致共享單車公司損失3億,你用過這款APP嗎?
    全能車APP致共享單車公司損失3億,你用過這款APP嗎?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19年10月29日 11時36分   近日,上海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能解鎖共享單車的萬能App案。
  • 共享單車攻港 「小綠車」水土不服待解
    《財經》記者 焦建/文 蘇琦/編輯  正值內地多家共享單車品牌間競爭如火如荼,這一商業模式逐漸向海外輸出之際,這一商業概念在香港的探路者「小綠車」,卻因一系列水土不服,至今仍在「孤獨領跑」,其後各有故事。  所謂「小綠車」,官方英文名稱為「GoBee.Bike」,是一種車身主體為鮮綠色,並印有黃色小蜜蜂圖案的共享自行車。
  • 共享單車運維師:拉數十噸消毒水給車洗澡 剪3萬把私鎖獲贊近千萬
    2020年3月,人社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16個新職業,如人工智慧訓練師、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網約配送員等。每個新名詞,都折射出時代發展下的新業態、新需求。當時代的風起時,每個人都是乘風者。 3年剪3萬把私鎖 獲贊近千萬 「大哥停下,你這車掛了私鎖,我要收回。」又一輛被私佔的單車沒能逃過趙軍的火眼金睛。他每天騎著電動三輪車,對照手機後臺的提示,一路獵尋狀態異常的單車。
  • 共享單車迷途
    競爭對手在盈利能力強的共享電單車上加碼入局使哈囉無法像以往一樣安穩,而政策的不確定性則是一柄懸頂之劍。早在2017年,交通運輸部門明確提出「不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租賃共享電單車」。根據《2020中國共享電單車安全管理專題研究報告》,受政策、環境等不穩定因素影響,不同城市對共享電單車態度也各不一致,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明確表態並不支持其發展,目前共享電單車也被迫清退。
  • 高架堆積共享單車 小黃小藍小橘都來了
    高架堆積共享單車,共享單車行業看似門檻較低,小黃小藍小橘都來了,但也有數千輛共享單車被「遺棄」在北京一高架橋下 據介紹,近日在通州範圍內收集共享單車送至此,一天有好幾百輛橋下和橋邊各類共享單車摞成兩層,約有兩三萬輛,這些單車大多並無故障。據了解,通州區市政市容委負責人表示,當前市交通委已統一部署全市開展共享自行車秩序管理專項整治活動,並保持長期有效管理機制。通州區市政市容委,要求各共享自行車投放企業嚴格落實運營管理責任,按照市交通委《規範意見》要求進行報備和運營數據接入監管平臺,在用戶APP客戶端要求承租人停放在指定區域和電子圍欄。
  • 哈羅單車都推出共享電單車了,你還在用共享單車嗎?
    因為我所在的城市是縣級市,地方小,還沒有共享單車的服務,之前去大城市,有看見共享單車,但是畢竟道路不熟,也沒辦法用單車。前幾天去了一個地方,剛好有時間在街上閒逛,就體驗了一把共享單車,平常沒有用共享單車,當然是不會打開支付寶裡的共享單車服務,因為我知道用支付寶可以免押騎哈羅單車,就找到哈羅單車,打開支付寶裡面的共享單車對準單車上的開鎖碼掃,很容易就打開了哈羅單車,到了地方,把車停好,鎖上,正常情況下,這樣就表示還車了
  • 北海交警聯合美團電單車舉辦首批共享電單車隨車安全頭盔投放儀式
    為全力做好「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12月10日,北海交警部門聯合美團舉行北海市首批共享電單車隨車安全頭盔投放儀式,通過警企合作,推動共享電單車行業隨車配備安全頭盔,為市民的安全出行提供便利。
  • 海口共享單車運營「小哥」:一天搬60輛單車
    「為了提高單車使用率,我們會通過後臺大數據對共享單車進行合理調度、整理回收,再投放到學校、商圈等使用率較高的地點。」趙耀強表示,「很多人都好奇這份工作在幹什麼,而我們戲稱這是一份能健身的工作。」  對於趙耀強而言,一天搬運60輛共享單車是常有的事。而記者從網上公開資料了解到,在海口現有的摩拜單車中,第一代車型重量約為23公斤,而最新款車型重量約為16公斤。
  • 記者體驗共享單車定點還車 停錯地方關不上鎖
    共享單車停放在指定停放區域,可以正常落鎖,單車會語音提示「還車成功」。另外,在騎行街兔電單車還車時,未停放在指定區域,手機APP相關頁面會一直刷新提示——「服務區域內,還車區域外,禁止還車」的字樣;車輛停放在指定區域後,手機APP頁面會顯示還車成功。
  • 共享單車下沉這一年:搜尋、追兇與反圍剿
    我在現場維持秩序,還出示了證件,對方根本不看,也不讓同事扶車子,還罵人「錘子」。當地誌願者和市民主動跟司機解釋:「共享單車跟你們並不衝突啊,怎麼礙著你們計程車的事了。」司機們卻不領情:「你不開計程車你不清楚,我們今天就要圍在這裡,就是要把這個事情搞大!」 實在沒辦法,我只好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