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讀懂了這本書,也就讀懂了中國人

2020-12-12 喜文多見

中國人與外國人相比,為何更看重孝道?為何更戀家?為何更含蓄?中國人的處世,為何看重人品?為何讚美謙虛?為何強調過猶不及?中國的藝術,為何注重寫意?中國的宗教,為何不那麼被人關心?中國的近代,為何落伍了?

以上所有這些問題,在一本書裡都能找到答案,甚至於得到更多意外的收穫,這本書就是今天喜哥給大家推薦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為何推薦這本書呢?我給大家總結出五點必讀的理由,任何一個理由,都足以讓你恍然大悟、愛不釋手、津津樂道。

一、這本書,能讓你了解到從古至今中國人的腦子裡都在想些什麼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第一次把中國從古至今幾乎所有哲學家的思想理的一清二楚,無出其之右者。我們大部分人都對諸子百家及其思想略知一二,但能講清楚的寥寥無幾。大部分情況下對於諸子百家及其思想,我們腦子裡是一團漿糊。

有了《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就不同了。讀過之後,你會覺得歷代中國人的思想是如此地清晰和有條理;你會發現原來歷代中國人的思想是如此地豐富、異想天開、有意思。

二、這本書,能讓你知道中國人和外國人(主要指歐美)為何區別那麼大

你知道中國人和外國人區別(除了長相)為何那麼大嗎?馮友蘭先生借用孔子的一句話來回答,因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句話就是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根本區別。中國人和外國人所有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思維模式的不同,都是由於這個根本不同所自然演化出來的。

三、這本書,能讓你知道道家和道教、佛家和佛教、中國的佛學和在中國的佛學的區別

你知道道家和道教是有區別的嗎?你知道佛家和佛教是有區別的嗎?你知道中國的佛學和在中國的佛學是有區別的嗎?道家、佛家是從哲學上來說的,佛教、道教是從宗教上來說的。中國的佛學是中國本土哲學和印度哲學相結合的產物,比如禪宗;在中國的佛學是指只遵守印度的宗教和哲學傳統,比如玄奘引進的相宗。

四、這本書,能讓你知道許多洞腦大開的往事,趣味十足

儒釋道都提出了「人人都能成為聖人」,你不想看看怎樣做嗎?佛教傳說是「老子化胡」產生的,你相信嗎?「白馬非馬」的名家,最能抬槓,對中國的思想有貢獻嗎?晉朝的文人很「風流」,晉人的風流和色情有關係嗎?康有為倡導「孔教運動」,最後為何失敗了?還有很多讓你流連忘返的故事。

五、這本書,能讓你的境界提高、幸福感增強,了解什麼是無用之用

哲學不能給你帶來實際的收穫,例如,不能讓你賺更多的錢,不能讓你長命百歲;但哲學能讓你的境界提高,讓你的幸福感增強,讓你想得更開,讓你想得更通,讓你想得更遠。這就是中國道家哲學所說的「無用之用」。

看到以上這五個必讀的理由,你是不是有點迫不及待了?想讀就讀吧,這本書不會讓你失望的。樸槿惠說: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的生命燈塔的,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喜哥覺得:讀懂了這本書,也就讀懂了中國人,也就讀懂了自己。最後,喜哥借用斯賓諾莎的觀點,這本書,可以讓你享受靈魂真正的和平。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零基礎也能讀懂的哲學入門書|《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
    打破「哲學書太難」困境零基礎也能讀懂的超人氣哲學入門書《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定價:56.00ISBN:978-7-5143-8586-1內容簡介本書是日本哲學學者平原卓的哲學普及作品,以幫助讀者從系統吸收哲學知識
  • 馮友蘭經典作品推薦,《中國哲學簡史(上下冊)》最受讀者歡迎
    它已成為近一個世紀以來,由中國人用英文介紹中國文化的著作中,流布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作為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入門書,《中國哲學簡史(英漢對照)(上下冊)》的最大特色是深入淺出,正如馮先生自言,「小景之中,形神自足」。學習英語的中國讀者,具有英語四級水平即可對照中文讀通《中國哲學簡史(英漢對照)(上下冊)》英文,學會用英語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而學習漢語的外國讀者。
  • 103/D-讀萬卷書-《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塗又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8,一本好書,這本書是作者寫給西方人看的,所以有人翻譯了一遍成中文。作者是中國哲學大家,是西方了解中國哲學史的重要作家。拜讀本書後,深感自己的哲學水平就是渣渣了。
  • 牛頓極力推薦的一本書,稱之為至高無上的哲學,讀懂了就受益一生
    像牛頓這樣的百科全書式的全才人物,他已經是很有智慧了,沒有想到他也有很愛,很執著,很喜歡的一本書,而且這本書,牛頓很多語錄都有反覆提到過,可想這本書是多麼深受牛頓的喜愛。說實話,牛頓推薦這本書,在全球都是很有影響力的,這本書在很多國外人心目中的地位,就猶如我們中國的老子《道德經》一樣,是家諭戶曉,是小孩都能背誦的。
  •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柏拉圖《蘇格拉底的申辯》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是日本哲學學者平原卓的哲學普及作品,以幫助讀者從系統吸收哲學知識,重新思考自己、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出發點,從古代、中世紀、近代到現代中篩選出50部西方哲學經典著作,包括《蘇格拉底的申辯》《理想國》《君主論》《懺悔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社會契約論》《致死的疾病》《悲劇的誕生》《人的境況》《憂鬱的熱帶》《詞與物》等。
  • 十分鐘讀懂八卦圖式簡史
    四、格式化易圖:五分鐘讀懂八卦簡史:座標方位:八卦起源於古人用井字格辨別四面八方方位,即格物致知。天格知季節農時,地格知東南西北,人格知品行優劣。  圖式1 讀懂了上面六圖,就讀懂了八卦圖式簡史,也讀懂得了河圖洛書,更懂得了易圖圖式和圖理演變史,就這麼簡單。陰陽八卦用得是對偶均向均數法,河圖洛書用得是對偶均數均向法。
  • 好書推薦:《中國哲學簡史》
    這本《中國哲學簡史》都能解答你的疑惑。作者簡介: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895年生。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後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 世界讀書日丨這10本書帶你讀懂生活讀懂自己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選了10本書推薦給大家。希望這10本書能帶領大家看更大的世界,讀懂生活的同時也更讀懂自己。《活著》《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小說講述了主人公福貴從富二代到敗家子、從戰場到家庭,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下是如何的「活著」的故事。生命裡難得的溫情一次次被死亡撕扯得粉碎,最終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讓-雅克·盧梭《社會契約論》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是日本哲學學者平原卓的哲學普及作品,以幫助讀者從系統吸收哲學知識,重新思考自己、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出發點,從古代、中世紀、近代到現代中篩選出50部西方哲學經典著作,包括《蘇格拉底的申辯》《理想國》《君主論》《懺悔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社會契約論
  • 中國三大奇書,至今無人真正讀懂,只要讀懂一本,不是天才就是鬼才
    中國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的智慧就是拿到現在也是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的。中國古代有三大奇書,都是一些驚才豔豔的天才鬼才集畢生心血寫成的。可惜的是,現在的人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讀懂。如果讀懂了,那麼說明這個人不是天才就是鬼才。
  • 最近讀的書,《中國哲學簡史》……
    最近啃了三本書,《中國哲學簡史》,《幸福之路》和《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三本哲學類書。其實都是多年前欠下的債。第一本先說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大概買了有十幾年了,封皮都有些滄桑感了。當時只讀了一小部分,因為沒有靜下來讀書的心情,工作忙,也很浮躁。《中國哲學簡史》從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及先秦各家的起源講起,對中國哲學的發展做了簡略而精要的概括。
  • 《中國哲學簡史》——探討「中國人的愛與智慧」
    圖片來源:知乎據說,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女士曾表示: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的,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在馮友蘭先生女兒宗璞先生眼裡:我素以為《中國哲學簡史》是一本出神入化的書。寫這書時,父親已有哲學史方面的研究成績,又創造了自己的哲學體系,兩卷本《中國哲學史》和「貞元六書」俱已流傳。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宣紙線裝版在京首發
    在馮友蘭學術研究會和馮先生後人的支持下,北京大學出版社聯合善品堂藏書, 特別推出《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宣紙線裝版,以資紀念。《中國哲學簡史》並非《中國哲學史》之縮寫本,是由馮友蘭先生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上課講義編寫而成,最初用英文出版,後由馮先生的學生塗又光翻譯成中文,是西方各國大學中國哲學史課程必用的教科書,也是西方了解中國哲學的最佳入門途徑。此次宣紙線裝版《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的出版,獲得了馮友蘭女兒、作家宗璞的特別授權。
  • 宗璞談《中國哲學簡史》:太上老君煉出來的仙丹
    「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  日前,新當選的韓國總統樸槿惠的這番話,讓這本問世60多年的書,重新受到了關注。  與此同時,在《中國哲學簡史》的最後,馮友蘭的結尾語「人往往需要說很多話,然後才能歸入潛默」,也在微博上流傳。
  • 小學生讀懂《哈利波特》英文原版!靈魂拷問: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有小夥伴說六七歲就能讀懂了,有高中生說高中了還讀不懂,有的說讀懂《哈利波特》英文版一點都不難,有的說除了咒語外其他一概看不懂,還有的說:這群孩子太嘚瑟,小小年級居然敢說自己讀懂了……我還看到,三四百條的激烈討論背後,是上萬人的閱讀,也有三四百人悄悄地收藏學習。只有一小波的焦點落在「讀懂」的判斷上。
  • 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讀懂一本書》中告訴我們每本好書都自帶使命,書中從選書的原則,讀書的方法和講好一本書的路徑等多個方面,為讀者打造了一場關於閱讀的盛宴。本書作者樊登老師是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讀書的會員已有3000多萬,樊老師每周用40-50分鐘的時間解讀一本書,幫助更多人養成讀書習慣。
  • 《如何讀懂一本書》:了解這幾點,才算會讀書
    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它是為人們解決什麼問題。讀過的書用不上等於白讀,我們要從自身出發,想一想自己讀一本書之前想要為自己解決哪些問題?讀完這本書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改變?這本書是否能幫我解決某個問題?這些目的可以讓我們啟動思考,真正關注自己的閱讀需求。
  • 歡迎世界各國成功讀懂中國《周易》
    中國流傳了三千多年的《周易》,現已在中國哈爾濱被成功讀懂,發現這是世界最早的哲學論著,是唯一的、也是罕見的卦爻哲學體系。《周易》原文被成功讀懂,就將現在的世界哲學研究史說向源頭方向推進了幾十萬年,展示了中國前期哲學研究的精彩 ,對現在版的世界哲學史說及世界文明史之類史說、西方哲學史說都看到了不完善,需要有新的補寫。《周易》中有無窮的精妙需要探討,世界各國成功讀懂了《周易》,希望有更好的高手岀現,有利於相互學習、討論,世界哲學研究將會有新的發展,自然科學也會有新的內容。
  • 《讀懂一本書》:讀透1本書如何實現加速成長?樊登推薦這種方法
    那麼我們該如何把每本書的知識都轉化為能力呢?樊登在《讀懂一本書》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真正把一本書讀懂、吃透。01 什麼叫讀懂、吃透一本書我經常會遇到一種這樣的情況,昏昏沉沉地讀完了一本書,腦子一片空白。
  • 《給孩子的恐龍簡史》讀懂恐龍
    這本書非常厚重,以時間為軸,講述了恐龍從誕生到壯大,最後滅亡的過程。一、恐龍的發展史本書以時間為軸,從恐龍的起源與前身講到恐龍的滅亡。恐龍生活於三疊紀晚期至白堊紀晚期,恐龍的起源可追溯至石炭紀晚期出現的原始無孔爬行類,然後原始無孔爬行類再演化成下孔爬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