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0.7%

2020-12-19 中國青年網

  財政部12月15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2.7%,扣除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抬高基數等因素後,連續第6個月保持增長,反映了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同時,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繼續恢復性增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財政收支保持平穩運行

  在經濟運行保持恢復的態勢下,財政收入穩步回升。11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956億元,同比下降2.7%。扣除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抬高基數等因素後,11月份全國收入增長6%左右。

  「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衝擊,財政收支平穩運行來之不易。在各項宏觀政策作用下,國民經濟持續恢復,財政收入穩步回升,財政收支和經濟發展形成良性互動。」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說。

  統計顯示,1月份至11月份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與預算增幅持平,降幅比1月份至10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全國稅收收入下降3.7%,連續7個月累計降幅收窄。

  「稅收是經濟的晴雨表,稅收收入持續好轉反映出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市場發展活力增強。」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說。

  在支出方面,1月份至11月份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7846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增幅實現轉正。其中,中央本級支出29757億元,下降2.3%;地方財政支出178089億元,增長1.2%。

  分科目看,各級政府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全國一般公共服務、城鄉社區支出分別下降3.2%、24%。同時,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公共衛生支出增長71%,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扶貧支出分別增長9.8%、9.5%、9.2%。

  減稅降費發揮關鍵作用

  今年以來,為應對疫情衝擊,我國連續發布實施了7批28項優惠力度大的減稅降費措施。其中,既有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的應急措施,也有幫扶受疫情影響較大困難行業的措施,還有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加上去年大規模減稅降費在今年形成的翹尾減收,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專家認為,大規模減稅降費通過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釋放大規模減稅降費紅利,有效對衝疫情影響,對支持疫情防控、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促進經濟恢復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為確保減稅降費切實落實到位,各相關部門精心組織,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舉措,提高政策實施的時效性和精準性。一方面,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地方財政保障能力,並建立直達機制,將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優化納稅繳費服務,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政策。

  總體來看,為應對疫情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無論絕對額還是相對GDP比重,都是比較大的。「今年減稅降費政策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關鍵支撐作用,有效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市場預期,廣大企業和社會公眾普遍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白景明說。

  轉移支付加速提前下達

  提前下達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預算、提前下達革命老區轉移支付預算……近來,財政部密集提前下達2021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

  據介紹,財政部按照能下盡下原則,持續加大轉移支付提前下達力度,除據實結算、政策尚在細化、應急救災等特殊項目外,其他轉移支付資金在10月31日前已經按照規定提前下達完畢。

  統計顯示,目前一般公共預算轉移支付提前下達6.38萬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提前下達6.21萬億元。此外,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提前下達433億元,國有資本經營轉移支付提前下達14億元。

  「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提前下達,增強了地方政府預算的可預見性,為地方政府運用財政手段穩增長、保民生創造了良好條件。」白景明說。

  值得關注的是,全國各地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情況總體良好,有效發揮了專項債券對衝疫情影響、擴大有效投資、促進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等積極作用。截至11月30日,全國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3.55萬億元,發行規模同比增加1.42萬億元。「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專項債資金效益,有助於促進經濟增長、增進民生福祉。」李旭紅說。

相關焦點

  • 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累計收入同比下降5.3%
    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如下:1.國內增值稅52051億元,同比下降10.2%。
  • 前11個月開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50.3億元 同比增長4.3% 高...
    前11個月開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50.3億元 同比增長4.3% 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個… 2020-12-23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財政部: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 同比增長3.8%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財政部2月10日消息,2019年財政收支情況今日公布。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1%;非稅收入32390億元,同比增長20.2%。
  • 財政部:1-11月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
    財政部網站消息,12月15日,財政部國庫司公布2020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
  • 前11月財政支出規模超過去年同期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7846億元,同比增長0.7%,較前10個月回升1.3個百分點,財政支出累計同比增速年內首次實現轉正。  從支出科目上看,同前期一樣,與「六穩」「六保」相關的社會保障,就業、衛生健康,農林水利(包括扶貧)的支出力度繼續加大,1-11月同比分別增長9.8%、9.4%和7.7%。
  • 財政部:1-11月全國稅收收入下降3.7%,個稅增長10.1%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5日訊 財政部今日公布2020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個人所得稅10465億元,同比增長10.1%。
  • 財政收入連續6個月增長 支出累計增幅實現轉正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孫韶華)財政部15日發布財政收支數據顯示,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956億元,同比下降2.7%。扣除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抬高基數等因素後,11月份全國收入增長6%左右,連續第6個月保持增長,反映了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 財政部: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4個月正增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1日訊 (記者 曾金華)10月21日,財政部舉行2020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隨著減稅降費等助企紓困政策加快落實,經濟逐月持續穩定恢復,帶動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4個月正增長,9月份扣除特殊因素後,收入增幅比上月繼續提高,好於預期。
  • 2019年全國稅收收入15.8萬億,同比增1%,減稅降費拉動全年GDP增長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月10日,財政部公布2019年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1%;非稅收入32390億元,同比增長20.2%。
  • -3.7%!財政部公布1-11月全國稅收收入
    > 財政部15日發布2020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
  • 8月財政運行「成績單」出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8月財政運行「成績單」近日出爐。財政部數據顯示,8月份,由於經濟穩步回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國內增值稅增速首次回正。此外,今年以來,個人所得稅、證券交易印花稅等稅種的增長,都釋放了積極信號。8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043億元,同比增長5.3%,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
  • 截至10月底全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185.3億元
    截至10月末,全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185.3億元,同比減少10.26億元,下降5.2%。其中教育、文化體育傳媒、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民生支出133.2億元,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2%,同比下降1.68%;產業八項支出116.6億元,同比增長0.39%。
  • 斯洛維尼亞前11個月稅收總額同比下降11.8%
    據斯洛維尼亞通訊社12月30日報導,據斯洛維尼亞財政部數據,今年前11個月,斯國家預算的收入略低於83.5億歐元,而支出則接近109.8億歐元,預算赤字因此接近26.3億歐元。今年以來,斯洛維尼亞公共財政一直受到新冠流行病影響。
  • 2017年全國財政收入17.2萬億元,同比增長7.4%
    據統計,2017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567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稅收收入144360億元,同比增長10.7%;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首次突破20萬億元。  2017年財政收入運行呈現出哪些新的積極變化?減稅降費取得哪些成效?在大力減稅降費的同時,財政收入為何能增長較快?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相關熱點問題作了解讀。
  • 財政收入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 1.7萬億直達資金已形成實際支出7358億
    原標題:財政收入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財政部數據顯示,8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043億元,同比增長5.3%,在6月、7月分別增長3.2%、4.3%的基礎上,8月收入增幅比上月提高1個百分點,這也是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三個月實現正增長,反映出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進一步鞏固。
  • 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首超4萬億元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
    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景在12月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同時,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全國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均「只增不減」。
  • 連續4個月正增長!全國財政收入持續向好
  • 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萬億元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2月10日,財政部公布了2019年財政收支情況,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9305億元,同比增長4.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01077億元,同比增長3.2%。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1%;非稅收入32390億元,同比增長20.2%。在稅收中,前四大稅種增幅最高的是消費稅,國內消費稅12562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他的國內增值稅62346億元,同比增長1.3%。
  • 1—11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95.5億元
    1—11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95.5億元,同比下降3%,降幅較上半年收窄39.4個百分點。據了解,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嚴重衝擊、減稅降費、房地產嚴控政策、自貿港低稅率優惠政策的減收效應等因素疊加影響,今年財政收入特別困難,1—4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55.8%,收入跌幅全省第一。
  • 前11個月 山西經濟平穩增長工業生產小幅回升
    11月份當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9%,較10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  非煤工業是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1月至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0%,其中煤炭工業增長0.2%,非煤工業增長8.1%。11月份當月,煤炭工業增長1.8%;非煤工業增長7.9%。  製造業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