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肥姐小食:旺角星級小吃攤
香港小吃千千萬,在遊客中最有名的就是肥姐小食店了。肥姐小食店,位於旺角,傍晚才營業。沒有堂食,只有一個小櫃檯。
圖片來源:JoJo
門面雖然是一個5㎡左右的檔口,但它是旺角星級小吃攤。無論是下午還是晚上,排隊的食客都可以佔滿整條街。肥姐小食店提供多款港式滷水,推薦生腸和墨魚,內臟洗得很乾淨。
圖片來源:JoJo
人均:26港幣
推薦:雞胗 , 魷魚 , 墨魚 , 豬舌 , 生腸 , 滷豬潤 , 大生腸
地址:九龍旺角登打士街55號4A鋪(近花園街)
營業時間:周一-周日14:00-23:00或售完
02
泰昌餅家:香港最好吃的蛋撻
港式蛋撻是香港聞名中外的小吃,而香港最傳統、最好吃的蛋撻就在泰昌餅家。
泰昌餅家1954年開始營業,目前有60多年的歷史。店裡的招牌就是蛋撻,泰昌餅家的蛋撻深受香港官員、明星、市民的喜愛。
周末免不了要排隊,昨天蛋蛋去的是中環店沒怎麼排隊。第一次去的時候,門口排起了很長的隊伍在等蛋撻。以前路過還說,至於為了個蛋撻排隊嘛。吃過之後,便覺得這個隊值了。
金黃色的蛋撻,賣相已經讓蛋蛋忍不住想吃了。香氣濃鬱、口感順滑,餡料甜而不膩。蛋撻皮酥脆,蛋黃有濃濃的蛋黃味道,甜度恰到好處。蛋撻一定要趁熱吃哦,冷了會降低口感。
除了蛋撻外,這裡還有禮盒裝的伴手禮。沙翁麵包和菠蘿包也很好吃。如果想要買伴手禮,也是不錯的選擇。
人均消費:蛋撻10港幣/個
目前有三家分店,據說中環的總店味道最好。三家地址如下:
中環總店:中環擺花街 35 號地下
灣仔分店:灣仔莊士敦道 74-80 號地下 2 號舖
九龍灣分店:九龍灣偉業街 33 號德福廣場一期 P24-25 號舖
03
公和豆品廠:百年老店出品
一碗豆花、一杯豆漿及一碟煎釀豆腐或豆卜,是很多公和豆品廠熟客的習慣。逛街累了走進去喝碗滑溜豆花歇歇腳,望著紙皮石的牆身及招牌,還吃得出懷舊的感覺。
公和豆品廠,看名字以為是一個工廠,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家售賣豆類小吃的店。店裡售賣豆花、豆漿、煎釀三寶、豆卜,還有手工製作的豆腐乳。
他們家物價很低,隨便點不會吃土。點了豆花、豆漿、三拼、薏仁水、雞翅、腸粉,最終消費61港幣,簡直難以置信。
有別於新興餐飲,這裡保留一切舊式裝修格局,牆面上貼滿價格表,各大報章雜誌上的採訪報導。2017年香港米其林小吃店之一,蔡瀾飲食家也推薦過。
豆腐花,口口都是香濃的豆香味,灑上糖粉多了份甜入心的味道。
豆漿,有普通豆漿、黑豆漿,亦有分無糖、微糖、正常糖3種。蛋蛋點的是黑豆漿,濃鬱豆香中有微甜香氣,喝的出來是新鮮黃豆製作。
三拼,是三種煎好的豆制小吃。炸豆泡、魚豆腐,還有個不知道是啥的東西,就著甜辣醬別有風味。
必嘗招牌菜:豆花、豆漿、煎釀豆腐、煎釀豆卜
地址:九龍深水埗北河街118號
04
廟街牛雜:廟街人氣牛雜店
廟街牛雜,晚上開始營業。下午六點半的時候,廟街夜市上的食肆已經開始火熱上場。人們為了一口美味慕名而來排隊,其中廟街牛雜就是一個典型。
廟街牛雜檔口排滿了長隊,並不大的攤位前,有兩個靚仔正忙著剪牛雜,手法嫻熟利落。
廟街牛雜以牛雜為主,另有豬皮、豬血和魚蛋供應。價格比較實惠親民,牛雜大碗50港幣,小碗25港幣。
一碗牛雜裡有牛腩、牛腸、牛肺、蘿蔔等,種類繁多,牛雜燉的軟爛入味,風味各異,有的酥嫩,有的有嚼勁。最愛的是裡面的蘿蔔,去腥解膩。
人均:25港幣—50港幣
地址:油麻地鴉打街18號
交通:地鐵油麻地站C出口 步行約2分鐘
營業時間:17:00—23:30
05
文記車仔面,2018年上榜香港米其林街頭小食。位於深水埗地鐵站,有兩家店鋪,一家環境好點有空調,一家是老店好多街坊來排隊,我們選擇的自然是老店了。
午飯時間到文記,門口已經是排隊拿號的食客,不過工作日的緣故倒也不是很長。10個號內可以,所以我們拿了號就去找豆漿店了,結果迷失在深水埗的街頭,最後終於繞回文記一街之隔,找到了公和豆漿。
文記吃麵有三個步驟,先選主食,選料,最後選湯底的辣度。主食不同種類的粉面,配料有生菜、菠菜、魚丸之類的,倒是有點像吃麻辣燙的操作了。
主食、配料、湯底分別收費,單人最低消費25元,其實隨便一點都會超過25。
清湯+生菜+圓粉,湯頭滷味中帶著一絲鮮甜,生菜新鮮入味份量也很足,瑞士雞翅煮的很軟比較入味,桌上還有自助蘿蔔乾。
營業時間:11:00-次日1:00
地址:深水埗福榮街109號
地鐵:深水埗D2出口
人均:60港幣
如果喜歡記得收藏此文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