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赤字貨幣化什麼意思?特別國債又是幹嘛的?對我們有啥影響?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天下齊觀

最近火了一個詞叫做財政赤字貨幣化,老齊星球的粉絲群裡天天就有人在問,不知道這是啥意思,對我們的投資和生活有什麼影響?

其實財政赤字貨幣化是一個專有名詞,也叫政府債務貨幣化,也就是通過發行貨幣的方式為財政融資,其結果導致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再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印鈔票買國債。以前央行負責提供貨幣,而貨幣是財富的符號,財政負責管理財富,財政缺錢了只能上市場借,而央行不能直接用新鮮出鍋的人民幣去買國債,那樣的話左手印錢,右手借錢,左兜掏右兜,人民幣和國債也就沒啥信用了。鈔票想發多少發多少,那還了得?所以法律禁止央行這麼幹。而且不光我們禁止,全球各國的央行也都禁止這麼幹。目的還是怕大家對貨幣失去信心,如果大家都不用紙幣了,那就麻煩大了。

但後來金融危機來了,西方國家的市場利率降到了0,經濟已經嚴重通縮,央行把能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而財政這邊還有好多能做的事情,但是卻因為缺錢幹不了,於是二者一商量,乾脆央行幫你一把吧,但總不好明說,所以扯了一塊遮羞布,就叫做財政赤字貨幣化,說白了就是印錢直接買國債。但是大家驚奇的發現,本來以為這麼幹,會引發大規模的貨幣超發,從而造成通脹,但結果並沒有出現這種現象。西方國家的通脹率並為上升,甚至仍然是通縮,於是大家的膽子也就越來越大了。之前的QE其實就是美聯儲去購買國債。這就是相當於央行拿錢出來給財政,然後財政在把這些錢用來賑災,對那些危機企業的購買和救助。所以美國後來才有源源不斷的錢,一個一個企業去救,阻斷了金融危機的鏈條傳導。甚至一直讓市場利率極低,很多企業從市場融資,借利息很低的錢,然後回購自家股份註銷,從而提高股東權益,美國股市才得以一直維持在高位。說白了這都是印錢印出來的牛市。

看到美國這一切,我們也不免有點眼饞,誰都想欠債不還,都想手裡有源源不斷的錢,也都不想過苦日子。所以很多人也就提出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搞一下財政赤字貨幣化,讓央行直接去買財政的國債,這樣我們建設不就有錢了嗎?但是我們其實還是有本質不同的。

1、我們目前跟西方還不一樣,西方是長期低通脹。甚至有通縮風險,而我們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甚至去年還因為豬肉引發了階段性通脹。啥時候食品價格都無法拉動CPI的時候,那才跟西方差不多的時候。

2、西方國家的利率已經到零,央行已經無事可做。而我們的利率還在3%以上,降息降準還有大把空間,現在這些貨幣政策也遠沒有窮盡,人家已經逼不得已,而我們顯然手裡還有餘糧,所以也沒必要鋌而走險。而且人品也不一樣,人家是自己這碗裡的吃完了,才吃別人碗裡的,你是明明自己碗裡還有,就要吃別人碗裡的,那讓其他人怎麼想?

3、樓市資產泡沫嚴重,這個癌細胞極其強大,他吸收著來自社會各個地方的資金,一旦你這麼搞,大家對人民幣失去信心,更得去買房子來抵禦通脹了,到時候社會上的錢全去買房了,經濟就更是會兩極分化。財政這邊搞的在熱鬧,也拉動不了民間投資了。你越是不能帶動市場,就越依賴央行和財政,最後就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了。

4、我們本身的制度問題,只要財政一有錢,很容易造成國進民退,央行借錢給財政,那麼就會讓民間經濟更加困難,更難以跟國企央企競爭。

5、美國的美聯儲不隸屬於政府,而我們的央行和財政部都在政府下面,所以這就更加難以避嫌。

所以顯然,我們不具備財政赤字貨幣化的條件,但是現在也有一個突破口就是特別國債,今年又要發特別國債,所以有人建議,央行可能會在特別國債上搞試點,在二級市場上去直接購買特別國債,這樣財政赤字就看起來沒那麼刺眼了,而特別國債也只能作為金融行業資本金補充,防範金融風險,不能用於一般支出,基本不會出來,釀成通貨膨脹,所以看起來似乎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但是這裡面也有一個問題,由於之前金融體系也是有資本金的,現在如果開了這個口子,央行直接買特別國債,那麼也就意味著可以把原來的資本金都替換出來,雖然特別國債沒有進入一般支出,但是原來的錢卻進來了,其實背著抱著一邊沉。就好比你家的教育經費10萬塊不能動,但是突然之間,父母又給你10萬塊,也告訴你是教育經費,不能動。那麼你把父母這10萬存上,原來那10萬就能動了。所以結果是一樣的。

所以,無論是以什麼形式,央行開始買財政的任何債券,其實就相當於是財政赤字貨幣化了,這事還是應該警惕,老齊是不贊成的這種操作的,這塊遮羞布雖然沒什麼用,但是還是不要扯下為好,否則可能會影響大家對於人民幣的信心。其實我們用其他的手段,也可以實現這個目的,央行私下裡的方法很多,比如央行可以通過工農中建四大行去購買,國有大行去買其實也跟央行去買其實差不太多,但起碼說明,我們對於貨幣發行上,還有敬畏之心。吃肉可以,背著點人,不要吃向太難看就好。你畢竟不是美國,還沒有美元的金融低位,所以做事還是要低調一點,比如最近一討論這個事,人民幣馬上單邊貶值到7.15,就已經說明了這點。如果真要財政赤字貨幣化,肯定會有國際資本用腳投票。這已經是一次警告,所以老齊業預計,我們暫時還不會這麼搞。

相關焦點

  • 央行直接買入國債,財政赤字貨幣化是什麼意思?
    這次還發明了一個新的專業名詞,叫「財政赤字貨幣化」事情是這樣的,近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提出「財政赤字貨幣化」。核心內容是:中國人民銀行在一級市場,以零利率直接購買國債。其中爭論的焦點有幾個:財政赤字貨幣化,會否影響央行獨立性、會否引發通脹;現行國債發行機制、貨幣政策是否有效;財政赤字貨幣化如何突破法律制約。
  • 陳道富:財政赤字貨幣化是什麼?擔憂什麼?邊界在哪?
    財政赤字貨幣化是什麼,擔憂什麼,邊界在哪?包括央行在一級市場購買國債支持中央政府融資、二級市場支持國債市場,各類金融機構通過各種資產擴張方式支持地方債務融資,還包括各類政策性金融業務,各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特別是PSL和再貸款再貼現、定向工具),以及在金融救助和穩定金融體系中的央行支持等。
  • 沈建光:「財政赤字貨幣化」爭論的現實意義
    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策  此次「財政貨幣化」大討論,源於財政科學研究院劉尚希院長提出的「疫情之下央行可直接在一級市場,以零利率直接購買抗疫特別國債」的建議,其邏輯起點是疫情之下「兩個絕無僅有」的判斷,即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衝擊前所未有、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劉尚希院長提出,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同比下降6.8%,近40年罕見。
  • 張啟迪:「財政赤字可適度貨幣化」的邏輯錯在哪裡?
    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一是當前財政狀況非常困難;二是赤字貨幣化不一定推升通脹;三是如果在二級市場發行國債會產生擠出效應;四是加大財政負擔可能會改變納稅人的行為 。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認為,財政赤字貨幣化有以下惡果:一是可能導致通貨膨脹;二是即便不導致嚴重的通脹也會導致資產價格泡沫,擠出實體經濟;三是可能會導致貨幣貶值;四是會鼓勵財政過度負債,融資成本上升;五是會使得政府佔用大量資源,擠出企業部門的經濟活動 。筆者完全同意馬駿的觀點,堅決反對財政赤字貨幣化,具體分析如下。
  • 綜述|「赤字貨幣化」大討論10大爭議待解
    【寫在前面】最近幾周,「財政赤字貨幣化」成為國內財經界的熱門話題。 此次熱議的背景是在新冠病毒疫情之下,我們應當以怎樣的政策組合應對這場「前所未有的挑戰」?是像歐美主要發達國家一樣「火力全開」,還是延續既有政策框架從容應對?澎湃新聞就該議題與經濟學者與市場人士展開了深入探討:「財政赤字貨幣化」意味著什麼?
  • 王雍君:財政赤字貨幣化問題與應對新冠疫情衝擊的政策取向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此行事的理由更加充分,因為如果中國經濟復甦滯後乏力不僅影響中國經濟,也將拖累其他許多經濟體乃至世界經濟。相反,成功的政策努力將為世界經濟做出貢獻。本文將致力表明:絕對拒斥財政赤字貨幣化這個政策選項並不可取,但成功實施依賴於一組嚴格的條件,而這些條件有可能在適當的政策改革議程中被滿足。這裡涉及兩個基本問題:赤字貨幣化有必要嗎?勝算多高?
  • 1萬億特別國債怎麼發行?特別國債是什麼意思?
    綜投網(www.zt5.com)5月24日訊  據悉,抗疫特別國債是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由中央財政統一發行的特殊國債。不計入財政赤字,納入國債餘額限額,全部轉給地方主要用於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抗疫特別國債發行規模為10000億元,發行期限以10年期為主,與中央國債統籌發行。
  • 專訪|姚洋:沒有必要搞赤字貨幣化,美日濫發貨幣是自殺性的
    【寫在前面】最近幾周,「財政赤字貨幣化」成為國內財經界的熱門話題。 此次熱議的背景是在新冠病毒疫情之下,我們應當以怎樣的政策組合應對這場「前所未有的挑戰」?是像歐美主要發達國家一樣「火力全開」,還是延續既有政策框架從容應對?澎湃新聞就該議題與經濟學者與市場人士展開了深入探討:「財政赤字貨幣化」意味著什麼?
  • 警惕「赤字貨幣化」陷阱,日本須戒「債癮」
    要擴大財政支出,各國政府必須大舉發債,而央行則成為政府債券的最大買家,政府有了更大的發債空間,新增貨幣被用於購買政府債,而不是流向市場,也避免了通貨膨脹上升。從政府的視角來看,這種「赤字貨幣化」策略是一舉兩得,不少人認為這種做法可以長期持續,且能有效支撐經濟增長,也有學者將其稱為「新經濟理論」。
  •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1萬億特別國債,是什麼意思?
    正在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剛剛提到,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作為疫情之下的特殊調節手段,今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確認將發行特別國債,隨後的4月17日,政治局會議再度重申,「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真正發揮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什麼是特別國債?
  • IMF阿德裡安:疫情期間未見財政貨幣化 央行數字貨幣是發展方向
    考慮到此次刺激政策導致的財政赤字金額巨大,而未來經濟增長提供的稅收收入很難覆蓋,隨著歐美學者提議疫情導致的政府債務「無需償還」,此前不無禁忌的「赤字貨幣化」開始正式進入政策辯論空間。同時,為了應對衰退,通過央行數字貨幣(CBDC)將「直升機撒錢」直接投放給企業、家庭和個人,也出現在歐美學界的政策建議清單之上。
  • 爭鳴|賈康談赤字貨幣化:要尊重貨幣數量客觀存在的約束意義
    5月14日,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在戰略思想庫線上研討會上就「財政赤字貨幣化」提出了3個問題:第一叫做「安全空間」,必須有節制、有紀律,要尊重貨幣數量客觀存在的約束意義;第二叫做「兩大部門的配合」,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這兩大部門,必須認真考慮調控中相互協調配合的機制合理化、激勵兼容這樣的問題;第三叫做
  • 7萬億美元財政收入,1萬億財政赤字!2019財年,美國財政預算解析
    截止到2019年5月,美國的2019財年已經走過了8個月,其中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支出約為3.01萬億美元,財政收入為2.27萬億美元,財政赤字達到了73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9%。2019財年,美國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預算高達7萬億美元但請注意,以上提到的都是美國聯邦政府的,我們可以理解成是「中央政府」,但美國還有各個州政府以及大量的其他地方政府,他們也是有自己的財政預算的,那是多少呢?一起看下圖。
  • 文昌獲省下達抗疫特別國債資金6.1億元
    近日,海南省財政廳下達文昌6.1億元抗疫特別國債資金。此次國債是2020年中央財政為應對疫情衝擊,加快恢復生產生活、激發經濟活力,統一發行並支付利息,不計入財政赤字,納入國債餘額限額,用於支持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疫情防控的特殊債券。
  • 國債發行時間是什麼時候? 國債發行是什麼意思
    國債發行時間是什麼時候?最新國債發行時間表一覽,國債發行是指國債售出或被個人和企業認購的過程,它是國債運行的起點和基礎環節,核心是確定國債售出的方式即國債發行方式。國債發行時間2016年的儲蓄國債發行計劃:從3月份開始,11月份結束。
  • 國債怎麼購買?國債是什麼意思
    國債是什麼  國債是財政部統一發行的,以國家信用為背書。  目前財政部發行的國債主要分儲蓄國債和記帳式國債兩種。但是,不是所有的銀行都可以購買國債,需要去專門的國債承銷銀行購買。根據財政部、人民銀行通知,確定農行、工行、建行、郵政儲蓄銀行、中國銀行、交行、招行等40家機構為2018-2020年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  其中電子式儲蓄國債,我們可以在線下即銀行櫃檯購買,也可以在網上銀行購買。憑證式儲蓄國債只能通過銀行櫃檯購買。
  • 2019財年,美國財政收入預算為7萬億美元,用5000億支付國債利息
    2019財年即將過去,按照美國財政部的規劃,在本財年美國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預算約為7萬億美元。其中,美國聯邦政府的收入預算約為3.4萬億美元,各個州政府的收入預算約為2.1萬億美元,其他各級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預算約為1.5萬億美元。
  • 萬億抗疫特別國債速達「最前線」
    6月30日,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收到了上級財政部門下達的包括抗疫特別國債在內的直達資金指標;三天後,首筆資金已抵達廬江縣。 記者從多地了解到,7月初,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已在多個省份快速下達到市縣。這1萬億元的資金「蛋糕」究竟是如何切分、直達基層的? 據財政部預算司司長李敬輝介紹,考慮到抗疫特別國債帶有一定財力補助的性質,財政部主要按因素法切塊到省級財政部門。
  • 明年海外會發生什麼:央行退出?財政懸崖?不,是流動性「洪水滔天」!
    明年美國財政部面臨著大約2.4萬億美元的國債淨髮行量,但按照美聯儲當前的資產購買速度,預計美聯儲將只把其中不到一半(9600億美元)貨幣化。而在2020年,美聯儲的QE規模幾乎相當於買了所有淨髮行的國債。從這個角度看,明年將出現巨大的「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