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燈!「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十年

2020-12-16 北京中公教育

國考時事政治:時事政治頻道更新國內國際時事政治熱點,並提供時事政治熱點政策解讀、理論觀察、時事大事記及時事政治熱點匯總等。本文整理足協,歸化球員要唱國歌學黨史。更多國考公務員考試信息,請點擊國家公務員網。

 

今天(30日)20點30分,包括東方明珠在內的陸家嘴20多幢高樓再赴熄燈之約,浦江遊覽船聯盟的七家遊船公司今年首次參與熄燈儀式,銀泰集團全國63家門店亦加入熄燈行列。當晚,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主辦的「水潤萬物,護生自然」的「地球一小時」上海主場活動在當代藝術館舉行,「水的旅程」2019長江行動亦宣布揚帆起航。

「地球一小時」由WWF於2007年在澳大利亞雪梨發起,2009年正式進入中國。上海是第一個官方參加此行動的省級城市。進入中國十年來,「地球一小時」早已超越了一小時的熄燈活動,以「60+」的定位成為了全球參與規模最大的開源性環保行動。

2019年「地球一小時」的全球主題為與自然共生(Connect to Nature),結合明年即將首次在中國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WWF中國以 「與自然共生」為主題,在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武漢等城市開展了豐富多樣的主題活動,呼籲大家關注生物多樣性,從了解到行動,共護生機未來。

為了呼應這一主題,並結合上海位於長江河口的區位特點和「長江大保護」工作, WWF上海區域以「水潤萬物,護生自然」為主題舉辦落地活動。在當晚的主題活動中,來自上海和長三角的專家學者與受邀嘉賓共同分享「水潤萬物」的故事:水中的鱘、溼地裡的獐、灘涂上的飛鳥、稻花田中的農人……

據介紹,「水的旅程」行動,源自2013年WWF南非發起的一項公益溯源徒步活動,讓公眾意識到「水不是來自水龍頭」(Water Doesn’t Come From a Tap)。2018年,「水的旅程」進入亞洲。

長江是中國的母親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長江流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區之一,是大熊貓、江豚、雪豹等旗艦物種生活了上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家園。然而,密集的人類活動和不合理開發,長江生態系統特別是淡水生態系統不堪重負。為了讓公眾了解水的重要性,提升對於長江保護的認知和意識,WWF啟動「水的旅程」2019長江行動,從水龍頭到水源地,從長江下遊到長江上遊,明星大使和環保人士帶領大家走近水,了解水的來源、水的饋贈、水的危機,以及如何行動起來,保護好一汪清水。

「《2018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從1970年代淡水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下降比例比平均水平尤為明顯,達到83%。『地球一小時』給了我們一個思考過去和展望未來的機會」,WWF中國淡水項目主任任文偉博士表示,「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和生活之需。對濱水之城的上海,水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借『地球一小時』『與自然共生』系列活動,讓我們思考人與水、人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讓更多人團結起來,為了我們共同的河流,為了生命長江,為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地球,共同行動。」

掃碼關注北京中公官方微信,了解更多公務員考試信息

推薦閱讀>>>

2018年國內時政新聞及時事政治全年匯總

2019時政政治:國際、國內時事新聞熱點匯總(3月)

2019國考公務員考試入面分數線查詢平臺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申論試題及答案匯總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專題 國考信息匯總

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提醒您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2019時事政治新聞熱點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各地以熄燈響應「地球一小時」活動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07年為應對氣候變化而發起的一個全球活動,號召人們在活動當天晚上關閉不必要的電源一小時。今年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定於3月23日星期六。新華社發(王振 攝)新華網北京3月23日電 23日,一年一度的自願環保活動「地球一小時」在全球啟動。今年是該活動走過的第七個年頭,中國各地紛紛用熄燈響應。
  • 2018地球一小時主題是什麼 熄燈意義在哪?
    2018地球一小時主題是什麼 熄燈意義在哪?時間:2018-03-23 23: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地球一小時主題是什麼 熄燈意義在哪?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日前對外正式發布,2018年地球一小時(中國)主題為開啟我的60+生活,熄燈儀式時間為3月24日20:30。 今年是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的第10年。60+的概念由WWF提出,60+生活方式,是指任何對自然環境友善     原標題:2018地球一小時主題是什麼 熄燈意義在哪?
  • 「地球一小時」熄燈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們: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時」即將來臨,還記得去年您和家人、朋友在熄燈的那一個小時,一起散步、運動、鍛鍊身體、仰望星空、聆聽自然的聲音……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小時,卻是您邁入環保行列的一大步。今年您依然參與,對嗎?
  • 鳥巢水立方熄燈助力「地球一小時」|多圖
    新京報訊 3月30日晚8:30,奧林匹克景觀大道周邊建築群關閉了照明燈光,迎來又一個「地球一小時」熄燈時刻。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地球一小時」活動,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所有辦公室將共享同一個主題——與自然共生(connect to earth),關注日益嚴峻的生物多樣性下降問題,為2020年由中國主辦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提前預熱。2019年是「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的第11年。熄燈前的鳥巢(上)與熄燈後的鳥巢(下)對比。
  • 地球一小時熄燈日全球接力 四川電視塔熄燈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熄燈日全球接力 四川電視塔熄燈一小時 2014-03-30 07:36:11  來源: 華西都市報  編輯: 曾紅蓓  責任編輯: 馬蘭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墊江:公園樓宇集體熄燈 響應地球熄燈一小時
    導讀:世界自然基金會倡導的地球一小時活動昨晚(3月24日)又來到我們身邊。在墊江,公園、辦公樓、街道、樓宇等多個建築和公共區域紛紛參與到了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中來,激發大家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
  • 前夜,你為地球「熄燈一小時」了嗎?告訴你熄燈的那些內幕……
    地球一小時3月24日晚8點30分,「地球一小時」活動如約而至。如今,「地球一小時」活動已覆蓋超過180個國家與地區,7000多個城市,數億地球人。今年,也是該活動進入中國的第10年。2018年3月24日晚,湖州太湖旅遊度假區廣場,月亮酒店等建築部分燈光熄滅一小時,響應「地球一小時2018」全球環保行動。 「地球一小時」到底意義何在?
  • 為地球熄燈一小時開啟我的60+生活 地球一小時今年是第幾年
    3月24日20:30,國家會議中心和國家會議中心大酒店準時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熄滅建築外景觀燈及部分室內區域照明一小時,積極踐行企業對環保、節約能源的態度和決心。作為國家會議中心2018年「趕碳號---低碳生活」綠色公益月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地球一小時」對推動社會大眾從生活的衣食住行參與到環保當中起著積極地促進作用。
  • 昨晚,這些地方為地球熄燈一小時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地球一小時」環保活動,號召人們在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晚上8點半熄燈一小時,來激發人們保護地球的責任感3月30日晚,「地球一小時」熄燈環保活動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行。今年「地球一小時」活動的主題是「與自然共生」,重點關注日益嚴峻的生物多樣性減少問題。在阿聯杜拜,「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準時在晚上8點半熄滅景觀照明,隨後現場人群開始長達一個小時的步行活動。杜拜的多處建築也響應號召加入到了「地球一小時」的行列中來。
  • 各地熄燈響應「地球一小時」活動
    【來源:央視網】  2020年3月28日,上海,當晚8:30分,陸家嘴上海中心大廈、東方明珠廣播電視臺等地標建築關閉景觀燈光相應「地球一小時」。(圖為景觀燈光關閉前後對比圖)【來源:央視網】  2020年3月28日,杭州西湖景區及周邊多處地標建築熄燈露「素顏」,以此響應「地球一小時」活動號召,圖為位於西湖文化廣場的環球中心。【來源:央視網】2020年3月28日,南京玄武湖畔樓宇熄燈前(上)與熄燈後(下)的景象。
  • 2018地球一小時主題是什麼?第10個地球一小時熄燈時間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日前對外正式發布,2018年地球一小時(中國)主題為「開啟我的60+生活」,熄燈儀式時間為3月24日20:30。  今年是「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的第10年。60+的概念由WWF提出,60+生活方式,是指任何對自然環境友善,對節能減排有益,有助於推動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活行為方式。
  • 助力環保行動,地球「熄燈一小時」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地球一小時」活動?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近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啟動儀式正式在北京鳥巢體育中心舉行,當時,北京鳥巢還有水立方以及深圳等各地地標性建築在20:30統一熄燈。那麼地球「熄燈一小時」的真正意義又是什麼呢?
  • 2019地球一小時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地球熄燈一小時幾點熄燈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2019年地球一小時時間為3月30日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 「2020地球一小時」將在線舉行熄燈儀式
    屆時通過「地球一小時」官方微博、WWF抖音帳號、新浪新聞和澎湃新聞等平臺在線舉行熄燈儀式,今年的活動口號為「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公眾環保活動,「地球一小時」活動已覆蓋180多個國家,7000多個城市,在世界各地開展了豐富活動。今年是「地球一小時」活動進入中國第12年。
  • 為藍生活—關愛2016地球熄燈一小時
    原標題:為藍生活—關愛2016地球熄燈一小時    3月19日晚上8點30分,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簡稱「WWF」)舉辦的大型環保活動2016「為藍生活,為藍城市」地球一小時熄燈行動在北京國子監舉行,多位跨界嘉賓為公眾提供多元視角來重新審視日常消費,倡導踐行藍色消費,以守護生生不息的地球家園。
  • 地球一小時:全球各地熄燈前後對比
    昨天是「地球一小時」日(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雖然可以喚起保護地球的熱情,但事實上卻是費力不討好的差事。不過這也不能說這項活動完全沒意義,起碼讓我們見識到了地標性建築隱匿的黑夜中的情景。下面就來看看微信公共帳號周末去哪玩帶來的全球各地熄燈前後對比圖吧。
  • 2020地球一小時線上熄燈,為地球發聲
    WWF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新共識』」,從2020年開始,未來十年WWF將攜手各方合作夥伴,繼續努力通過推進可持續的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來保護我們地球家園,重新去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將萬物共生的理念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當中。2020年的地球一小時是我們的新起點。」
  • 鐘樓熄燈 響應「地球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關燈一小時。昨晚20:30—21:30,全球規模最大的環保公益行動——「地球一小時」舉行,西安鐘樓、鼓樓、城牆、大雁塔、長安塔等標誌性建築通過熄燈一小時,表達對環境的愛護。環保部門現場向市民發放了《「地球一小時」宣傳本》《公眾環保知識系列讀本》以及新修訂的《西安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等,宣傳普及環保知識,解答群眾關注的環保問題。家住未央區的張大媽說,現在我們的消耗過度,碳排放太大了,我女兒讓我一起參加「地球一小時」活動,我特別願意。
  • 雪梨地標建築熄燈響應「地球一小時」
    人民網雪梨3月20日電(盛楚宜) 於2007年在澳大利亞雪梨發起的「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3月19日迎來了該活動的第十個年頭,雪梨海港大橋、歌劇院等地標性建築均在當晚20時30分至21時30分之間熄燈一個小時,響應活動的號召,呼籲人們關注全球氣候變化。
  • 世界地球日||熄燈一小時
    今年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也是世界地球日創立50周年,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旨在呼籲全社會更加珍視地球的資源與環境。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善待地球,從節約資源做起,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地球。你知道嗎?我們公司2019年消耗紙張99箱,也許這不是一個驚人的數據,99箱紙共計298000張,需要消耗596顆大樹,為此公司更加重視無紙化辦公。不知道您看到這樣的數據顯示,是否和小編一樣震撼!但每一次的節約,是真的可以保護我們的地球。讓我們守護地球的行動從熄燈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