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嵩的歌,唱的是情懷,歌的是人間。
在網絡歌手的代表中,許嵩真是可以稱得上為第一人,「鬼才」一詞來形容他也是比較貼切的。從早年的專輯《自定義》到現如今的專輯《尋寶遊戲》,就能看到他在人生閱歷和創作上的升華。
一首《斷橋殘雪》勾起無數人對初戀的回憶,一曲罷卻回味無窮,宛如仍沉寂於憂傷和眷念中;一首《胡籮卜須》唱出人間喜怒哀俱,引得多少人共鳴;一首復古的《山水之間》,仿佛讓人駐留在山山水水中,舍了名,丟了利,隱於此,皆生於心。
許嵩的歌,詮釋了他對靜、雅、情的理解,歌出了每個人心中的那大千世界。作為一個學醫的男生,許嵩算是很「另類」的,畢竟醫學與音樂,在每個人看來,是完完全全的兩個概念,大多數人聽過許嵩的歌后,都一定會認為這是一個音樂才子,如果往他的專業上靠,也是會認為他是一個很有天賦的音樂生,萬萬讓人沒有想到的便是他的專業是醫學。
而在歌手中,許嵩也是一個「另類」的人,曲風打破了所謂的常規,歌聲頗有一種「出塵」的感覺,聽過許嵩唱的歌的人都知道,剛剛開始聽覺得有些奇怪,越到後面卻越是驚為天人,作為一個音樂迷來說,聽過許嵩當時的歌曲,無異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般,令人著迷、優雅、又有述不完的故事。而作為一個在網絡中崛起的歌手,許嵩算是徹徹底底的成功的,從一個小小的音樂人,到現在的音樂總監,一路的辛酸與汗水,旁人又怎能看得清。好多人覺得,許嵩很有音樂天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音樂鬼才,但很少人會看到他的努力的樣子。其實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少量的天賦加上海量的努力不是嗎?
而作為一個音樂人的許嵩,即使網絡捧紅了他,也沒有絲毫的自大,還是默默從事自己的事業,為人低調,幾乎沒有負面消息,這也讓許多粉絲更是「死心塌地」的不斷「粉他」。
許嵩的歌,大多數也屬於情歌系列,但他的歌卻是「感而不傷」,理性中又有感性,感性中又帶理性,沒有那些所謂愛的死去活來的俗感,卻有一種愛的深,至死不渝的美感。還記得《斷橋殘雪》這首歌是我聽的他的第一首歌,說實話剛開始是被許嵩的顏值和歌曲的名字給吸引住了,在聽過後才知道,這首歌竟是古風與現在的結合,描繪出一幅「江南雪,斷橋上」的畫面,說不出的詩情畫意,讓人不禁想起《聊齋》中的一句:「長街長,煙花繁,你挑燈回看;短亭短,紅塵輾,我把蕭再嘆」的意境,傷感、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感覺湧上心頭。直到現在來回想,仿佛自己宛如曲中人一般。
但在他的歌中,都能給予你心上的撫慰。我們平時所見不到的,想不到的那些美好,不曾遇見賣紅薯的姑娘,不曾有過的那些逍遙自在,不曾擁有的那些愛情,不曾見到的那些人,是否是人生的遺憾?要我說也不全是。正是你不曾經歷,但又留有遺憾,才能夠感受到其中的那些情感。在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片幻想,也許是朦朧中的幻聽,也許是山水之間的雅靜,也許是半城煙沙中的蕭索,又或許是斷橋殘雪下的愛情。也有可能就如劉若英的《後來》一樣,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剛開始只是為聽歌而聽歌,到後面就不僅僅為的只是歌,更多的是故事,是情。人間多少情,又怎能是一首歌能表達出的呢?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不信所謂的一見鍾情,但情又怎能是兩方不見便能起的呢?許嵩的歌,恰恰就是讓那些你覺得不可能的事情,描成一副畫,畫中有人,畫中有詩,畫中有情,畫中有我。每個人看到的畫都不同,但無一不是將畫中人當成了自己。當真就是這樣,小時候聽歌只是覺得好聽,長大了再聽,聽出的就是歌中的情、曲中的意了,一萬人便有一萬種情意,殊不知哪一種才能打得動心。
人生當若一首曲,曲罷人也未散,只是後面的路得自己述了。你覺得許嵩的歌如何呢?你從他的歌聲中聽到了哪些情?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與小編一起討論哦。你的鼓勵和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