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藏匿在森林中的生態之城

2020-12-25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1月17日消息:山巒疊翠仙子國,水墨詩韻不老島。如今的象山,穿城而過的綠色生態網,滿城含翠的立體綠化帶,一幅「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優美畫卷正徐徐展開。在藍天白雲、青山碧水的映襯下,「森林象山」實至名歸。近日,象山縣被浙江省「關注森林」委員會授予省級森林城市稱號。

象山縣,地處浙江中部沿海,三面環海,兩港相擁,縣域風景優美、生態宜人,漁、港、島、礁、灘等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被稱為「寧波都市後花園」。最近三年,象山共投入綠化建設資金7億元,全縣森林覆蓋率為55.8%,林木綠化率為59.5%,空氣品質優良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已躋身國家生態縣行列。

象山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象山將堅持綠色理念不動搖,狠抓問題整改不鬆勁,推動常態長效不停步,以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為起點,努力爭創國家級森林城市,全面釋放生態紅利,讓森林城市成為象山一張永恆的金名片。

南大河濱水公園

規劃先行,製作城市綠色名片

冬日的象山,沒有「北風捲地白草折」的衰敗氣象,依然是天清氣爽,水碧山青。放眼望去,從城中社區到偏遠山村,從高速國道到河流田埂,處處綠色蔥蘢。滿眼翠綠林木茂,水清天藍景色新,這是一片被綠色浸潤的海濱城市,這是一座藏匿在森林中的生態之城。「綠中含城,城中帶綠。」

森林是城市的「綠肺」,更是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生態產業的基礎。森林城市是一座城市的綠色名片。對於森林綠化工作,象山縣歷來尤為重視。尤其在確定創建省級森林城市以來,象山縣專門成立了由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創森」工作領導小組,並專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協調工作,強化了「創森」工作的組織保障。

象山縣於2011年開始謀劃浙江省森林城市創建工作,2013年完成森林城市總體規劃編制,2014年批准實施,2015年正式啟動創建。目前已形成以沿海基幹林帶為主線,農田防護林為網絡,綠色通道工程為骨架,城鎮、村莊綠化為依託,點、線、面、帶相結合的森林城市綠化格局,展現出具有象山本地特色的森林城市風貌。

隨著森林城市創建的推進,象山縣在推進機制建設上做足文章。先後制定出臺了《象山縣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3—2020)》《象山縣關於開展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的通知》《象山縣創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實施意見》《象山縣關於深入推進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明確職責、分解責任、落實任務,要求縣農林、住建、國土、交通、水利、財政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抓好森林工程建設和資金保障等工作,縣委、縣政府領導多次召開推進會、督查會,對照差距補短板、拉高標杆抓落實。

「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歸根結底是為了讓老百姓有一個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也要讓老百姓參與其中,」象山縣農林局負責人表示。為營造良好森林城市創建氛圍,象山縣領導每年都帶頭示範綠化造林活動,並積極發動機關幹部、群團組織和各界群眾,廣泛開展「庭院綠化」「植樹造林」「綠植認建認養」活動。去年,象山縣還開展「縣樹、縣花、縣果」評選活動,深化「創森」主題宣傳和生態文明教育,同時通過簡訊、電子屏幕、宣傳冊等形式,進一步提升市民對「創森」的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度,形成全民參與、共創森林城市的濃厚氛圍,使「愛綠、護綠、建綠」成為全體市民的自覺行為。

整合資源,擴大全域綠化總量

過往高速戴港互通的市民會發現周邊的景觀更美了:象山港大橋剪影雕塑給人遐想,大片的香樟樹、樸樹、桂花樹、羅漢松等錯落迷人。在森林城市創建中,象山縣還注重資源整合,實行「治、拆、改」並舉,「淨、增、擴」並進,不斷擴大全縣綠化總量。

「治」字為先,還原水清岸綠。結合「五水共治」和「清三河」達標縣創建工作,實行河道綠化與水岸同治,科學配置水杉、香樟等綠化樹種,先後投入1億多元,完成東大河、南大河等主河道綠化120餘公裡,促進「以水養樹、以樹保水」健康循環。同時,根據颱風頻發區域特點,突出抓好沿海防護林帶建設,通過種植耐鹽鹼樹種、林帶加寬、加種喬木等措施,累計建成沿海防護林泥質基幹林帶45公裡1580畝,紮實構築沿海安全綠色屏障。

「拆」字為重,助推城靚鄉美。借力「三改一拆」,大力推進農村「一戶多宅」整治和村莊梳理式改造,通過實施城市綠化建設提升工程,將平原綠化與拆后土地植綠補綠利用相結合,「見縫插綠、拆違補綠、拆牆透綠」,用足用好拆后土地可利用空間,形成以公共綠地為重點、綠地廣場為中心、沿河沿路綠地為骨架的城市綠地系統,城區林木覆蓋率達30%,90%以上市民出門500米內就有公園或綠地。

「改」字為輔,用活生態資源。綠色是生命的顏色,綠色也蘊藏財富。象山注重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資源,大力激發生態綠色發展新活力,努力使生態效益惠及民生。發展現代林業園區,帶動特色產業,賢庠鎮建設精品休閒養生林業基地3000餘畝,培育形成了石斛、月季、桂花三大旅遊觀光特色產業,示範帶動農戶500餘戶。創新生態「共生」模式,發展林下經濟,推廣「林—藥」「林—禽」「林—蔬」等林下經濟近3萬畝,促進林農增收致富。憑藉森林綠化資源,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目前全縣已擁有牆頭方家岙、泗洲頭何婆嶺、茅洋花牆等旅遊特色村30個,風門口、鯉龍潭、花岙島等森林旅遊景點22個。此外,結合墓葬綜合整治,遷移墳墓1.3萬餘座,增綠100餘畝;實施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41座,增加綠化面積630餘畝。

提升品質,綠意涵養城鄉風貌

省級森林城市創建,讓象山老百姓有了切身的獲得感。在象山,爭相出現的綠意充滿人們的視野。「這幾年,象山城市綠化不斷擴容,老百姓走出家門,不用走多遠,就能在濃濃綠意中散步、休憩。」象山縣農林局負責人介紹,通過新建、補植及改造提升等方式,全縣已建成人民廣場、東谷湖、丹城公園、殷夫公園等中心城區休閒公園,以及街頭綠地及城區道路綠化帶,面積達206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92平方米。

居民出門不遠處就有公園、休閒綠地,單位、居住區綠化率超過25%,象山港路、濱海大道、巨鷹路、南大河等城區主要道路、河道宜林地段綠化率超過95%,城市森林覆蓋率超過30%。「數量提升了,我們也特別注重綠化品質,以此來提升城鄉風貌。」象山縣農林局負責人說。

這幾年,象山縣結合「兩路兩側」「四邊三化」和精品線打造等專項行動,開展公路兩側擴綠、補綠、增綠以及「綠化彩化」工作,打造精品線,整治綠化缺失,完成公路、村道綠化1150公裡。高速公路及出口連接線、環象山港公路(林善岙至賢庠段)、盛寧線(大徐至賢庠段)、沿海南線等主要公路完成常規綠化彩化,大目灣新城門前塗已建成百米寬沿海防護林基幹林帶。象西線、沿海南線等國、省道公路平均單側綠化寬度達15米,全縣境內骨幹道路、河道等宜林地段綠化率達到98.2%。

綠色帶來可喜變化,鄉村環境不斷改善。象山縣結合城鄉品質提升、農村環境整治等專項行動,見縫插綠,積極開展森林城鎮、森林村莊建設。截至目前,象山縣已經成功創建丹東、西周、定塘、茅洋、曉塘、牆頭等6個省級森林城鎮,丹西、牆頭、泗洲頭、高塘等4個市級森林城鎮,南田島、清風寨、鯉龍譚3個省市級森林公園,13個現代林業示範園區,市級以上森林村莊達167個,佔全縣行政村的34%,農村森林休閒公園達75個。

與此同時,山體森林質量不斷提升。根據省市珍貴彩色健康森林示範點建設要求,象山縣不斷優化提升「四邊」區域山體森林,以國有林場林區為重點,大力實施大徑材國家儲備林培育基地建設;以森林公園、登山步道、山道兩側等山體重點區域為中心,開展珍貴彩色健康森林示範基地建設。截至目前,象山縣已在黃避岙、泗洲頭、茅洋等鄉鎮重點區域完成森林人工撫育2萬餘畝,在低丘緩坡地段完成低效林改造3餘萬畝,黃避岙龍嶼村龍山公園、賢庠楓康基地等700餘畝山體完成彩化美化改造,全縣建成森林遊步道52公裡。

強化管護,

守望一片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綠色進程,美在行動,重在保護管理。對此,象山十分注重森林資源保護,守望綠水青山。

象山縣嚴格落實森林消防責任制,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落實體系;強化火源管控,防火期嚴禁火源上山,利用GPS定位考勤系統對全縣245名護林巡查員強化管理,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和阻止林區野外用火;注重撲火隊建設,全縣建有3支縣級森林消防撲救隊和18支鄉鎮撲救隊,並備好備足風力滅火機、高壓水泵、二號工具、運輸車輛等撲救機具物資,確保召之能來,來之能戰。在象山縣,消防撲救演練常態化開展,確保組織有序,撲救得當,完善應急預案,配足裝備物資,引進寧波首輛森林消防車,建成13個「引水上山」工程。近三年來,全縣無重大破壞森林案件和森林火災發生,先後被評為省市級森林消防先進。

同時,象山縣以健全森林資源管理養護長效機制為重點,不斷提高長效監管效率和水平。加大依法護綠力度,嚴格執行有關城市綠化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加大野生動植物、古樹名木、林地等森林資源保護,加強對毀綠、佔綠等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及時糾正違規行為,杜絕未批先佔、少批多佔等違規違法行為。依託「綠盾」護林、「雷霆」系列等各類專項執法行動,立案查處林業行政案件155起,對破壞森林和林木案件、侵佔林地事件查處率達100%。通過嚴厲打擊涉林違法犯罪活動,有效遏制了破壞森林資源勢頭。

為規範象山公益林、生態林等林地管理,當地出臺了《象山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形成「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合理供地、節約用地、佔補平衡」的林地管理機制。加大公益林扶持力度,補償面積從2011年的49.1萬畝增加到2015年的55.24萬畝,補償標準提高到2015年的40元/畝,比2011年翻了一番,累計發放補償資金1.18億元。

為加強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象山縣每年組織進行人工清除和藥劑預防,實現發病面積、株數雙下降,森林病蟲害發生率控制在5%以下。做好古樹名木保護及後備資源普查監管,對黃連木、銀杏、香樟等299株古樹名木進行掛牌標誌,對弱勢古樹進行加土築墩與設置護欄和白蟻、病蟲害治除。同時,做好後備資源的普查監管。

象山縣委主要負責人說:「省級森林城市,不僅僅是個稱號,更是對提高市民森林綠化意識,美化城市生活環境的實質性的要求。」

推薦閱讀:

安徽六安: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湖北:荊州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湖南:常德市財政助力「國家森林城市」創建

浙江又一座綠色城市:建德通過省級森林城市驗收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焦點

  • 這片藏匿在浙江的淨土,是中國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堪稱天然綠谷
    說起浙江,可能大家腦海中最先浮現出的,是杭州、烏鎮。但其實,真正的美景只藏匿於那些遠離喧囂的地方。這裡要說的,就是麗水,一個生態環境居浙江首位,擁有中國第一生態縣的「綠谷」,真正能讓你擁抱自然的地方。第一次聽說和了解麗水,是從朋友口中。
  • 「海島」浙江象山,小眾海島,山地、森林、海灣、沙灘,人少景美
    去浙江旅遊,除了一些著名的景點需要打卡外,還有一些小眾的景點,也是非常值得去探索發現的。在浙江有一個島嶼,海洋資源非常優越,不僅有著良好的生態資源、沙灘,更因它特殊的地形成了天然港池,而此處的港口就是被稱為全國四大漁港之一石浦漁港,而這座島就是南田島。
  •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象山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實施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打造大花園美麗城市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的重要途徑。象山位於東海之濱,三面環海、兩港相擁。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森林城市創建單位。
  • 昨天的韓城象山森林公園與今天的杜鵬程革命紀念園
    今天要說的是,作為一處煥然一新的公園,在方便了市民休閒出行和外出爬山的功能外,關於昨天的「象山森林公園」與今天的「杜鵬程革命紀念園」我個人還有一些看法,不妥之處大家可以各抒己見。首先,我個人認為園區從一開始規劃建設到後期管理運營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靜下心來深度思考。
  • 不一樣的浙江象山
    大家都知道浙江的舟山遠近聞名,但是對距其一百多公裡外的海濱象山縣城切知之甚少。同樣作為浙江海邊城市,象山和舟山在很多方面區別明顯。地理位置上,舟山又名舟山群島,由大小一千多個島嶼組成,島嶼四面環海。象山則兩面環海,一線穿陸,是真正意義上的半島縣城。
  • 象山,2019年浙江幸福城市!
    象山榮獲2019年浙江幸福城市榮譽稱號!生活在象山,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象山,就是這樣的幸福城市!城市之美,在於環境之美、風尚之美、人文之美,來源於文明的溫度、道德的厚度和精神的高度。象山是一座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因文明而美麗的城市。這些年,象山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靈魂工程和重要任務加以推進,切實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 象山也太太太太太美了吧
    >優渥的自然條件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濃厚的海洋運動氛圍讓象山這座歷史悠久的濱海休閒之城開啟了傳奇的亞運之旅by 象山旅遊在此象山向全世界發出邀請歡迎您到象山來~這是象山的名片by 象山旅遊中文名稱:象山縣外文名稱:Xiangshan County所屬地區:浙江-寧波
  • 寧波象山打造美麗海洋生態家園
    日前,寧波象山西滬港海岸帶修復工程入選2020年國家生態修復項目庫。該項目包括濱海溼地生態恢復、砂質岸線修復、互花米草治理等五大工程。在各項工程有序推進下,牆頭鎮下沙村昔日被互花米草覆蓋的灘涂重煥生機,部分潮間帶生物已經恢復,成為村民「趕小海」的「聚寶盆」。
  • 浙江象山有一座影視城,拍過金庸武俠劇,還能見到電視劇裡的畫面
    例如比較出名的浙江「橫店影視城」,早已成為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拍攝了許許多多有名的電影和電視劇。而且在影視城的附近還聚集了眾多追夢的群眾演員,帶動了整個地區的產業和旅遊發展!眾所周知,橫店影視城在浙江省的東陽市,而在整個浙江省內,除了橫店影視城以外,還有一個也很有名氣的影視基地,那就是「象山影視城」!它早在2006年就被評為「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也是全國單體建築最大的影視城,而且同時集影視拍攝和旅遊休閒於一體,每年都會接待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範圍內的眾多遊客!
  • 象山自駕遊怎麼玩?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說起象山旅遊 離不開海洋文化 一望無際的碧海藍天 都是人嚮往之地
  • 「青春之約」象山石浦行
    杭州網訊 7月28-29日,浙江省財貿工會「青春之約
  • 象山影視城、中國漁村、阿拉的海水上樂園、象山蟹鉗港景區……
    周圍優質且豐富的景區資源象山金元名都大酒店佔地面積約10畝在浙江寧波的象山縣有一個影視城,從建立之初到現在拍攝大大小小的電視劇和電影八百多部,其中不乏許多獲得世界級獎項的優秀電影和電視劇象山圓之源溫泉館在這裡,遇見理想中的海邊慢生活在這裡,體驗久違的靜謐與放鬆這裡,是源之圓溫泉館
  • 浙江西南有仙境,這個縣曾是浙江的省會,山水之城雲和縣
    這個縣曾是浙江的省會,浙江西南有仙境,山水之城雲和縣,據《方輿紀要》:本麗水縣浮雲鄉、元和鄉,因以為名;另說縣名源於琴瑟樂器,《文選》:吹孤竹,拊雲和,李周翰註:雲和,瑟也;唐李白《寄遠》詩之一:遙知玉窗裡,縴手弄雲和
  • 海之旅:象山旅遊,石浦漁港古城,花岙島
    浙江象山的石浦漁港,在我看來還是個不錯的地方。至少比舟山沈家門要好——沈家門三十年前我去過的,那時一灣的漁舟,撲面腥風,像個漁港,而現在的沈家門,兩岸建起了高樓,漁船不見了,一副大都市的模樣,著實讓人掃興。
  • 浙江日報丨「兩山」理念浙江實踐①丨象山:制度保障 打通「兩山...
    陸阿寶 攝浙江在線-寧波頻道8月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應磊 浙報融媒共享聯盟象山站 陳光曙)在北緯30度上,萬象山海、千年漁鄉、百裡岸線、十分海鮮和一曲漁光,串起了「嗨象山」的秀美海岸線。作為一個典型的半島縣,生態環境優美、海洋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象山素有「東方不老島、海山仙子國」之美譽。
  • 象山森林公園迎來鷺鳥孵化高峰期,獨特景觀,遊客紛紛慕名而來
    眼下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南昌市新建區象山森林公園30萬隻白鷺迎來孵化高峰期,一萬多隻白鷺寶寶破殼而出。在象山森林公園繁茂的林木成了鷺鳥的天堂,綠色的植被和白色的鷺鳥構成一幅和諧的畫卷。在鷺鳥聚居區,幾乎每棵樹上都有四五個鳥巢,為保護這些遠方來的客人,新建區象山林場成立了一支護鳥隊伍,全天候開展巡邏,為鷺鳥棲息提供安全保障。工作人員:我們現在已經成立了一個護鳥隊,24小時保護鳥,第一是怕有人盜鳥的現象,第二是那個小鳥怕摔下來的時候,我們護鳥隊員就把它撿起來送到窩裡去。
  • 象山打造 美麗海洋生態家園
    本報訊(記者沈孫暉 通訊員馬振 楊巧燕)日前,象山西滬港海岸帶修復工程入選2020年國家生態修復項目庫。該項目包括濱海溼地生態恢復、砂質岸線修復、互花米草治理等五大工程。近年來,象山堅持人海和諧、保護優先,以碧海銀灘也是金山銀山的行動自覺,主動拉高標杆,全面推進「五水共治」、生態文明和汙染防治攻堅、海洋生態環境修復等專項行動,不斷擦亮海洋生態底色。強化海洋源頭治理,嚴把項目審批關,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從源頭上控制新汙染源的產生,並嚴控陸源汙染物排放。象山制訂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方案,按月開展監測,累計整治排汙企業193家,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力度。
  • 浙江象山旅遊全產業「甦醒」
    這幾天,在浙江寧波象山影視城,已經停拍一個多月的《神筆馬良》抖音劇組全面入駐,有序辦理復工手續、落實防疫用品、做好置景安排,一直「拖」著的劇情拍攝得以順利延續。「近期來影視城看景劇組已經有36個,安排拍攝的劇組已經有13個,劇組數量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副主任胡根元說。
  • 浙江象山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浙江象山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2012年12月21日 08:00:00來源:新華網 >   20日,國臺辦正式授予浙江象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牌匾。
  • 浙江象山水產品出口峰迴路轉
    華夏經緯網 浙江日報5月17日訊:將於今年6月在韓國、日本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為象山水產品出口企業帶來了眾多商機,一些韓國、日本客商紛紛前來象山採購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