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深海智能漁場開工建造

2020-12-17 新華社

新華社武漢6月28日電(記者黃豔)28日,在船塢切割機的電光花火與刺耳噪聲中,我國最大的深海智能漁場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位於青島的基地正式開工建造。

在28日的開工儀式現場,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深海智能漁場是由3座平臺與1座保障設施構成的超大型漁業養殖裝備,開啟熱帶海域深遠海大型網箱養殖的先河,也是我國首個在南海開建的深遠海現代漁業養殖項目。

該項目是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海工裝備研究院為海南省打造的「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據該項目建造方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埥介紹,該平臺為六邊形鋼質框架結構,直徑110米,高75米,單個平臺養殖水體25萬立方米,一次養殖金鯧魚1000萬條,產量6000噸。

「這個平臺專門針對南海惡劣海況設計,常規海況下半潛養殖,可抵禦12級颱風,在惡劣海況時下坐底,最大可抵禦17級颱風。」陳埥說。

目前,影響我國現代漁業走向深遠海的主要是裝備水平、技術水平,因為深遠海海況複雜、條件惡劣。與此同時,近海養殖帶來越來越大的環境壓力也對先進智能裝備和走向深遠洋提出了要求。

「這個智能化深遠養殖平臺正好解決目前海洋漁業發展的痛點。」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利生說,這是發展海洋牧場的一個示範項目,將來可能加大推廣,實現海洋漁業發展全面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它不僅在規模上實現經濟效益,而且在環境友好方面起到引領作用。

負責設計的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湖北海工院院長王宇介紹說,整個智能平臺只需要9名工作人員在保障設施內遠程遙控,平臺就可以自動實現魚飼料存儲與投放、活魚捕撈、死魚收集、網衣清洗、平臺監控等功能。

據介紹,「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是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繼挪威「海洋漁業一號」、山東「深藍1號」後,打造的又一超大型漁業養殖裝備,該平臺挺進暖水養殖,對我國發展深遠洋現代漁業具有裡程碑意義。(完)

相關焦點

  • 我國建造最大深海智能漁場 加快推動深遠海漁業發展
    日前,我國最大的深海智能漁場——「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在山東青島正式開工建造。這是我國首個在南海開建的深遠海現代漁業養殖項目,一次投入水體達75萬立方米,將開啟熱帶海域深遠海大型網箱養殖的先河。科技支撐如何為「深耕遠海」提質加速?
  • 南海超大型深海智能漁場開建
    6月28日,在船塢切割機的電光花火中,我國最大的深海智能漁場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青島基地正式開工建造。據悉,該深海智能漁場是由3座平臺與1座保障設施構成的超大型漁業養殖裝備,開啟了熱帶海域深遠海大型網箱養殖的先河,也將是我國首個南海深遠海現代漁業養殖項目。
  • 中國造世界最大深海智能漁場交付挪威 未來三文魚管夠?
    央視新聞6月3日消息,世界首座全自動深海半潛式「智能漁場」已完成製造,即將交付挪威用戶。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深海養殖設備,150萬尾挪威三文魚即將在這個「農場」進行養殖,然後出口到中國市場。 對於吃貨們來說,更好的消息可能是,這樣的「智能漁場」正在批量製造,今後,挪威三文魚可能在中國市場「管夠」。
  • 武船造我國首座「深海漁場」交付
    5月4日,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打造的我國首座「深海漁場」——深藍1號,在山東青島建成交付,即將啟程運往黃海水域,用於深遠海三文魚養殖。它的投用將終結我國漁業養殖「望洋興嘆」局面,並在全球範圍內開創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先河。
  • 中國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漁場,高68米,可以抵禦颱風
    今天,我們將談論OCEAN FARM 1,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漁場。OCEAN FARM 1又叫「超級漁場」,是深海半潛式智能農場。這片漁場的主人是挪威的薩爾瑪公司。超級漁場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CSIS)建造,整個施工工作在青島完成。薩爾瑪的鮭魚養殖約佔挪威的20%。
  • 「中國造」全球最大深海漁場交付 可抗12級颱風!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昨天,由中船重工承建的世界首座、規模最大的深海養殖場正式交付挪威用戶。「超級漁場」昨日交付挪威用戶這樣的一座超級漁場,它的整體容量超過25萬立方米,相當於200個標準遊泳池,但是運營維護卻只需要7名工作人員。
  • 又一世界之最,中國造世界超級智能漁場,7人養150萬條魚,抗12級颱風!
    近日,由我國承建的世界首座全自動深海半潛式「智能漁場」已完成製造,即將交付挪威用戶。
  • 我國首座全潛式 「深海漁場」交付
    5月4日,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青島基地,國內首座自主研製大型全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正在做啟運前的準備工作。張進剛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青島5月4日訊(記者劉成、通訊員黃玲)我國首座自主研製的大型全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5月4日在青島建成交付。它是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山東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國首座「深海漁場」,投用後批量國產深遠海三文魚將走上百姓餐桌。
  • 海南將裝備「超級漁場」深海養殖網箱 可遠程遙控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楊藝華 特約記者鄧韶勇  4月12日上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與省政府就深海智能漁場裝備籤署採購備忘錄及合作協議。雙方共同籤署了《海南省現代深海漁業暨智能海洋漁場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和《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採購備忘錄》,副省長劉星泰、中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問鳴出席籤署儀式。
  • 中國造"超級漁場"你知道阿門?軍民融合創世界之最
    中國造「超級漁場」,6月3日由我國承建的世界首座、規模最大深海半潛式智能養殖場正式交付挪威用戶,這是我國海洋裝備製造領域軍民融合的重要嘗試,也體現了我國科技力量,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詳情吧。中國造「超級漁場」:6月3日,由我國承建的世界首座、規模最大深海半潛式智能養殖場正式交付挪威用戶,這型深海裝備安裝各類傳感器2萬餘個,融入生物學、工學、電學、計算機等多學科技術,這座「超級漁場」也是我國海洋裝備製造領域軍民融合的重要嘗試。
  • 深海漁場的技術難題,工程師如何破解?
    深海漁場,被一批業內人士譽為養殖業的「聖杯」。去年,挪威薩爾瑪(SalMar)集團向中船重工武船集團訂購的首座 「海洋1號(Ocean Farm 1)」深海漁場成功交付。  迪瑪仕是一支由荷蘭工程師牽頭的船舶技術諮詢團隊,並在青島註冊了公司,專注船舶、海上油氣平臺、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漁場項目的設計諮詢服務。公司自主設計的「SSFF150」半潛式深海漁場目前在福州馬尾造船廠建造,建造周期六個月。
  • 深海建漁場 「野」養大黃魚
    深海建漁場 「野」養大黃魚2020-05-15 16:1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寧德晚報        寧德海事局提供直徑140米、總高40米……一個巨大的扁平柱狀物體,漂浮在距陸地幾十公裡外的蔚藍海面上,這是5月13日開始安裝的全球首個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海峽1號」。作為海洋新業態,也是我省首個深海漁業養殖牧場,它以大黃魚為養殖對象,通過仿野生養殖的方式,大大提升寧德大黃魚養殖產業附加值,投用後預計可年產大黃魚1500噸。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中船重工集團與我省共建深海智能漁場
    本報海口4月12日訊 (記者楊藝華 特約記者鄧韶勇)今天上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與省政府在海口籤署了《海南省現代深海漁業暨智能海洋漁場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 中國造「超級漁場」可抗12級颱風
    (原標題:中國造「超級漁場」可抗12級颱風) 由我國承建的世界首座
  • 中國重工軍民融合嫁接「一帶一路」 世界首座最大半潛式智能海上...
    原標題:中國重工軍民融合嫁接「一帶一路」 世界首座最大半潛式智能海上「漁場」問世 摘要 由中船重工旗下武船集團總承包的挪威海上漁場養魚平臺,6月3日在青島交付給挪威企業
  • 我國發明的養殖設備,智能超級漁場,7人養150萬條魚!
    接下來要講的就是關於養魚的趣聞,相信大家都知道海裡有漁場,只要是沾上大海,那規模一定很宏大,印象中漁場裡有許多捕魚用的漁網和網箱,然後成千上百條魚被撈起來,那是個壯觀的場面。除此之外,養魚人還要定期出海維護,經常出海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也不能防止利益損失,畢竟海上的天氣變化莫測,非人力所能改變。
  • 世界最大「深海漁場」青島交付 一年可養150萬條三文魚
    「海洋漁場1號」是一個巨大的圓柱體結構,停放在船塢裡,總高69米,直徑110米,四周共有12個黃色柱子,底面還有6個圓錐型壓載倉,最下面有6個圓柱,圓柱與圓柱之間是魚網連接起來,一共有16塊魚網,據說這些漁網都是從挪威運過來的,每塊高達100萬美金以上。海洋漁場最上面是總控制室等結構,是養魚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共四層樓。
  • 青島造全球首個智能海上巨型「漁場」 啟程漂到挪威去
    6月17日中午12時,載運著世界首座規模最大的半潛式智能海上「漁場」的半潛船「華海龍」號,在青島海事局交管中心的密切監控下,在「海巡0511」輪的護航下,安全駛出青島膠州灣
  • 中國製成全球首臺專業大黃魚深海養殖裝備,漁場總投資為2億多元
    在2018年的時候,中國已經建成世界上最大、我國首座全潛式大型網箱「深藍1號」,其用途是在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近日,我國又建成了全球首臺專門為大黃魚養殖設計製造的單柱式深海養殖裝備——「海峽1號」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
  • 「超級漁場」青島完成潛水裝載 即將遠航
    齊魯網6月15日青島訊(記者郭靜 趙佳 陳耀輝 青島臺崔穎 趙德峰)經過一天多的時間,世界首座最大的半潛式智能海上「漁場」終於在昨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