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畢卡索,就是正確打開現代藝術的方式

2020-12-25 騰訊網

在全世界前 10 名拍賣價最高的畫作裡,畢卡索的作品佔據四幅。作為一個生前便由羅浮宮收藏畫作的畫家,他的存在無疑為西方美術史抹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畢卡索這個在很多人眼裡繪畫不如三歲小朋友的人憑什麼那麼厲害?

你來看看他的畫

要構圖圖沒構圖,要造型沒造型,還沒我兒子畫的好看,到底憑啥叫大師?難道畫的看不懂就可以稱為大師了嗎?

那你了解過少年時期的畢卡索嗎?可能答案就在這裡。

01

畢卡索不如你?他年輕時候的作品你見過嗎?

畢卡索曾經說過:「我在小時候已經畫得像大師拉斐爾一樣,但我卻花了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如何像小孩子一樣作畫。」

你以為他這樣說是自戀?那我們就走進他的小時候,來看看他四歲時候的作品。

從構圖到色彩搭配到人物形象,從遮擋關係到動態把握,這是一個四歲連筆都拿不穩的小朋友的作品,想想四歲的我們在做什麼,玩泥巴??

這個世界真的是有天才的,畢卡索就是!而天才的進步也是飛速的。

畢卡索12歲時候的素描石膏像,你覺得這已經很優秀很震驚了?完全不夠!他十三歲的作品就完全可以媲美很多寫實主義大師了。

這是畢卡索13歲時候畫的素描石膏作品:

畢卡索13歲是的油畫作品《老漁夫》:

《最初的聖餐》畢卡索14歲的作品:

而這幅《科學與慈悲》是畢卡索進入藝術學校後,在老師的指點下創作的。

我們可以看到這幅畫面展示了醫生和修女共同護理病人的場景,整個畫面的色調是非常沉重的,透過畫面我們可以看到畢卡索的思考和他的人道主義精神,這樣飽有內涵的畫作,誰能相信它出於一個年僅15歲的少年之手。

有沒有被深深震撼到,我們以為畫畫連孩子都比不過的畢卡索,竟然年輕時候的作品寫實到如此地步。

所以,畢卡索說的在小時候畫得像大師一樣真的不是在誇張。那為什麼畢卡索之後的作品變成了那個樣子?更奇怪的是畢卡索名震畫壇並不是因為寫實,而是在立體主義之後。

可見基本功是大師的必要卻不充分條件,我們看大師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02

畢卡索「越畫越差」?

看了早年畢卡索的畫作我們有理由懷疑他是在「逆生長」狀態,畢卡索真的是「越畫越差」嗎?看一下畢老師的自畫像發展史吧。

15歲

24歲

56歲

看完是不是一臉的問號?其實正像畢卡索自己說的那樣「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他放棄了自己的舒適圈,背離傳統的繪畫道路,來到藝術之都巴黎開啟屬於畢卡索獨一無二的藝術道路。

在我們被驚豔的青年時候後,畢卡索因為被好友自殺影響進入憂鬱陰沉的藍色時期。情人奧利維葉的出現為畢卡索的繪畫注入一股鮮活的氣息,畫面瀰漫著粉紅色的浪漫環宇。再到他最被人所知的立體主義,使畢卡索真正的名聲大噪起來。可見他一直在創新,在改變,畢卡索也因創作方法的多變和作品風格的多樣而被譽為「永遠年輕的畫家」。

藍色時期畢卡索作品

粉紅色時期畢卡索作品

立體時期畢卡索作品

提到立體主義不得不提的就是《亞威農少女》,它被認為是最早的立體風格作品,立體主義也被認為是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分水嶺。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女性似乎是被扭曲著表現出來的,但實際上最左邊的帶有埃及常有的正面律的姿態,而中間兩個人的臉上我們可以看到西班牙古伊比利亞雕刻的痕跡,右邊女性則是受到非洲藝術的影響,每個形象都是畢卡索深思熟慮而創作出來的,是他在豐富的知識背景下的創新。誰還敢說這是簡簡單單的臆造?

畢卡索一直在思索,在改變,雖然在我們看來這些似乎是「逆生長」的。

這就是畢卡索自己的獨特,從後印象主義、野獸主義和古典主義中去領悟創新,並且並受到非洲黑人雕刻和古代伊比利亞人藝術的影響,他對東方的藝術也具有非常的興趣,塞尚的幾何形構圖幾何結構美更是給了他新的靈感追求。

「當一個畫家看到他所要畫的對象的正面時,難道對象就沒有側面和背面麼?……我們能不能『同時地』把它們畫出來呢?也就是說能不能用『二維』的畫布畫出『多維』的物體呢?」

——畢卡索

畢卡索是個具有冒險精神的天才,他希望在畫作上去表現一個動態的人物,一個具有「雙面性」而不單調的個體,他的不斷嘗試也成就了他不斷超越自己、富於變化的藝術風格。他一面開拓著新的藝術樣式,一面卻又回到舊的樣式中去尋找新的可能性,這是畢卡索作品難以被大家所理解的原因,也是畢卡索可能擁有如此成就的原因。

03

親眼看到自己畫作被收藏進羅浮宮的人

這個就很優秀了,畢卡索這個願意打破自己去進行蛻變的天才也註定不平凡。對於影響力僅局限在藝術圈子裡的人,大眾未必會對他俯首稱臣,而畢卡索的藝術能量之大,已經輻射到了建築、奢侈品,甚至人們的日常生活。

比如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柯布西耶就深受畢卡索的影響,他的薩伏伊別墅就是從畢卡索的《格爾尼卡》中得到靈感。

畢卡索作品——《格爾尼卡》

柯布西耶作品——薩伏伊別墅

而當香奈兒和畢卡索碰撞在一起,又會產生什麼樣新的火花呢?

1924年,在芭蕾舞劇《藍色列車》上,香奈兒擔任全劇服裝設計、畢卡索負責節目單和幕布的創作,二人的合作也為這個舞臺增彩不少,兩個人也是至交的好友。

畢卡索為芭蕾舞劇創作的巨型布景《藍色列車》

畢卡索曾透露過,「繪畫不是一個美學過程,而是......一種魔法,一種獲取權力的方式,它凌駕於我們的恐懼與欲望之上。」看懂了畢卡索的作品,就能理解畢卡索想要表達的「魔法」,並且把它化用到生活中的其他領域。

這也是我們今天要來了解畢卡索的意義,給自己點亮一個全新的審美技能,是其一,汲取畢卡索藝術中的寶藏,則是其二。

要想徹底了解畢卡索,說難也難,難的地方陳丹青也告訴了我們,「大家看了畢卡索的作品後還是不太懂。畢卡索為什麼不好懂,這牽涉到一個知識準備,一個眼界。」

所以真的要懂畢卡索,並不是可以瞬間完成的事情,或許要看一下非洲藝術,塞尚的藝術,看一下新古典主義也就是安格爾的藝術,還有希臘的藝術……

針對這個難點,我們特地為大家準備了一個畢卡索專欄課程,聯合了距離畢卡索最近的主講人團隊——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一起來為大家講透畢卡索。

相關焦點

  • 現當代藝術欣賞(畢卡索與杜尚)
    古典藝術描繪現實和宗教,追求真善美和偉光正,表達形似;現當代藝術著重表達自己的藝術理念,表達主觀的審美情緒和自我,追求真實、自然、神似。從這個角度來看,印象派藝術可以作為近現代藝術的開端。後印象主義三巨頭塞尚、梵谷、高更,他們的藝術觀念直接啟發了現當代藝術的三條主線。
  • 現代藝術難懂?了解畢卡索稱為吾人之父的塞尚,就懂一半了
    如果問一個哪怕對於現代藝術或者整個藝術史都沒有什麼了解的人,他所知道的知名畫家,達文西應該排在第一位,而緊隨其後的,毋庸置疑應該就是畢卡索。畢卡索的名氣,大到哪怕在非藝術領域,甚至在整個人類的觀念領域都有影響。
  • 張敢:看懂西方現當代藝術
    杜尚的這一舉動引發了藝術圈的激烈爭論——一個沒有任何創造性的日常生活用品怎麼能跟藝術扯上關係?藝術的真諦到底是什麼?一百年後,馬塞爾·杜尚已經成為西方現代藝術當之無愧的代表人物。但無論是藝術圈還是普通人,圍繞著這些特別藝術表現形式的討論依然沒有停止。
  • 現代藝術大師畢卡索的陶瓷作品《貓頭鷹》等真跡在山東濟南展出
    中新網濟南5月1日電 現代藝術大師畢卡索的陶瓷作品《貓頭鷹》、畫作《穿著圍裙的瑪雅》《頭髮蓬鬆的女人》等真跡5月1日在山東濟南展出。作為現代藝術的創始人和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卡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
  •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畢卡索油畫等5幅畫失竊
    新華社巴黎5月20日電(記者尚 栩)據法國媒體20日報導,當地時間19日夜間至20日凌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的5幅分別出自畢卡索、馬蒂斯、布拉克、萊熱以及莫迪利亞尼之手的畫作失竊。據警方說,失竊畫作總估價高達5億歐元。  據媒體報導,失竊的5幅畫作中有馬蒂斯的《田園曲》、莫迪利亞尼的《持扇的女人》和畢卡索的《鴿子與豌豆》。
  • 為什麼畢卡索稱讚塞尚為「現代藝術之父」?
    對於看得懂的人來說,這就是藝術,但如果不懂,很可能會抓起身旁的雨傘把梵谷揍一頓。後來的畢卡索,將這種畫法發揮到了極致。姑娘們排著隊求他「蹂躪」自己的臉。看到這裡,如果你依然對塞尚的作品喜歡不起來,那也是很正常的。可能他的想法太過前衛了,時至今日也無法被所有人接受。
  • 「畢卡索&達利真跡展」正式啟幕
    此次展覽首次在成都集中呈現兩位大師的200餘件藝術真跡,涵蓋雕塑、陶藝、限量籤名版畫、生活影像、絕版海報、授權影像動畫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如畢卡索的親筆手繪陶藝、自畫像系列限量版畫以及達利的代表作雕塑《天使的幻想》(熱映電影《春嬌救志明》中深得男主喜愛和收藏的達利名作)、《燃燒的女人》、《時間的輪廓》、《凱旋的大象》等。
  • 我們的生活早已被現代藝術所包圍,我們卻依然不認識現代藝術
    由英國泰特美術館總監威爾·貢培茲(Will Gompertz)所著的《現代藝術150年》,在中國一經出版,便受到藝術愛好者們的關注和好評。它清晰而且輕鬆地講述了從19世紀中期直至現今的西方現代藝術,為讀者呈現了能看懂的現代藝術史。「我希望,當你下一次去美術館時,它能使你的經歷少一些害怕,多幾分有趣。」貢培茲如是說。
  • 漫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感受現代藝術的輝煌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庭院現代繪畫流派繁多,各門類作品汗牛充棟,歸根到底,畫家已不再以真實性為第一要務,他們明目張胆地在個人作品中宣洩自己的情感,這在古典繪畫中是很難想像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內事有一失,必有一得。
  • 現代藝術創始人,現代派繪畫代表,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繪畫作品欣賞
    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藝術才能,他的父親是個美術教師,又曾在美術學院接受過比較嚴格的繪畫訓練,具有堅實的造型能力。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馬拉加(Malaga),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
  • 918,從畢卡索《格爾尼卡》談戰爭反思與藝術
    在本書中,詹姆斯·艾德禮為我們深度解析了這幅曠世名作的來龍去脈、其背後的社會文化意義,以及它是如何影響了無數現代藝術家,並在不斷變遷的社會形態中被賦予了永恆的價值。畢卡索的作品自然不是只因戰爭而創作出來,這個跟20世紀初的藝術氛圍有著相當大的關係,要更深入解讀畢卡索的作品,就要對當時的藝術世界有更全面的了解。20世紀初的藝術,普遍被稱為「先鋒藝術」,有別於過去兩千年的傳統藝術,可以說跳躍性極大,不要說去理解,連解釋都不容易。
  • 時裝的藝術哲學——mikibana舉辦畢卡索真跡展
    當藝術與時裝邂逅,人們往往不會追究這場極致是誰從屬於誰,而將更多地驚羨於這樣一場視覺盛宴!9月17日,mikibana在深圳海岸城舉辦「mikibana——畢卡索真跡展」,向藝術致敬,向藝術家致敬。在2011秋冬,mikibana便以藝術大師畢卡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為靈感來源,解構出色彩與幾何圖案,設計了一系列富有創意和價值感的高級時裝。
  • 為什麼這麼汙的地方,居然打開了現代藝術的大門?
    藝術之都巴黎與現代藝術有著諸多淵源。/ Unsplash一百年前,誰為現代藝術開宗立派?誰為一戰紀實?誰通向包浩斯?誰為藝術史留下最先鋒一頁?誰的創造力影響至2017年?文/孫琳琳現代藝術的故事,最好從1917年講起。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打到了第三年,超過六千萬人捲入戰爭,其中約六分之一失去生命。
  • 畢卡索作品大展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
    這些創作於1893至1921年間的作品,共同展示了這位現代藝術史上最為大膽、最具原創性、最為多產的天才——畢卡索的藝術創作的形成與演變過程。與慣常將畢卡索的藝術生涯簡化為一系列嚴格定義和相互封閉的創作時期的策展方式有所不同,此次展覽在不同創作階段之間保留了開放性和穿越性的視角,由此呈現同時存在於畢卡索身上多種看似矛盾的藝術語言,也使觀眾得以體察這些藝術風格轉變背後的歷史與個人生活現實。
  • 畢卡索: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
    2004年5月,畢卡索早期作品《拿著菸斗的男孩》以1.04億美元的價格結標,刷新了1990年文生·梵谷一幅畫作82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畫作之一。主要作品《亞威農少女》畢卡索作,1907年,油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1906年畢卡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繪畫影響,而轉向一種新畫風的探索。
  • 畢卡索名畫被撕,藝術得靠被毀才能上熱搜?
    被撕毀的畢卡索名畫《女子半身像》,由畢卡索在1944年創作。藝術新聞終於又上了一次熱搜。據英國媒體報導,在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一名20歲男子把一幅價值約2千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億的畫作撕毀。被毀畫作名為《女子半身像》,由畢卡索在1944年創作,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
  • 擴建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創新展覽敘事方式
    ▲巴勃羅 畢卡索《亞威農少女》,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藝術史是一個相互關聯,互為參照,錯綜複雜的關係網。 藝術,無論主題如何,通常都是關於其他藝術的,即使對現代藝術家來說也是如此。儘管現代藝術家拒絕墨守成規、循規蹈矩,儘管那些敢於冒險的人們永遠地改變了我們對其他學科藝術的看法,但他們並沒有拒絕過去。 恰恰相反(參考T.S.艾略特的著作《傳統與個人才能》),他們想像自己和所崇拜的其他任何時代的藝術家一樣優秀。
  • 朵拉·瑪爾與畢卡索:藝術與女人
    ·瑪爾曾經被描述為「一個捕捉圖像的黑髮女獵手」,她身上的標籤多不勝數,畢卡索的情人,甚至藝術靈感的來源「繆斯」,從那些畢卡索為其所畫的肖像便可見一斑。我其實並不關心諸如她的攝影、迷幻與創造力,遠超與畢卡索的關係,對於畢卡索而言,朵拉不過是這個散發著藝術頹唐氣息的老男人,用給女人畫像誘惑的女人之一。畢卡索的《坐在扶手椅上的女人》被佳士得拍賣出2000萬英鎊的高價,這算是朵拉最傑出的肖像之一。趙麗華說詩歌對女人完全不同,類似朵拉的那些肖像,乳房,小腹,恥骨,都是寂寞的。
  • 如何看待西方現代繪畫藝術
    在西方藝術中,最喜歡的就是現代藝術這一段。也有朋友經常說:為什麼我覺得現代藝術,尤其是印象派之後的藝術,越來越看不懂了?看上去都是些又醜、又奇又怪的東西,是自己學識不夠還是現代藝術真的太垃圾了?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是我們在看現代藝術時的視角失了焦。那麼,該怎麼看呢?
  • 寧波老外灘畢卡索藝術大展完美落幕
    自2020年8月29日至11月29日,位於寧波老外灘北岸藝術中心畢卡索藝術大展一直備受矚目,如此高規格世界頂級藝術大師IP的商業藝術大展是否能夠引起寧波市民的文化消費熱情?是否有人願意花60元門票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