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與外國人相比,為何更看重孝道?為何更戀家?為何更含蓄?中國人的處世,為何看重人品?為何讚美謙虛?為何強調過猶不及?中國的藝術,為何注重寫意?中國的宗教,為何不那麼被人關心?中國的近代,為何落伍了?
以上所有這些問題,在一本書裡都能找到答案,甚至於得到更多意外的收穫,這本書就是今天喜哥給大家推薦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為何推薦這本書呢?我給大家總結出五點必讀的理由,任何一個理由,都足以讓你恍然大悟、愛不釋手、津津樂道。
一、這本書,能讓你了解到從古至今中國人的腦子裡都在想些什麼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第一次把中國從古至今幾乎所有哲學家的思想理的一清二楚,無出其之右者。我們大部分人都對諸子百家及其思想略知一二,但能講清楚的寥寥無幾。大部分情況下對於諸子百家及其思想,我們腦子裡是一團漿糊。
有了《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就不同了。讀過之後,你會覺得歷代中國人的思想是如此地清晰和有條理;你會發現原來歷代中國人的思想是如此地豐富、異想天開、有意思。
二、這本書,能讓你知道中國人和外國人(主要指歐美)為何區別那麼大
你知道中國人和外國人區別(除了長相)為何那麼大嗎?馮友蘭先生借用孔子的一句話來回答,因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句話就是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根本區別。中國人和外國人所有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思維模式的不同,都是由於這個根本不同所自然演化出來的。
三、這本書,能讓你知道道家和道教、佛家和佛教、中國的佛學和在中國的佛學的區別
你知道道家和道教是有區別的嗎?你知道佛家和佛教是有區別的嗎?你知道中國的佛學和在中國的佛學是有區別的嗎?道家、佛家是從哲學上來說的,佛教、道教是從宗教上來說的。中國的佛學是中國本土哲學和印度哲學相結合的產物,比如禪宗;在中國的佛學是指只遵守印度的宗教和哲學傳統,比如玄奘引進的相宗。
四、這本書,能讓你知道許多洞腦大開的往事,趣味十足
儒釋道都提出了「人人都能成為聖人」,你不想看看怎樣做嗎?佛教傳說是「老子化胡」產生的,你相信嗎?「白馬非馬」的名家,最能抬槓,對中國的思想有貢獻嗎?晉朝的文人很「風流」,晉人的風流和色情有關係嗎?康有為倡導「孔教運動」,最後為何失敗了?還有很多讓你流連忘返的故事。
五、這本書,能讓你的境界提高、幸福感增強,了解什麼是無用之用
哲學不能給你帶來實際的收穫,例如,不能讓你賺更多的錢,不能讓你長命百歲;但哲學能讓你的境界提高,讓你的幸福感增強,讓你想得更開,讓你想得更通,讓你想得更遠。這就是中國道家哲學所說的「無用之用」。
看到以上這五個必讀的理由,你是不是有點迫不及待了?想讀就讀吧,這本書不會讓你失望的。樸槿惠說: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的生命燈塔的,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喜哥覺得:讀懂了這本書,也就讀懂了中國人,也就讀懂了自己。最後,喜哥借用斯賓諾莎的觀點,這本書,可以讓你享受靈魂真正的和平。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