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我的柴河森鐵舊事的第二篇(8-2),上一篇可以看我公眾號的歷史消息 ,歡迎大家讀一讀,也算了解一點點過去林區的歷史吧!
上一篇我們說到了波蘭人把橫道河子到仰臉溝的森鐵轉讓給了日本近藤公司,日本近藤公司為了採伐木材——日本公司在1936年的東北的採伐我覺得不能用「掠奪」兩個字,因為那時候的東北幾乎等於是日本人自己的領土——而且他們的採伐方式是拔大毛,也就是找大的採伐,每年的最大採伐量是28萬石,一石是0.287立方米,也就是8萬多立方米。而解放後的柴河林區的最高產量是80萬立方米,70萬立方米以上就維持了好幾年,導致了80年代末期的兩危——資源危機。看看下面這張表格,究竟——
2006年柴河的採伐量已經降低到14.9萬立方米了,現在商業性村採伐已經是零——一個輪迴,不過,現在生產的木材和1949年的15萬立方米木材的質量,是不是天壤之別呢?一個字,窮作!!
1936年,近藤公司整修了仰臉溝森鐵,同時,開始建設柴河林區的第二條森鐵,也就是二道河子森鐵,當時叫庫倫別森鐵。這條森鐵起點是圖們佳木斯鐵路的仙洞站(現在有仙洞乘降所),也就是現在的林口縣朱家(溝)鎮,在二道河子跨越牡丹江,終點是鬧枝溝,也就是現在的柴河局新興林場。全線設有仙洞、鹹湯溝、萬家、老家、三道河、二道河、北岔、王八砬子、釣魚臺等9個森鐵站,全長77.3公裡。 這條鐵路是偽滿新京國都建設局福昌公司承包修建的,老闆是日本人梅老孜,日本人的工程,我覺得,質量會很不錯。其中二道河牡丹江橋是由該公司的太倉橋梁小組建設的,當時用的是9kg和12kg的鐵軌,運行的是10噸的小蒸汽機和7噸的內燃汽車,運木臺車是5噸的木製或者鐵製臺車。下面這個圖就是柴河森鐵的第二季。
注意地圖上的那個老道廟——都看過智取威虎山吧,呵呵
就是從朱家鎮(仙洞)開始逆流而上,在老家站越嶺,在二道河子(庫倫別)越江,然後到鬧枝溝也就是現在的新興林場——藍色的部分存在到1995年,綠色的呢?下面說——
這條鐵路通車之後,釣魚臺成為一個新興的集鎮。這裡不僅有600多人的森林警察大隊,還有十幾個日本採伐隊,每個採伐隊又有四五百個採伐工人,合計人數達7000多人——各種需要——於是開了廣盛福、華盛泰、益興泰、合盛德等4家日雜百貨商店,日本大段飯店、天津館、田家館、朝鮮館四家飯館——還有日滿商店,一家照相館,一個說書館(茶館末?),三家理髮館,三家旅館。
不得不提的是還有四家中國妓院,一家毛子妓院,一家朝鮮妓院和一家日本妓院——和諧社會啊!!我想那個時候有錢的伐木工人去日本妓院也是可以的吧,倒是提前實現了那些砸日本車的憤青的終極目標。其實,那時候嫖娼比現在網友見面要收斂的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現在的洗頭房,按摩技師之類,我想是沒有「開盤」、「關門」這樣的程序,而是是直奔主題吧!!這體現了新時代的特徵,短平快!
宋世雄的解說----嘿嘿嘿!
當然,賭場也是不可少的,據說有6家——這個我覺得是沒有不要的,害人的東西呀!!
這是現在的釣魚臺,你能看見那時候的繁榮?
再說說機車和車輛——
7噸的內燃機車,這兩張照片是朗鄉森林鐵路和大海林森林鐵路的,柴河的麼樣也相同——我故鄉的天橋嶺森林鐵路也有同樣的日本機車——
再看看日本的——很明顯,一個模樣,而且,日本製造的痕跡還沒有刻了去!
這樣的東西,我們中國的森林鐵路用到21世紀——不過是換了裡面的發動機,但還是原來的鏈條傳動!!吉林省汪清林業局森林鐵路用到了2007年!!還有不同的是我們是蘇聯式樣的連接器,而日本人是這樣的——人家的是氣壓剎車!!
但是,30年代的車輛肯定不是氣壓的,而是——
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人的運輸原木的臺車,是風壓剎車,但是在沒有機車的情況下——這個男人是調車員還是車長呢?
這個所謂的「普式」臺車,就是日本人當年在東北運營森林鐵路所採用的臺車!!輪子小,重心低,確實不如我們引進的毛子產品安全——我們為什麼不改進呢?這個是改進了加了連接杆的——
這是9.5噸的蒸汽機車,1936年從德國進口的——軸式0-3-0——那時候的柴河是不是用的這一種?他拉的就是5噸的普式臺車——還有守車——也是臺車改造的。
日本人是講科學的,12公斤的鐵軌,運行的是9.5噸的蒸汽機,軸重應該是3.2噸吧!載重5噸的臺車,一對臺車4個軸,軸重在2.5噸以下,對鐵路是沒有傷害的。而我們呢?我們偉大的新中國森鐵最好的鋼軌是15kg的,我們的荷載定在了軸重4噸——當然,這是根據28噸機車來設計的,28噸機車是16(機車)+12(煤水車)=28噸,正好,但是荷載呢?我們用的20型臺車自重5.2噸,載重20噸,即使不超載,軸重就是6.3噸,已經超過普通鋼材15kg軌道的承載能力,所以,必然事故頻頻——別忘了,那些9kg,12kg的鋼軌還在,一直用到森鐵倒閉——安全生產是現在的第一要務,那個年代或許也是,但是達不到現在的條件。
這是70年代的日本森鐵——看看,人家的車輛和軌道——似乎落後了點,但是,是真的落後嗎?人家講的是安全,這樣的小臺車都是氣壓剎車,而我們的大臺車甚至大部分客車,還都是溜坡了無法控制的碰頭閘!!!!
看見了嗎?日本運木臺車上的風管,我們有嗎?除了敦化等個別林業局的森林鐵路客車有,剩下的,絕對都沒有!!生命啊!!人的生命本來應該重於一切的!!
誰更講科學呢?日本人的森林鐵路,到70年代全部拆除為止,一直沒有用過我們這樣的混蛋設備——要匹配——但是我們的國家鐵路在機車車輛和鋼軌的匹配上,還是很正規的。
第二季的仙洞森鐵是很危險的,坡高彎急,還要跨越牡丹江——我很想去看看那曾經在二道河子鎮跨越牡丹江的舊橋遺址,遺憾的是,已經被黑龍江電力公司埋在水下了——而且橋的那邊已經屬於林口林業局而不是柴河林業局,直到仙洞——據說老家嶺坡是最陡的,很危險,就像過鬼門關一樣——所以,第二季有些地方的不適用需要改良,而且,滿洲建設還需要更多的木材,於是,第三季來了!
我們很清楚的看到,老家站東是個分水嶺——很陡的坡度,也是3.3%的甚至還要陡——
第三季以及以後主要解決的就是老家嶺的運輸問題——1938年4月,開始修建柴河經頭道河子到仰臉溝長40km的森林鐵路,以解決橫道河子方向運輸不暢問題(索道接運轉寬軌,畢竟不方便,而且往橫道河方向是上坡重載逆行),同時,大規模採伐頭道河子陽光村以東的森林,並且,為第四季聯通二道河做準備——
上個圖,橫道河子越嶺到仰臉溝8.5km的索道——碼機道——其實就是這樣的,可以想像,運輸能力是絕對上不去的,所以,第三季,修通柴河到仰臉溝的鐵路是必須的,這樣運輸木材到牡丹江,比從橫道河子走要好的多!!
這就是第三季的圖——紅色的就是新修的森林鐵路
這裡的一個大工程就是柴河跨牡丹江大橋,但是,這個橋比二道那個江橋要短,因為位於那座橋的上遊——很遠——
應該是這樣的木橋吧——這座橋一直存留到1960年代——這樣的橋其實很節省,這是俄羅斯的一座現在還在運行的森林鐵路橋,牡丹江應當比它更深,水流更急促一點,但是,構造都應該差不多。那時候的柴河森鐵大橋是不在現在的長石村柴河森鐵牡丹江大橋位置的,而是在——
所以我們往下遊看,不到500米的地方,也就是——紅線的
看見了吧——這是過去森鐵橋的位置——這個曲線半徑是足夠大了——其實,這個位置是比較合適的,可為什麼六十年代要為什麼不改造這座橋卻非要在上遊五公裡的地方修新橋——那樣遠多跑10km的路,每立方米多花上1塊多錢的運費呢?
第四季的問題就是老家嶺問題。1939年4月14日,柴河森林鐵路第四季開工。該季建設以二道河子站為中心,首先向北展修至三道河子,裡程28公裡,再向南建設與柴河-仰臉溝森林鐵路接軌的33公裡,這條61公裡長的工程於1939年12月建成,1940年通車。於是仙洞到二道河段森林鐵路就宣告廢棄,老嶺也就不再有森林鐵路通行了。
這時候,柴河森鐵主幹線基本建成——那時候的林業中心在頭道河——名稱叫近藤產業株式會社頭道河子出張所,領導是日本人小林。這個時候,柴河森鐵已經是中國最大規模的森鐵了,裡程很長:
柴河-仰臉溝40km
橫道河子-仰臉溝43km
頭道河子-三道河子61km
二道河子到鬧枝溝32km
合計幹線裡程176公裡——如果我們計算在仙洞-二道河子段森鐵沒有拆除的1939年底,則幹線裡程221公裡,已經是很龐大的鐵路運輸系統了。那時候,從橫道河子不用經過寬軌的中東路和圖佳線,乘坐森鐵就可以到達現在的朱家鎮——不過時間——哈哈,將是極為漫長的,那時候的森林鐵路的運行時速,15km吧。
整條鐵路基本都是沿溪線,所以有很多橋梁。剛已經說過,跨越牡丹江的就有柴河橋和二道河橋兩座,還有很多橋,例如72公裡的大橋——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是在網上看見的,說那時候的鐵路年久失修,橋梁都非常危險——1939-1944,什麼樣的橋梁5年就成為危橋了呢?還是繼續說這個問題——權當工人講的是真話。
在當年二道河子至三道河子森鐵區間,有一座稱作72公裡的森鐵大橋——就是上面這樣的簡易木橋吧!這座橋年久失修(總共見了幾年),是一座危橋,連掛10節裝滿木材的小火車每天都要通過大橋,橋身搖搖欲墜。後來,機車司機李福山、魏西武兩人想出一個妙計,即車運行至橋頭時將車停下,副司機魏西武先跑過橋等著,待副司機過橋後,司機李福山再啟動機車,固定好氣門,跳下機車,讓小火車慢速自行過橋,車至橋那端,副司機馬上登車制動停車,再等司機跑過橋上車,這樣人車巧妙地度過危橋,小火車才能安全地向遠方行駛。
呵呵,聰明的工人哈!!
日本人離開之前的第五季是三道河子到雙橋(那時候叫河流點)的鐵路,由日本人尖九負責的小組進行建設,1944年底,路基修到了雙橋,但是軌道只鋪了3公裡,日本人統治就結束了。和茅以升親手炸毀錢塘江大橋一樣,日本人也要炸毀他們建設的森林大橋。1945年8月,為了阻擋毛子進入林區,日本人親自駕駛內燃機車,燒毀了柴河、頭道河兩座大江橋,讓漢奸燒毀了二道河子江橋——
日本人的統治結束了,我們剿匪之後,迎來了共產黨領導的新時代——請繼續關注公眾號,明天將發布下一篇,牡丹江下的哀怨——柴河森鐵舊事(8-3),qq空間網址是http://user.qzone.qq.com/624611483/blog/1370010710,有些調整。
我們將說的是解放後,迎來的木材運輸高潮!!
大家覺得不錯,可以將文章轉載到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分享給自己的朋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