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Henry Lin
出品 | 網易航空
莫斯科飛機撞人了,被撞的人當場身亡,死無全屍。
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導,當地時間11月20日晚間8時10分左右。一架從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起飛的客機報告起飛時撞上了一個不明物體。。
工作人員隨後前往檢查時發現了一具男子的屍體、肢體碎片和個人物品。根據身份信息顯示,男子為一名25歲的亞美尼亞公民,其本來計劃從西班牙馬德裡回國,並在莫斯科轉機。但是不知道為何出現在了跑道上。
由於撞擊男子並沒有損壞機上設備,飛機還是繼續加速起飛。事件致使莫斯科機場跑道暫時關閉,數個航班受影響。
要說這男子估計是體驗了民航界最慘的死法之一了。即便事件調查結果還未出來,我們也可以感覺到這件事的恐怖。
根據媒體的報導,涉事的很可能是一架737客機。飛機速度快、質量大,只有火車撞人能與之一比。雖說現代民航客機有一定的抗鳥擊能力,但人體積質量顯然比鳥大得多,在這個速度下,飛機設備都沒有受到損壞也很罕見。
當然,最慘的還是被撞的男子了。在這個狀態下,不論其被飛機哪一塊部位撞到,也會輕易的被巨大的撞擊力「撕裂」。因此在後續拍攝的一些現場視頻中,我們也看到機場工作人員正在搜集一些碎塊。
不過男子或許還算幸運,其應該是未被吸進發動機。世界上出過多次人被吸進飛機發動機的事件,一旦這時,發動機就會變成「絞肉機」。吸進去再出來,人就不是人了。
其實,這件事情毫無疑問暴露了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管理的一些漏洞。如果被撞的不是一個普通旅客,而是一個自殺式襲擊恐怖分子,後果可想而知。
首先一個問題是,男子是如何進入機場禁區的。根據媒體的報導,這名男子似乎是在機上引起騷亂被趕下飛機。但被趕下飛機後,如何出現在停機坪是仍是個問號。
我們曾寫過「扒飛機攻略」一文,文中就提過,首先第一步你就要成功闖入機場並不被發現。
飛機機場停機坪管理非常嚴格,嚴控人員進出入,除了機場員工外,外部人員只有和機場申請及遠機位登機下機才有機會進入停機坪。像首都機場這類機場,遠機位登機還會發放卡片,登機後回收,核對卡片數量,確定所有人都上機,未留在停機坪上。
但男子顯然不可能用申請方法來到停機坪。只能說其被趕下飛機後,又發生了一些外人不知道的故事。
第二點,塔臺與機組為何沒有發現男人。
這一點其實也比較好理解。事故發生的時間是莫斯科的晚上,而且是冬天,光線較暗。跑道遠離停機坪和候機樓,其附近的燈光主要也是為了起到指引作用,並非照亮周圍。讓塔臺的人遠遠看到跑道上孤身前行的男子顯然強人所難了。
至於機組為何沒注意到男子也很好解釋。首先被撞前,男子很可能還沒有進入跑道。其次現代飛行跑道長度動輒3000米往上,即便起飛距離不需要那麼多,根據文中的一些描述,飛機應該是在較高速度下與男子發生碰撞,這時候碰撞點估計離飛機滑跑起點也有起碼1000米的距離。就算男子站在那不動,機組眼中他也就是一個小黑點。
飛機加速後,速度非常快,更加難以辨認跑道上的障礙物。撞擊後,如果設備沒有受損,機組估計只能感到飛機發出砰的一聲並輕微的抖動。
機組間估計也很疑惑,機長副駕駛間估計會發生這種對話:
「我們是不是撞到什麼東西了?」
「好像是」
「聯繫下機場讓他們去跑道上檢查一下」。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問題,男子為何會來到跑道上。筆者個人還是傾向這個人闖入停機坪後迷路了。畢竟機場這麼大,不長期在機場工作,誰又能分清哪是哪呢。
不管怎麼說,這位慘命的男子還是給我們上了一課,不要隨便闖機場禁區,自己的命還是要自己把握。
其實,關於飛機撞人,筆者的同事倒也經歷過類似的事件。當年還是孩童的他跟隨父母住在綿陽飛院內,那時候叫中國民航高等飛行專科學校四分校。
80年代中國航空業整體都不太規範,航校跑道還是找老鄉借地自己修,跑道與外界隔離的也不好,經常有動物人橫穿,但是同時航校的飛機也照常起落。
有一次兩個老鄉,騎車橫穿跑道,前頭一個,後面帶著一個。正好趕上運-5降落。運-5是前置螺旋槳的,老鄉躲避不及,被螺旋槳直接切倒,當場死亡。
後來,兩人被拉到航校旁邊的衛生所裡,衛生所所長參與驗屍。這件事當年在航校也頗為轟動,不少在航校工作的人都專門前去圍觀。筆者的同事也想去衛生所湊湊熱鬧,但奈何年紀太小被家裡長輩阻止,只能遠遠看著擠在衛生所前的大人們。
筆者同事說完這事後感慨,幾十年過去,現在再想在大陸看到飛機撞人,應該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