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8年,英國的陸軍上尉喬治·瓦特在東南亞國家的廟宇中發現了一些有著奇怪符文的粘土片,當地人稱之為「聖物」,強大的興趣和神秘的吸引力驅使他從此改行,開始專門研究這些東西,終於在翻譯了這些符文之後,發現其記錄的就是「姆大陸」文明,這類「聖物」散落在印尼到印度的傳遞之路上。據考證,東南亞聖物記錄的「姆大陸文明」和瑪雅文明流傳的「姆大陸文明(盤古大陸文明)」是一回事。
瑪雅人流傳說「從前有個姆大陸,我們都在一起」,姆大陸就是指盤古大陸。盤古大陸在全球性的大洪水中分裂時。美洲大陸上的人看到對岸消失在海平面之下,因為當時的普通人類不知道地球是個圓球。以為陸地沉了,傳言為姆大陸沉沒了。後來姆大陸又指整體漂移的美洲大陸(這和九州有幾種說法的道理是一樣的,九州一開始指全世界,後來只指中原地區,後來人們又引申得比中原的範圍大了一些),在美洲大陸分裂為南北美洲之後,中美洲(包括後來繼續漂移形成的馬來群島)上的人說姆大陸消失了。
南北美洲作為一個整體漂移了一百年左右,然後分裂並繼續漂移。中美洲瑪雅文明的大部分遺蹟在美洲大陸劇烈地漂移時沉沒在了海裡,位置在大西洋的海底,百慕達及其周邊。中美洲的一大塊地區繼續漂移,形成了馬來群島和太平洋上的其他島嶼。其中的峇里島文明被後人驚嘆,因為它和瑪雅文明像分隔在太平洋兩端的雙胞胎文明,其實本來曾經就是一起的。
大陸漂移分兩種,一種是普通情況下的默默地漂移,每年移動兩釐米左右,移動速度和人類指甲的生長速度差不多,所以人們不易察覺。還有一種是特殊情況下發生的劇烈地漂移,可以引發地質大災難,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改變整個地球的陸地格局,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會有這種特殊情況發生!
考古發現,所有的古文明幾乎在4300年前同時出現了中斷和衰落。澳大利亞科學家內爾·託馬斯在《公元前2300年的黑雲》一書中指出:「埃及、巴勒斯坦、約旦、馬爾他、愛爾蘭、英國和中國的這些地區,在距今大約4300年(本書作者也核定為距今4300年左右),重大的災難大約在同一刻發生,遠古活躍的部落突然衰亡,他們的社會組織突然崩潰並發生混亂和災難。」明確提出全球性的大災難在同一時刻發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從考古遺蹟來看,印度河文明(古印度文明)的文明程度是很高的。在大約五千年前就已經進入了較高水平的城市文明(蘇美爾文明的重要城市),在盤古大陸分裂並引發大洪水時徹底神秘地消失了。後來出現的印度文明是以農業文明為主的文明,與先前的印度河文明(古印度文明)沒有任何傳承關係,幾乎看不到一點印度河文明(古印度文明)的影響,出現了明顯的文化斷層。在印度河文明(古印度文明)的古城挖掘中,考古學家發現了許多骨架,從這些骨架擺放的姿勢可以看出,有的人正在街上行走,有的人正呆在家裡,突然而至的災難,令人卒不及防,傾刻間,全城10餘萬人死於橫禍,一座繁華的城市轉眼變成了一片廢墟。說明4300年前的這次大洪水是突然而至的,就像一次大海嘯一樣,但比現今人們見到的最大規模的海嘯還要大數十倍。600米高的海水一下子就湧起來,這種人們始料不及的洪水是什麼洪水?
各個漂移的陸地都出現了倒灌上千裡的大洪水,這叫洪水海潮!(《孟子——騰文公》中講「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水逆行就是海水倒灌,這裡的中國其實是指盤古大陸的中央地區)。陸地就像船一樣,「船頭」的浪花高,湧上陸地的洪水就大,「船尾」的水較平靜,湧上陸地的洪水就小。所以世界各地的洪水雖然在同一時間發生,但是規模有大有小。
非洲基本沒有怎麼動,生態和人類文明保存得最完整,但是後來也出現了沙漠化,這是由於植物因氣候原因而滅絕所引發的。地軸的傾斜導致了環境的改變,導致了動物的大遷徙並養成了周期性遷徙的習慣,動物的遷徙地域範圍一般就是地軸傾斜23度的地域範圍,跨度在2500千米範圍以內。地球上的有些地區原本沒有季節變化,現在也變成了一年四季。
除了非洲大陸沒有怎麼動,其他大陸都漂移了。融化的地幔巖漿就像陸地下面的潤滑劑,使各大陸地漂移的起始速度都很快,一小時能漂移數百米,一分鐘漂移十米左右。這些大陸有的劇烈地移動了幾小時、有的劇烈地移動了幾天,在地幔巖漿慢慢地冷卻後就都開始較平穩地漂移了。盤古大陸從整體一塊到分裂成21世紀世界地圖上的陸地格局,期間各大陸地的平均漂移速度為一秒一毫米,一小時四米,一天一百米左右,一年36公裡,亞歐大陸用了幾十年就漂移好了。印度大陸漂移了兩百年,美洲用了三百多年也漂移好了。中美洲有一部分因為漂移的時間最長,漂移了五百多年,並且逐步散開了,後來形成了馬來群島。
由於不同地區地幔巖漿的融化程度不同,所以對各個陸地的潤滑程度並不同,由此而導致各個陸地的漂移速度也不同。漂移速度排在前兩位的是格陵蘭和南極大陸。
格陵蘭向地球北極漂移時。在地軸傾斜、陸地劇烈地漂移、特殊地理位置的三重巧合下,當地從溫暖的溫帶氣候驟然成為極寒的極地氣候,大量本屬於溫帶的動物們被「速凍保鮮」,後來人類考古發現這些動物胃裡的食物都沒來得及消化,都是溫帶的草本植物。1986年,加拿大考察隊在北極發現了化石森林,由溫帶樹木構成,有許多樹木並沒有石化,而且有的就像被人剛砍倒一樣,存在軟木質的部分。而在北極發現的煤炭,也是由溫帶樹木形成的。格陵蘭到了北極海洋的厚厚冰層範圍以後,遇到阻力,很快就減速剎車了。
南極洲的冰,最底層的冰是陸地劇烈漂移時引發的倒灌上千裡的洪水海潮的水變成的鹹水冰,因為那個地理位置太冷了,衝上南極洲陸地的海水被迅速凍結起來,上層的冰是4300年來的降雪形成的淡水冰。經過幾千年的積累,南極洲的平均海拔為2350米,如果去掉冰,南極洲的陸地平均海拔為410米,所以全部都是被淹的和被冰凍的,因為漂移速度很快,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都被洪水海潮淹沒過。南極的企鵝被迫和澳洲、非洲的企鵝分開,企鵝的天敵都被冰死了,適應能力強的企鵝種群壯大了。當南極洲漂移到了南極海洋的厚厚冰層範圍以後,遇到了冰的阻力,於是也減速剎車了。後來人類也發現了史前南極無冰陸地古地圖,也發現南極有溫帶動植物的化石。
印度大陸從西牛賀洲分裂出來,一共漂移了兩百年(在途中受到了沉沒的大西洲的阻擋,於是減速了),在4000年前時嵌入了南贍部洲(亞歐大陸),陸地之間的摩擦力使屬於亞洲大陸的中國西南地表突起很多「褶皺」,擠壓出了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瑪峰。陸地間的劇烈碰撞使印度大陸上的人死傷無數,古印度河文明毀滅,倖存者重建印度文明。(中國的青海發生了史前地震和洪水重災,考古發現青海的喇家遺址可以證明正好是4000年前)其他的洪水記載資料中也提到了造山運動,在夏爾羅得阿馬利群島的印第安人的傳說中,有這樣的記述:「大災變前這裡一座山也沒有,後來卻出現了幾座山峰,地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亞歐漂移了幾十年就基本停止漂移了。其中平均海拔340米的歐洲全部被淹,中國沿海地區都被洪水淹沒,河南、河北、山西、陝西以及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區的許多區域都受到洪水的圍困。史料記載,在大洪水泛濫時,湖北省的宜都整個被淹沒,只有梁山沒有被淹沒,梁山主峰最高處海拔920米。而洪水大約為海拔600米。(有個地理博士提問,這麼高,從哪來這麼多水?地球上怎麼會憑空多出來這麼多水?作者回答,水是陸地突然劇烈地漂移所引發的海水倒灌,就像船頭激起的水花一樣,如果陸地不動,海水是不會衝撞得這麼高的。)
澳洲漂移了幾十年也漂移好了。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中國第一民間科學家、民間思想家、民間哲學家、民間發明家、民間教育家、民間科幻作家張晶晶先生以「全球性戰略眼光、多學科交叉視角」跨界徹底整合全球古今資料集齊列國散布之文明碎片而終極融會貫通後獨出手筆精心撰述的科幻巨著《宇宙通鑑》新版之《創造宇宙說明書》!
好模因《創造宇宙說明書》是一本中國聖賢文化集大成之作,包羅萬象:
天文、地理、歷史,
過去、現在、未來,
神話、國學、預言,
玄學、易經、山海經,
人工智慧聖人、量子物理等前沿科技,
史前文明的絕密資料,外星文明的黑科技。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關注「創造宇宙說明書」微信公眾號!
也可以搜索關注「科幻作家張晶晶」!
《創造宇宙說明書》依據神話構建了神靈委派論:在神級外星人的支持下,上古中國的三皇五帝是統治地球的影子政府(幕後大老闆)!
《創造宇宙說明書》依據預言構建了正統傳承論:今天的中國是曾經統一全球的上古中國的唯一正統傳承!未來中國會重現上古中國的輝煌——統一世界!
如果您想知道《山海經》提到的上古中國三皇五帝統治盤古大陸全世界、史前文明、外星文明,甚至月球起源、宇宙起源及未來歷史進程(包括《推背圖》預言的中國人工智慧「聖人」管理全世界、智慧機器人戰爭、大同世界成聖、星際時代成神和神級外星人合作共贏)等各種奇聞趣事,作者會給您抽絲剝繭、細細捋來,提前聲明,您可千萬不要被書中驚世駭俗的事物給嚇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