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無親情?康熙皇帝繼位後他的兄弟們怎麼樣了!

2020-12-19 無敵紫荊

1661年,清順治帝崩逝,年僅八歲的皇三子玄燁,在祖母孝莊太后的主持下,繼位登基稱帝,即康熙皇帝。那麼康熙繼位後,他的兄弟們下場如何呢?

順治帝一生共有八個兒子,下面我們來逐一說說。

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

早夭,死的時候還不到一歲。

皇次子,愛新覺羅·福全。

福全自幼就對皇位沒有興趣,順治問其志,他說:「願為賢王。」於是,順治便當了真,把他從皇位繼承候選人中剔除了出去。

康熙繼位後,福全就一直安安穩穩的當他的王爺,但實際上這個人還是很有能力的。到了康熙二十九年,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依仗勢力強盛,勾結沙俄,準備叛亂。於是,康熙派38歲的福全為撫遠大將軍,出古北口,討伐噶爾丹。

福全到了之後,首先派濟隆等人帶著書信,趕上一百隻羊、二十頭牛去敵營,穩住噶爾丹。等大軍全部到達後,編為前、中、後三隊,與噶爾丹部廝殺。

噶爾丹部把一萬多頭駱駝捆住臥地,駝背上搭上箱垛,蓋上浸溼的氈子,擺成一條掩體防線,稱為「駝城」。他們從「駝城」垛隙放槍射箭,清軍傷亡慘重。

為轉變戰局,福全命清軍左翼天昏黑時自山腰插入,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打得敵軍狼狽逃竄,終於攻入「駝城」,這次著名的戰役得到康熙帝的嘉獎。

但是,在後來追擊噶爾丹的過程中,因為糧草不繼,福全又判斷噶爾丹已經遠遁,所以在沒有接到命令的情況下,擅自決定收兵回營。康熙因此指責福全不遵從命令,自行其事。福全沒有爭辯,他流著淚說:」我復何言!」全部領了罪。考慮到福全擊敗厄魯特的功績,康熙沒有奪去福全的爵位,但卻罰俸三年,撤三佐領,還取消了他的議政權。

直到康熙三十五年,福全再次隨康熙御駕親徵噶爾丹,終於正面徹底擊敗了噶爾丹,噶爾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服毒自盡。

康熙四十二年,福全生病,康熙親臨其府探望,後來還命皇子看視。當年六月,福全病故,終年五十歲。康熙帝趕回京都,親自祭奠;出殯時又親往福全王府,慟哭不止。

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

就是康熙本人。

皇四子,董鄂妃所生之子

皇四子是順治最為寵愛的董鄂妃所生,出生於順治十四年,當時順治歡喜至極,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賀,並且說,「這是我的第一個兒子」,顯然是要把這個兒子當成太子來培養。

可惜的是,這位皇子出生三個月就夭折了,連名字都沒來得及取。順治下令追封愛子為「和碩榮親王」,意思為「最尊貴的王。」

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

順治皇帝在世時,沒有給常寧封賞爵位。順治皇帝死後,康熙皇帝即位。1671年,康熙皇帝將自己的弟弟常寧封為恭親王。

常寧和福全一樣,也是康熙的左右手之。康熙二十九年打噶爾丹的時候,常寧也帶兵出徵了,當時福全帶領的是左翼部隊,常寧為安北大將軍,出喜峰口,統領的是右翼部隊。在這次出徵中,常寧打敗了噶爾丹軍隊,但沒有窮追不捨,被罰去了3年親王俸祿。

現存史料中,對常寧沒有作詳細記錄,只有後來康熙的兒子雍正對常寧的一番點評,「朕叔恭親王常寧,昔年受皇考友愛深恩,不知感激報效,因循懶惰,悠忽終身,此中外所知者。」批評這位叔叔十分懶惰,碌碌無為。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常寧病逝,比二哥福全早死了18天,享年47歲。常寧死後,康熙皇只寫了個100多字的碑文,沒有諡號。

此後,常寧這一脈混得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最後,只落得奉恩將軍爵位,相當於正四品武官。

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

出生於順治十六年,生母為庶妃唐氏,6歲就夭折了,沒有封王。

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

隆禧出生於順治十七年,生母庶妃鈕祜祿氏。關於他的史料記載很少,只知道他在康熙十三年被封為純親王,康熙十八年病重,為此康熙還曾親自去探望並為他召來了御醫,但最終隆禧還是不治身亡,年僅19歲。

有意思的是,隆禧死後,太皇太后孝莊要去親臨祭奠,康熙力勸之下乃止。第二天,康熙要去祭奠的時候,孝莊又勸他不要去了,將康熙留在了宮中。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幹

順治最小的兒子,順治十七年出生,康熙六年早死,年僅7歲,未封王。

綜上所述,順治雖然有八個兒子,但是長子、四子、六子、七子、八子均早死,只有次子福全和五子常寧活得較長,但兩人卻又在同一年去世,相隔僅18天。唯一長壽的,恰恰是被選中為皇位繼承人的三子玄燁,活到了68歲。不得不說,康熙的兄弟們,命都不怎麼好,雖然這和康熙沒多大關係。

相關焦點

  • 康熙皇帝玄燁即位後,他兄弟們的下場如何?
    康熙皇帝玄燁並不是奪嫡即位的,所以他即位以後,他的兄弟們都快樂的生活著,這與雍正朝的局面完全不一樣。玄燁是順治皇帝的第三個兒子,他一共有6個兄弟,大哥牛鈕是順治皇帝的長子,三個月大就夭折了,二哥福全是順治皇帝的次子,他之所以未能即位,是因為有一隻眼睛殘疾了。
  • 雍正成功上位後對他的兄弟們全部清洗,唯獨他逃脫雍正「魔爪」
    雍正成功上位後對他的兄弟們全部清洗,唯獨他逃脫雍正「魔爪」當年一部宮鎖心玉紅遍大江南北,後起之秀步步驚心也十分受人追捧,收視率也是節節攀升。這兩部劇都是以康熙年間九子奪嫡作為主要的歷史背景,講述那段時期腥風血雨,殘酷慘烈的皇位爭奪之戰。各位皇子互相傾軋,結黨營私,為了皇位不擇手段。最後四爺勝出,成為皇帝之後將奪嫡的其他的兄弟及其勢力全部清洗。他的兄弟們的下場都不怎麼好。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例外,那就是康熙六十三歲的老來子,平穩安全地享受了一生的榮華富貴。
  • 康熙最終當上皇帝後,和他有皇位競爭關係的兄弟們,下場如何
    (福全劇照)一、愛新覺羅·福全。福全比玄燁年長1歲。自此後,福全成為康熙的心腹,凡是重要的事情,他都會交給福全處理。福全也忠心耿耿,十分盡力。再加上他謹小慎微,很快就成了康熙的心腹大臣。不過,忠心耿耿的福全,最終還是受到了康熙嚴厲的懲罰。
  • 康熙玄燁即位後,為什麼他的8個兄弟們沒一人謀權篡位?
    康熙和他的兄弟們關係處的很和諧,對他的兄弟們也都很好,他的兄弟們過的都很滋潤。康熙的父親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但是大部分都夭折沒活下來。我們一個一個說。康熙玄燁即位後,他的兄弟們的結局是怎麼樣的?皇次子愛新覺羅·福全,生母為寧愨妃董鄂氏,他是康熙眾兄弟中最長壽也最有作為的一個。少年的福全與玄燁都在孝莊文皇后身旁長大,感情甚篤。福全幼年就有願為賢王的志向,康熙六年被封為裕親王,在平定準喀爾部落叛亂時表現出色,獲得康熙嘉獎。
  • 康熙的兄弟福全,掌控清朝整個兵權,康熙卻不擔心他造反
    可以說那就是完全不講親情,為了實現目的不惜一切代價。在封建王朝還有一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規定,那就是設定了太子的位置。而太子的位置大家也都清楚,他就是將來的皇帝。在這種情況下,對皇上的兒子們來說,搶奪太子之位可以使用任何辦法的,此時親情在他們的面前已經是完全沒有意義。而在費勁周折,終於當皇帝之後,由於經歷過奪位的辛苦,每一個皇帝自然也都清楚自己身邊存在的危險在哪裡。
  • 同是皇權繼承,康熙提防兒子胤礽,為何朱元璋卻能充分信任朱標?
    康熙提防兒子胤礽,朱元璋卻充分信任朱標,為何兩者態度截然相反明太祖朱元璋和清聖祖康熙帝,皆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但是這兩位皇帝在繼承人身上的問題對比卻很耐人尋味。同樣是父子,康熙對自己的兒子胤充滿了提防,最後搞得一點親情都沒有;而朱元璋卻很信任朱標,父子之間親情很濃。
  • 宮牆裡的人處處心機,四阿哥是怎麼成功登基繼位的?
    文/有內涵的雨 圖/網絡詩人悲嘆同一宗族兄弟的不相容性,但我們常常看到古代皇室的兄弟,互相殘殺,這樣的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雍正和他親兄弟間的故事不得不讓我們感嘆:「宮牆裡的人處處心機。」康熙第一次廢除太子後,曾經當所有兒子的面訓斥胤有陷害兄弟的想法,胤立刻站出來給胤開脫,這就被康熙認為是出頭鳥而給厲害的罰了一次。之後,康熙就把胤給囚禁了。胤再一次站起來表示他想和他一起生死。這種公開支持同父異母的兄弟,自然受到狹隘心靈胤的嘲笑。後來,康熙年紀大了,一直沒有定下哪位皇子為太子。胤多次被康熙排擠,是不會再有當太子的希望。
  • 安排雍正繼位是不是康熙的本意,康熙最想把皇位傳給誰?
    雍正皇帝,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最富有「神秘感」的帝王,直到今天,在他身上還有這許多尚未破解的歷史「謎團」,而這其中,影響最大、爭論也最為激烈的,便是所謂的「雍正繼位之謎」。那麼雍正到底是繼承的皇位,還是篡奪的皇位,他是不是康熙最為心儀的繼承人,而的繼位是不是康熙的本意,這裡為大家進行了一個的梳理和解讀。
  • 古代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遲早會繼位,為何還會謀反
    漢武帝雖然寵愛這個兒子,但與自身皇權比起來,親情就顯得不值一提。最終劉據起兵誅殺江充,卻被漢武帝視為謀反,劉據被逼得無路可退,最終自盡。第三、矛盾太多歷史上最和諧的父子,可能就屬朱元璋與他的太子朱標了,可惜朱標早逝,讓朱元璋十分痛心。
  • 康熙之死!病死前寢宮被隔離,雍正繼位後連下數道聖旨
    關於康熙之死,雍正登基是清朝又一個未解的謎團。在康熙執政的第六十一個年頭,老皇帝突然來了打獵的興致,於是,他率眾浩浩蕩蕩前往南苑狩獵。在路上康熙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眾人只得返程,在返京途中經過暢春園暫時修整,可是,休息的過程中康熙的病情卻越發嚴重,在病榻上躺了幾日便過世了。
  • 雍正能順利繼位是因為康熙大帝為他做了這樣的安排
    文治武功極佳的康熙大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清朝帝王中妾侍后妃最多的一位皇帝,多達五十五人以上,他的兒子有三十五個。在中國歷史上,康熙真可稱為「千古一帝」。「都知道人前顯貴,沒看到人後受罪」這句民諺,放在當皇帝的康熙身上,也不例外。
  • 大皇子因為對手足不慈,被康熙關進監獄,母親卻請求皇帝處死他
    康熙少年繼位因為對手足不慈被關進監獄在康熙47年太子種種作為讓皇帝非常不滿,於是就廢除了他的太子之位,此後他的諸多皇子也開始爭奪太子之位。大皇子先是找來當時的一位術士,向皇帝進言稱讚八皇子面貌出色,有富貴之相。緊跟著在太子被廢之後,大皇子還上疏皇帝,希望康熙能夠處死太子,甚至還表示如果皇帝不忍心的話,他願意親自下手。這件事情也徹底觸怒了康熙。
  • 九子奪嫡後,被雍正圈禁起來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都怎麼樣?
    許多清宮戲中,發生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可以說是經久不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最後四阿哥擊敗眾多對手,笑到了最後,這不禁讓人好奇,九子奪嫡後,那些被雍正圈禁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順治死後,孝莊太后扶持康熙繼位,康熙能成為皇帝還多虧了董鄂妃
    當年順治帝走的匆忙,算是英年早逝,雖然他留下遺旨讓皇三子玄燁繼承皇位,但是眾所周知,當時清朝剛入關,局勢並不穩,而順治英年早逝,所以子嗣基本都是幼年,在那種局勢下,能選一位幼年的君主繼承皇位嗎?這是需要當時的統治者好好掂量的。
  • 康熙皇帝一生35個兒子,下場都怎麼樣?僅9位善終!
    皇長子胤禔,康熙皇帝本已立嫡子即皇次子胤礽為太子,長子胤禔聯合其他皇子及官員打太子小報告,並在廢除太子後進言殺死廢太子,並用巫術企圖害死廢太子,被康熙皇帝囚禁26後憂鬱而死。皇次子即廢太子允礽,太子之位兩立兩廢,被康熙皇帝禁錮在鹹安宮13年,憂鬱而死。
  • 雍正皇帝真的在繼位後逼死了他母親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嗎?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在暢春園駕崩,終年69歲。失去丈夫的烏雅氏痛不欲生,甚至以絕食,要以身為康熙殉死。這麼看,烏雅氏對康熙皇帝也是有著深厚的感情的。最後還是在已經繼位的雍正跪求下,並表示:「如聖母仍堅持要殉死,那麼我這個皇帝也不當了。」如此僵持之下,烏雅氏才放棄殉死的念頭,恢復了飲食。
  • 雍正繼位後,親生母親德妃的反應卻如此讓人意外
    在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等皇子徹底無緣皇位,在奪嫡之爭上最具優勢的兩個皇子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居然是一母所生的親生兄弟。按理說作為母親,自己那個兒子繼位,做母親都應該很高興的。
  • 同為皇帝,為何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標,而康熙卻很擔心胤礽奪權?
    朱元璋是開國皇帝,出身底層,直到二十五歲才參加義軍,這時,他已經是一個思想觀念比較成熟的成年人。換言之,朱元璋的人生價值觀,是受底層環境薰染形成,而不是受上流社會或宮廷環境。 在中國古代,民間老百姓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便是特別重視親情,儒家傳統的親情價值觀在他們身上有著完美的體現。
  • 雍正皇帝繼位後,為何將老八、老九改名為「阿其那」和「塞思黑」
    正是因為康熙晚年逐漸意識到,大清在他治下所呈現出來的巨大隱患,而這種隱患則體現在官場腐敗和國庫空虛。為了大清能夠存續下去,他需要的是一個腳踏實地,能夠革除弊病的人。而在長達幾十年的考察和思量之中,他覺得眾皇子之中,只有四阿哥胤禛是能夠擔當重任的人,所以在最後時刻將帝位傳給了胤禛,是為雍正帝。
  • 愛新覺羅福全為什麼不是皇帝?康熙福全之間什麼關係?
    而且此人的身份還很高,是康熙的二哥。按照那會兒的立嫡的說法,他應該是皇帝的,但是最後卻是康熙。按照這個節奏,他應該會造反啊,但是並沒有,在歷史上他還是康熙的大忠臣。在順治還活著的時候有這麼一件事,他問這兩個孩子:你們將來想成為什麼?康熙說的是明君,而福全說的是賢臣。在之後的歲月裡也的確是這樣做的。但是另外有一個說法是,福泉之所以沒有說想當皇帝,是因為他身有殘疾,心裡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