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 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這是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必背名段。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後等到了第一波收穫季節,路邊、山間各種莓類漸長,覆盆子就是其中一種我們常見的野莓。
我們俗話說的「苗」,也是我們常用的中藥材覆盆子。覆盆子:性味酸甘平,歸肝、腎經。有補肝腎、縮小便、助陽固精、明目作用。主治陽痿遺精、溲數遺溺、虛勞、目暗。名方五子衍宗丸裡組成「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車前子」(五子衍宗丸男科常用方劑,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不育、遺精早洩、腰痛、尿後餘瀝等)。覆盆子主要來源於薔薇科植物掌葉覆盆子的未成熟果實,也包括其他懸鉤子屬植物果實,如雲南的灰毛果莓等。
(中藥材覆盆子)
覆盆子屬於薔薇科懸鉤子屬,懸鉤子屬植物全球約500種,我國約150種,南北均有分布,長江以南各省尤盛。灌木,直立或攀援狀,常有刺;葉為羽狀或指狀複葉,稀單葉而分裂;花兩性,單生或排成聚傘花序、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通常白色,有時粉紅色;萼5深裂,宿存,常有等數的附萼;花瓣5,下位;雄蕊多數而分離;心皮數至多個,有胚珠1顆,成熟時聚集於花託上而成一漿果狀聚合果。今天我們就認識一下我們身邊常見的幾種野莓。
(花形和葉形)
1、樹莓:
也稱掌葉覆盆子、華東覆盆子,我們中藥房覆盆子的主要來源。在歐美樹莓很早就被當作水果食用。
土名叫牛奶莓,是野莓裡較大的一種,圓圓的,味道也最好。比較難摘到,因常常入藥,且收購價高,一般果子還是青色的時候,就被摘掉了,畢竟青果容易保存。掌葉覆盆子的功效包括益精明目、補腎、「令人多子」等。現在很多地方有人工栽培。採摘地點:因需要陽光,多長在「稀疏」的樹林、山坡和野地裡。種子含油10-20%。根據地域不同、品種不同,樹莓有不同顏色。
(紅色樹莓)
(黃色樹莓)
(紫色樹莓)
(黑色樹莓)
2、山莓 又稱刺葫蘆、泡兒刺、刺莓。
刺莓多生長在山坡懸崖邊向陽處,兒時家長們就因此而不允許我們自行去採摘,色味均優於下面要說的蓬蘽,所以那時候我們只能對著近在眼前卻遙不可及的果子乾流口水。《中國植物志》裡記錄「果生食或制果醬、釀酒;根入藥,有活血散瘀、止血作用。」
3、蓬蘽(péng lěi)
是那種較低矮的野草莓,一般高不超過膝蓋,而且大多長在地上,其果實表面無腺毛、空心無核的。由於生長地方接地氣,也是我們這些農村裡出來的80後的共同回憶,小夥伴們三五成群,田野裡扯一根燈心草,打個結,一串串的「苗」像糖葫蘆似的,好吃也好玩兒。
(同學家小寶摘苗歸來)
4、蛇莓
多年生草本,最多見的一種,喜歡匍匐生長在水溝邊等陰溼的地方,全株有白色柔毛,開黃色的花,植株高度不及蓬蘽。紅色的果實個頭比較小,葉子像草莓,果實是實心的,淡而無味。
大人都會跟小孩說「這東西有毒,不能吃」,其實現代藥理研究蛇莓確有微毒,大量食用會導致頭暈、噁心等,但少量食用毒素忽略不計,估計還是因為蛇莓匍匐地面,生長在野外就難以避免接觸一些蛇蟲鼠蟻,怕感染寄生蟲才不允許小孩食用,這下蛇可是背了回黑鍋,但還是有好奇之人吃了,都說淡而無味,所以也就沒被人類歸為食物。蛇莓並不是跟蛇毫無關係,據記載,蛇莓「全草供藥用,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收斂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傷,敷治疔瘡等;並用於殺滅蠅蛆」。
古代有記載炮製覆盆子的方法:《雷公炮炙論》:「凡使覆盆子,用酒蒸一宿,以水淘兩遍,曬乾用。」 《本草綱目》:「採得覆盆子,搗作薄餅,曬乾密貯,臨時以酒拌蒸,尤妙。」古時的保存和製作方法都是極耗時間和精力的,工藝複雜,我們多半難以效仿。
今日推薦食譜:覆盆子果醬
覆盆子500克(可以是樹莓、山莓或者蓬蘽),細砂糖250克,葡萄糖漿1大勺,檸檬半個
1、覆盆子清洗乾淨;
2:摘到後面的果蒂;
3:均勻的撒上細砂糖,攪拌均勻;
4:用小火慢慢熬煮;
5:熬煮中撇去產生的浮沫;
6:熬煮到果醬漸漸濃稠的時候加一大勺葡萄糖漿;
7:擠入半個檸檬的檸檬汁,熬煮到果醬成熟到凝結點;
8:放涼裝瓶。
自己動手,不添加防腐劑,是夏日冰涼甜品、烘焙的很好配料。
小貼士:野果生長在野外,而且品種繁多,並不容易辨認區分,有一些野果本身就可能有毒。生長在田間地頭的野果,可能會沾染上噴灑的農藥,近日不時有報導誤食野果百草枯中毒事件,所以野果要謹慎食用。還有,摘果子的時候,最好拿一根小棍子,踏進草叢前,先朝前面捅捅,防止蛇蟲。
微信號:ninghaijinyisheng
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