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交通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永川著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重慶主城都市區戰略支點定位,3年累計投入交通建設資金208億多元,年均投入超過65億元,「內暢外聯、區域循環、互聯互通」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益凸顯。
立體多維 外聯開闔通達
11月9日,永川區朱沱鎮交通辦正著手整理鵝公灘橋、馬灘橋兩條跨境公路橋招投標資料。加上已經竣工通車的4座跨境公路橋,該鎮將成為永川唯一擁有6座跨省公路橋梁的鎮街。
這6座橋梁分別連接朱沱鎮與四川合江縣望龍鎮、瀘縣百和鎮。「今年8月,永川朱沱到我們瀘縣百和的公交車開通了,重慶和四川連接更緊密了。」一位往返於雲錦與朱沱之間經營農副產品的王姓老闆高興地說,「等跨境公路橋全部修好後,出行還會越來越方便。」
改變的不僅僅是朱沱。
到今年年底,永川境內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達到150公裡,鎮街高速公路覆蓋率達95%。「一環八射」的高速公路基本形成後,永川成為全市除主城區外第一個擁有高速公路環線的區縣。
高速鐵路方面,隨著渝昆高鐵的開工建設,「一縱一橫」高鐵雙通道加快形成,永川正快步邁入「15分鐘重慶、50分鐘成都、兩小時昆明」高鐵時代。
水運方面,朱沱港區朱沱作業區建設加快推進,建設泊位5個,新增年通過能力550萬噸。
大安通用機場是西南地區第二、重慶首座獲得機場三字代碼的A1類通用機場,該機場的常態化運營不僅圓了永川人的「機場夢」,更是永川加快構建公鐵水空立體交通格局、打造區域性交通樞紐邁出的堅實步伐。
互聯互通 區域循環便捷
11月9日,天氣晴好,通往國家級森林公園茶山竹海的幹線公路詹吉路(銅梁界至加油站)升級改造工程正在緊張施工。
詹吉路為四級幹線公路,全長35公裡,永川區計劃投資3.6億元,通過擴寬路基、截彎取直、升級改造使之達到三級路標準,提升茶山竹海景區通行能力。
3年來,永川區改造普通國省道378.8公裡,全區公路總裡程達到4919.5公裡,公路密度312.15公裡/百平方公裡。「六縱六橫」公路幹線開闔暢達,公路體系優化升級,公路密度居渝西第一。
與此同時,永川區累計投資15.33億元,建成市政道路30.28公裡。興業大道拓展了城市向東發展空間;茶神路有效整合神女湖片區旅遊資源;永和大道延伸段通車,成為永川向北連接大足區、向南連接江津區的快速便捷通道。
全區升級210輛客運班線,完成9條線路城鄉公交化改造,實現「門到門」運輸方式,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城鄉交通一體化示範創建區。
交通扶貧 助力脫貧攻堅
3年前,寶峰鎮瀘永橋村天陽坪的村民出山只有一條泥結石路,坡陡路窄彎道急,稍微下點雨,車子根本不敢進出。
2019年,通組公路全部硬化,天陽坪近十戶村民出行再也不擔心了。業主石雲勝也來到天陽坪投資建設了蕊心茶葉種植基地,目前已發展到500多畝,還建起了佔地1000多平方米的廠房,購置了採茶機、揉捻機、風選機等茶葉加工設備。「下一步我們打算依託便捷的交通,走體驗式觀光『茶+旅』的發展路子,實現『種、加、銷、遊』產業融合,把茶園變景區。」石雲勝說。
永川區3年來以貧困村、滯後村為重點,實施精準扶貧,著力解決群眾「出行難」;以重要農村公路為重點,建設重要農村公路22條、126公裡,連接產業、景區及出境通道,為鄉村振興鋪路架橋;以通組公路為重點,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2384公裡,超計劃259公裡。 永川區融媒體中心 龍遠信
(責編:陳易、張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