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起皮、口渴難忍、皮膚乾燥,冬天供暖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乾燥的威力。前段時間,有位40多歲的母親,掉牙速度竟然比兒子換牙的速度還快,兩年內掉了10顆。掉牙的主要原因,竟是患上了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會破壞唾液腺。牙齒缺少唾液的保護就很容易被外界環境腐蝕,比如酸性食物。因此,牙齒會出現一片片像瓷片樣剝落的情況。一般齲齒是從內往外牙齒腐壞,但該病導致的齲齒是從外到內變黑、縮小,牙縫逐漸增寬,甚至短時間內出現廣泛齲齒。 如果到了中年開始多發齲齒,還常常出現口乾、口渴等情況,就要考慮是不是原發性乾燥症候群(PSS)在作祟了。 在我國,乾燥症候群患病率達0.44%,以女性偏多,與類風溼關節炎持平,是一種侵犯唾液腺、淚腺等外分泌腺體的疾病,主要表現為口乾、眼乾。
該病目前原因不明,研究認為可能與病毒感染外分泌腺體,誘發了免疫紊亂,漿細胞大量分泌異常的球蛋白,炎症細胞在腺體聚集有關。 乾燥症候群可累及全身各個系統。據統計,60%患者的臨床症狀很輕,40%有系統受累,90%患者和正常人壽命、死亡率沒有差異,但有10%重度患者預後較差。 該病早期起病隱匿,大多數患者很難說出明確患病時間。根據2016年最新的診斷標準,自覺口乾、眼乾症狀大於3個月或者有以下特殊症狀,但查不出原因的患者均應進行乾燥症候群的特殊檢查。 不明原因的特殊症狀包括什麼?比如發熱、單側或兩側腮腺腫大、多發淋巴結腫大、皮疹、關節腫痛、長期乾咳、反覆低血鉀導致肢體無力、泡沫尿查出尿蛋白漏出增多、肌肉疼痛無力,肢體感覺麻木或異常、癲癇、視神經炎、長期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球蛋白升高。 如果發現這些情況,需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一般有以下幾種測試。 唾液腺核素測定唾液分泌的功能,眼角膜染色、濾紙試驗分析眼乾症是否成立,抽血檢查該病相關的特異性抗體(抗SSA、抗SSB抗體)是否存在,進行下唇腺活檢確診該病。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藥物也可導致口乾、眼乾等症狀;有些疾病也會導致類似原發性乾燥症候群的臨床表現及陽性檢查結果,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可以繼發乾燥症候群、C型肝炎,還有些治療,比如臉部放療也可以出現類似臨床表現。因此,診斷時還需要排查其他繼發該病或有類似臨床表現的疾病。
此外,該病有0.4%患者可能出現繼發腫瘤。患者最好住院確診,進行全面的病情評估,配合治療下,大多數患者都能控制良好。 藥物治療應該聽從風溼科專業醫師意見,並定期複診、調整用藥。有口乾症狀的患者,需要對症補充人工唾液、長效口乾凝膠、口乾噴霧,使用含氟潔齒牙膏,口服藥物主要有氨溴索等。 除了補充人工淚液,消除眼乾還需通過進一步檢查,確定是否繼續使用滴眼藥物,或者手術治療。不同疾病情況的方案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眼科及風溼科共同協作治療。 還有4點注意事項。 1.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保護口、眼、皮膚黏膜。 2.飲食中避免太酸、太辣、太硬、太熱的食物。 3.為了滋潤皮膚,可以塗抹一些不易過敏的潤膚乳產品。 4.患有該病的女性妊娠期加重的可能性較小,但仍應該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安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