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舌尖上的海南怎麼做強?編制美食地圖……

2020-12-18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為助推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服務業發展,推進全域旅遊,2016年8月份,省政協經濟委以加快海南餐飲業發展為切入點,圍繞「舌尖上的海南」開展年度重點調研。在一個月的時間裡,省政協組織委員和業內人士組成的調研組深入餐飲企業調研,並赴重慶、雲南進行考察學習,對標海南餐飲業發展情況,形成了《關於做優做強餐飲產業,讓海南味道飄香四方的調研報告》。□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小暢

  報告認為,重慶、雲南發展餐飲業取得了耀眼成績,走在了全國前列。主要呈現特點為產業規模和帶動性大;有力促進了社會就業;打造了一批餐飲龍頭企業、美食知名品牌;「走出去」步伐加快,以及不斷創新發展等。

  報告分析了海南餐飲業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機遇,認為海南餐飲業具有獨特的發展基礎。瓊菜是中華美食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歷史淵源可追溯至唐宋。瓊菜食材新鮮、烹飪清淡的特點也非常契合當今既健康又時尚的綠色、原生態、養生的飲食文化潮流。以文昌雞、嘉積鴨、和樂蟹、東山羊為代表的老字號「四大名菜」盛名在外,2015年海南國際美食博覽會又評出「海南十大特色名菜」「海南十大名小吃」。

  調研報告還從產業轉型方面、產業規模和促進就業方面、拉動旅遊餐飲消費方面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認為海南餐飲業具備加快發展的產業基礎。

  儘管海南餐飲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但與雲南、重慶等先進省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報告認為,海南餐飲業總體規模小、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低等問題制約了瓊菜品牌質量。

  調研組借鑑雲南、重慶經驗,結合我省實際,在報告中提出了強化頂層設計、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實力、加大宣傳包裝、優化服務等5個方面13條建議。

  另據了解,海南獨特旖旎風光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旅遊熱引爆餐飲業。2016年,海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3.72億元,比上年增長9.7%,餐飲收入247.96億元,增長10.9%,增速快於全部消費1.2個百分點。海南省旅遊委已完成海南《餐飲企業星級劃分與評定》、《旅遊團隊餐飲服務規範》、《瓊菜白切文昌雞》以及系列地理標誌產品等30個地方產品標準的匯總工作。省商務廳已向各市縣徵集名宴、名菜、名點、名小吃,為「美食地圖」編製做準備,並已協商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協會,研究制定「做大做強餐飲業」活動方案。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