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譯行業中有這樣一句話,知行翻譯公司覺得非常精闢,那就是語言表達的僅僅是內容,語調傳達的卻是素質和職業涵養。在中外交流頻繁的當下,翻譯服務需求日益劇增,在翻譯行業走過的十幾個寒暑中,知行翻譯公司發現譯員在說話時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語調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根據不同的現場情況,然後憑藉自己積累的經驗來確定,不過有一點需要明白,不管採用什麼語調,都不能走極端。
什麼叫做走極端呢?知行翻譯公司舉個例子,就是在翻譯過程中聲音很小,語調平淡,過於機械,顯得很呆板,這種語調就跟催眠曲似得,讓聽眾越聽越困,總有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在這種語調下,使極為敏感的論戰變得黯然失色,使內容激情澎湃的演講毫無生氣可言,更是對發言者和聽眾的一種折磨。
至於另一個極端,那就是聲音太大,手勢太多,好比某些國家地區裡的粗俗政客在做低劣演講一般,在翻譯過程中,譯員如果想用手勢,動作或者聲音來取悅聽眾,雖然能像馬戲班的小丑一樣獲得某些低級趣味者的青睞,可是卻會喪失譯員可貴的尊嚴,會辜負發言者的信賴,會使大多數聽眾感到厭惡。
在知行翻譯公司看來,譯員所採用的語調會對會議的效果產生很大影響,正常情況下,譯員可以採用比發言者稍微緩慢的速度進行傳達,雖然可以適當模仿發言人的語調和語氣,但絕不能過度模仿,至於模仿到什麼程度,並沒有明確的界限,需要譯員自己不斷地嘗試和實踐,然後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語調和語氣。
最後,知行翻譯公司想說在選擇語調時,應當充分注意會議的性質,比如教士集會、政治集會、工人集會、統計學家集會或茶餘飯後的娛樂性集會等,因其性質不同,所採用的語調當然應該有所區別。至於手勢的使用比語調更難掌握。發言人講得起勁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拍起桌子來,而譯員如果在翻譯那句話時也拍一下桌子,聽眾們十有八九會覺得可笑。同樣,其他手勢的模仿也會產生類似效果,所以必須從嚴掌握,儘量避免多用手勢。
以上就是知行翻譯公司對於翻譯過程中一些細節的感悟,希望對大家在翻譯工作中能有所幫助,所謂翻譯,直白來說就是把發言人講的內容使用另一種語言進行轉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翻譯者不能代入自己的主觀情感和思想,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和動作是否得體,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