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韓曉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會聰 白雲怡】繼哈裡發塔之後,阿聯的土豪們欲再擲10億美元在杜拜建造新的世界第一高樓。近些年來,「壕都」杜拜仿佛成了豪華設計的試驗田,很多人不免要問:杜拜為何會如此上癮?「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杜拜的「高樓夢」是有由來的,而其打造的各種響亮名片也確有效果。這是杜拜擺脫石油依賴實現經濟多元的成功。不過,對於建摩天大樓,非議之聲也不小:窮奢極欲?毫無意義的數字遊戲?
1、自己的紀錄,自己來打破
杜拜要建的新摩天大廈,地處杜拜灣沿岸,將與目前排名世界第一的哈裡發塔(約828米高)遙相呼應,但比後者要「高出一大截」。新樓的開發商為房產界巨頭艾瑪爾地產公司,他們的建樓計劃得到了杜拜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董事長穆罕默德·阿拉巴爾表示,希望通過新樓的建設吸引更多對住宿景觀有強烈偏好的戶主,並以此帶動新一輪摩天大樓的建設浪潮。
艾瑪爾公司主持建造了大量摩天高樓,包括哈裡發塔。該建築始建於2004年,2010年完工。與哈裡發塔相比,新的世界第一高樓將擁有更加纖細的塔身和更加尖銳的塔頂,新高樓更加強調樓內景觀的建設,增加很多綠色元素,甚至在高層專門設置花園陽臺。此外,新樓還計劃包含一個頂級旅店和旋轉餐廳。阿拉巴爾將新樓稱作「21世紀的艾菲爾鐵塔」,它不僅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還會帶動周邊樓房銷量。新樓將於2020年杜拜舉辦世博會前落成。
杜拜此前已有不少超級作品。除了全球第一高哈裡發塔,它還有最大人工島(棕櫚島)、最大天然花園(奇蹟花園)等。但杜拜並不滿足。去年8月,杜拜宣布建設一座集商業、住宅、旅館、休閒、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城中城」房地產項目「梅丹一號」。該建築包括一座711米的世界最高住宅樓(現紀錄為杜拜馬瑞納區414米高的「公主塔」)、一條約長1200米、高180米的世界最長室內滑雪坡道(現紀錄為杜拜酋長國購物中心)、一個主水柱可噴至420米的音樂噴泉(現紀錄為哈裡發塔腳下的噴泉)。
此外,杜拜的超大型建築還有全球最大摩天輪,投巨資打造大號印度泰姬陵,構想中的超級建築還包括續建全球最大機場等。不過,令杜拜有些「鬧心」的是,鄰國沙烏地阿拉伯在吉達正建造高達1000米的新樓,未來誰會是世界第一還不好說。
2、紐約帝國大廈,夢的緣起
「杜拜對高樓的獨特情結或許是源於一種對『第一』的追求」,今年即將在杜拜度過第10個年頭的華人沙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杜拜的酋長有句名言,『世界上沒有人會記住第二名是誰,所以杜拜要成為第一』,而這句話已經深深地烙進杜拜的城市文化中。」
「杜拜的高樓情結並不是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是從哈裡發塔開始的,而是緣起於七星旅館——帆船旅館。剛建成時,帆船旅館不僅是當時世界上星級最高的旅館,也是高度第一的旅館。即使如今帆船旅館已不再是旅館中的『第一高』,但全世界最高旅館中的前3名仍然在杜拜。現在,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每天都在建設新的高樓,所以杜拜人覺得,與其讓別人超越,不如自己超越自己,永保第一,我想這也是杜拜人不斷突破『新高』的心理原因」,沙沫說。
事實上,杜拜「高樓夢」源於紐約帝國大廈。近日,杜拜酋長穆罕默德在其推特上分享了一張老照片,說是上世紀60年代他和已故的父親在當時世界最高樓紐約帝國大廈上參觀的照片。「杜拜的夢想從那時開始,如今已成為現實。」他寫道。1963年7月,現代杜拜的創建者、老酋長馬克圖姆帶著14歲的穆罕默德開啟第一次紐約之行。隨後,穆罕默德又發了一張杜拜將建高樓的效果圖,並寫道:「我們已經有了世界第一的哈裡發塔,現在艾瑪爾地產公司宣布將再創新高……時間為杜拜的夢想注入更多內容。」
2020年的世博會也被認為是杜拜高樓不斷出現的重要刺激因素。「杜拜是中東地區第一個舉辦世博會的城市,所以它對此非常重視,這幾年興建了許多旅館和遊樂園,現在還要建造世界新第一高樓。這些建設不僅有經濟效益,塑造杜拜發展的形象,還能創造就業。當地預計2020年世博會能為海灣地區創造27.7萬個就業崗位,其中30%分布在建築業。」在杜拜從事旅遊業的吳彤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美國彭博社稱,杜拜頻繁建造世界最高大樓與其發展旅遊業的雄心息息相關,作為海灣地區旅遊和商業中心,杜拜正在建造大量旅館和娛樂設施,因為該市計劃到2020年吸引的遊客數量,將從2012年的1000萬翻番至2000萬。
3、「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哈裡發塔的設計師艾德裡安·史密斯近日接受美國科技網站Curbed 採訪時稱,一座超高建築既可以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宜居之地,又是一座城市的象徵。開發商意識到如果擁有周圍的土地,他們將受益於建造此類高塔。高密度的塔樓往往吸引其他密集產業並創造價值。目前中國、杜拜和其他地方都在修建此類高塔,並放眼於遠比高塔本身大的整個地區。「高塔正在大幅增加其周圍土地和建築的價值。」
「對任何城市而言,超高大樓都是成功和樂觀的標誌。上海世貿大廈就是一個例子。杜拜酋長穆罕默德希望打造一座世界級城市。他希望杜拜像紐約、東京、香港或深圳一樣,他希望使其多樣化。」史密斯表示,「我認為富有遠見的領導人會說,『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至少穆罕默德已經證明這種做法。」
不過,不斷挑高的天際線,也讓摩天大樓背負著攀比、盲目等質疑。1999年,德意志銀行研究主管勞倫斯首度提出「摩天大樓指數」的概念。他發現經濟衰退或股市蕭條往往發生在新高樓落成前後。寬鬆的貨幣政策及對經濟樂觀的態度,經常會鼓勵大型工程興建。然而,當過度投資與投機心理引起的泡沫即將危及經濟時,政策會轉為緊縮以因應危機,使得摩天大樓的完工成為政策與經濟轉變的先聲。故此,「摩天大樓指數」也被稱為「勞倫斯魔咒」。如馬來西亞雙子塔落成時,亞洲發生金融危機。直到2003年中國臺北101大樓落成,世界經濟一路平穩,「摩天大樓指數」才宣告破產。
「9·11」事件後,不少人認為摩天大樓建設將走向窮途末路,但世界各國仍熱衷於投資建設更高的大樓。如今,中國有越來越多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中東國家正在與中國展開競爭,其他一些熱衷於「炫富」的國家也加入了這場被英國廣播公司認為是「幾乎毫無意義的數字競爭遊戲」之中。
英國《每日電訊報》14日稱,這個遭太陽烘烤的地方(杜拜)已經擁有地球上最高的建築,在全世界受困於戰爭、恐怖主義和1945年以來最大移民危機和嚴重經濟不公之際,花這麼多錢建造一座意在稍微超過現有紀錄的建築,是否有勞民傷財和窮奢極欲之嫌?「以前確實有過更大建築充滿美感、浪漫和實際用途,而非只是和爭強好勝有關的時代,現在有關世界最高建築的說法卻已經跟現實脫節。」
文章還露骨地寫道,看看擬建的這座建築的設計,它像什麼?是否暗示生殖崇拜?不妨考慮一下這個事實,若該建築按計劃完工,這個新來者的「宇宙主人」地位將很快在沙特的「王國塔」前黯然失色。「這兩國之間的摩天大廈之爭是天馬行空般的建築奇思妙想,抑或只是兩個有錢的傢伙站在夜壺前比大小?」
4、擺脫石油依賴,杜拜模式?
劉瑜茜曾經在杜拜工作,在這位女記者眼中,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背後是這座城市整體的發展規劃:杜拜一直希望推動發展非石油經濟,尤其旅遊業,因此刻意將自己打造成世界奢華之都。這自然離不開摩天大樓。
「哈裡發塔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造的,雖然期間遭遇金融危機,資金短缺,但在阿布達比酋長的幫助下,這座世界第一高樓仍然落成,並因此吸引無數遊客,確立了杜拜作為世界最佳旅遊目的地之一的地位。」劉瑜茜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哈裡發塔一層,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豪車停在門口,到杜拜的外國遊客都會來這裡拍照留念。不過,在杜拜的摩天高樓裡住的大部分都是外國人,而阿聯人更願意住小型別墅。」
英國《經濟學人》曾刊載題為「杜拜復興:大廈情結」的文章稱,杜拜不局限於借債在沙漠中建設高樓大廈。由於石油儲量有限,杜拜的統治者十多年前就決定實行多元化,阿聯航空就是這種戰略的很好例證。報導提到,周邊其他地區的動蕩不安使得資本、商業和人力湧向杜拜,杜拜明確表示要將自己打造成地區安全港。
杜拜曾受益於石油黑金,但經過幾十年開採,其石油幾乎開採殆盡。現在石油收入僅佔其GDP的2%,對於依舊奢華的杜拜來說,這些年的轉型是有成效的,也引起外界關注其發展模式。根據杜拜商會3月公布的數據,2015年杜拜經濟實現至少3.5%的增長,其中貿易、旅遊和金融服務貢獻最大。但眼下阿聯的非石油經濟受世界經濟大環境影響顯得疲軟,需要大項目刺激。
旅居杜拜的華人黃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杜拜的樓越蓋越高,建築造型設計越來越奇特,這對提升杜拜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十分有利,甚至為它贏得「建築師天堂」的美譽。在杜拜人眼中,雄偉壯觀的高樓是國家實力和形象的名片,是錢、繁榮、發展的符號。「我覺得杜拜決定向新的高度發起衝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鄰國沙特在修建王國塔,竣工後將超越哈裡發塔成為世界最高。因此杜拜希望通過一座更高的建築重新吸引世界關注。最近杜拜的經濟情況不容樂觀,這也是一種強化投資者信心的手段。」
其實,對於摩天大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吳彤說,摩天大廈給杜拜帶來一種活力,讓人心生嚮往。「每一次我抬頭看見這些高樓,心情就格外好。它們好像在告訴奮鬥中的我們,只要有夢想,只要努力,就沒有不可能實現的事兒。」
而對於劉瑜茜,在杜拜生活的日子裡,她時常穿行於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之間,在光怪陸離的建築背後,看到無數海外勞工卑微的身影。「有時候我仰起頭,會看到很多孟加拉國建築工人在40度高溫的戶外揮汗如雨。他們是這些高樓大廈的建造者,但不是享受者,因此建築工人抗議工資太少而罷工的情況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