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方:中國1艘元級潛艇與潛艇支援艦進入印度洋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外交》網站2018年10月16日援引印度國防部的消息稱,一艘中國海軍「元」級潛艇和926型潛艇支援艦「海洋山」號於本月早些時候挺進印度洋。可能執行反海盜任務。

  

  ▲《印度時報》的「元」級潛艇資料圖,不過也很難說這就是印度國防部發現的那一型

  報導稱,這是解放軍自2013年以來第8次向印度洋派遣潛艇,上一次派遣是在2017年6月,一艘「元」級潛艇和926型支援艦被派遣至印度洋,執行了為期5個月的反海盜巡邏任務。

  

  ▲926型潛艇支援艦「海洋山」號

  「元」級潛艇進入印度洋再次引發了印度媒體的關注,因為中國將在2022年至2028年間向巴基斯坦交付8艘常規潛艇,型號可能為S20型,被認為是「元」級潛艇的2300噸縮減版型號。2015年5月底,一艘中國海軍的925型潛艇支援艦和「元」級潛艇訪問了巴基斯坦喀拉蚩港。這次訪問事後被一些人認為是向潛在客戶展示中國的常規潛艇技術。

  

  ▲2015年中國海軍潛艇與潛艇支援艦訪問喀拉蚩的衛星照片

  不過,外媒報導中對「元」級潛艇的型號稱呼十分混亂。《印度時報》和《外交》都稱「元」級為039A型,但039A型潛艇其實是沒有斯特林發動機AIP裝置的。一般被稱為「元」級AIP潛艇的是039B及以後的型號。

  此前,印度媒體曾採訪中國海軍上海水警區參謀長魏曉東大校,問及中國為何派遣潛艇參加亞丁灣護航行動,魏曉東大校回答:「為什麼潛艇不能執行反海盜任務?潛艇也可以執行反海盜任務,和其他艦艇是一樣的。」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羅燕)

相關焦點

  • 印度稱中國海軍一艘元級潛艇和潛艇支援艦十月初進入印度洋巡邏
    10月,印度海上巡邏機檢測到中國潛艇和潛艇救援船。不過印度國防部高級官員告訴「今日印度」說,本月將有一艘O39A元級柴電攻擊潛艇與一艘潛艇救援船一起進入印度洋。看來此次不是093出行,元級AIP就搞定了。元級潛艇2017年6月,元級潛艇和中國海軍支援艦也出現在印度洋。
  • 美媒曝美軍潛艇支援艦移至關島 專家稱或針對中國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據美國《星條旗報》27日報導,美軍潛艇支援艦「埃默裡·S·蘭德」號母港將由位於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亞島基地轉換至關島。由此,美國海軍現役的2艘潛艇支援艦均部署在關島。中國軍事專家2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軍事部署有針對中國的一面。
  • 印度慶祝第三艘本土產法制"鮋魚"級潛艇服役 印媒:仍比不上中國潛艇
    (拖拽圖片或右鍵「在新標籤頁中打開」可查看大圖)(參考消息網2月5日報導)據泰國《亞洲時報(Asia Times)》網站2月2日報導,印度第三艘在本土製造「鮋魚「級(Scorpene-class)柴電潛艇開始在該國海軍服役。「卡蘭傑」號(INS Karanj S-52)潛艇1月31日在孟買的馬扎岡造船廠(MDL)舉行了隆重的儀式。
  • 51億現金已準備好,2艘元級潛艇開工建造,大批官兵即將來華
    不過雖然整體軍費被砍掉一半,但泰國軍方仍然決議推動額外兩艘S26T「元」級AIP動力常規潛艇的採購計劃,並為此編列了225億泰銖(約合51億人民幣)的相關預算。軍事專家介紹稱,泰國最初計劃一批採購3艘S26T常規動力潛艇,合同總價值10億美元,但由於資金等各方面問題,在2017年只籤署了價值4億美元的首艘潛艇採購訂單,這艘潛艇已經在2019年正式開工,有望在明年下水交付泰國皇家海軍使用。
  • 印度海軍潛艇部隊剖析:封鎖大洋航線,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就軍事問題來說,我們也細細談一談,印度海軍的潛艇部隊對印度洋航線的影響,以及印度能否得到美俄全力支援,獲得戰略情報和先進潛艇的問題。首先,談印度海軍潛艇部隊,必然要對其基本實力數做一個了解。印度海軍潛艇部隊目前有2艘核潛艇、14艘常規潛艇,接下來我們細細聊一下。一:核潛艇其中1艘核潛艇是租借自俄羅斯的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租期是2012年到2021年,租金為10億美元,印度海軍接受這艘核潛艇後將其更名為查克拉II號。
  • 【深度】印度6艘「鮋魚級」潛艇服役將給地區安全形勢帶來負面影響
    三:6艘「鮋魚級」潛艇一旦全部服役,將助長印度的地區霸權主義氣焰,給印度洋及其周邊地區的安全形勢帶來負面影響。「鮋魚」級潛艇(資料圖)中國之聲《晚高峰觀軍情》北京2月19日電(記者 鄧曦光) 據報導,印度第三艘在本土製造的法國「鮋魚級」潛艇「卡蘭傑」號近日在孟買下水,到2021年前,印度將再建造完成3艘「鮋魚級」潛艇。那麼,印度這艘新型潛艇具備哪些性能特點?
  • 印度第5艘鮋魚級潛艇,號稱技術超中國?印真正的問題是在腦子裡
    雖然擁有著漫長的海岸線,但到目前為止,印度顯然還算不上一個海權國家。雖然印度一直視印度洋為自己的後花園,但一來印度洋面積實在不小,二來除了巴基斯坦外,印度在此地其實沒有什麼像樣的軍事對手。那麼印度海軍的建設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更多的是一種藍圖式的建設,其實缺乏明確的作戰目標。
  • 臺造艦計劃出爐:潛艇七艘 巡防艦十多艘,美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臺各型軍艦、海巡艦目前正在依「自製防禦潛艦」計劃建造當中,新一波的建造數量已出爐,預計將建造七艘潛艦(潛艇),飛彈巡防艦14到19艘。臺基隆級驅逐艦臺灣現有美國原基隆級驅逐艦4艘,成功級巡防艦10艘,康定級巡防艦6艘,濟陽級巡防艦6艘,光華六號隱身飛彈艇31艘,錦江級巡邏艦12艘,沱江級巡邏艦1艘,劍龍級常規潛艇
  • 印度把老舊潛艇修補後白送出去,緬甸擁有了歷史上第一艘潛艇!
    隸屬於前蘇聯「基洛」級潛艇的"辛杜維爾"號自1988年開始就加入了印度海軍序列,至今艦齡已經超過了30年。自2017年開始,印度斯坦造船廠就對這艘「爺爺級」二手潛艇進行了為期三年的改裝翻修,並以「印度製造」的名義送給緬甸海軍。儘管說,得到"辛杜維爾"號之後,緬甸海軍擁有了歷史上第一艘潛艇。
  • 新型AIP潛艇首艦開工,繼承巴鐵海軍光榮歷史 前身曾對印立下大功
    在訪問期間,阿巴斯宣布了S-20潛艇的首艇艦名,這艘軍艦被確定為「漢果」級潛艇首艦「漢果」號。據資料顯示,巴基斯坦海軍前一艘「漢果」號潛艇屬於從法國進口的「桂樹神」級潛艇,曾在對印作戰中立下汗馬功勞。文章稱,2016年中國和巴基斯坦籤署了採購8艘AIP潛艇的最終合同,根據合同規定,巴基斯坦海軍將於2022年接收從中國訂購8艘常規攻擊潛艇中的第一艘,而第一批的四艘潛艇預計將於2023年底前全部交付。據公開的數據顯示,S20潛艇基於中國海軍自用的039A型潛艇設計,向巴基斯坦出口的版本採用了新型的AIP動力系統,能夠發射先進的潛射反艦飛彈。
  • 中國的先進潛艇正在「打破紀錄」,三大船廠年產三艘元級潛艇
    中國的先進潛艇五角大樓報告說,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已建成13艘宋級039型和17 艘元級柴電不依賴空氣動力攻擊潛艇(型號039A),預計到2020年中國還將投資生產AIP潛艇。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2017年的報告指出:「中國造船業每年可以生產三艘元級潛艇;如果需要,兩艘在武昌,第三艘在江南。「與五角大樓的數字不一樣,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說「中國至少有17艘039潛艇已成功建造,估計到2020年服役的039潛艇有20艘是完全合理的。
  • 印海軍"鮋魚"級潛艇二號艦出現重大缺陷 慘遭退貨
    據印度商業標準網站報導,印度從法國引進技術生產的「鮋魚」級常規潛艇二號艦出現重大缺陷,印度海軍甚至拒絕該艦服役
  • 發現數十個缺陷,印海軍似乎決定拒絕接收「鮋魚」級潛艇二號艦?
    印度「鮋魚」級常規潛艇除此之外,印度海軍還發現了其他35個缺陷,並且從相關測試要求來看,在今年9月之前「鮋魚」級常規潛艇二號艦向交付給海軍將是不可能的事,這也直接導致了印度後續的艦艇建造計劃受到了影響由於基礎工業的薄弱,印度在軍工製造方面一直發展的不行,除了這次出事的「鮋魚」級常規潛艇二號艦之外,印度的「阿瓊」坦克、「光輝」戰機,可以說是印度製造的經典「代表作」。
  • 印媒:印度加速建造鮋魚級潛艦 擬加裝AIP
    印度人報(The Hindu)今天(3日)引述一名匿名資深官員談話說,印度第2艘鮋魚級潛艦漢德裡號(INSKhanderi)2017年1月下水後,正進行深潛等廣泛測試,預計今年年中完成所有測試,並於明年服役。印度第1艘鮋魚級潛艦卡瓦裡號(INS Kalvari)已於2017年12月服役。
  • 泰國喊停2艘元級潛艇,大筆軍費投入抗疫
    據俄羅斯衛星網4月25日報導,疫情給泰國軍方也帶來了巨大衝擊,由於被迫削減大筆軍事預算投入抗疫救援行動中,曼谷方面將暫停多項武器交易,包括泰國皇家海軍訂購的2艘S26T「元」級常規潛艇,這可能意味著這筆價值11億美元的大單就此告吹。
  • 境外媒體:臺灣成立潛艇發展中心 向自製潛艇邁進
    8月1日,臺船成立「臺船潛艇發展中心」(簡稱SDCC),為未來爭取艦艇訂單打基礎。初期投入數十位專責技術人員及專家與顧問,包括臺當局海巡部門的巡邏艦艇及科技部門的海洋研究船等相關業務。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2日報導,臺船董事長鄭文隆表示,臺船十幾年前即成立潛艇小組,如今終獲機會展現能量,至今臺船為臺灣防務部門建造飛彈快艇、巡防艦、運輸艦等水面艦共116艘,累積豐富經驗。
  • 中國世界最大常規潛艇,沒有龜背,遠看像元級潛艇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常規潛艇的主要用於近海作戰,為了滿足近海作戰的條件,常規潛艇的排水量一般都在3000噸左右,隨著AIP系統的不斷改進之下,常規潛艇也逐漸偏大型化
  • 臺軍揭秘系列5|臺船:8艘「潛艇自造」的大本營
    臺船宣稱,高雄廠區具備承造百萬噸級船舶的能力,最大年產出為10艘百萬載重噸船隻。基隆廠位於基隆和平島,是基隆最重要的指標企業,適合承造30萬載重噸級以下的船舶,最大年產出在6艘左右。目前臺灣海軍服役的「磐石號」油彈補給艦、「光華六號」飛彈快艇、「錦江級」巡邏艦、「武夷號」油彈補給艦,以及「海巡署」的「和星艦」、「偉星艦」、「新北艦」等都是由臺船建造。其中,「光華六號」飛彈快艇源於臺灣海軍1999年開展的「光華六號」計劃,總共建造30艘,2011年10月12日最後一批交艦。
  • 印媒:中國在印度洋區域部署12艘無人潛水器引起印度警覺
    據《印度時報》網站3月24日報導,印度警惕「中國在印度洋區域部署了數十艘水下無人潛航器」。 國際商業雜誌《福布斯》上周日報導說,中國已於12月中旬在印度洋區域部署了十幾艘「海翼」水下航行的無人偵察艇,它們來自專業研究船「向陽紅」 06號,上月才將它們回收。
  • 最新衛星照揭秘越南金蘭灣軍港,6艘基洛級潛艇全都在港
    金蘭灣軍港位於越南東南部的慶和省金蘭市附近,距離中國遊客經常遊玩的芽莊很近,是東南亞罕見的深水港,距中國南沙群島大概600公裡。在歷史上,法屬印度支那時代法國將金蘭灣開闢為商港,越南戰爭時期駐南越的美軍率先將金蘭灣作為空軍和海軍基地使用,中國遊客去芽莊旅遊經常會在金蘭國際機場進出,這個機場歷史上就是由駐越美軍修建,後被蘇軍進一步擴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