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鄧勇峰 鄭健陽
12月2日,星期天。傍晚時分,南山後海居民老甘一家3口計劃先到海岸城吃飯,然後再到保利影城看「少年派」。經過裝飾著京劇臉譜的「俏江南」時,甘太太提議說天冷進去吃川菜,沒想到被老甘一口回絕:「他們的老闆兩年前還在電視上信誓旦旦地說『中國是她的根,永不移民』之類,這些天就曝出已經悄悄移民改籍的事來。」老甘說,「其實移民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誠信很重要。去捧一個明顯虛偽的人的場,我心裡總是有些彆扭。」
張蘭移民事件持續發酵,讓「俏江南」也身處輿論的風口浪尖。網絡上不少跟老甘一樣想法的人開始號召抵制這家餐飲名店。一個叫「劉殿廣易水寒」的網友在新浪微博裡說:「俏江南張蘭移民加勒比,若在港交所上市,個稅節省10%。那我們就共同努力,讓俏江南的收入減少50%,再也不進俏江南門了!」
張蘭移民只為俏江南香港上市?
不過對於張蘭來說,移民可能確實是另有隱情。知名媒體人石述思在騰訊微博上表示,有知情人向他提供張蘭更換國籍的真相,與網上的傳聞謬之千裡。石述思爆料稱,張蘭選擇了一個加勒比島國落戶,落戶原因是為了讓俏江南成功在香港上市。張蘭曾希望兒子汪小菲更改國籍,實現上市目的,但遭到兒子拒絕,只好自己更改。
據記者了解,2012年年初,俏江南出現在證監會公布的終止審查名單中,宣告俏江南在A股上市融資申請的終止,俏江南融資之路不得不轉向境外。
但是,境外上市對於民營企業家張蘭來說,還是有著難以逾越的政策障礙。2006年,商務部等六部委發布了《關於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的暫行規定》的第11條規定如下:「境內公司、企業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外合法設立或控制的公司名義,併購與其有關聯關係的境內公司,應報商務部審批。當事人不得以外商投資企業境內投資或其他方式,規避前述要求。」
對張蘭來說,與其等待官方機構曠日持久、結果難以預料的各種審批,還不如放棄「境內自然人」的身份來得直接。「張蘭不當中國人」其實是俏江南上市過程中成本最低、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對於張蘭更改國籍被網絡熱議,俏江南集團總裁安勇上周在廣州新店開張回應媒體採訪時稱,張蘭創業13年以來很少休息,國籍的轉換也是基於企業未來的發展。「為何國內餐飲品牌沒能得到很好的延續,沒有幾個能走出國門?」 安勇說,這一切都要靠企業自身努力,「也希望得到各界的支持和理解。」安勇介紹,對於此番俏江南赴港IPO,目前已基本無審批上的障礙。「我們到香港上市已經通過聆訊。」他說,但是目前整個資本市場大氣候還不是太好,而俏江南的上市只能等待市場稍微好轉。
昨天下午,記者多次致電張蘭辦公室,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落戶聖基茨島多為融資移民
當媒體曝出張蘭移民到加勒比一小島國時,微博網友「磐石之心」這樣評論道:俏江南張蘭給聖基茨移民做了大大的廣告,張蘭難道投資了國內的移民機構?而另一位網友「寧財女」則說:「是的。就是聖基茨!中國富豪最喜歡的投資公民計劃。」
「聖基茨」就是位於東加勒比海背風群島北部的一個由聖克裡斯多福島(聖基茨島)與尼維斯島所組成的聯邦制島國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在1983年9月19日獨立,成為一個大英國協王國,面積只有267平方千米。記者通過百度搜索發現,很多投資移民公司都推出了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的移民投資計劃,有的移民投資公司甚至直接打出了「境外上市融資快捷通道」、「民營企業家首選」的廣告噱頭。
12月3日,景鴻移民集團深圳公司總經理王競告訴記者,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投資移民計劃起始於1984年,該計劃要求申請人作出政府認可的投資,為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的經濟做出貢獻。該類投資可使得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獲得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公民身份。「作為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公民,申請人及其家人將獲發護照,享受超過100個國家免籤證待遇,當中包括加拿大和歐盟全體國家等。這也是這個島國的優勢之一。」王競說,「移民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後,申請者不需要坐移民監,不要求申請人在聖基茨登陸和居住。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承認雙重國籍,公民入籍後,政府不會向任何國家政府通報。」除此之外,這個島國無個人所得稅、資本利得稅、淨資產稅、遺產稅及贈與稅,是世界級的避稅天堂。
「同樣是入外籍拿身份,相較於美國、加拿大等傳統移民國家,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是較為特殊的商業移民項目,可讓申請人實現一步到位合法入籍並拿護照。」王競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6到8個月就可以拿到身份獲得護照。一般情況下,一位申請人的投資費用是200多萬元人民幣。」王競總結說:「這個移民計劃其實就是花錢買身份。申請門檻低,審批速度快且一步到位,正好符合了一些客戶想儘快移民獲外籍身份的需要,所以越來越受到有特殊需求的客戶的青睞。」
據王競介紹,雖然該移民項目目前不是主流,但關注的客戶很多。「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本身的吸引力不大,各種福利、醫療條件並不如歐美等國家,所以選擇這個移民項目的客戶一般都像張蘭一樣,快速實現身份轉換以讓企業儘快在境外上市,這就是所謂的融資移民。」
張蘭事件引發對營商環境關注
招商銀行與貝恩顧問管理公司發布的《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個人資產超1億元的大陸企業主中27%已移民,還有47%正在考慮移民。這些富人選擇移民的原因中,方便子女教育、為未來養老做準備等排在前列。另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顯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輸出國,目前約有4500萬華人散居世界各地,流失的精英數量居世界首位。不少網民分析,在此前的勞務移民和技術移民潮中,走出去的國人都是將賺來的錢匯回國內。而此輪投資移民潮卻伴隨著大量財富流向海外,給提振居民購買力、拉動內需帶來巨大損失。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節目中評論這一事件時認為,面對裸官移民現象,我們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必須要進行信息公開,而且一旦出現了家屬移民的狀況就不能當一把手。但是張蘭事件給了我們一種啟示,我們沒必要用道德或者批判的言論去面對一些企業家的移民狀況,而是要改善我們的環境,因為有的時候遷徙也是他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