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是日本導演新海誠於2004年製作的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故事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不同的戰爭思想,日本被分為南北兩個地域。在尤尼恩統治下的北海道是一個謎一樣的「巨塔」,並暗中進行著某種計劃。
而美軍所佔領的日本本州卻對此不為所知。對「巨塔」一直抱有憧憬和敬畏的青森縣少年藤澤浩紀和白川拓也想依靠自身的力量飛往「巨塔」,並組裝了一駕小型飛機。同時對「巨塔」感興趣的女孩澤渡佐由理也加入了…後來的後來,他們想依照當年的約定,卻已然無法實現。
這次就想帶大家一起來探訪一下,那個遙遠的日子裡,在青森縣東津輕郡的那個無法實現的約定。
01
青森站
青森站的檢票口似乎與以往不同。如今的檢票口變成了2006年引進的自動檢票口。
從青森站前朝青森跨海大橋方向拍攝的場景。
現實中,青森觀光信息中心的建築物遮擋住了大部分的斜拉索和橋塔。作品中的斜拉索和橋塔能夠更清晰地被看到。
02
瀨邊地站附近的高架橋下。
瀨邊地站的南邊有兩處高架橋,其中離車站近的高架橋其實是模型。從瀨邊地站到280號線向右轉的話,馬上就能看到朝向鐵軌的小路。
03
蟹田站
浩紀、拓也與佐由理在上學時乘坐的車站,是以津輕線的蟹田站為原型。跨線橋的屋頂部分和「お願い」的標誌,以及右側的「1」的招牌也是一致的。
從跨線橋的樓梯俯視站臺的畫面。
這裡也是從蟹田站的跨線橋看到的風景。在動畫背景描繪中經常使用的技法,將實際的風景進行鏡面處理。
車站旁的停車場。雖然難以理解,原型與作品中都存在的一根神奇管子。
04
蟹田站周圍
從蟹田站到國道,眼前就是波瀾壯闊的大海。往南走一點就能看到這樣的堤壩。
蟹田站南方第二個道口(櫻町道口)。
在浩紀、拓也與佐由理三人前往蝦夷製作所的場景。
05
今別站
這是今別站的公交停靠場的畫面。標誌牌在作品中也被細緻地描繪出來,幾乎完全一致。實際上,原型並沒有動畫中那麼高的站臺。
今別站旁邊的「伊東食堂」。遺憾的是,這座建築物已經被拆除了,只剩下舊址了。
從今別站站臺朝三廄站方向拍攝的一張照片。因為是主視覺上的畫面,所以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票箱好像也直接描繪出來了。這個票箱在沿線上的其他車站也有。
06
今別站附近
今別川的河口,「あすなろ橋」附近的一張照片。如果不變焦放大的話,就難以用同一角度拍攝到與作品一樣的畫面。
從今別站向北的高架下。這是浩紀和拓也時隔3年再次相見的場景。
上述的高架下的場景,大約是從這個位置拍攝的。如果這個位置是正確的話,那麼原畫中就是將高架橋抹去了。
07
外濱警察廳前的十字路口
從280號國道向蟹田川沿岸的12號縣道走去,右轉後的十字路口。這是拓也從設施中帶走佐由理,開車在前往蝦夷製作所的場景。
08
三廄站
三廄站月臺的畫面。完全不能與原畫相符...
車站旁邊的自行車停放處。作品中的設定是位於「伊藤食堂」旁。
09
爬梯國道
故事的結局。飛向巨塔的維席拉(浩紀與拓也組裝的小型飛機)。從以「爬梯國道」聞名的339號國道觀望的場景。
此外,登上這條樓梯國道的話,將會到達一個叫「龍飛岬」的地方,這裡同時也是《CLANNAD》中朋也和祖母見面的地方。
10
鄉澤站
作品中,佐由理下車的這個畫面和鄉澤站的站臺很相似。儘管樓梯和周圍的風景略有不同,但欄杆感覺很像啊^^;難以判斷。
這次的聖地旅行就到這裡啦!青森站的變化就是這樣,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在這裡,你是否也會想起與他人無法實現的約定呢?(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