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生態屏障區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公示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該局近日公示《天津市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2018-2035年)》。根據這一專項規劃,今年年底前本市將撤銷取締一、二級管控區35個工業園區。

  「今年年底前,一級管控區35個工業園區(集聚區),將撤銷取締22個,13個暫時保留的工業園區禁止擴大規模;二、三級管控區撤銷取締13個,保留17個。」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任宏毅介紹,從今年開始,本市加快園區整治,加快破解「園區圍城」,其中,一級管控區禁止新建工業項目,嚴格控制項目開發建設活動;二、三級管控區新建工業項目全部進入規劃保留和整合的園區內,嚴格禁止工業園區以外區域新建工業項目。到2035年,本市一級管控區撤銷取締工業園區,二、三級管控區保留17個工業園區,二、三級管控區三大鋼鐵企業搬遷或取消燒結工序、實施短流程煉鋼,關停煉焦企業。屆時,本市汙染物排放總量顯著降低,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好轉。(記者雷風雨)

來源:今晚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公布 打造溼地田園綜合體 再現魚米...
    內容提要: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近日公布。西青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示意圖天津北方網訊: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近日公布。
  • 雙城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的天津布局
    2018年3月,天津《雙城中間規劃管控和實施方案》編制完成。在規劃建設過程中,「綠色森林屏障」的概念進一步提升為「綠色生態屏障」。2019年3月,天津市規劃委員會會議明確講到,建設綠色生態屏障是市委、市政府堅決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是對天津城市空間布局的重構重塑,是著眼於保護生態機體、拓展生態空間、孕育生態系統新生命力的重要舉措。一片城市「綠楔」,阻隔了盲目開發建設的擠壓,以規劃的剛性引導規制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 大南昌都市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公示稿)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江西發布《大南昌都市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公示稿)》。全文如下:大南昌都市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9-2025年)大南昌都市圈是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建設的核心地帶,是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引領區,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建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
  • ...天津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標準建設京津冀東部綠色生態屏障
    我市加強組織領導,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屏障區規劃建設問題,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多次深入現場調研指導,對屏障區建設提出具體要求。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24個相關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建設綠色生態屏障工作領導小組,在市、區兩個層面成立現場指揮部,統籌推動各項工作。市人大頒布《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突出建設綠色生態屏障等內容。
  • ...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公布 打造溼地田園綜合體 再現魚米之鄉
    內容提要: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近日公布。西青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示意圖天津北方網訊: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近日公布。
  • 守護綠水青山 厚植生態底色—瞄準「高地」建設,我區生態環境保護...
    目前,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良好,生態文明改革舉措落地見效,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積極推進,高原生態系統穩定向好,生態安全屏障作用更加凸顯。聚焦環境民生——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藍天保衛戰初步告捷。堅持綠色發展——生態保護修復全面加強生態工程建設深入推進,深入實施《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三大類10項工程,累計落實資金117億元,開展規劃中期評估。編制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規劃、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修復工程規劃、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振興規劃。配合推進拉薩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
  • ...看」及洞庭湖 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反饋問題(第1項)整改情況公示
    按照長沙市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要求,現將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牽頭負責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反饋的第1項問題整改情況公示如下:一、反饋問題二、整改目標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統籌規劃,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督查檢查和考核評價制度,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壓實工作責任,推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 貴陽市花溪區邀請專家審查「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
    為紮實推進花溪區「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編制工作,12月8日,貴陽市生態環境局花溪分局組織召開花溪區「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專家評審會,邀請貴州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貴州省生物研究所、貴陽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三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規划進行評審。
  • 靜安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十四五」專項規劃評議會
    近日,靜安區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十四五」專項規劃評議會,邀請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處室、區發展改革委專家,部分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參加座談,全面聽意見,開門編規劃
  • 逛魚米水鄉,賞生態美景!
    日前,《天津市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造林綠化專項規劃(2018-2035年)》公示(詳情)。按照《方案》中關於各區區級層面規劃的編制要求,市規劃資源局西青分局組織編制了《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現公示7天,徵求社會公眾意見,截止日期為2020年9月21日。
  • 南岸南山:保護綠色「肺葉」築牢生態屏障
    」也是重慶美麗山水之城的「山之具象」和「景之映現」更是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的骨架主脈和基底支撐1拆違復綠 還原綠色本底南山距離重慶中心城區僅10餘分鐘車程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生態資源使南山成為市民居住和遊憩的理想之地
  • 大南昌都市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公示稿)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江西發布《大南昌都市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公示稿)》。全文如下:大南昌都市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9-2025年)大南昌都市圈是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建設的核心地帶,是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引領區,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建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
  • 重慶南山:保護綠色「肺葉」築牢生態屏障
    南山地處重慶主城「四山」之一的銅鑼山脈,是重慶主城的「城市肺葉」和「天然屏障」,也是重慶美麗山水之城的「山之具象」和「景之映現」,更是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的骨架主脈和基底支撐。   為此,南岸區由南山生態保護發展中心牽頭,新建了近20公裡的排汙管網,改造各類雨汙錯混點近50處,針對部分散居農房等,還安裝了18臺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極大地緩解了南山區域汙水亂排、雨汙混排問題。「下一步,我們還將按區上的統一安排,開展南山各老舊小區的雨汙管網的精細化勘查和改造,進一步疏通汙水排放的『毛細血管』,讓南山的山更綠、水更清。」南山生態保護和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
  • 羅彬到內江調研指導「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11月24日,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院長羅彬到內江調研指導「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內江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謝媛麗出席座談會,相關科室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會上,羅彬聽取了內江市關於「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編制情況匯報,與內江市參會人員就規劃編制和「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了深入交流。 謝媛麗指出,內江在生態環境廳和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的指導下,將加快編制符合內江實情的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在「十四五」期間始終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做到方向不變、力度不減。
  • 天津發布綠色生態屏障區旅遊規劃 將直接間接拉動就業約6萬人
    近日,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區旅遊專項規劃及規劃導則公示》。根據規劃和導則,天津結合不同片區資源稟賦架構,將通過採用「文旅+」生態、農業、工業、商務、體育、科技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打造生態宜居、宜遊、宜樂、宜養的天津市雙城間生態活力新境地。
  • 天津立法保護綠色生態屏障管控地區 嚴禁擅自捕撈、放生等活動
    新華社天津9月26日電(記者周潤健)為了加強綠色生態屏障管控地區管理,天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25日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管控地區管理若干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規定明確,綠色生態屏障管控地區內嚴禁擅自放牧、捕撈、放生等活動。
  • 保護秦嶺 | 《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解讀
    其主要工作職責是:(一)組織編制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二)指導設區的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督促省級有關部門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三)審查涉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省級有關專項規劃;(四)調研秦嶺生態環境狀況,提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建議;(五)建立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監管信息系統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附全文)
    實施重點生態環保科技專項。繼續實施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研發、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汙染農田綜合防治與修復技術研發、海洋環境安全保障等重點研發計劃專項。
  • 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守護青山綠水
    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寧夏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基礎性工作來抓,深入實施生態立區戰略,全力打好「水、氣、土」三大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監管能力體系建設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 生態水系(藍線)規劃 築牢貴陽山明水秀屏障
    貴陽網訊為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實施方案》築牢兩江上遊綠色屏障的新舉措,縱深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城市建設,實施大生態戰略貴陽行動的新要求,恢復城市生態彈性,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大力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提升水環境質量,創建公平共享創新型城市,提升城市生活環境品質,《貴陽市生態水系(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