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溫暖之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健康大講堂

2020-12-11 人民政協網

12月的北京,寒風刺骨、滴水成冰。人們恨不得24小時待在溫暖如春的室內,而他們卻奔波數千公裡,來到海拔4600米的雪域高原——西藏那曲。

這裡的天,湛藍又清澈;這裡的雲,潔白又純淨;這裡的人,善良又樸實。這是一個令人嚮往而又流連忘返的秘境天堂。同時,這裡海拔高得讓人望而生畏,氧氣稀薄得讓人崩潰。而他們卻義無反顧地在那曲幫扶索縣人民醫院,為藏族百姓送醫送藥。

他們就是由全國政協委員、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顧建文帶領的由21人組成的對口醫療支援隊。

12月6日,他們乘飛機到達拉薩,稍作休整,第二天便乘坐火車,到達了那曲市。此時的那曲,夜晚最低氣溫零下20攝氏度,即使白天,也只有零下7攝氏度,氧氣含量僅相當於平原地區的一半左右。在這裡,有一句俗話,「躺著就是在作貢獻」。

因為高寒缺氧,在這裡,說話快了、喝口礦泉水,都要大口喘著粗氣,更別說從事體力勞動了。

「不工作,我們來這兒幹什麼來了?」顧建文帶著大家馬不停蹄地開展幫扶和義診工作。

幫扶帶教

索縣人民醫院是國家四部委重點幫扶的醫院,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已對該院連續對口幫扶了9年。

2020年,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索縣人民醫院必須通過二級評審,這就需要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全面幫扶,提升其醫療水平和管理水平。

開展健康教育大講堂

那曲市大禮堂

講座現場

全國政協委員、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顧建文開講啦!

剛到達索縣人民醫院,隊員們就迅速投入工作,馬不停蹄地開展查房、帶教。顧建文還在那曲市大禮堂為市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做了一場健康教育大講堂。

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健康教育大講堂。

索縣贊丹寺為僧人義診

驅車前往索縣贊丹寺

醫療隊在索縣贊丹寺為僧人檢查、問診。

接下來的日子裡,醫療隊去了索縣贊丹寺,那是藏北地區最早的黃教寺廟,也被人們稱為索縣小布達拉宮。隊員們在這裡,為各位僧人進行了義診。

巴青縣拉西鎮

幾天過後,他們又輾轉去了巴青縣拉西鎮,為當地官兵和村民義診,讓大家在這個寒冬感受到了來自首都的溫暖。

提前劇透,在索縣人民醫院,對口支援醫療隊隊員們還接生了一名新生兒。看看小寶貝有多可愛!

不畏艱險,風雪無阻。

當問他們「此行你收穫了什麼?」時

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喜悅。」

……

下期

那曲喜悅開篇

見證高原小天使降臨人間的全過程

素材來源: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

文案:莫愁 魏芯蕊

編輯:劉聰

審核:周佳佳

相關焦點

  • 探訪雪域高原海拔最高鄉普瑪江塘鄉幹部群體
    原標題:探訪雪域高原海拔最高鄉普瑪江塘鄉幹部群體  觸摸生命的高度 構建精神的高原   ——探訪雪域高原海拔最高鄉普瑪江塘鄉幹部群體   ■新華社記者劉健 段羨菊 秦亞洲   這裡被稱為「高原之巔」,自然條件十分惡劣。
  • 青藏鐵路之最: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
    >新華網青海頻道西寧06月07日電   (記者侯德強 文貽煒 拉巴次仁)經過長達五年的艱苦奮戰,十萬築路大軍在「世界屋脊」抒寫壯麗詩篇,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鋼鐵巨龍 青藏鐵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達960公裡,最高點為海拔5072
  • 17首原創軍歌唱響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
    「軍號吹響在雪域高原,戰馬馳騁在雪山間,湖水倒映藍天白雲,映出男兒那赤誠報國心……」寒冬時節,陸軍某團巡邏分隊行進在沒膝深的積雪中。一首名為《只待軍號響》的原創歌曲,唱響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該團巡邏區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空氣非常稀薄,是有名的「生命禁區」。
  •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雪域高原上生命守望者
    雪域高原上的生命守望者--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原醫學專家吳天一  新華網西寧8月31日電(記者王大千)身材清瘦、頭髮花白、面龐上刻著深深的皺紋……77歲的吳天一看上去和普通的古稀老人沒什麼兩樣。
  • 戰疫時刻,雪域高原上立起世界最高的特高壓鐵塔
    工人日報客戶端4月27日電 在海拔4300米,架起了±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電線路當今世界最高的鐵塔;在莽莽蒼蒼的冰封沼澤地上,藉助雪域高原遲來的春天,1000多人的隊伍「野營紮寨」;在離地54米的高空操作平臺上,剛剛還是湛藍晴朗的天空,突然暴雪驟來,4名施工人員被「掛」在冰線之間……青豫(青海——河南)特高壓是我國發展運用特高壓直流技術推動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的樣板工程
  • 位於北美洲北部的「勞倫琴低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高原
    高原是五種基本地形之一,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相對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廣闊地區。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高原高原海拔高度的高低,取決於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共同影響,高原地形的形成,通常是由板塊運動等內力作用而形成,板塊碰撞擠壓越劇烈,往往隆起的就越明顯。
  • 拉薩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
    從機場到市區要經過的聶當大佛,就在河邊山崖上,氣勢恢宏。河邊有很多老柳樹,盤根錯節,夏季發水時,別有一番詩情畫意。青藏鐵路拉薩河大橋橫跨其上,現代氣息濃厚。 拉薩河是雅魯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如同一條藍色的飄帶一般,從拉薩的南部蜿蜒而過。拉薩河在藏語中稱「作吉曲」,意思是「幸福快樂之河」。這個名字早在公元l世紀就已經在史書上出現。
  • 中國紅基會雪域健康基金在拉薩捐贈首批高原健康包
    (以下簡稱「中國紅基會」「雪域健康基金」)首批高原健康包發放儀式在拉薩市喜瑪拉雅大酒店進行。中國紅基會副理事長劉選國,西藏自治區紅十字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廖貽東,雪域健康基金管委會主任、北京醫院心內科專家李靖博士出席儀式,40多位長期援藏幹部、在藏幹部及機構代表參加了捐贈儀式,領取了高原健康包。援藏幹部、西藏自治區信訪局副局長覃愛民主持儀式。活動現場。謝牧 攝  劉選國在儀式上指出,今年是脫貧攻堅最關鍵一年,促進西藏建設和發展進步是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
  • 雪域高原多了「白衣天使」
    雪域高原多了「白衣天使」 2020-12-14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拉薩圓通小哥劉奇峰 雪域高原的堅守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圓通最新資訊 > 正文 拉薩圓通小哥劉奇峰 雪域高原的堅守
  • 海拔3600米 高原兵用熱血訓練溫暖雪域高原
    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雪域高原,雖略顯荒蕪,但第77集團軍駐藏某旅有一群熱情高漲的兵哥哥,他們就是這片高原上最靚麗的風景。高原雪山偵察前進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負重25公斤行軍是什麼感覺?這群兵哥哥用滴汗的迷彩給出了答案。
  • 雪域高原磐石堅
    海拔3千多米的某高原軍營裡,有一塊巨石,見證了不少盪氣迴腸的故事。巨石上鐫刻朱紅的「磐石」二字,底座嵌刻著4行字:「忠誠於黨的信念堅如磐石,紮根高原的精神安如磐石,裝配檢測的操作穩如磐石,守衛國寶的責任重如磐石。」
  • 雪域高原的生命守護者——吳天一院士
    儘管身體飽受折磨,但他仍深深迷戀雪域高原,紮根高原從醫60多年,默默守護著雪域高原的萬千生命! 幾十年中,吳天一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肅、四川4省區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區,診治過上萬名牧民群眾,整理了大量的臨床資料。每個地段精確的海拔高度都因此清楚地刻在他心裡。牧民親切地稱他為「馬背上的好曼巴(好醫生)」。
  • 海拔6000米的雪域高原!為祖國戍邊!他叫李家成,來自閬中
    日前,中國青年報的一條視頻火遍大江南北,西藏軍區高原戍邊模範營的5名官兵,在海拔6000米的高原發出「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我們絕不把領土守小了」的聲音振聾發聵,也激蕩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這5名官兵雖然來自5個不同的地方,但他們有著共同的責任,為祖國戍邊,為人民站崗,海拔6000米的雪域高原,紫外線將他們的臉龐曬脫了皮,但擲地有聲的誓言卻豪情萬丈。5名官兵中有一位來四川閬中的李家成,他那句鄉音未改的閬中話「我叫李家成,來自四川閬中」聽著讓人心動,看著讓人心疼!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納木錯
    湖面海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約1920km。早時期的科學考察認為納木錯的最大深度為33米,但近兩年對湖泊的重新測量發現納木錯最深處超過了120。蓄水量為768億立方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 青藏高原發現四萬年前人類遺蹟 海拔最高的遺存
    最近的一項研究,將人類進入青藏高原的年代提前了1.5萬年以上,表明在距今4萬-3萬年前,人類就已經在苦寒的世界屋脊上劈石為矛、追逐野獸。11月30日,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我國高星、張曉凌、王社江等學者的研究論文,公布了尼阿底遺址這處來自青藏高原腹地的重大考古發現及研究成果。
  • 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這裡藏醫藥是醫藥界的奇蹟
    在雪山連綿的青藏高原,這裡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生活在這裡的藏族人,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他們在這裡孕育出了醫藥界的奇蹟——藏醫藥。既是藏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見證,也歷經上千年的發展和傳承。從遠古時代開始,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在同大自然鬥爭中逐步了解了一些植物、礦物質的性能及其治療作用;在狩獵過程中又逐漸知道了一些動物的藥理作用。相傳在公元前三世紀,藏族就有了「有毒就有藥」的說法。從此拉開了藏藥歷史的序幕。
  • 雪域薩迦 | 這座最高海拔6092米的西藏古城,與上海有著數十載情緣
    靜靜流淌的仲曲河,濃濃的青稞酒,還有當地人溫暖淳樸的笑臉,在這西藏日喀則,平均海拔超過4400米的高原之上美成一幅幅畫。,在這西藏日喀則,平均海拔超過4400米的高原之上美成一幅幅畫。以「風貌變遷 共迎未來」為主題,在徐家匯美羅城商場五樓藝space,將雪域高原美景呈現在上海市民面前。
  • 大連醫科大學:雪域高原鋪就健康之路
    西藏那曲所在的羌塘高原缺氧、高寒、風大、乾燥、低壓、強輻射,被稱為「生命禁區」。即便如此,大連醫科大學援藏醫療隊的隊員們仍然未忘醫者的初心使命,服務群眾,踏實工作,在雪域高原培植出一束民族團結之花。大連醫科大學自2001年開始醫療援藏工作,19年間先後派出43名幹部赴藏,扛起了遼寧省醫療援藏的半壁江山。
  • 電力天路架雲端 雪域高原展新顏
    「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給「老西藏精神」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近年來,雪域高原上一座座鐵塔拔地而起,一條條銀線輸送著溫暖與光明。而這背後,正是一批又一批像張鵬一樣的電力建設者,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的一個又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