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點擊率
免責聲明:本微信公眾號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布的文章、圖片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並聯繫小編刪除。
殘酷的現實讓我們終究得承認,父母的痴心未必能換來兒孫的賢孝,最美夕陽紅不過是一種浪漫的幻想,養兒未必能防老,不久前,一件令人氣憤的新聞上了熱搜,引來大批網友圍觀與譴責。
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父親仍沒死。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老人為了不連累兒子隨即自殺。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
每年都會有老人因患重大疾病不想拖累家人而走上絕路的新聞在媒體上出現。老人年輕時,供孩子上學、娶媳婦、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務,喪失勞動能力,無論是物質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饋卻少得可憐,再加上重大疾病的困擾,在無奈之下選擇了結束生命。
白巖松:養兒防老根本就不可能
養老最怕觀念錯誤,現如今,養兒是責任,靠兒是錯誤,中國父母要早點想明白這一點。養兒防老在多子女的時代完全是可行可靠的。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靠不住了。我們老年人應該適應這些變化,一是儘量不給孩子增加壓力,另外一個是要有自己的生活,老了以後千萬要給自己留下老窩,老本,千萬不能把自己的老本「連根拔起」!
戳視頻
據調查,九成80後確定自己無法贍養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後還需要父母進行資助。當年都言「養老防兒」是笑談,而如今孰料一語成讖。
現如今,「啃老」已經成了極為普遍的社會現象,很多年輕人就像螞蟻一樣,將父母的資產一點點搬空。
媒體曾經報導的老人賣掉房子供女兒出國卻被遺棄國外,這個81歲的老人退休前是一名退休教師。老伴文革過世後,自己一人把女兒帶大,支持女兒從清華大學畢業,並留學美國。
女兒與第一任丈夫育有一女,從一歲起就交給老人撫養。孫女12歲時,老人和孫女隨女兒移民到了美國。為了供孫女在美國念大學,老人還賣掉了自己在北京生活了一輩子的舊居。
女兒與前夫離異後,嫁了一個美國人。新丈夫對老人很不好。平時冷言冷語,虐待是家常便飯。老人說,女婿叫她老恐龍。女兒和女婿都是有體面工作的人,收入很高,但是卻從來不為老人改善生活質量。
心灰意冷的老人說,不想死在美國,也不想再見到漠然如路人的女兒和孫女,只想回到故土,埋在那裡就好。於是孫女給老人買了回中國的飛機票,竟然提前3天把老人送到機場就不管了。
因為她如今唯一的兩個血親,都隔著比陌生人還遠的距離,被大使館人員送回北京後,老人自始至終不願透露她女兒和孫女的姓名,房子都賣了,她終點依然是無家可歸。
「養兒防老,養老送終」這八個字現在聽起來令人心寒,都說百善孝為先,你連孝順父母這份應盡的責任都要百般推脫,甚至坑害父母......那麼誰還願相信你是個善良的人呢?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佔到總人口的17.3%,達到了2.4億。據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將達到20.2億,其中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幾乎佔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現在,大部分的老年人生活品質日益下降,他們或被疾病纏身,或遭孤獨蠶食,或生活困頓,無錢治病,沒有兒女贍養而走上絕路。
住不起的養老院
養老的意義不是一天三餐吃飽的那麼簡單,我們都知道,老人一般都是疾病纏身,很多老人能吃飽飯就很不錯了,如果再負擔看病,就現在養老金的水平來看,根本不夠用。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鍾偉近日在《英才》雜誌發表文章稱,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居民貨幣收入增長等都沒有根本改變,在2027年退休的職工,則需要一筆約為300萬-500萬元的積蓄,才能度過餘生。
文章進而提出「但這只是城鎮人口的大致水準,類似京、滬、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預備1000萬元養老也未必夠」。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1000萬元是那樣的遙不可及。
靠養老金,只能保證餓不死,要保持體面的老年生活,就看一點,你的財富是不是足夠。
如果你不知道養老院的價格,隨便可以上網查查,估計看完你的後背發涼,現在一線城市,公立的床位有限,排隊幾年都未必排上,私立的收費昂貴,床位費+餐費+護理費,8000元起步,醫療費另計。有國際合作背景的養老公寓,則高達萬元以上。
2014年兩會期間,央視著名主持人王小丫關於養老問題曾經採訪了一位韓奶奶,因為老伴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有一次當韓奶奶生病住院期間,她把老伴送去一家私立的養老院,一個月床位費就要7000多元。
韓奶奶把老兩口的退休金都交了,還咬牙把過去的存款也取了出來,就是想老伴住得舒服些,但實在是住不起啊,韓奶奶病還沒好就出院了,用她的話說,再住下去,以後連吃飯的錢都沒了。
大家可以算一下,一個月床位費要7000多元還只是2014年的價格,那麼未來會漲到多少?80,90後你們顫抖了嗎?
看到這是不是有一種對未來的悲哀和絕望,解決這一問題,絕非一夕之功。它需要制度的完善,社會的關愛,也需要個體的行動。當我們老了,是依靠自己,還是依靠孩子,或者依靠保姆?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說到底,養老真的還是要靠自己,靠自己硬朗的身體,靠自己內心的充盈,還要早做好養老規劃。
該如何規劃養老
我們是孝敬父母的最後一代人,可能也將是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人,其實衰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衰老時還沒變得有錢。
歌手李健的父親已患癌去世後,李健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回憶了父親患癌期間的故事。他寫道:「記憶中我的父親在我面前只流過兩次眼淚,一次是有一年從北京放假回家時,我跟父親說我給爺爺帶了一件禮物,他告訴我爺爺去世了,我看到他流下了眼淚。
還有一次是他得了癌症之後,要做手術,我和姐姐湊齊了錢去交費時,他感動得哭了,他說:『孩子們懂事了,給孩子們添麻煩了。』這讓本已焦慮的我心如刀割。我把當時僅有的幾萬塊錢全拿出來了,我意識到,有些時候錢是多麼重要……
關於如何才能有尊嚴的養老,其實就是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誰都會變老,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是老年生活怎麼過,卻取決於今天的決定。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我們都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說得就是很多人。可以規劃養老的時候,沒有規劃,等到老了,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卻來不及了!
所以,想在晚年依然「有錢花」,生活水平不改變,僅靠政府的力量是絕不可能實現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負擔不起!而從現在開始,就著手準備一筆商業養老險,靠自己的力量許一個美好未來則是很靠譜的一件事。
要知道,對於商業養老保險的優勢,央視財經頻道曾經給我們算過一筆帳,以30歲投保,每月1000元錢,連交30年為例:
相對於其他方式,商業保險養老有著無可取代的好處。活得越久,領得越多,生活品質還有保障,讓人完全不必擔心老無所依和拖累子女的問題!
年輕時有壓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到了老的時候我們沒有力氣、沒有能力、沒有辦法。年輕苦不怕,怕的是老來苦,老來悽慘。所以,趁現在腿腳還能動彈,還能自己做主,就趕緊為未來做好準備吧,提前給自己的晚年預留一份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