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1月17日消息:山巒疊翠仙子國,水墨詩韻不老島。如今的象山,穿城而過的綠色生態網,滿城含翠的立體綠化帶,一幅「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優美畫卷正徐徐展開。在藍天白雲、青山碧水的映襯下,「森林象山」實至名歸。近日,象山縣被浙江省「關注森林」委員會授予省級森林城市稱號。
象山縣,地處浙江中部沿海,三面環海,兩港相擁,縣域風景優美、生態宜人,漁、港、島、礁、灘等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被稱為「寧波都市後花園」。最近三年,象山共投入綠化建設資金7億元,全縣森林覆蓋率為55.8%,林木綠化率為59.5%,空氣品質優良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已躋身國家生態縣行列。
象山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象山將堅持綠色理念不動搖,狠抓問題整改不鬆勁,推動常態長效不停步,以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為起點,努力爭創國家級森林城市,全面釋放生態紅利,讓森林城市成為象山一張永恆的金名片。
南大河濱水公園
規劃先行,製作城市綠色名片
冬日的象山,沒有「北風捲地白草折」的衰敗氣象,依然是天清氣爽,水碧山青。放眼望去,從城中社區到偏遠山村,從高速國道到河流田埂,處處綠色蔥蘢。滿眼翠綠林木茂,水清天藍景色新,這是一片被綠色浸潤的海濱城市,這是一座藏匿在森林中的生態之城。「綠中含城,城中帶綠。」
森林是城市的「綠肺」,更是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生態產業的基礎。森林城市是一座城市的綠色名片。對於森林綠化工作,象山縣歷來尤為重視。尤其在確定創建省級森林城市以來,象山縣專門成立了由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創森」工作領導小組,並專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協調工作,強化了「創森」工作的組織保障。
象山縣於2011年開始謀劃浙江省森林城市創建工作,2013年完成森林城市總體規劃編制,2014年批准實施,2015年正式啟動創建。目前已形成以沿海基幹林帶為主線,農田防護林為網絡,綠色通道工程為骨架,城鎮、村莊綠化為依託,點、線、面、帶相結合的森林城市綠化格局,展現出具有象山本地特色的森林城市風貌。
隨著森林城市創建的推進,象山縣在推進機制建設上做足文章。先後制定出臺了《象山縣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3—2020)》《象山縣關於開展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的通知》《象山縣創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實施意見》《象山縣關於深入推進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明確職責、分解責任、落實任務,要求縣農林、住建、國土、交通、水利、財政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抓好森林工程建設和資金保障等工作,縣委、縣政府領導多次召開推進會、督查會,對照差距補短板、拉高標杆抓落實。
「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歸根結底是為了讓老百姓有一個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也要讓老百姓參與其中,」象山縣農林局負責人表示。為營造良好森林城市創建氛圍,象山縣領導每年都帶頭示範綠化造林活動,並積極發動機關幹部、群團組織和各界群眾,廣泛開展「庭院綠化」「植樹造林」「綠植認建認養」活動。去年,象山縣還開展「縣樹、縣花、縣果」評選活動,深化「創森」主題宣傳和生態文明教育,同時通過簡訊、電子屏幕、宣傳冊等形式,進一步提升市民對「創森」的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度,形成全民參與、共創森林城市的濃厚氛圍,使「愛綠、護綠、建綠」成為全體市民的自覺行為。
整合資源,擴大全域綠化總量
過往高速戴港互通的市民會發現周邊的景觀更美了:象山港大橋剪影雕塑給人遐想,大片的香樟樹、樸樹、桂花樹、羅漢松等錯落迷人。在森林城市創建中,象山縣還注重資源整合,實行「治、拆、改」並舉,「淨、增、擴」並進,不斷擴大全縣綠化總量。
「治」字為先,還原水清岸綠。結合「五水共治」和「清三河」達標縣創建工作,實行河道綠化與水岸同治,科學配置水杉、香樟等綠化樹種,先後投入1億多元,完成東大河、南大河等主河道綠化120餘公裡,促進「以水養樹、以樹保水」健康循環。同時,根據颱風頻發區域特點,突出抓好沿海防護林帶建設,通過種植耐鹽鹼樹種、林帶加寬、加種喬木等措施,累計建成沿海防護林泥質基幹林帶45公裡1580畝,紮實構築沿海安全綠色屏障。
「拆」字為重,助推城靚鄉美。借力「三改一拆」,大力推進農村「一戶多宅」整治和村莊梳理式改造,通過實施城市綠化建設提升工程,將平原綠化與拆后土地植綠補綠利用相結合,「見縫插綠、拆違補綠、拆牆透綠」,用足用好拆后土地可利用空間,形成以公共綠地為重點、綠地廣場為中心、沿河沿路綠地為骨架的城市綠地系統,城區林木覆蓋率達30%,90%以上市民出門500米內就有公園或綠地。
「改」字為輔,用活生態資源。綠色是生命的顏色,綠色也蘊藏財富。象山注重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資源,大力激發生態綠色發展新活力,努力使生態效益惠及民生。發展現代林業園區,帶動特色產業,賢庠鎮建設精品休閒養生林業基地3000餘畝,培育形成了石斛、月季、桂花三大旅遊觀光特色產業,示範帶動農戶500餘戶。創新生態「共生」模式,發展林下經濟,推廣「林—藥」「林—禽」「林—蔬」等林下經濟近3萬畝,促進林農增收致富。憑藉森林綠化資源,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目前全縣已擁有牆頭方家岙、泗洲頭何婆嶺、茅洋花牆等旅遊特色村30個,風門口、鯉龍潭、花岙島等森林旅遊景點22個。此外,結合墓葬綜合整治,遷移墳墓1.3萬餘座,增綠100餘畝;實施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41座,增加綠化面積630餘畝。
提升品質,綠意涵養城鄉風貌
省級森林城市創建,讓象山老百姓有了切身的獲得感。在象山,爭相出現的綠意充滿人們的視野。「這幾年,象山城市綠化不斷擴容,老百姓走出家門,不用走多遠,就能在濃濃綠意中散步、休憩。」象山縣農林局負責人介紹,通過新建、補植及改造提升等方式,全縣已建成人民廣場、東谷湖、丹城公園、殷夫公園等中心城區休閒公園,以及街頭綠地及城區道路綠化帶,面積達206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92平方米。
居民出門不遠處就有公園、休閒綠地,單位、居住區綠化率超過25%,象山港路、濱海大道、巨鷹路、南大河等城區主要道路、河道宜林地段綠化率超過95%,城市森林覆蓋率超過30%。「數量提升了,我們也特別注重綠化品質,以此來提升城鄉風貌。」象山縣農林局負責人說。
這幾年,象山縣結合「兩路兩側」「四邊三化」和精品線打造等專項行動,開展公路兩側擴綠、補綠、增綠以及「綠化彩化」工作,打造精品線,整治綠化缺失,完成公路、村道綠化1150公裡。高速公路及出口連接線、環象山港公路(林善岙至賢庠段)、盛寧線(大徐至賢庠段)、沿海南線等主要公路完成常規綠化彩化,大目灣新城門前塗已建成百米寬沿海防護林基幹林帶。象西線、沿海南線等國、省道公路平均單側綠化寬度達15米,全縣境內骨幹道路、河道等宜林地段綠化率達到98.2%。
綠色帶來可喜變化,鄉村環境不斷改善。象山縣結合城鄉品質提升、農村環境整治等專項行動,見縫插綠,積極開展森林城鎮、森林村莊建設。截至目前,象山縣已經成功創建丹東、西周、定塘、茅洋、曉塘、牆頭等6個省級森林城鎮,丹西、牆頭、泗洲頭、高塘等4個市級森林城鎮,南田島、清風寨、鯉龍譚3個省市級森林公園,13個現代林業示範園區,市級以上森林村莊達167個,佔全縣行政村的34%,農村森林休閒公園達75個。
與此同時,山體森林質量不斷提升。根據省市珍貴彩色健康森林示範點建設要求,象山縣不斷優化提升「四邊」區域山體森林,以國有林場林區為重點,大力實施大徑材國家儲備林培育基地建設;以森林公園、登山步道、山道兩側等山體重點區域為中心,開展珍貴彩色健康森林示範基地建設。截至目前,象山縣已在黃避岙、泗洲頭、茅洋等鄉鎮重點區域完成森林人工撫育2萬餘畝,在低丘緩坡地段完成低效林改造3餘萬畝,黃避岙龍嶼村龍山公園、賢庠楓康基地等700餘畝山體完成彩化美化改造,全縣建成森林遊步道52公裡。
強化管護,
守望一片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綠色進程,美在行動,重在保護管理。對此,象山十分注重森林資源保護,守望綠水青山。
象山縣嚴格落實森林消防責任制,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落實體系;強化火源管控,防火期嚴禁火源上山,利用GPS定位考勤系統對全縣245名護林巡查員強化管理,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和阻止林區野外用火;注重撲火隊建設,全縣建有3支縣級森林消防撲救隊和18支鄉鎮撲救隊,並備好備足風力滅火機、高壓水泵、二號工具、運輸車輛等撲救機具物資,確保召之能來,來之能戰。在象山縣,消防撲救演練常態化開展,確保組織有序,撲救得當,完善應急預案,配足裝備物資,引進寧波首輛森林消防車,建成13個「引水上山」工程。近三年來,全縣無重大破壞森林案件和森林火災發生,先後被評為省市級森林消防先進。
同時,象山縣以健全森林資源管理養護長效機制為重點,不斷提高長效監管效率和水平。加大依法護綠力度,嚴格執行有關城市綠化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加大野生動植物、古樹名木、林地等森林資源保護,加強對毀綠、佔綠等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及時糾正違規行為,杜絕未批先佔、少批多佔等違規違法行為。依託「綠盾」護林、「雷霆」系列等各類專項執法行動,立案查處林業行政案件155起,對破壞森林和林木案件、侵佔林地事件查處率達100%。通過嚴厲打擊涉林違法犯罪活動,有效遏制了破壞森林資源勢頭。
為規範象山公益林、生態林等林地管理,當地出臺了《象山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形成「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合理供地、節約用地、佔補平衡」的林地管理機制。加大公益林扶持力度,補償面積從2011年的49.1萬畝增加到2015年的55.24萬畝,補償標準提高到2015年的40元/畝,比2011年翻了一番,累計發放補償資金1.18億元。
為加強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象山縣每年組織進行人工清除和藥劑預防,實現發病面積、株數雙下降,森林病蟲害發生率控制在5%以下。做好古樹名木保護及後備資源普查監管,對黃連木、銀杏、香樟等299株古樹名木進行掛牌標誌,對弱勢古樹進行加土築墩與設置護欄和白蟻、病蟲害治除。同時,做好後備資源的普查監管。
象山縣委主要負責人說:「省級森林城市,不僅僅是個稱號,更是對提高市民森林綠化意識,美化城市生活環境的實質性的要求。」
推薦閱讀:
安徽六安: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湖北:荊州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湖南:常德市財政助力「國家森林城市」創建
浙江又一座綠色城市:建德通過省級森林城市驗收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