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的新增確診數字不斷增長,身處日本的人對感染十分不安,想要入境的人也擔心日本會不會再次收緊入境政策。
此前2020年年末的時候,厚勞省確定日本已出現在英國流行的變異病毒,政府出於防範的需要,宣布從2020年12月28日~2021年1月31日為止,暫停來自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新規入國,但不包括中、韓、泰等11個與日本達成恢復正常商務往來協議的國家和地區。
根據這條政策,只要符合提供PCR陰性證明、入境後自主隔離14天等條件,國內的商務人士、留學生以及技能實習生等仍然可以新申請入境日本。
日本政府當初的方針是,針對確認出現了變異病毒的國家和地區暫時停止新規入境,菅義偉首相也表示「如果對方國內發現了變異病毒,將立即停止」。
但隨著疫情不斷加劇,執政黨和在野黨認為這樣的做法並不保險,批判聲不斷,建議全面暫停所有國家的外國人新規入境,對包括我國在內的11國商務人士放寬入境的政策也暫停實施。
已持有在留資格的外國人仍被允許再入國,此外考慮到人道問題等有「特殊情況」的外國人也繼續作為特例承認入境。
據悉,此舉是為了配合首都圈「緊急事態宣言」的發布,原本暫停到1月11日的「GoTo Travel」在緊急事態期間也會繼續停止,預約的旅行可以免費取消,政府將補償接受解約的旅行社、住宿設施等。
很多人都覺得這一次,日本政府是想把「控制疫情」放在「恢復經濟」之前進行考慮。據SMBC日興證券的估算,在1都3縣實施1個月的緊急事態,可能會導致2021年的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在民間消費上減少3.8兆日元,上市企業的營業利潤會降低5%左右。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永濱利廣表示,如果將「GoTo」的暫停時間延長到1月末,原本預計約830億日元的經濟損失將擴大到約1940億日元。
但如果不發布緊急事態、限制入境,持續不斷的感染給日本帶來的損失可能會越來越大,最主要的就是對醫療系統的衝擊。
由於感染擴大、集群頻發,日本多地醫院的護士人手嚴重不足,對普通的診療也產生了影響,厚勞省不得不向全國的護理系大學等約280所院校提出要求,派遣擁有護士執照的教師和研究生到醫療現場進行支援。
據東洋大學教授高野龍昭稱,這其實是護理系大學團體自主發起的志願活動,厚勞省給予了政策支持,但很多網友還是對醫療現狀感到震驚,「竟然已經到動員學生的地步了嗎?」
有在醫療現場工作的護士現身說法,「護士缺人難道不是因為工作危險、獎金還被剋扣,所以辭職了嗎?」、「比起派遣學生,還是先對在現場工作、有護理經驗的人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環境吧!」
也有網友指出,「把新人送到高度緊張的醫療現場確定靠譜?」、「缺乏經驗的人不能立刻成為戰鬥力,花時間去培養反而會降低效率!」
日本醫師會等多方專家表示,醫療系統已不堪重負,再以現在的感染速度蔓延下去,「醫療崩潰」並不是沒有可能。政府必須儘快進入強力控制的階段,堅持到疫苗出現的話就能迎來曙光。
據首相表示,日本已和美國輝瑞、英國阿斯特捷利康製藥等三家公司籤訂了疫苗供給協議。其中輝瑞公司製造的疫苗從2020年10月就開始在日本實施臨床試驗,2020年12月進行了批准申請。
日本政府要求輝瑞公司在2021年1月內匯總全部的臨床試驗數據,以便日方快速進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審查,爭取在2月下旬開始優先為醫療人員、高齡者及老年人設施的員工等接種疫苗,菅總理自己也說「我會率先接種」。
日本本土的疫苗研究也有了進展,近日長崎大學表示與其他大學聯合挑戰了新冠疫苗的開發,製作了一種吸入肺部達到免疫的疫苗,已在老鼠身上成功實驗,預計年內開發動物級的疫苗,有效性被認可後會花1~2年進入安全性測試和臨床試驗。
研究者佐佐木均教授表示,吸入型疫苗兼具有效性、安全性、經濟性和簡便性,可以作為今後的一個研究方向。
該校的熱帶醫學研究所也獨立研發了一款新冠mRNA疫苗,並通過動物實驗確認了有效性,年內有望進入臨床試驗。森田公一所長說,「疫苗還有改良的餘地,如果能更有效的話,可以作為第二代疫苗提供。」
但1月7日晚日媒報導稱,首相菅義偉堅持恢復經濟的重要性,最終沒有同意該措施,在「緊急事態」期間中韓等國的外國人仍然可以商務、留學等為由申請入境,讓一眾網友大跌眼鏡。
但日本的疫情發展已到緊要關頭,各位在日本的小夥伴們還是要加強警惕,減少外出、避開人群,日常的洗手消毒也不能忘!希望新的一年,我們都能平安健康!
你認為日本此次緊急事態會有效嗎?留言評論和我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