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揚州 | 高旻寺:古運河畔 凝望古今

2020-10-25 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最近,揚州試運營了兩條「水上巴士」遊覽線,其中一條的路線是從東關古渡出發,可以抵達瓜洲古渡。這條路線有八個停靠點,其中一個是馳名中外的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高旻寺。本期《運河揚州》就和大家聊一聊高旻寺與運河的密切聯繫。



作為國家重點保護寺廟,高旻寺位於揚州南郊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的三汊河口,相傳始建於隋代,到了清朝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與運河之間的緊密聯繫,它被改建為了行宮,康熙和乾隆皇帝南巡時都曾經駐蹕在此。



清順治八年,兩河總督吳惟華在三汊河岸籌建了七級寶塔,用以鎮鎖運河、紓緩水患。寶塔被命名為「天中塔」,取高聳入天之意,塔建成後又建了塔廟。康熙年間,兩淮鹽商捐資對塔廟進行了修繕和擴建。1703年康熙皇帝第四次南巡,曾登臨天中塔,極頂四眺,有高入天際之感,賜名塔廟「高旻寺」。如今在高旻寺的山門上,依然嵌有康熙手書「敕建高旻寺」的漢白玉石額。



潘寶明 揚州大學碩士生導師 旅遊文化研究專家:

這一條實際上是伊婁河,從瓜洲到揚州它是必經之道,而到了這個地方又分成三岔,所以稱為三汊河,過去幾條水集中的地方,大家認為這是九龍福地。談到運河就要談到他們到南方來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根治水患,乾隆南巡碑當中有一句重要的話,「南巡之事,莫大於河工」,也就是南巡當中最大的事情就是河工,就是治理運河。



康熙四十四年春,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為迎接聖駕,高旻寺西建起了行宮。


潘寶明 揚州大學碩士生導師 旅遊文化研究專家:

建行宮的是誰呢?曹寅,曹寅是兩淮鹽政的領頭的,曹寅的母親是康熙的奶娘,那麼曹家和康熙自然非同一般,最後把他派到揚州來管兩淮鹽政,這個是個肥缺,在這兒管兩淮鹽政的時候,皇帝南巡理應由你接待。



建成後的高旻寺行宮規模宏大、氣勢非凡,當時的高旻寺名僧輩出,位列清代揚州八大古剎。


潘寶明 揚州大學碩士生導師 旅遊文化研究專家:

石墩子它的形制很大,高度兩米多,不連地下部分兩米多,另外寬度達到一米 這個是幹啥的呢,你看很滄桑,這是當年接待康熙皇帝,寺廟前的八個旗杆墩擺旗杆的,現在用了四個就可以做牌坊的墩子,這個墩子比平山堂、大明寺的墩子還要大,可見當年康熙出行時的排場。



有詩文這麼描寫當時的盛況:「行宮寶塔上燈如龍,五色彩子鋪陳,古董詩畫無記其數,月夜如晝。」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康熙皇帝南巡為曹雪芹提供了靈感,他花大手筆創作了《紅樓夢》中元妃省親的篇章,並細緻描寫了眾多人物活動的舞臺——大觀園。


潘寶明 揚州大學碩士生導師 旅遊文化研究專家:

賈元春省親,其中趙嬤嬤說了一句,當年在南方接駕的時候,銀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什麼罪過可惜,再也不說了,實際上就是以元妃的省親,來影射康熙乾隆的南巡,最後接駕以後就造成曹家巨額虧空,所以曹家以後就被抄家了,《紅樓夢》當中專門有查抄賈府這一回,實際上就是影射這個事情。



令人惋惜的是,清晚期的時候,古天中塔、高旻寺行宮均毀於大火。新中國成立後,高旻寺進行了復建,如今它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而且影響遠及東南亞各國。



如今的天中塔是在原址復建的,高72米,共9層,呈八角形,氣勢恢宏巍峨。除了天中塔,高旻寺內還有老禪堂、藏經樓、玉佛堂、西樓、水架涼亭和寮房等。1990年新建禪堂一座,高18米,呈不等邊八面體近圓結構,建築面積365平方米,外觀雄偉,內室寬敞,集古今建築特色於一體。1996年修復的大雄寶殿則採用皇家宮殿的建造方式,氣勢宏大,雕梁畫棟。


潘寶明 揚州大學碩士生導師 旅遊文化研究專家:

它的高度達到30米,它整個的佔地面積達到1230平方米,很大的一個規模,這種規模基本上在揚州很少見,第二個它用材很考究,比如它的瓦不是普通的老百姓用的疊瓦,而是用的銅瓦,並且全部用的是琉璃瓦。



潘教授介紹,大殿在建造中還運用了金鉤彩繪工藝。彩畫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是古代傳統建築裝飾中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宋代以後彩畫已成為宮殿不可缺少的裝飾藝術,分為三個等級。


潘寶明 揚州大學碩士生導師 旅遊文化研究專家:

一種叫做和璽(彩畫),一種叫做旋子彩畫,一種叫蘇式彩畫,所謂的和璽彩畫只有皇家園林寺廟才能用,當中一定是兩條龍或者是鳳,當中你看二龍戲珠,而這個龍本身是貼的金箔,所以它下面背景是深藍,然後就顯得金光燦爛,所以你就看這個部分,兩個柱之間就看到富麗堂皇,就是皇家園林的特點。



作為一座臨水寺廟,高旻寺的整體建築風格活潑輕靈,構成曲折幽深的空間,幽雅又含蓄。秋高氣爽的時候,漫步在寺中,一樓一閣都造得奇、隱得巧,山光嵐影恰到好處,梵音晨鐘點到人心。寺外運河水泊,微波蕩漾,襯以白雲藍天,樹木蔥籠,令人心神寧靜。


潘寶明 揚州大學碩士生導師 旅遊文化研究專家:

它正好處在瓜洲和三灣的中間,因此我們就把瓜洲、高旻寺和三灣聯合打造成為揚州南部的一個重要的景點,這個景點可以和揚州瘦西湖蜀岡媲美,而且它的人文底蘊和風景,更加有它的個性和特色,所以吸引了海內外很多人到這來探訪。



等到位於運河三灣風景區內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落成後,我們更可以欣賞到「三塔映三灣」的壯麗景觀。


潘寶明 揚州大學碩士生導師 旅遊文化研究專家:

我們這兒就是三汊河,第一個灣有我們天中塔,第二個灣大運塔,我們就在三灣,第三個彎寶塔灣、文峰塔,你看我們這幾個塔很有趣,大運塔是現在造的,大運塔是唐式塔,大運就是運氣很好,天中塔很高,證明揚州人站得很高。那麼什麼叫文峰塔,過去官員在建造塔以後,就想到希望揚州文風能夠崛起,所以揚州的很多景觀都充滿了文氣。



從佛教聖地到皇家行宮,再到現在的旅遊亮點,幾百年來,高旻寺一直矗立在古運河畔,凝望古今、凝望揚州城,融匯了佛教文化、紅樓文化和運河文化,是大運河文化帶上一顆閃亮的明珠。


來源丨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丨朱蔣慧

相關焦點

  • 獨家爆料:揚州將在高旻寺旁打造5A級景區——運河禪修小鎮!
    這座毫無半分商業氣息的純淨古寺周邊被古運河及公園環繞,水影傾斜,鬱鬱蔥蔥,恍若與世隔絕;這邊的環境可以用愜意形容,走在運河畔連呼吸都輕快舒服許多。這樣一個有著諸多先天優勢條件且擁有厚重的人文歷史感的風水寶地一直未被好好利用開發,因而很多遊客和市民都沒有緣分去好好的了解她、欣賞她,可以說是非常的遺憾。
  • 獨家爆料:揚州將在高旻寺旁打造5A級景區——運河禪修小鎮!
    這座毫無半分商業氣息的純淨古寺周邊被古運河及公園環繞,水影傾斜,鬱鬱蔥蔥,恍若與世隔絕;這邊的環境可以用愜意形容,走在運河畔連呼吸都輕快舒服許多。這樣一個有著諸多先天優勢條件且擁有厚重的人文歷史感的風水寶地一直未被好好利用開發,因而很多遊客和市民都沒有緣分去好好的了解她、欣賞她,可以說是非常的遺憾。
  • 文峰寺PK高旻寺,誰是禪修老大?
    世界級的保利大劇院等等文化綜合體選址文峰寺旁古運河畔,再次燃爆南區!前有高旻寺的禪修中心復活,後有文峰寺保利禪修文化綜合體選址落地!
  • 揚州古運河畔「三塔映三灣」將全景呈現
    而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工程另外一道景觀——「大運塔」正全面建設,預計11月前後,百米高塔將聳立古運河畔 ,「三塔映三灣」景觀將全景呈現。三塔成一線「三塔映三灣」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於運河三灣風景區,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79373.59平方米,主體由大運塔和博物館兩部分組成。
  • 江蘇揚州高旻寺 千年禪香香不斷古剎春秋禪意深
    高旻寺位於揚州市南郊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的三汊河口,國家重點保護寺院。是馳名中外的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它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全稱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而且影響遠及東南亞各國。1983年,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正式將高旻寺列為全國重點寺觀之一。
  • 運河文化丨依水而行,賞揚州運河之美!
    與大運河「同齡」的江蘇揚州,是大運河的「生長原點」。揚州因水而生、因水而興,水韻揚州、水潤揚州,一部揚州運河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古代揚州發展史。從古邗溝故道開始,依水而走,一起領略揚州運河的風採!揚州古邗溝與揚州瘦西湖相連,作為國家5A級景區,瘦西湖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與揚州瘦西湖相連的還有揚州北護城河,揚州天寧寺行宮(含重寧寺)就位於河北岸。
  • 這座百米「透明鋼塔」將矗立揚州古運河畔
    孔生 攝揚州網訊 (記者 張孔生) 記者昨天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施工現場看到,經過施工人員全力奮戰,博物館目前主體已建成,配套工程施工正在快速推進。值得一提的是,大運塔工程頂部施工圍擋開始拆除,預計春節前,這座百米「透明鋼塔」將聳立於古運河畔,初現「三塔映三灣」勝景。
  • 運河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古今交融韻味濃
    集合了揚州的三種地方文化,它也是剪紙當中拉花的這樣一種造型,給人一種特別靈動的感覺。雨薇 新聞女生:除了剪影橋,在運河三灣風景區內還有一座凌波橋,這座橋全長223米,它設計的靈感來源是咱們揚州的水,應該說這座橋非常靈動的設計,和我們波光粼粼的運河水是交相輝映,也是體現了咱們揚州與運河,城河同生的這樣一種歷史文化底蘊。
  • 揚州高旻寺南側將新建大橋 揚子津路中段年底有望啟動
    此外,古運河上還將醞釀建設另一座跨古運河大橋,位於高旻寺南側1.1公裡處,為揚子津路中段的重點節點工程,預計不久也將動工。【好消息】徐凝門橋快車道明年春節前力爭通車昨天,記者在徐凝門橋施工現場看到,徐凝門橋梁板吊裝已經接近尾聲,整個工程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當中。
  • 江蘇揚州高旻寺 千年禪香香不斷古剎春秋禪意深
    高旻寺位於揚州市南郊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的三汊河口,國家重點保護寺院。是馳名中外的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它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全稱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而且影響遠及東南亞各國。1983年,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正式將高旻寺列為全國重點寺觀之一。
  • 江蘇揚州古運河畔秋景如畫 昔日「運河帆影」再現 (1/4)
    江蘇揚州古運河畔秋景如畫昔日「運河帆影」再現 (1/4) "← →"翻頁
  • 江蘇揚州古運河畔「年味」:感受運河文化名城魅力
    江蘇揚州古運河畔「年味」:感受運河文化名城魅力 2019-02-08   (新春走基層)江蘇揚州古運河畔
  • 「揚州古運河遊」序:打開揚州的最好方式是沿著揚州古運河走一回
    8省市;2:沿著東西走向的長江,走遍、寫遍長江沿線11省市在中國的版圖上完成一個屬於自己的「十字型」旅遊夢;三:從「運河的第一鍬所在地—揚州」出發:公元前486年夫差大運河「第一鍬」的開挖者,他築邗城鑿邗溝,於是揚州和運河共生,運河成了揚州的根
  • 揚州古剎「高旻寺」:曾是康熙、乾隆行宮,香客稀少卻馳名東南亞
    大明寺,距離瘦西湖不遠,但還有一座寺廟,似乎地位更高,這座千年古寺,叫做高旻寺。高旻寺位於揚州市南郊伊婁運河、古運河、揚儀河三河交叉處。是清代揚州八大名利之一,也是長江流域禪宗四大道場之一。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合稱為我國江南佛教四大叢林,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而且影響遠及東南亞各國。
  • 揚州·開挖運河第一鍬土(組圖)
    從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挖邗溝的第一鑿開始,揚州就註定了會描繪出一幅活脫脫的中國商業風情畫、一段中國歷史、一部運河歷史。「這是古運河最早的一段,是京杭大運河的前身。」揚州市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稱之為「活著的遺蹟」。而在京杭大運河的申遺中,揚州同樣是承接古今、連接南北的關鍵。
  • 揚州高旻寺文果師
    揚州高旻寺文果師 江蘇揚州高旻寺是著名道場。 一九八六年一月,寺中來了一個發心出家的人,名叫郭三來,是河南午陽縣太尉鄉西郭莊人,已六十多歲,腰背佝僂。
  • 《紅樓夢》大觀園故事與揚州高旻寺行宮的不解之緣
    如果想了解曹寅與揚州的不解之緣,探訪《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那麼不得不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廳裡的「分水龍」碑、高旻寺塔灣行宮「有鳳來儀」門墩石說起。讀著它們所講述的故事,再重新翻開《紅樓夢》時,或許才可以真正感受到曹雪芹對揚州的那份特殊情感。
  • 美麗中國寺院之江蘇揚州-高旻寺
    高旻寺,位於揚州市邗江區瓜洲鎮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的三汊河口,1983年,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正式將高旻寺列為全國重點寺觀之一,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全稱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次年又御製《高旻寺碑記》,頒賜內宮藥師如來脫沙泥金寶像,寺內建金佛殿及御碑亭供奉。其後曹寅等於寺西創建行宮,十分規模數倍於寺。康熙五、六次南巡,乾隆首次南巡,均曾駐蹕於此。乾隆三十六年(1771),金剎為颶風吹落,損及塔身,由兩淮鹽商修復,於次年上頂合尖。道光二十四年(1844),塔再次倒塌,此後未能重建,高旻禪寺自此衰微。鹹豐中,寺與行宮俱毀於火。
  • 《紅樓夢》大觀園故事與揚州高旻寺行宮的不解之緣
    如果想了解曹寅與揚州的不解之緣,探訪《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那麼不得不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廳裡的「分水龍」碑、高旻寺塔灣行宮「有鳳來儀」門墩石說起。讀著它們所講述的故事,再重新翻開《紅樓夢》時,或許才可以真正感受到曹雪芹對揚州的那份特殊情感。
  • 禪宗四大道場——高旻寺
    高旻寺位於揚州市南郊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的三汊河口,國家重點保護寺院。是馳名中外的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它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全稱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而且影響遠及東南亞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