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從水產大省向水產強省邁進

2021-01-08 澎湃新聞
四川從水產大省向水產強省邁進

2019-08-06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30日,

全省現代水產產業發展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在內江隆昌市舉行。

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四川水產領域舉行的最高規格會議。

這場大會,釋放出哪些信號?

看現場

稻漁種養助農增收

隆昌市聖燈鎮三臺村是此次現場會參觀的重要點位,這裡的稻漁種養模式吸引了與會者的關注。

「以前稻田是稻田,魚塘是魚塘,現在稻漁還能共生,甚至還能稻蝦共存。」三臺村誠隆糧油作物種植農民專合社負責人劉小龍介紹。

2017年,當地政府補助稻田養蝦基礎設施建設,劉小龍的500畝基地被納入項目支持。通過稻蝦綜合種養,水稻品質和產量大幅提升,畝產效益最高達到1萬元。

近年來,聖燈鎮以專合社為龍頭,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模式,輻射帶動了石龍、盤石等8個村發展稻漁綜合種養1.2萬畝,年產優質稻穀5600噸、優質稻魚稻蝦640噸,年產值4800萬元,畝均增收2000元,實現了糧穩產、漁增效、民增收。

在不遠處,普潤鎮星光漁果現代農業園區也成為與會代表的參觀地,園區通過科學規劃、整合資源、統籌打造,勾勒了一幅「田裡稻漁、坡上柑橘、村裡民宿」的美麗新村畫卷。

謀未來

2022年建成現代水產產業強省

四川是水產大省,但不是水產強省。」省水產局負責人介紹,去年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達441.79億元,同比增長8.42%,淡水養殖面積、產量、產值和漁業流通服務業產值等居西部第一。但四川淡水水產品自給率不到70%,人均佔有量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缺口亟待填補。此次大會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明確下一步四川水產的發展之路。

如何發展?大會定下「小目標」:力爭到2022年,川魚總產量達210萬噸、綜合經濟總產值達1200億元,基本實現自給自足、進出平衡,初步建成現代水產產業強省。

省水產局負責人介紹,目前省委省政府已將川魚產業振興納入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打造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增長點。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下一步,四川將把水產產業作為各地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生力軍」,形成以標準化池塘園區、工廠化養殖園區、規範化稻漁園區、休閒漁業園區為主的現代農業園區格局;同時,重點圍繞鱘魚、鰻魚、大鯢、魚子醬等打造高端特色水產品牌,圍繞「資中鯰魚」「新津黃辣丁」「蒼溪鱉」「嘉州江團」等打響水產地標品牌;力爭到2020年全省水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漁場產出的水產品全部實現品牌化,著力打造川魚金字招牌;我省還將大力發展休閒垂釣、漁家樂、水族觀賞、漁事體驗、漁文化節慶等休閒漁業。

「發展水產的同時,更要保護水生生物。」省水產局漁政處負責人介紹,今年我省還要打好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這一仗,明後年逐步實現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及其他水域漁民退捕,並實行適當期限禁捕,建設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

來源:四川日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漁業綠色發展讓我省由養殖大省向水產強省轉變
    漁業綠色發展讓我省由養殖大省向水產強省轉變.mp32:28昨天(14日),為期兩天的湖北省漁業綠色發展培訓班在武漢順利開班,標誌著我省由養殖大省走向水產強省,邁出了重要一步。但是面對著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環保責任追究力度越來越大,綠色發展觀的要求越來越強的新形勢,漁業綠色發展勢在必行。其中對於龍蝦養殖來說,也要從大養蝦轉變為養大蝦。
  • 湖北省:特殊之年書寫水產大省的特殊答卷
    湖北省:特殊之年書寫水產大省的特殊答卷2020-12-31 14: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湖北日報        瀏覽量: 1284 次 我要評論 提檔升級&nbsp 由大養蝦向養大蝦轉變變大養蝦為養大蝦——實施「七錢蝦工程」力爭每畝增收千元。「小龍蝦養殖行業群雄紛爭,核心競爭力是養大蝦。」在年底的全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專題培訓班上,黃國雄表示,明年湖北省水產業要重點抓「七錢蝦工程」和「稻——蝦——土憨巴」綜合種養模式推廣,推進大養蝦向養大蝦轉變,力爭每畝增收1000元。
  • 加快由旅遊大省 向旅遊強省邁進
    本報訊 12月10日,記者從中共貴州省委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時期,貴州將更加注重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全域旅遊提質升級,進一步打響「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品牌,加快建設國際一流山地旅遊目的地、國內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加快由旅遊大省向旅遊強省邁進
  • 省水產研究所總工陳積明:保住我們的「漁飯碗」
    為此,省水產研究所總工陳積明呼籲:養護漁業資源,保住我們的「漁飯碗」,實現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多措並舉保護近海資源  「現在做海(打魚)越來越難了,近海的魚越來越少,有時出去只能抓些小魚小蝦。」海口新埠島漁民王老伯喟嘆。  陳積明說,目前我省漁船大部分為小船,多集中在近海「家門口」作業,漁場擁擠不堪。
  • 山東海洋集團與萊州明波水產打造海洋漁業龍頭企業
    5月22日,山東海洋集團旗下山東海洋現代漁業有限公司(簡稱「山東海洋漁業」)與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簡稱「萊州明波水產」)在煙臺籤署股權投資協議。山東海洋漁業成為萊州明波水產第一大股東。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海洋強省戰略,推動我省海洋漁業新舊動能轉換,山東海洋集團戰略性布局了現代海洋漁業,於2018年11月在煙臺市設立了山東海洋現代漁業有限公司。山東海洋漁業通過整合集團內部的水產品國際貿易和冷鏈物流等業務,依託我省海洋科技研發能力、優質海域岸線資源,重點發展現代海洋牧場、水產良種繁育、深遠海養殖等業務。
  • 雙向混改,山東海洋集團「牽手」萊州明波水產
    5月22日,山東海洋集團旗下山東海洋現代漁業有限公司與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股權合作籤約儀式在煙臺舉行,標誌著山東海洋現代漁業有限公司成為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開啟了山東混合所有制改革「雙向混改」全新模式。
  • 「新蜀道」成新亮點新名片 四川加快向交通強省邁進
    「新蜀道」成新亮點新名片 四川加快向交通強省邁進   從「蜀道難」變「蜀道通」再到「蜀道暢」,從高速公路「大動脈」到農村公路「毛細血管」,近年來,四川交通不僅僅在鐵路上取得了新成就、新作為,更是把交通發展變成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與名片,為建設交通強省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時代 全國交通運輸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四川「問診把脈」  交通強國寫入了黨的十九大報告。
  •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趙興武:水產商貿興、漁業旺,水產商貿強、漁業強
    魚好、蝦好、蟹好,沒有水產商貿賣不了;養魚、養蝦、養蟹,沒有水產商貿「養白勞」。漁業沒商貿,等於瞎胡鬧。水產商貿興、漁業旺,水產商貿強、漁業強,這是一個既簡單又深刻的道理。2.就業作用此作用巨大,利己、利友、利國、利家,各位從事水產商貿,不但實現了自己的就業,成為董事長、總經理、企業家。
  • 水產涼了 多省鼓勵生豬家庭農場養殖 「二師兄」再上風口?
    水產涼了,「二師兄」要再上風口?水產板塊今日開盤普遍走弱,佳沃股份(300268)開盤一度大跌9%,截至收盤,跌超3.6%。與之相反的是,今日,豬肉板塊大幅走高,龍大肉食(002726)漲停,正邦科技(002157)、牧原股份(002714)、溫氏股份(300498)等紛紛跟漲。
  • 連江縣政府與省水產設計院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原標題:連江縣政府與省水產設計院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27
  • 省水產育種重大科技專項成果亮相全省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
    >begin--> 11月16日至17日,全省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南潯召開,副省長彭佳學、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通林等領導出席,各地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參加。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解了我省水產種業發展概況及展示新品種目前產業發展情況,省水產育種重大科技專項獲得的新品種做了現場展示,得到了與會領導的濃厚興趣和高度肯定。在連續兩個省重大水產育種專項五年計劃支撐下,我省水產種業蓬勃發展 ,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 通威集團2018第二屆中國水產科技大會隆重召開!
    嚴董首先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和全體通威人向蒞臨現場的各位嘉賓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嚴董指出,今年以來,全國漁業系統抓住轉方式、調結構的主線,漁業經濟形勢穩中向好,綠色發展進展顯著,產業結構更為優化。同時,漁業在向現代化、集約化、規模化和組織化的發展中,對現代水產種業、高效配合飼料、疫病防控及安全藥物研發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 【日本一養豬場因豬瘟將撲殺5000多頭豬】日本農林水產省26日說,該...
    【日本一養豬場因豬瘟將撲殺5000多頭豬】日本農林水產省26日說,該國群馬縣的一家養豬場出現豬瘟疫情,該養豬場飼養的5000多頭豬將被全部撲殺。農林水產省26日發布的豬瘟疫情顯示,群馬縣高崎市一家養豬場從9月上旬起陸續有豬死亡,26日經過檢疫確認是豬瘟。
  • 鷹潭「金榮水產」嫌疑很大》·「金榮水產」被突擊檢查
    10月13日下午,鷹潭市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小組,對「金榮水產」進行突擊檢查。在檢查現場,執法人員未發現該店有穿山甲等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實物或製品。  鷹潭市森林公安局局長楊燁表示,數年前該局就已獲悉當地有人偷捕、偷售穿山甲的舉報信息,近年來他們一直在追查不法分子蹤跡。
  • 《福建常見水產生物原色圖冊》贈書儀式在廈門舉行
    為了普及漁業科普知識,服務漁區、漁民,福建省水產學會和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聯合向設區市、縣水產技術推廣站贈書儀式2014年12月11日下午在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省水產學會李祥春理事長、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楊琳院長、省海洋與漁業廳劉春榮處長、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黃健站長等領導出席,各設區市、縣推廣站代表110人參加贈書儀式。   贈書儀式由黃健站長主持。
  • 南通巴大:從「小舢板」變身特種水產飼料「航母」
    20年過去了,當年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的鄉辦企業都相繼退出歷史舞臺,但這個「巴掌」大的小廠,如今已成為中國水產、畜禽飼料生產的「航母」。回顧20年的發展歷程,公司董事長繆淑華用10個字對企業作了一個小結:創新、科技、人才、服務和文化。
  • 三水青岐現代水產園區獲省示範園區稱號
    佛山日報訊 記者 陳夢報導:近日,三水區青岐現代水產園區榮獲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授予的「廣東現代漁業產業示範園區」稱號。接下來,西南街道將用5年時間,在青岐村建設一個面積約2萬畝的現代漁業園區,總投資5.65億元。
  • 湖北2015年度全省水產工作會上的典型交流發言
    、省水產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按照「競進提質、升級增效」的總要求,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把握漁業發展新機遇,轉變發展方式,促進漁業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增長型轉變;調整產業結構,推動漁業一二三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 廈門市湖裡區人大代表視察省水產研究所
    12月8日上午,廈門市湖裡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煒帶隊,湖裡區八屆人大湖裡街道代表團第三、四小組代表一行20人,參觀、視察了省水產研究所科普教育基地,聽取了基地建設情況介紹。湖裡區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向延瓊、科教文衛僑工作委員會主任黃年生、湖裡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馬競生等相關領導參加視察活動,省水產研究所所長林琪、區人大常委會委員楊章武研究員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
  • 衢州:龍遊建四省九地市水產集散中心
    4月17日,記者從衢州龍遊縣商貿物流公司獲悉,總投資5.5億元的龍遊縣百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項目籤約,該項目由上市公司——浙江東日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目標是打造四省九地市水產集散中心。項目在承接龍遊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搬遷的基礎上,還將依託龍遊的水產資源優勢,搶佔區域市場新高地,打造四省九地市水產集散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價格中心。項目全部建成營業後,預計將實現年交易量160萬噸,年交易額5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