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鑽石的璀璨奪目,珍珠顯得平和優雅。女性佩戴珍珠飾物也更有賢淑大方之氣質。
眾所周知,珍珠是從珍珠蚌裡邊長出來的,偶爾去到盛產珍珠的地方旅遊時,可以看到很多售賣珍珠的人在海邊吆喝。跟賣羊肉串的商販一樣,為消除消費者的疑慮,一般都會在現場即採即賣。現場開蚌,保證真品。
珍珠蚌小汐是見過的,但是,個人真的很好奇,取完了珍珠的珍珠蚌肉能不能吃呢?貝殼兒又是如何處理的?咱們一起來探討探討趴!
珍珠蚌的一生,其實都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蛤類的一種,雙殼綱蚌目科。它之所以能長出珍珠的原因,其實是因為當珍珠蚌吃東西時,就會吸入河中或者大海中的沙子,還有其他的異物,這些沙子和異物就會刺激珍珠蚌的貝殼,產生碳酸鈣,形成了異物分層。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漂亮的珍珠。
但其實,把沙子植入蚌體內,對於蚌來說是一生痛苦的開始,它們要不斷分泌碳酸鈣來包裹沙子而減輕沙子帶來的痛苦,但隨著珍珠越來越大,這個痛苦的過程從未結束,生命卻已經到盡頭了。
河蚌與海蚌的區別
珍珠蚌分為河蚌和海蚌,兩者都可以產生珍珠,但是河蚌一次可以生長出十幾顆珍珠,而海蚌一次只能生長出一顆珍珠,所以在取珍珠的時候,它們兩者的待遇有很大的差別,通常取河蚌的珍珠就會用刀將它的貝殼完全切開,當然珍珠蚌也會死去。
而取海蚌的珍珠時,人們往往只是用刀微微撬開一個口,然後用鑷子輕輕地將珍珠取出,儘可能以不損傷到蚌肉。取出珍珠之後,又會將海蚌放回去大海養殖,以待它再長出珍珠。而這個開採過程,海蚌一般不會死掉。
由於海蚌的生產周期要比河蚌長很多,所以海蚌的珍珠質量也就比河蚌的要好得多。所得到的珍珠品質也比較高。因此,若論品質上乘,海蚌的珍珠會比河蚌好。
隨著現在的養殖技術越來越高,無論是河蚌還是海蚌出產的珍珠品質都越來越好。以前一直以為珍珠大多是不完美的圓形,或者不太規則的圓形。但原來,有些珍珠還會呈星星形狀的,也很好看呢!
珍珠蚌肉能不能吃?
看到蚌農在取完珍珠後都是直接將蚌肉扔掉的,看著都覺得浪費。這麼好的蚌肉,怎麼就扔掉了呢?
有的人朋友說長完了珍珠的蚌肉是不能吃的,但是小汐很清楚記得有一個旅遊節目裡,那位主持介紹完珍珠之後,品嘗了當地的特色宴食,其中一道菜就是珍珠蚌肉。那這些蚌肉到底能不能吃呢?
蚌肉的烹調方法
其實,生產完珍珠的蚌肉完全是可以吃的,但處理上需要下點功夫,得先將蚌肉上黑乎乎的內臟,去除乾淨。但因為河蚌是靠水中的浮遊和微生物作為食糧的,因此許多人認為,食用河蚌不安全。但其實只要處理得當,蚌肉不止能食用味道據說還是挺鮮美的。
珍珠的蚌的烹調方法可以煮湯也可以做成爆炒。並且蚌肉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還有補肝滋陰,保護眼睛,防止眼疾等食療作用。
以下為大家介紹一道爆炒蚌肉的方法,首先就是要將河蚌肉處理乾淨。將它的黏液和內臟全部要清除乾淨。之後把蚌肉放在砧板上用刀背敲打。這樣就可以使蚌肉在炒制的時候不至於太緊過硬。
然後將蚌肉用刀切成小塊兒,準備好蔥、姜、蒜,在鍋中倒油,待油燒熱,然後將蚌肉和蔥姜蒜一起放入鍋中翻炒。加入少許高湯蓋上蓋子燜煮幾分鐘。之後再加入鹽和料酒,放一些蠔油,翻炒均勻就出鍋了。
除了蚌肉,珍珠蚌的殼也是很有用處的,將貝殼曬乾以後磨成粉可以供家禽來食用。
除了蚌肉,珍珠蚌的殼也是很有用處的,將貝殼曬乾以後磨成粉可以供家禽來食用。
今天分享的「取完「珍珠」後的蚌肉到底能不能吃?看完才知道,確實不應該浪費」到這裡。本文文字為原創,圖片來源於「IG330387249、耐思珍珠」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