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都50歲了還能做一次主播,既緊張又興奮。」「以前我就對在線教育感興趣,這次嘗試了一把,挺好。」「網絡學習使我們的課堂更加多樣化。」 「畫圖軟體可以將運動路徑畫出來使題目更清晰。」…… 停課不停學進行第二周,記者採訪橋城中學發現,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都已經進入線上學習、線上授課狀態。
50歲的挑戰 從0到100
「哈哈,現在要我對著屏幕直播40分鐘,絕對沒問題。」今年已年滿50歲的橋城中學的數學老師吳淑蓮笑聲爽朗,話語自信。這位老師在兩周前還在為了即將到來的直播課惴惴不安呢,現在聽她信心滿滿地這樣說,同事們都會心一笑。
「2月10號,我一聽到說要在線上上直播課,我心裡慌得就像打鼓啊!」吳淑蓮很直率地說到,她是教數學的,數學注重刷題,上課連PPT都用得少,更何況是在線直播。「直播課怎麼上?課堂節奏怎麼把握?平時我站在那裡,學生就安靜了,上直播課隔著屏幕,怎麼保證課堂紀律和教學的效率?更別說從沒用過的直播軟體。」吳老師毫不掩飾當時自己對直播的迷茫。
但是在線教學勢在必行,怎麼辦?學!向同學請教,向同事諮詢,「當時,我一個做遊戲的同學推薦我用釘釘,說這個好。於是我就開始學用釘釘。」吳老師幾經艱辛,終於能用釘釘將自己炒菜的全過程直播下來,正感覺對在線教學的把握從零直線上升。誰知道第一晚的集體備課,將這自己感覺已有的六成把握又被打回到三四成。「因為同事提出,當四五十個學生同時在線看視頻直播是會卡頓的,我只能用PPT,然後分享屏幕。而且學校通知,我們不用釘釘,用QQ,又開始心慌。」吳老師表示,接下來連續四五天,早上自己摸索軟體,備課,晚上集體備課,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離2月17日正式啟動線上教育還有兩天,吳老師開始了第一次的彩排。結果一開嘜,吵得像菜市場一樣,學生都在興奮地打招呼。「我要講課,要控制軟體,已經手忙腳亂了,哪還有工夫管紀律,怎麼辦?然後有老師建議要選一個管理員出來配合我。」16日,再次彩排,吳老師第一時間讓管理員禁言,結果,吳老師也沒聲音了,終於管理員將吳老師「放」出來。在吳老師講得越來越投入之際,習慣性地讓學生回答問題,怎麼沒人回答?原來學生還被禁言中,彩排就在吳老師與管理員的不斷磨合與解決問題中結束。此時,吳老師對第二天的正式上課信心滿滿,自我感覺至少有了八成的把握。
第二周在線教育結束,吳老師已經胸有成竹。「我對學生說,人生有無數意外,但未必是一件壞事,我要感謝喜歡學習的自己,要感謝我有一群善於團隊作戰的同事,更要感謝在朋友圈裡無論是吐槽還是求助都第一時間回應我的熱心人。」吳老師真誠地說出自己的感謝。
激發學習興趣 提高教學效率
據了解,對於在線教學,並不是所有老師都手忙腳亂。張首榮老師因為平時就對在線教學有所研究,也曾思考能否在課堂上加入在線教學的內容,而這次的「停課不停學」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張老師的探索欲望,所以是「既興奮又緊張。」
「最大限度降低軟體操作不熟練對課堂的影響,是橋城中學選擇QQ作為在線教學平臺的主要原因。」張老師介紹,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對QQ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所以很快,張老師就掌握了用QQ上課的基本技巧,並且在初三的教師會議上,演示了一堂課,同時提出在線上課的一些建議。「我們的備課組相當給力,根據學校不貪多、不太難、內容精、反饋實、學效好的實效性原則,協作備課。」
據悉,解決了技術問題的張老師更關注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課程興趣點提升學生的注意力,「上課流程要清晰,精講多練,整節課老師講課不要超過 15 分鐘,每段不超過3-5分鐘,太久學生會走神,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所以我通過讓學生做習題,拍照上傳,提問等方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整堂課的效率。」張老師說。
與課堂教學相比,在線教學的弱點是效率打折扣。但也有優點,例如一些典型的難題,可以拍成講解微視頻,讓學生循環播放,幫助學生理解。「在線教學的一些方法、手段、措施如何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上使用,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張老師說。
認真聽課學習 期待重回校園
據了解,同學們對於在線教學的接受度很高。「網絡學習使我們的課堂更加多樣化,能更多地通過多媒體形式如視頻、幻燈片等開展學習,平時在校學習的住宿生們周六、日回家時才能練習英語聽說,現在每節課之前英語老師都會組織全體學生在E聽說進行英語口語訓練,這使我們的英語口語水平在更加系統化的訓練中加速進步。」 初三的謝宛恩同學說。
而初一的陳孝銘同學則表示,在度過了最開始的適應期後,他覺得線上課程也有很多優點,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不僅可以問老師,還可以反覆看PPT。
在線上課有不少優點,但也正如潘卓楠同學所說的那樣:「希望疫情能儘快結束,回到那鳥語花香的校園,與同學們、老師們面對面,一起探討、一起學習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崔智穎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通訊員 橋城中學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龍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