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雖說孩子的心思是最純真透明的,但父母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只有知道孩子的內心想法,才能好好引導孩子,教育孩子。
孩子的心思可能會"寫"在臉上,或者可以通過他平時接觸的東西表現出來,比如畫作。
離異家庭女孩交上繪畫作業,老師看後"細思極恐"
前段時間,某幼兒園教師莉莉,在看到一個孩子交上來的畫作後,一臉擔憂。
那個孩子的畫作內容是這樣的:畫分為上下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畫了一個窗戶,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外面藍天白雲,有一個草坪和大樹,旁邊還有一個小女孩在玩,右下角的小邊框空著,沒有寫字。
第二部分同樣是一個窗戶,透過窗戶,看不到藍天白雲了,草坪也沒有了,樹被砍了,只剩了一個樹樁。令人感到怪異的是,小女孩只有一個頭,沒有身體。下面小邊框的結語寫了:"對不起"三個大字……
莉莉老師心想:這孩子是發生了什麼事了嗎?她是不是想表達絕望的意思?忍不住到群裡問其他老師想法。
因為女孩父母離異了,莉莉老師更覺得這孩子心理是不是遇到什麼問題了。
怎料,找小孩談話的時候,孩子說:"我畫的是保護大自然的主題,對不起是跟大自然說的,沒有畫身子是因為時間不夠了......",估計那個空著的小結語邊框,也是因為不夠時間才不寫的。
這樣的後續實在令人捧腹,其實,莉莉老師的做法是正確的,哪怕誤會一場,也不想如果孩子真的有心理問題無法求助。
因為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來自家庭的壓力,學業的壓力,社交的壓力,可能很多小孩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
孩子一般會產生哪些常見的心理問題呢?
①孤獨。不願意與外界交流,把自己"封鎖"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②焦慮。在面對來自各種各樣的壓力時,會使孩子產生極大的焦慮感,坐立不安。焦慮還會讓孩子對外界非常敏感,而且會缺乏自信心,害怕別人嘲笑,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③恐懼和失眠。孩子可能會因為遭受到一定的事情而產生極大的恐懼心理和失眠行為。比如,父母離異,使孩子身心遭到很大的打擊,會變得患得患失,害怕失去來自父母以及家庭的愛。
那麼,平日裡該如何注意孩子心理健康呢?
①多和孩子交流。平時多交流,有利於了解孩子的想法。當了解到孩子真正在想什麼的時候,才有可能在他萬一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及時幫助他解決。
②密切關注孩子的動向。比如,行為、情緒等等。可以通過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接而觀察孩子的畫作,可以得知孩子的心理所想。因為,自由繪畫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心境如何。
③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如果家長對孩子喜怒無常,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撒氣,可能會造成孩子自閉,膽小,以及患得患失。
④不要勉強孩子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這樣會讓孩子感到極大的壓力以及失敗後的挫敗感,進而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家長一定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孩子,發現孩子心理問題要及時補救。讓他有一個健康的身心,自由快樂地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