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尾美人魚塞壬(Siren)生活在一片稱為「欲望之海」的海域。每當有人類的船隻經過,她便會發出婉轉曼妙的歌聲引誘路過的航海者,致使航船觸礁沉沒,船員則會成為她的食物。
無損音頻的玄學和科學,為何令巨頭如此迷戀?
毋庸置疑,無論是具有「金耳朵」的音樂發燒友還是普通用戶,對於高質量音頻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為了讓音質實現無損的突破,近些年不論是音頻設備廠商、手機廠商、晶片廠商、還是音樂內容平臺,都持續在這一賽道上加碼。
而 2021 年更是重要的一年:
5 月,蘋果官宣 Apple Music 將採用新的無損音頻編碼格式 ALAC,為用戶提供可與 CD 品質媲美的無損音樂。
6 月,杜比全景聲空間音頻和無損音頻亮相新功能上線 Apple Music。
6 月,索尼新一代真無線降噪旗艦 WF-1000XM4 發布並上市,帶來了 Hi-Res Wireless 的認證小金標。
7 月,蘋果將無損音樂帶到了 Android 設備端的 Apple Music,使得 Android 用戶在 Apple Music 上也能有更高品質音樂的體驗。
7 月,索尼精選 Hi-Res 音樂登上了索尼電視。
9 月,高通公司發布了 aptX Lossless 藍牙無損音頻技術,正式加入高清無損音樂大流。作為高通 aptX Adaptive 技術的新功能,aptX Lossless 所提供的比特率超過 LDAC。
巨頭們為何對「媲美 CD 品質」始終不渝?又是如何布局?
本文將帶你了解:
本文還將盤點:
殿堂級玩家索尼:左手 Hi-Res Audio 小金標,右手索尼音頻大法,獨孤九劍
全能玩家蘋果:一朝高歌「無損」,鄰家 Android 的「韭菜」也被割
系統級玩家高通:手握手機和耳機晶片,喊出的「無損」財大氣粗,志在一統江湖
國產安卓手機廠:一方牽頭組局定標準,八方支援,牌局未變莊家變
音樂內容平臺晉升新玩家:有了華為音頻的設備布局,華為音樂的羽翼日漸豐滿
鑑於全文涉及的概念、玩家、產品眾多,討論的話題維度跨越較大,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在文末對重點內容還做了摘要梳理。無損和有損是相對的存在。儘管只有「金耳朵」才能辨別出差別,但自 MP3 時代以來,消費者對無損音頻的需求與日俱增。要了解什麼是「無損音頻」,就要先知道:為什麼會有「有損音頻」?音頻文件就在那裡,但因為人們希望往 iPod 或 MP3 播放器裡塞進儘可能多的曲目,因此會對原始音頻文件進行壓縮,丟棄一些數據,以提升音頻傳輸的時間、節省音頻存儲的空間。而「無損音頻」理論上是要提供完全忠實和再現原始音頻。文件不被壓縮,音頻質量也就不會受損,因此,壓縮質量決定著音頻質量的差異。但限於傳輸和存儲的要求,即便是「無損音頻」也需要對音頻文件進行壓縮處理,在不損失音頻內容編碼的前提下,通過優化音頻文件大小,來實現「無損壓縮」。隨著無線藍牙時代的到來,無損壓縮還決定著音頻傳輸時所消耗的 4G/5G 流量,以及最終的音頻傳輸速度,並直接影響著無線音頻的延遲體驗。之後就有了專為優化音頻壓縮而設計的編碼算法,即「無損音頻編解碼」。有損音頻文件類型包括 MP3、AAC 和 OGG,而有損藍牙編解碼包括 SBC、LC3、AAC、aptX、aptX HD、LDAC 等。無損音頻文件類型包括 FLAC、WAV,以及蘋果最新出的 ALAC。無損音頻是指逐位精準且毫無損失的音頻文件,行業內通常以 CD 音質為參考,衡量的標準為採樣率、比特深度為 44.1kHz、16bit,碼率為 1411kbps 的音頻稱為無損音頻。由於無損音頻對音頻內容的「原汁原味」保存特性,也是 Hi-Fi 發燒友主要使用的音樂源。
Hi-Fi 一詞直譯即高保真,需要人耳聽到的聲音要儘可能和原來錄製的聲音保持一致。除了在音頻內容端要求更高的還原度外,還需要手動「搭建」一套包含 Hi-Fi 耳機、耳機放大器,甚至特定的播放器,共同組成 Hi-Fi 系統,最終以有線的方式聆聽。
而目前的藍牙技術尚無法支持傳輸上述 CD 音質和 Hi-Fi 音頻所需的比特率,絕大多數無線藍牙耳機也無法滿足無損音樂播放時的硬體要求。思考:讓耳朵聽到「媲美 CD 品質」的無損音樂,要闖過幾道關?我們先探討一個問題:如果音樂源、藍牙編解碼、播放設備均支持無損,我們就能聽到無損音樂嗎?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手機中的 SRC(Sample Rate Conversion,採樣率轉換)。當我們播放音樂時,手機首先會根據自身的採樣率將音樂源的採樣率進行轉換輸出,SRC 的目的是解決多種聲音信號的輸出問題。△ 圖源:見水印
△ 延伸閱讀:索尼 WF-1000XM4 首發評測匯總:AirPods Pro 的真殺手;索尼的聲音大法離不開晶片和算法,佩戴 WF-1000XM4 一個多月後的體會
△從 DSEE HX 到 DSEE Extreme 的升級。延伸閱讀:邊緣 AI 讓耳機「會思考」,索尼旗艦級頭戴降噪耳機 WH-1000XM4 的技術路線
逐步釋放高清無損音樂源、推廣高清編碼協議及認證、不斷夯實音頻技術、還有不斷誕生的標杆作品,成為索尼未來在音頻領域保持持續競爭力的關鍵。全能玩家蘋果:一朝高歌「無損」,鄰家 Android 的「韭菜」也被割隨著過去幾家音樂巨頭持續多年的「用戶爭奪戰」接近尾聲,市場增長持續放緩。近年來,無論是海外的 Amazon Music、Spotify、YouTube Music,還是國內的 QQ 音樂、網易音樂、咪咕音樂,又掀起了一波新的戰役,紛紛推出高清、無損音頻內容,並定向為高級付費會員用戶提供。比如,2018 年下半年,QQ 音樂開始測試 Hi-Res 品質音樂,相當於 44.1kHz / 16bit 以上的音頻。目前 QQ 音樂共有標準、HQ 高品質、SQ 超品質,以及 Hi-Res。2019 年 3 月,Amazon Music 對高品質音樂也做了更新,在 Ultra HD 品質下,音頻傳輸直接升至 192kHz / 24bit。△ 圖源:Slick Deals
△ 2015 年 10 月~2020 年 6 月 Apple Music 訂閱用戶 | 數據來源:statista
蘋果官宣了兩項重大更新:Apple Music 推出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空間音頻(Spatial Audio),全線支持無損音頻(Lossless Audio)。
兩項更新於 2021 年 6 月向 Apple Music 的訂閱用戶推出,用戶無需支付額外費用,就可以獲得 2000 萬首無損曲目。蘋果還承諾到今年年底,上線 7500 萬首無損曲目。
與此同時,Apple Music 將採用新的無損音頻編碼格式 ALAC,為用戶提供可與 CD 品質媲美的無損音樂。
相較於之前的 AAC,以及 Android 陣營的 LDAC、LHDC、aptX HD、SBC 等,ALAC 支持 44.1kHz / 16bit,最高 48kHz / 24bit,並且均可以在蘋果設備本地播放。而對於發燒友,Apple Music 還提供高達 192kHz / 24bit 的無失真高解析度。2021 年 7 月,蘋果將無損音樂帶到了 Android 設備端的 Apple Music,使得 Android 用戶在 Apple Music 上也能有更高品質音樂的體驗。受蘋果影響,亞馬遜宣布將向 Amazon Music 用戶免費提供 Amazon Music HD,不再為無損音樂收取額外費用。Spotify 也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Hi-Fi 產品。訂閱費相對較低的 Tidal 也聲稱通過 Tidal Masters 向用戶提供超過 96 kHz / 24 位的無損音頻。△ Spotify vs Tidal | 圖源:見水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8 月底,蘋果宣布已收購古典音樂內容平臺 Primephonic,並計劃將它的功能和獨家音頻內容整合到 Apple Music 中,進而改善古典音樂體驗。
據悉,蘋果還計劃在 2022 年的某個時候,開設一個獨立的 Apple Music 古典應用程式。而古典音樂非常適合空間音頻和杜比全景聲。
蘋果擁有自己的無損音頻格式及藍牙編碼。Apple Music 已有 7500 萬首無損音頻內容。蘋果的無損音樂不僅覆蓋了 iPhone、iMac、iPad 播放終端設備,還覆蓋了 AirPods 及 Beats 藍牙耳機。蘋果將內容、硬體、軟體、編碼統統掌握在手,並且能夠做到在一個封閉生態下完美運行。未來,如果蘋果能夠將無損音頻在終端設備(Mac、iPad、iPhone)與藍牙耳機(AirPods、Beats)上將藍牙無損編碼打通,將會使蘋果在這場無損音頻戰役中牢牢掌握主動權。系統級玩家高通:手握手機和耳機晶片,喊出的「無損」財大氣粗,志在一統江湖aptX Lossless 無損音頻技術首先是高通 aptX Adaptive 技術的新功能。經過了多年的發展,高通 aptX 高清音頻傳輸技術已經有數個版本,包括早年的 aptX Classic、aptX HD、aptX 低時延技術、aptX Adaptive 技術、aptX Voice 超寬帶語音。而 aptX Lossless 可以理解是 aptX Adaptive 技術的一項新功能,並不獨立存在。這裡有一個小插曲。對於高通而言,aptX Lossless 並不是第一次出現的技術。早在 2009 年,CSR(後被高通收購)就曾發布過 aptX Lossless,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這項技術一直停留在 PPT 階段,並未有應用案例。時隔 12 年,這個概念又被高通重新啟用。支持 44kHz / 16bit 的 CD 品質的無損音質
能夠基於藍牙鏈路質量調高傳輸碼率至 CD 品質的無損音頻
用戶可選擇 44.1kHz 的 CD 品質的無損音頻或 96kHz / 24-bit 的音頻
自動檢測無損音頻源文件,播放 CD 品質的無損音頻
逐位精準
1Mbps 比特率
值得注意的是,CD 音質的傳輸碼率為 1.44Mbps,而 aptX Lossless 無損音頻技術可最高支持 1Mbps 碼率,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值。△ 歌爾發布支持高通 Snapdragon Sound 技術的新型 TWS 耳機參考設計
與此同時,高通也積極開展 Snapdragon Sound 的認證。類似 Hi-Res Audio,Snapdragon Sound 也將會以徽標的形式出現在支持高清音頻的手機、耳機或其它終端設備的包裝盒上。在當前 Android 陣營,無線高清音頻技術前有索尼的 LDAC,後有國內的 LHDC,高通試圖以 Snapdragon Sound 統領 Android 音頻陣營。可能是因為 Snapdragon Sound 的認證體系還沒有完善,NeoBuds Pro 已經上市熱賣,但 NeoBuds S 仍沒有消息。△ 漫步者新晉一哥 NeoBuds Pro 體驗:Hi-Res 小金標加持,音質、降噪可圈可點
△ 森海塞爾 IE 80S BT 頸掛式耳機,是森海塞爾在 2019 年推出的第一款發燒級藍牙耳機,也是首個支持 LHDC 的藍牙耳機。
Hi-Res Audio Wireless 認證了兩個無線高清編解碼方案,即 LDAC 和 LHDC。其中,LDAC 是索尼自己的方案;而 LHDC 則是 HWA 聯合國內眾手機廠商推行的方案。不過 HWA 標準在跑了一兩年後,進展並不理想,同時也存在不少缺陷。△ OPPO Enco X:不妄「X」之名的多級降噪、Hi-Fi 音質、高端設計,體驗如何?
△ 諾基亞 P3600 TWS 體驗:一圈一鐵的聲學架構設計,三頻均衡的 HiFi 級音效
2018 年,在索尼供職 27 年的索尼音頻部門前負責人角田直隆、也是索尼 WH-1000XM1 和 XM2、MDR-NC500D、Qualia 010 等多款索尼音頻爆品的負責人,被證實已經轉投華為音頻。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索尼、蘋果、Spotify、QQ 音樂等音樂內容平臺近年來在高清無損音樂方向上的動作。你說華為走了索尼的路也好,走了蘋果的路也好,華為音頻這攤子事業,算是從 2018 年開啟了。
作為手機廠商,華為首先花了幾年時間,瘋狂拓展可聽設備,從手機、到音箱、耳機,再到智慧屏、車載屏,等等,凡是滿足 1+8+N 全場景戰略的音頻設備,逐個打卡升級。
2019 年 11 月,華為首款 Sound 智能音箱亮相,採用全套帝瓦雷聲學揚聲器結構設計,並由帝瓦雷專業調音,同時還拿到了 Hi-Res 金標認證,成為全球首款支持 Hi-Res 認證的智能音箱。
次年,華為音樂與索尼官宣合作,登錄華為帳號即可在華為音樂 App 和新款華為 Sound X 智能音效上同時享受到索尼 Hi-Res 精選的高品質音樂服務。這是索尼首次在手機端之外為 IoT 設備提供 Hi-Res 音源。
索尼中國音樂事業部業務總監、索尼精選 Hi-Res 音樂主編 Yazaki 親自為合作背書,對於華為終端設備的硬體品質、以及華為音樂的內容平臺給與肯定。
過去幾年,華為音頻開發了多款音箱和耳機產品,幾乎從零開始,逐漸在產品工藝設計、聲學系統、智能音頻等方向上有了積累。△ 華為首款頭戴耳機 FreeBuds Studio 體驗:降噪和音質水準,能進入第一梯隊嗎?
在兩年前我們評測 Sound 音箱的時候,華為的音樂源還只有酷狗一家。當時的酷狗音樂的曲庫規模為 2000 萬+,但相比版權音樂資源豐富的 QQ 音樂,這裡相對「過時」的老歌並不能引起人們語音點播的興趣。
華為也早已意識到這一點,在版權音樂拓展方面,積極拓展合作,豐富高質量的內容源。硬體、軟體、內容一起抓,近年來華為音樂的動作不少,在幾家手機廠商中,是相當積極的一家。
今年 7 月,華為音樂與環球音樂集團中國公司達成版權合作協議,將環球音樂曲庫收入囊中。9 月,華為音樂與太合音樂宣布版權合作,太合音樂旗下藝人版權音樂正式上線華為音樂。
華為音樂官方稱,目前已連接 15 類+ 關聯終端產品及服務,提供千萬曲庫、億級有聲電臺內容,並通過 Hi-Res 提供最高可支持 96kHz / 24bit 的高解析度音樂。
今年 7 月,在 P50 的發布會上,華為推出了 Petal One 的超級會員服務,類似蘋果的 The One,將華為雲空間、視頻和音樂等服務打包組合在一起,每月收費 79 元。
對於華為而言,將音頻消費從「手機時間」延伸覆蓋到人、車、家等多維度「全場景時間」,探索全新音樂消費場景,實現音樂內容的全場景體驗,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華為音樂的重點戰略。
鑑於全文涉及的概念、玩家、產品眾多,討論的話題維度跨越較大,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將重點內容總結如下:
趨勢:
無論是具有「金耳朵」的音樂發燒友還是普通用戶,對於高質量音頻的追求是無止境的。
高清音質和高保真音質逐漸成為耳機等音頻設備重要的差異性特性。
目前的藍牙技術尚無法支持傳輸 CD 音質和 Hi-Fi 音頻所需的比特率,絕大多數無線藍牙耳機也無法滿足無損音樂播放時的硬體要求。
認證:
Hi-Res,最早由索尼提出,後由日本音頻協會、消費電子協會兩個組織共同推進。2017 年制定了 Hi-Res Audio 高解析音頻標準,2020 年則頒布了 Hi-Res Audio Wireless 無線藍牙版本。
Hi-Res Audio Wireless 認證了兩個無線高清編解碼方案,即 LDAC 和 LHDC。其中,LDAC 是索尼自己的方案;而 LHDC 則是 HWA 聯合國內眾手機廠商推行的方案。
與 HWA 類似,AQS 技術標準也是基於 LHDC 無線高清編解碼。AQS 主張不改變音樂播放的整個通路,當手機識別到音樂源為無損音樂時,就會自動將其切換至藍光通道,不再做固定採樣。
高通也積極開展 Snapdragon Sound 的認證。
編碼:
蘋果面向 Apple Music 的訂閱用戶推出免費的無損曲目,並將採用新的無損音頻編碼格式 ALAC,提供高達 192kHz / 24bit 的無失真高解析度。
aptX Lossless 無損音頻技術是高通 aptX Adaptive 技術的新功能,支持 44kHz / 16bit 的 CD 品質的無損音質。CD 音質的傳輸碼率為 1.44Mbps,而 aptX Lossless 無損音頻技術可最高支持 1Mbps 碼率,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值。
在當前 Android 陣營,無線高清音頻技術前有索尼的 LDAC,後有國內的 LHDC,高通試圖以 Snapdragon Sound 統領 Android 音頻陣營。
內容:
無論是海外的 Sony Music、Amazon Music、Spotify、YouTube Music,還是國內的 QQ 音樂、網易音樂、咪咕音樂,紛紛推出高清、無損音頻內容,並定向為高級付費會員用戶提供。
硬體、軟體、內容一起抓,近年來華為音樂的動作不少,在幾家國產手機廠商中,是相當積極的一家。
相比於其他市場玩家,蘋果算得上是全能選手。蘋果擁有自己的無損音頻格式及藍牙編碼。Apple Music 已有 7500 萬首無損音頻內容。蘋果的無損音樂不僅覆蓋了 iPhone、iMac、iPad 播放終端設備,還覆蓋了 AirPods 及 Beats 藍牙耳機。
未來,如果蘋果能夠將無損音頻在終端設備(Mac、iPad、iPhone)與藍牙耳機(AirPods、Beats)上將藍牙無損編碼打通,將會使蘋果在這場無損音頻戰役中牢牢掌握主動權。
未來,在音樂江湖中,誰家的技術和產品將勝出,誰又將笑傲江湖?歡迎各位讀者留言參與討論。■
// 行研報告 //
2018-2021 歷年音頻產品使用現狀調研報告(附下載)
2021 Q2:全球 TWS 耳機增長率創三年來新低,整體出貨量 5830 萬臺
2021 Q2:TWS 市場向平價邁進,不溫不火,卻是 AirPods 的至暗時刻
2021 Q1:全球 TWS 銷售額同比增長 44%,中高端耳機市場回暖
復盤:2020 年蘋果耳機賣出一億副,但小米、華為、漫步者等國貨在高速增長
復盤:2020 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突破 1.5 億臺,小度智能屏市佔比第一
預測:2021 年全球 TWS 耳機市場規模將達 3.1 億副,同比增長 33%
預測:2022 年 TWS 耳機晶片出貨將超 1.8 億顆
// 技術趨勢 //
蘋果的無損音樂來啦!免費向 Apple Music 訂戶開放,還有杜比全景聲空間音頻
點頭 Yes 搖頭 No,頭部控制這類「花活」也成了傳統耳機廠的香餑餑
蘋果對話增強功能,能讓 AirPods Pro 充當半個助聽器
挺進 7 億人聽力健康大市場!Bose、Jabra、蘋果、Google 和更多玩家來啦!
客廳影音娛樂戰略,華為有、小米有,為什麼蘋果沒有做起來?
智能音箱用雷達監測睡眠,能貼身測心率的手錶、戒指、耳機有點小妒忌
// 耳機新品 //
索尼的聲音大法離不開晶片和算法,WF-1000XM4 深度評測
首款 Hi-Res 小金標加持的真無線耳機,漫步者新晉一哥 NeoBuds Pro 評測
Beats Studio Buds 沒有蘋果 H1 晶片,卻對 iOS 和 Android 實現了雙兼容
裴宇用了十分鐘發布了預熱了大半年的 Nothing Ear1,有看頭,有來頭!
Jabra Enhance Plus 值得期待:它如此小巧,還有醫療級的聽力增強功能
B&O 又發布了一款「高貴」的真無線耳機 Beoplay EQ
預售價只有 299 元的骨傳導耳機,Me-200 試戴體驗
OnePlus Buds Pro 發布,可自適應降噪、音頻輸出校準、Warp 快充、以及價格最貴!
LG TONE Free 家族迎 3 款新型號耳機,補強 3D 音效、引入有線連接
799 元的小米耳機 FlipBuds Pro 體驗:專業不止強降噪,意在挺進高端!
Redmi AirDots 3 Pro 上手體驗:來自紫米的硬核配置,還有顏值、氣質在線
vivo TWS 2 體驗:不止是 40dB 的主動降噪,還有由內到外的舒適
OPPO Enco Free2 首發評測:量耳定製的降噪和聽感,我喜歡我的耳機
亞馬遜新一代 Echo Buds 發布,更小體積、更強 ANC 和更舒適的佩戴
諾基亞 P3600 TWS 體驗:溫潤的鏡面收納盒,明亮的動鐵音色,加分!
1MORE 萬魔 ComfoBuds Pro 體驗:可盲選的主動降噪耳機
魅族 POP Pro 主動降噪耳機體驗:499 元的基本款,致敬蘋果,還是取悅魅友?
深圳灣正在招聘:
真知灼見的科技記者
四通八達的運營編輯
才華橫溢的市場策劃
技能爆表的活動運營
熱情四射的社區達人
簡歷傳送門:
shining@shenzhenware.com
● ● ●
深圳灣(公眾號 ID:shenzhenware)創辦於 2014 年,是最早也是最活躍的硬體創新媒體和社區。深圳灣還有一個英文名:shenzhenware,起源於 software + hardware。深圳灣不僅是地標,更是大灣區創新的動力,用精緻有料的科技報導,推動產業創新!
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歡迎讀者和社會各界與我們聯繫,創始人「深圳灣的炫姐姐」歡迎你隨時來灣裡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