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穆斯林移民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2021-02-14 山大國際移民研究中心

 

英國穆斯林移民的人口社會學分析

宋全成.  王婭

山東大學 移民研究所

山東大學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社會學系

摘  要:英國的穆斯林人口主要來源於南亞。由於穆斯林婦女擁有英國非穆斯林婦女2倍的高生育率,導致整個英國穆斯林人口呈現出更為年輕化的特徵。英國穆斯林族群正成為英國最大、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外來族群。英國穆斯林,由於伊斯蘭宗教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形成了有別於英國主流基督教社會的、獨具伊斯蘭文化的婚姻與家庭模式;由於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多就業在收入較少的低端領域或失業,由此成為英國社會的最貧困階層;由於缺少基本的話語權,由此成為英國社會政策和政治生活領域的「沉默人群」。英國穆斯林族群正成為英國的「平行社會」,其中伊斯蘭激進分子,正成為英國非傳統國家安全的潛在和現實威脅。

關鍵詞:英國穆斯林人口;高生育率;人口社會結構;平行社會;社會融合

 

英國被看作是多元主義的移民政策模式的典型代表,同時又是以基督教為主導的典型國家。進入21世紀以後,英國的穆斯林成為英國第一大外來移民族群。伴隨著穆斯林人口規模的迅速增長,伊斯蘭教也成為英國的第二大宗教。眾所周知,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移民群體,歷來是公認的最難同化和融合的外來族群。不僅在西歐國家,而且在世界各主要移民國家,穆斯林族群所構成的社區,總是被看作是與所歸屬的國家完全差異、有時甚至衝突與對抗的「平行社會」。特別穆斯林移民中的某些成員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緊密聯繫、參與伊斯蘭激進組織的恐怖活動,讓世人對穆斯林移民族群刮目相看。2001年「911事件」以後,穆斯林移民在西方社會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外來族群。2005年由4個英國公民的穆斯林移民發動的「倫敦地鐵爆炸案」以後,英國穆斯林人口及族群,成為英國乃至西歐學界、政界和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問題,但我國學界對此鮮有研究。本文擬運用人口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對英國的穆斯林族群作一初步研究。

一、英國穆斯林人口的自然結構分析

英國穆斯林人口的自然構成主要包括:穆斯林人口的比例、來源地與出生地構成、生育率與年齡構成等。

從宗教與人口的視角來看,英國是以基督教為主導的國家,基督教人口佔絕對地位,但穆斯林人口的數量增長迅速,所佔比例不斷上高,已成為英國第二大宗教人口群體。據英國國家統計局2001年的官方數據,全英國共有人口5926萬,其中基督教人口4243萬,佔英國總人口的71.6%;穆斯林人口160萬,佔英國總人口的2.7%;印度教人口59萬,佔英國總人口的1%;不明或無宗教人口約1369萬,佔英國總人口的23.1%[①]。毫無疑問,增長迅速的穆斯林人口已成為英國除基督教人口以外的第二大人口群體。由於英國白人婦女生育率的普遍下降、穆斯林婦女生育率的普遍提高以及一些本土英國白人放棄基督教、改信伊斯蘭教,致使穆斯林人口的數量、規模和所佔總人口的比例,不斷提高和擴大。美國一項皮尤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英國信仰穆斯林的人口已達286.9萬,佔英國總人口的4.6%。一些專家學者認為,這一統計數據並未包括那些沒有記錄在案的庇護申請者和數量龐大、但無法計量的非法移民,所以,穆斯林的數量和規模應該會更大[②]。

從英國穆斯林人口的種族來源地來看,穆斯林主要屬於南亞族裔血統。在英國的穆斯林總人口中,有73.7%的南亞族裔血統,其中巴基斯坦(約65.8萬穆斯林)和孟加拉(約26.2萬穆斯林)分別佔穆斯林總人口中的42.5%和16.8%,且90%以上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人是穆斯林。印度族裔佔穆斯林總人口的比重為8.5%,其他亞洲背景的約佔6%左右。除了南亞血統的穆斯林人口以外,英國本土白人放棄基督教而信奉伊斯蘭教的人數也在不斷擴大。200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英國本土白人信奉伊斯蘭教的人數已達到18萬人。另據2002年數據顯示,約有5000多英國人放棄基督教改信伊斯蘭教,他們中的許多人具有非洲—加勒比血統[③]。其他穆斯林則來自西南亞、索馬利亞、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這些主要的穆斯林國家和地區。還有1972年被伊迪阿明政府驅逐出境,隨後從肯亞和桑坦尼亞陸續進入英國的少數穆斯林。他們中包括非常成功的什葉派貿易集團,後來成為東印度經濟公司成功的起搏器[④]。英國穆斯林主要族群的人口分布情況詳見下表。

英國穆斯林主要族群的人口分布情況(基於2001年人口普查數據)[⑤]

種族來源

Number of Muslims穆斯林數量(萬人)

Muslims as % of ethnic group種族中種族中穆斯林比例(%)

Ethnic group as % of Muslims穆斯林中該種族所佔的比例(%)

White白種人

179,733 18.0

0.4 0.4

11.6 11.6

Asian or Asian  British亞洲人亞洲人

或亞裔英國人

1,139,065 114.2

50.1 50.1

73.7 73.7

Indian其中:印度

131,662 13.2

12.7 12.7

8.5 8.5

Pakistani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657,680 65.8

92.0 92.0

42.5 42.5

Bangladeshi      孟加拉國

261,776 26.2

92.5 92.5

16.8 16.8

Other  Asian其他亞洲國家

90,013 9.0

37.3 37.2

5.8 5.8

Black or Black British黑種人黑種人

或黑種英國人

106,345 10.6

9.3 9.3

6.9 6.9

如果按照穆斯林人口的出生地來進行分類和考察,那麼,我們就會發現,英國穆斯林的種族背景分布並不明顯與出生地分布相關。若按出生地對英國穆斯林人口進行分類,那麼,我們得到的結果如下:46%穆斯林出生在英國;18%出生在巴基斯坦,9%出生在孟加拉國,9%出生在北非,還有3%出生在土耳其[⑥]。毫無疑問,英國本土出生的穆斯林人口成為穆斯林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外國移民中,差不多有一半出生在英國的人將自己視為穆斯林,這樣,大量的在英國出生的穆斯林人口,在種族認同和國民認同的博弈中,認同歸屬問題愈加複雜。因此,根據出生地而判定族群認同和國民認同的標準面臨著新的挑戰。

從生育率的視角來看,穆斯林婦女的生育率較高,通常達到歐洲非穆斯林婦女生育率的2倍。從歷史發生學的視角來看,20世紀70年代以來,與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本土婦女相比,英國穆斯林婦女的生育率普遍偏高,其中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族裔的婦女生育率甚至是印度族裔婦女生育率的兩倍[⑦]。僅以1971年的婦女生育率的數據為例,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族裔婦女的生育率是9.3,而印度裔婦女的生育率是4.3,而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本土白人婦女生育率僅為2.3。70年代以後至90年代末,無論是穆斯林婦女的生育率,還是英國本土婦女的生育率,普遍經歷了明顯的下降過程。到1996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族裔婦女的生育率由1971年的9.3下降到4.9,而印度裔婦女的生育率由1971年的4.3下降到2.21,而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本土白人婦女生育率由2.3下降到1.67。顯然,與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婦女生育率相比,南亞血統的穆斯林婦女仍有較高的生育率[⑧]。有的機構認為,如今在歐洲,每個非穆斯林婦女平均有1.5個孩子,而每個穆斯林婦女平均就有2.2個孩子[⑨]。而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統計數據則顯示,從2005年到2010年,英國本土婦女的生育率為1.8,而穆斯林婦女的生育率就達到了3.0[⑩]。儘管不同機構關於穆斯林婦女與英國本土婦女的生育率問題,有著不同的數據,但穆斯林婦女擁有比英國本土婦女更高的生育率,則是不爭的事實。穆斯林族裔婦女的生育率與英國本土的婦女生育率變化及比較情況見下表。

英國穆斯林婦女與本土婦女生育率比較[11]

項目

年份

各出生地的總和生育率

穆斯林婦女與本土婦女生育率差值

年份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族裔婦女

印度裔

婦女

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本土婦女

印度裔

婦女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族裔婦女

1971

9.30

4.3

2.30

2.00

7.00

1981

6.50

3.10

1.70

1.40

4.80

1991

5.00

2.60

1.80

0.80

3.20

1996

4.90

2.21

1.67

0.54

3.23

從穆斯林人口的年齡構成上來看,與英國本土人口日益老齡化相比,由於穆斯林婦女的高生育率導致整個穆斯林人口呈現出更為年輕化的特徵。一方面,從人口年齡結構的靜態視角來看,與非穆斯林的歐洲其他人口相比,穆斯林人口年齡結構更為年輕。2010年的歐洲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歐洲人口中44歲以下的青壯年年齡層,穆斯林人口多於非穆斯林人口,而44歲以上的逐漸老齡化的人口比例中,非穆斯林人口就超越了穆斯林人口。預計到2030年,穆斯林族群中60歲以上老齡人口的比例將達到15.9%,而非穆斯林人口中老齡化人口將達到31%,是穆斯林老齡人口比例的近兩倍[12]。毫無疑問,歐洲的穆斯林人口與非穆斯林人口相比,呈現出更為年輕的特徵。另一方面,從人口生育年齡構成與生育可能性的動態視角來看,穆斯林人口具有更大的生育潛力。2010年歐洲人口的統計數據顯示,30歲以下的穆斯林人口佔整個穆斯林人口總量的49%,相比而言,非穆斯林人口僅為34%。從英國穆斯林人口年齡構成的統計數據來看,2001年英國統計局人口普查數據顯示,1/3的穆斯林人口年齡在16歲以下,而全國同年齡段人口比例則達到1/5。此外,全英有28.1萬處於16到24歲這個生育旺盛的年齡之間的青年穆斯林。另外,還有約50萬正在接受英國教育系統教育的穆斯林兒童和青年[13]。毫無疑問,與英國本土的日益老齡化相比,英國的穆斯林人群擁有更大的生育潛力。

二、英國穆斯林人口的社會結構解析

本文探討的英國穆斯林人口的社會結構,主要包括婚姻與家庭模式、教育與就業狀況、社會參與結構等。

(一)英國穆斯林人口的婚姻與家庭模式

英國穆斯林儘管身處基督教佔主導地位的國度,但並沒有融入英國的主流社會而基督教化,相反,他們依然信奉伊斯蘭教,並嚴格遵循伊斯蘭的宗教文化與習俗,在非伊斯蘭的英國,重建穆斯林的婚姻家庭結構。

與信奉基督教的英國本土婦女相比,英國穆斯林婦女擁有自己獨特的貞操觀與家庭美德觀。在英國穆斯林看來,通常信奉基督教的英國白種人主流社會具有性混亂、非宗教、對父母和長輩不尊敬的特點。這一點也得到了事實的印證。據英國社會數據統計辦公室的年度調查報告中顯示,英國2010年的未婚媽媽人數激增到42.3%。而該數字在1994年是32%,在20個世紀70年代初還不到10%。據調查,包括威爾斯在內的有些地區,婚外生育已經超過了50%。比如英國的東北地區,這個數字在2005年就達到了54.1%[14]。而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不同,他們十分重視婦女的貞操與家庭美德。尤其是新娘結婚時的貞潔,對穆斯林兄弟與家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英國的穆斯林家庭,為了不讓穆斯林女孩們沾染英國年輕人那種「性混亂」的墮落文化,他們通常通過包辦婚姻的方式,讓女孩們較早的結婚。這在南亞族裔的穆斯林中,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從女性穆斯林選擇配偶的角度來看,大多在父母親的指點和包辦下,在海外較近的親屬中尋求堂兄妹或其他親屬配對。這樣,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英國的家庭團聚移民政策,實現將海外的穆斯林親屬移民到英國的目標。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證穆斯林家庭在宗教信仰的一致,由此,實現家庭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的一致。但儘管如此,由於英國主流社會文化的影響,在某些地區的穆斯林少女未婚先育的現象,呈急劇上升的趨勢。「在首都倫敦,未婚媽媽中,家庭保守價值觀深重的穆斯林信徒居然不在少數,共有1/3的穆斯林單身母親。」[15]

英國穆斯林的家庭結構基本上屬於傳統的大家庭模式。這是由如下三個因素決定的:一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社會,崇尚多子多福的傳統價值觀念。婦女在家庭的地位與生育子女的數量緊密相關,由此造成了婚後的穆斯林婦女多生子女的現象。二是較高的生育意願、早結婚與早生育的有利結合,使得穆斯林婦女生育期提前,而生育結束期推後,這無疑導致穆斯林婦女生育率的提高和龐大家庭的出現,這也決定了英國穆斯林家庭,呈現出多子女的傳統大家庭的特徵。與英國本土家庭的平均規模相比,穆斯林家庭的平均規模要大得多[16]據1991年英國人口普查數據,與65%的白種人和66%的所有少數族群相比,超過83%的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人建立的家庭模式都是傳統的大家庭模式。

從穆斯林家庭結構的穩定性來看,與崇尚同居和獨立、自由的英國白人相比,穆斯林家庭結構相對穩定。進入21世紀以後,由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同居而不是結婚,於是導致離異的單親家庭的數字也在攀升……擔任基督教研究學會的常務理事布賴爾利博士稱,2001年雙親家庭的比例將會在六年內從62%下降至49%。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居伴侶比例將由2001年的13%上升到18%。單親家庭也會從25%上升到33%。」[17]結果是,到 2012年1月,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英「1/4以上——大約26%的家庭為單親家庭。擁有子女的單親家庭數量已經從2001年的174.5萬上升到去年的195.8萬。」研究家庭生活的學吉爾•柯爾比(Jill Kirby)認為:「英國的單親家庭數量將要趕上美國,這一比例比任何歐洲國家都高,過去的20年裡一直在上升。」[18]毫無疑問,家庭價值觀十分保守的英國穆斯林家庭,還是相對穩固的。尤其是在南亞、土耳其和土耳其裔賽普勒斯人族群中,離婚現象遠不及白種人普遍。通常,離婚的白種人婦女比例比巴基斯坦裔和孟加拉裔的婦女高出數倍。

(二)英國穆斯林人口的受教育與就業狀況

年輕穆斯林受教育情況是反映穆斯林移民生存現狀的重要指標。穆斯林移民子女受教育的程度,不僅關係到他們未來的就業機會和市場競爭力,而且直接影響到整個穆斯林族群的綜合素質水平以及將來是否產生宗教文化衝突的可能性。從總體情況來看,英國穆斯林移民子女通常所受教育程度遠比英國本土居民子女要低得多。

英國學者進行了一項英國中學生和大學生學習成果的研究,該項研究的信息收集並非是基於宗教背景而進行的系統收集。但其中有關於巴基斯坦裔和孟加拉裔學生的研究成果。由於有超過90%的巴基斯坦裔和孟加拉裔被視為穆斯林,因此,學者們通常將對巴基斯坦裔和孟加拉裔學生的研究成果,應用於英國年輕穆斯林的研究。

在國民教育基礎階段,就顯示了巴基斯坦裔和孟加拉裔移民在語言、溝通和讀寫能力方面比其他任何種族群體都更薄弱。初步數據顯示,許多穆斯林學生自小學階段起就處於明顯的劣勢地位。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語言障礙。大量的穆斯林父母並沒有掌握流利的英語,而是操著原先亞洲國家的母語。這尤其存在於在出生英國的穆斯林與來自印度次大陸配偶的婚姻家庭中。在這些家庭中,母語最有可能是原亞洲國家語言,而英語只是作為一種額外第二語言來學習的。數據顯示,巴基斯坦族裔學生中有93%並不將英語作為母語,而相應的孟加拉族裔學生的比例達到了97%[19]。這樣,一方面,這些穆斯林子女,在學習語言的關鍵階段,沒有學習英語。由此,穆斯林孩子上學前的英語語言技能非常有限,致使許多穆斯林孩子不能正確的學習課程。另一方面,由於穆斯林父母操著自己亞洲國家的母語,當孩子在系統的英國教育中,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穆斯林父母也無法在學業上給予上學的子女以幫助。二是穆斯林學生的學業成績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由於穆斯林學生、尤其是孟加拉裔和巴基斯坦裔的學生,不能熟練地掌握英語,致使正常的學習和學業無法完成。由此,造成了穆斯林學生的學業成績在所有關鍵階段都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在高等教育階段,穆斯林移民更處於劣勢地位。儘管在穆斯林、尤其是南亞裔的穆斯林看來,接受高等教育是實現穆斯林移民向上社會流動的重要途徑。但事實上,穆斯林移民子女不容樂觀的受教育情況、伊斯蘭教的政教合一以及針對穆斯林學生的教育資源的匱乏,是影響穆斯林大學生接受正常高等教育的三個關鍵因素。首先從穆斯林大學生的受教育狀況來看,正如上文所述,總體而言,即使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穆斯林學生,其學業基礎與其他白人學生相比,依然較不穩固。其次,從伊斯蘭教的政教合一性來看,穆斯林學生在學業時間安排上不同於本土主流的教育模式,他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用於學習《古蘭經》和祈禱,這種迫於家庭和族群社區要求壓力以維護他們的宗教信仰的行為方式,縮減了原本用於學習大學課程和參與校園活動的時間。最後,同時,針對穆斯林學生的教育資源的缺乏匱乏也成為也是影響穆斯林移民子女學生接受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一項調研數據顯示,只有9%的教師來自少數族裔,而其中具有巴基斯坦或孟加拉背景的教師僅為0.7%。同時,教師培訓學院畢業生的年度調查表明,2005年新合格教師中只有35%的人感到他們接受的針對不同少數族群背景學生教育實踐訓練是不錯或非常好的。這種教育資源分配不平等,同樣適用於國民基礎教育。英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3年1月,英國有近7000所公立宗教學校,其中99%是基督教學校,能滿足近乎1/3的基督教學齡兒童的需求。僅有4所穆斯林公立學校,只能潛在的滿足0.003%的穆斯林學齡兒童的需要[21]。

穆斯林群體由於受教育程度的限制而導致的職業資格水平較低,再加之英國社會上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種族、宗教偏見與歧視,導致了穆斯林移民人口就業在收入較少、技能較低、本土英國人不願從事的低端領域,與本土居民相比,有相對較高的失業率,穆斯林移民通常成為失業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情況下,穆斯林移民由於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有部分穆斯林移民沒有職業資格證書。200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2003-2004年,幾乎1/3處於工作年齡階段的英國穆斯林,沒有職業資格證書,這在所有族群中比例最高[22]。即使獲得了就業崗位,也大多佔據了勞動市場中一些工作技能低、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差的工作,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承擔了英國本土勞工不願從事的重體力和有損健康的工作。從具體行業上來看,就業主要部分在餐飲服務業、魚肉類屠宰和包裝行業等,形成了與本土國民涇渭分明的就業領域。許多穆斯林(大部分是巴基斯坦後裔和孟加拉後裔)仍然集中在半熟練和無技術要求的低端產業部門[23]。

當英國的經濟發展陷入低谷或出現停滯的時候,首先受到衝擊的是那些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業部門。這就使得英國的穆斯林首當其衝,成為失業人群和英國失業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2001年人口普查數據表明,穆斯林的失業率達到15%,大約是基督教和印度教徒失業率的3倍。年齡在16至24歲的穆斯林人口失業率為17.5%,而基督教徒僅為7.6%,印度教徒也只為7.4%[24]。顯然,穆斯林族群保持了遠高於其他族群的失業率。

宗教和性別歧視成為阻礙穆斯林人口就業的重要因素。首先,穆斯林人口普遍信奉的伊斯蘭教,對他們就業產生了重要的消極影響。有關研究表明,即使控制了其他因素,印度裔穆斯林的失業率仍是印度教徒的2倍。巴基斯坦穆斯林的失業率比印度教徒要高出3倍[25]。至於那些巴基斯坦裔和孟加拉國血統的穆斯林移民在就業率方面更是位居最劣勢地位,成為最貧困的亞群體[26]。其次,性別歧視和伊斯蘭宗教習俗,也是限制女性穆斯林就業的重要因素。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英國穆斯林中男性和女性失業率分別為13%和18%。從年齡分布層面上看,從16到24歲年齡段的穆斯林青年處於失業率的最高值[27]。顯然,社會性別不平等,也是造成女性穆斯林失業率較高的一大誘因。另外,對於女性穆斯林而言,伊斯蘭宗教習俗與一些職業要求的衝突,也限制了她們的就業機會。例如,一名女護士在照顧病人時,處於職業和衛生的原因被要求捲起袖子,但是,這些問題對穆斯林女性而言就有很大障礙,因為伊斯蘭教要求女性要蓋住自己的身體。因此,這就減退了穆斯林婦女工作的意向和動機[28]。毫無疑問,穆斯林移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就很有可能遭遇英國本土僱主存在的宗教偏見與歧視現象,而女性更甚,她們肩負著宗教與性別歧視雙重的社會壓力。總而言之,大部分的穆斯林男性和女性佔據了社會收入底層的大多數,成為英國社會的貧困群體。為此,保護少數民族框架公約(FCNM)的諮詢委員會也認為:「英國少數民族失業率普遍偏高,英國政府應該努力減少失業率,特別注意非洲和亞洲加勒比群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群體,在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群體中應特別注意女性的情形。」[29]

(三)英國穆斯林人口的社會參與狀況

社會參與狀況是衡量穆斯林移民實現社會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標。從廣義上看,社會參與包括普通層面的公共參與和較高層面的政治參與兩方面的內容。

從公共參與的視角來看,由於如下三個主要因素的影響,英國穆斯林基本上遠離英國的主流社會。一是由於受教育程度較低、失業和收入較低因素的影響,英國的穆斯林大多居住在相對集中的城市邊緣的貧困區,極少參與英國主流社會的社區發展的政策制定及實施的全過程,也難以從英國社區的進步與發展中受益。二是英國穆斯林群體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英國是一個「充滿宗教精神、星期天信徒擠滿教堂的基督教國家,基督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僅僅只有裝飾的目的這一點點價值。而且,人們對上帝、先知,特別是耶穌進行批判性的質問,宗教通常在電視上被批評。」[30]但在英國的穆斯林中,伊斯蘭教總是至高無上的權威,通過清真寺的禮拜祈禱活動和阿訇的傳教,將英國穆斯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嚴密控制在、與英國主流社會生活截然不同的伊斯蘭教的範圍之內。第三、英國本土的種族主義思想和排外思潮的影響。儘管1976年英國已經就頒布和實施了《種族關係法》,依據該法,任何基於種族上的歧視都被認為是刑事犯罪。但實際上,穆斯林在英國社會中,處處能夠感受到英國本土居民對他們的歧視和排斥。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69%的穆斯林認為「英國社會中的其他人並不把他們視為英國社會生活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31]基於上述三個主要因素,英國穆斯林族群遠離英國的主流社會,也就可以理解了。我們可以通過相對集中的居住生活模式和社會反抗這兩種表現形式,進一步把握英國穆斯林的公共參與狀況。

從居住生活模式上看,英國穆斯林大多被隔離在相對集中的、貧困的穆斯林社區中。人口統計顯示,約有五分之二(38%)的穆斯林居住在倫敦,14%的穆斯林人口聚居在西米德蘭,13%在西北,還有12%在約克郡和亨伯。即使在這些地區,穆斯林人口在空間上也是高度集中的,在陶爾哈姆萊茨,穆斯林佔城市總人口的36%,佔紐漢總人口的24%[32]。而在伯明罕和倫敦,穆斯林人口也分別佔城市總人口的15%和10%[33]。穆斯林聚居社區的基本特點是:居民大多來自同一國家或地區;有著相同的傳統、生活習俗和語言;多生活在英國主流社會的邊緣地帶。由此,形成了與英國主流社會隔離的、互幫互助集體社群模式的生活模式。

從社會反抗上來看,由於穆斯林族群遭受社會排斥和隔離,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此,英國穆斯林總是通過社會反抗、甚至是犯罪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願望、伸張自己的社會權利。從客觀因素來看,穆斯林移民及其後裔由於在語言、就業和社會生活層面倍受歧視;他們聚居一起,隔閡於英國主流社會,更容易誘發社會安全問題。特別是年輕的穆斯林更容易走上吸毒、搶劫、走私、盜竊等社會犯罪的道路。雖然穆斯林人口僅佔英國總人口的2.7%(還有數據顯示為3%[34]),但是在英國囚犯中的比例卻佔據到8%[35]。據英國監獄管理部門的數據顯示,1991年至1997年間,登記在冊的在押穆斯林犯人數量增加了90%,截至2001 年11月,穆斯林在押人數達到5000人,佔在押犯總人數的7%,大大超出了穆斯林佔英國總人口的比例[36]。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英國穆斯林青年已成為國際恐怖主義組織的招募對象。倫敦爆炸案的發生,從另一個側面,更顯現出青年穆斯林在英國的社會融合與社會參與的糟糕狀況。

從政治參與的視角來看,穆斯林普遍缺乏政治參與熱情,被排斥在英國主流的政治生活之外。儘管伴隨著英國穆斯林移民群體的不斷壯大,穆斯林社團如聯邦伊斯蘭教團(1962年)、穆斯林學生社團(1962年)、穆斯林組織聯盟(1970年)、伊斯蘭歐洲理事會(1973年)、青年穆斯林(1984年)、伊斯蘭政黨(1989年)、英國伊斯蘭社團(1990年)、穆斯林議會、伊斯蘭事務聯邦行動委員會、世界伊斯蘭教團、扎米艾特·烏馬力和其他組織等相繼建立[37]。這對於穆斯林參與英國的政治生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客觀而論,一方面,由於穆斯林缺乏參與政治的政策支持渠道、資源、信息和機會等,因此,他們的政治參與度和影響力都相當有限,僅具有微弱的政治發言權。這從英國的政治機構的代表構成中,可以明顯地印證這一點。在英國的下院659名代表中,只有2名穆斯林移民代表,上院也僅有4名穆斯林血統的代表。在英國180萬穆斯林中,只有1名歐洲議會代表[38]。另一方面,大多數穆斯林缺乏足夠的政治參與熱情。儘管從理論上看,作為公民的英國穆斯林,在法律面前權利平等,在政治舞臺上有平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他們生活的貧困、市場競爭力的劣勢、社會地位的邊緣化、宗教文化、生活方式與精神世界的異質化,都使他們無法融入英國社會的主流政治生活中,而被看成是英國的「二等公民」、政治上層的「局外人」。處於與英國主流社會孤立隔離的生活狀態中的穆斯林,也難以對英國產生情感上的國家認同感和歸屬感,也無法沒有塑造起「現代公民」的意識。由此決定了英國穆斯林族群政治參與意識與政治參與熱情的匱乏。2004年3月英國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近一半的穆斯林移民表示,不會參與下一屆議會的投票選舉[39]。由此可見,在英國社會主流的政治生活中,穆斯林移民缺少足夠的代表和發言權。英國政府在處理關乎宗教、種族以及其他民生事務中,穆斯林移民基本上被排斥於主流的政治生活之外,從而損害了他們作為英國公民的基本政治權益。

三、結  論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主要來源於南亞和非洲的英國穆斯林,由於其較高的人口生育率和較年輕的人口年齡結構,使得英國穆斯林族群成為英國最大、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外來族群。從穆斯林人口增長的歐洲與英國的比較視角來看,1990年西歐穆斯林人口總數還不到1000萬,但在過去的20年中,西歐的穆斯林人口呈現出穩定、快速增長的態勢,年增長率高達2.2%[40]。單就英國,2004-2008年間穆斯林人口增長就超過了50萬。另外,由於英國完善的穆斯林移民網絡的建立和穆斯林移民社團的支持,越來越多的穆斯林人口實現了移居英國的夢想。2010年英國穆斯林移民的淨遷入量達到了6.4萬,接近了法國同年的穆斯林淨遷入量,在歐洲,英國位居第三,其中2010年的總移民中有28.1%為穆斯林移民[41]。依據皮尤資料庫的人口預測,在未來的20年中,歐洲穆斯林人口的年增長率將達到1.5%,為非穆斯林人口增長率(0.7%)的兩倍。預計到2030年,穆斯林人口將達到2200萬。屆時,英國穆斯林人口將會達到同期德國的穆斯林人口總數,約560萬,與2010年相比,穆斯林人口增長率達到94%,佔總人口的比例將從4.6%上升到8.2%[42]。毫無疑問,穆斯林族群已成為英國最大、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外來族群。

第二、英國穆斯林人口及族群已構成與英國主流社會截然不同的、邊緣化的「平行社會」。無論是由於伊斯蘭宗教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的影響而構成的有別於英國主流基督教社會的、邊緣化的、獨具伊斯蘭文化的婚姻與家庭模式,還是由於英國穆斯林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而形成的多就業在收入較少、技能較低、本土英國人不願從事的低端領域,從而成為英國社會的弱勢群體和最貧困階層,還是受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而成為被排斥在社會政策的公共參與和政治參與之外,成為英國社會政策和政治生活領域的「沉默人群」,都充分表明,英國穆斯林作為英國公民和英國常住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沒有融入英國的主流社會之中,而是被隔離在英國的主流社會之外,成為與英國主流社會並行的、邊緣化的「平行社會」。

第三、英國穆斯林中的激進派已成為英國非傳統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2005年由伊斯蘭恐怖組織「歐洲基地聖戰秘密組織」成員——4個英國公民——穆斯林移民發動的爆炸案,凸顯了英國穆斯林中的激進分子對英國非傳統國家安全的潛在風險。由於英國穆斯林、特別是青年穆斯林,在遭遇英國主流文化的疏離和強烈的生活挫敗感時,極容易對原教旨主義產生同情[43],更熱衷於投身於伊斯蘭的「聖戰」事業,來尋求文化認同與歸屬感,從而成為國際恐怖主義組織的招募對象。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認為,英國已經成為「孕育恐怖主義的溫床」和「激進主義者的天堂」[44]。英國情報機構也認為,約有1萬至1.5萬名英國穆斯林支持蓋達組織的活動,其中超過600名穆斯林男性曾經在阿富汗或其他地區的蓋達組織營地接受過訓練[45]。其中,至少有200名「自殺人彈」計劃襲擊英國,而他們僅是在英國活動的2000多名極端分子中的一部分[46]。另外,「好戰的伊斯蘭女性主義者」也開始出現[47]。這充分表明,沒有實現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和宗教認同的英國穆斯林極端分子,正成為英國非傳統國家安全的潛在和現實威脅。

 

[責任編輯:     ]

 

作者簡介:宋全成,法學博士,山東大學移民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人口社會學、移民族群宗教與社會融合、人口老齡化與社會保障。

          王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山東大學移民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山東大學自主創新基金項目「穆斯林移民在歐洲及其社會融合研究」(IFW09045)。

[①] Office of National Statistics, Focus on Religion, London, ONS, 2004, p. 5, available at: http://www.statistics.gov.uk/downloads/theme_compendia/for2004/FocusonReligion.pdf

[②] Religion in theUK, available 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ligion_in_the_United_Kingdom.

[③] Humayun Ansari, Muslims inBritain, August2002, available at:

http://translate.google.com.hk/translate?hl=zh-CN&sl=en&tl=zh-CN&u=http%3A%2F%2Fwww.mywf.org.uk%2Fuploads%2Fprojects%2Fborderlines%2FArchive%2F2007%2Fmuslimsinbritain.pdf&anno=2

[④] Parminder Bhachu, TwiceMigrants: East African Sikh Settlers inBritain, 1985.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aAIOAAAAQAAJ&printsec=frontcover#v=onepage&q&f=false

[⑤] Islam inEngland, available 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Islam_in_England

[⑥] Jodie Reed, Young Muslims in theUK: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 Abriefing paper for the FES/ippr seminar, December 2005.

[⑦] Charles F.Westoff and Tomas Frejka: "Religiousness andfertility among European Muslims", Population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33, No.4, December 2007, pp. 785-809.

[⑧] Charles F.Westoff and Tomas Frejka: "Religiousness andfertility among European Muslims", Population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33, No.4, December 2007, pp. 785-809.

[⑨]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Muslim Population ,Projections for2010-2030, January 27,2011,http://pewforum.org/The-Future-of-the-Global-Muslim-Population.aspx

[⑩]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Muslim Population ,Projections for2010-2030, January 27,2011, http://pewforum.org/The-Future-of-the-Global-Muslim-Population.aspx

[11] Charles F.Westoff and Tomas Frejka: "Religiousness andfertility among European Muslims", Population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33, No.4, December 2007, pp. 785-809.

[12]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Muslim Population, Projections for2010-2030, January 27, 2011, available at: http://pewforum.org/future-of-the-global-muslim-population-regional-europe.aspx

[13] Jodie Reed, Young Muslims in theUK: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 Abriefing paper for the FES/ippr seminar, December 2005. http://library.fes.de/pdf-files/bueros/london/03682.pdf

[14]章田:「英國未婚媽媽數量位居歐洲第四 2012年將過半數」,中國經濟網,http://www.ce.cn/xwzx/gjss/gdxw/200602/22/t20060222_6163592.shtml

[15]章田:「英國未婚媽媽數量位居歐洲第四 2012年將過半數」,中國經濟網,http://www.ce.cn/xwzx/gjss/gdxw/200602/22/t20060222_6163592.shtml

[16] Ceri peach, Muslim population of Europe: a brief overview ofdemographic trends and socio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Britain.

[17]章田:「英國未婚媽媽數量位居歐洲第四 2012年將過半數」,中國經http://www.ce.cn/xwzx/gjss/gdxw/200602/22/t20060222_6163592.shtml

[18]朱海淼:「英國單親家庭數量臨近200萬比例超四分之一」, 環球時報-環球網,http://news.163.com/12/0120/16/7O7PCCVF00014JB6.html

[19] 5+ GCSEs at grades A*-C is widely held to be the benchmark forsuccess in exams at the end of compulsory schooling at age 16,Jodie Reed, Young Muslims in theUK: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 A briefing paper for the FES/ippr seminar, By Jodie Reed, ippr, December 2005, http://library.fes.de/pdf-files/bueros/london/03682.pdf

[20] 5+ GCSEs at grades A*-C is widely held to be the benchmark forsuccess in exams at the end of compulsory schooling at age 16,Jodie Reed, Young Muslims in theUK: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 A briefing paper for the FES/ ippr seminar, ByJodie Reed, ippr, December 2005,http://library.fes.de/pdf-files/bueros/london/03682.pdf

[21] Jodie Reed, Young Muslims in the UK: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 Abriefing paper for the FES/ ippr seminar, By Jodie Reed, ippr, December 2005,http://library.fes.de/pdf-files/bueros/london/03682.pdf

[22] Jodie Reed, Young Muslims in the UK: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 Abriefing paper for the FES/ippr seminar, By Jodie Reed,ippr, December 2005,http://library.fes.de/pdf-files/bueros/london/03682.pdf

[23] Muslims inBritain(byHumayun Ansari), August 2002

http://translate.google.com.hk/translate?hl=zh-CN&sl=en&tl=zh-CN&u=http%3A%2F%2Fwww.mywf.org.uk%2Fuploads%2Fprojects%2Fborderlines%2FArchive%2F2007%2Fmuslimsinbritain.pdf&anno=2

[24]Jodie Reed, Young Muslims in the UK: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A briefing paper for the FES/ippr seminar,By Jodie Reed, ippr,December 2005,http://library.fes.de/pdf-files/bueros/london/03682.pdf

[25]Muslims inBritain(byHumayun Ansari), August 2002

http://translate.google.com.hk/translate?hl=zh-CN&sl=en&tl=zh-CN&u=http%3A%2F%2Fwww.mywf.org.uk%2Fuploads%2Fprojects%2Fborderlines%2FArchive%2F2007%2Fmuslimsinbritain.pdf&anno=2

[26] Yearbook of Muslims in Europe, Jorgen S.Nielsen, SamimAkgonul,Ahmet Alibasic,http://www.google.co.jp/books?id=WiijLleylbEC&printsec=frontcover&hl=zh-CN#v=onepage&q&f=false

[27] European Monitoring Centeron Racism and Xenophobia(EUMC): "Muslims in the European Union:Discrimination and Islam phobia", 2006, P13, available at: http://www.fra.europa.eu/fraWebsite/attachments/Manifestations_EN.pdf

[28] Indian community respondent: Male, London, 40s.

[29] Muslims inBritain(byHumayun Ansari), August 2002

http://translate.google.com.hk/translate?hl=zh-CN&sl=en&tl=zh-CN&u=http%3A%2F%2Fwww.mywf.org.uk%2Fuploads%2Fprojects%2Fborderlines%2FArchive%2F2007%2Fmuslimsinbritain.pdf&anno=2

[30]安塔拉.席迪格:英國穆斯林的過去和現在,http://www.2musli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4675

[31] Muslims inBritain(byHumayun Ansari), August 2002

http://translate.google.com.hk/translate?hl=zh-CN&sl=en&tl=zh-CN&u=http%3A%2F%2Fwww.mywf.org.uk%2Fuploads%2Fprojects%2Fborderlines%2FArchive%2F2007%2Fmuslimsinbritain.pdf&anno=2

[32]Jodie Reed, Young Muslims in the UK: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 Abriefing paper for the FES/ippr seminar, by Jodie Reed, ippr, December 2005,http://library.fes.de/pdf-files/bueros/london/03682.pdf

[33] Leo Cendrowicz: "Study: European Muslims Feel Shut Out",available at: http://www.time.com/time/world/article/0,8599,1948078,00.html

[34] Yearbook of Muslims in Europe,Jorgen S.Nielsen, Samim Akgonul,Ahmet Alibasic, http://www.google.co.jp/books?id=WiijLleylbEC&printsec=frontcover&hl=zh-CN#v=onepage&q&f=false

[35] RobertWinnett and David Leppard: "Britain’s secret plans to winMuslim hearts and minds". Available at: 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uk/article436135.ece

[36]楊芳:「英國:移民成了『問題一族』?」,世界知識(歐洲),2007年第15期.

[37]安塔拉.席迪格:英國穆斯林的過去和現在,http://www.2musli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4675

[38]克南·馬立克著、吳萬偉譯:《伊斯蘭恐懼症的迷思》, available at :

http://prospectmagazine.co.uk/article_details.php?id=6679

[39]羅愛玲:「存在與衝突——試論穆斯林移民對歐洲政治與社會的影響」,《世界民族》,2009年第3期。

[40] Muslim Networks and Movements in Western Europe , September 15,2010, available at:

http://pewforum.org/Muslim/Muslim-Networks-and-Movements-in-Western-Europe.aspx

[41]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Muslim Population ,Projections for2010-2030, January 27,2011, available

at:http://pewforum.org/future-of-the-global-muslim-population-regional-europe.aspx

[42]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Muslim Population ,Projections for2010-2030, January 27,2011, http://pewforum.org/The-Future-of-the-Global-Muslim-Population.aspx

[43] InGreat Britain,Muslims worry about Islamic Extremism, August 10,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pewglobal.org/2006/08/10/in-great-britain-muslims-worry-about-islamic-extremism/

[44] Steve Coll and Susan B.Glasser: 「In London,Islamic Radicals Found a Haven」, The WashingtonPost, July 10, 2005.

[45] Elaine Sciolino: 「For a Decade, London Thrived as a Busy Crossroads of Terror」,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10, 2005.

[46]閆宇:「英國情報機構稱至少200名『人彈』正計劃襲擊英國」,國際在線專稿

http://gb.cri.cn/27824/2011/10/09/5105s3396107.htm

[47]Sylvia Poggioli: 「In Europe, MuslimWomen Face Multiple Issues」. Available at:

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18234876

相關焦點

  • 理想與現實:多元文化的英國穆斯林移民融合問題
    變化中的人口結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由於人口在戰爭中的巨大消耗以及戰後持續的低增長率,歐洲一度出現勞動力危機,英國也是如此。基於此,英國自1950年代起鼓勵大英國協穆斯林移居英國,填補勞動力的缺失。穆斯林移民的到來為戰後英國經濟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移民的源源到來及其高生育率也引發了新的恐慌,即穆斯林人口佔英國人口中的比例迅速增長。
  • 理想與現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英國穆斯林移民融合問題
    穆斯林移民的到來為戰後英國經濟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移民的源源到來及其高生育率也引發了新的恐慌,即穆斯林人口佔英國人口中的比例迅速增長。一些預測顯示,歐洲穆斯林人口可能會在21世紀中葉超過非穆斯林,這對於本土歐洲人而言是很難接受的,英國人也不例外。
  • 關於歐洲穆斯林人口的五個真相
    在《查理周刊》遇襲事件後,法國部分清真寺發生了針對穆斯林的騷亂事件。德國東部城市德雷斯頓也舉行了群體示威活動,他們的訴求是反對西方國家被伊斯蘭化。在歐洲,德國、英國和荷蘭等國的穆斯林群體在迅速壯大,其他族群越來越擔憂,要求政府對移民政策作出修改。目前歐洲的穆斯林人口究竟處在什麼狀況?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對此作出了回答。
  • 皮尤研究中心:歐洲的穆斯林人口將在2050年翻三倍
    【文/觀察者網 唐莎莎】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到2050年,部分歐洲國家的穆斯林人口將是現在數量的三倍,並且東歐、西歐之間的增長率將出現明顯分裂。 29日,英國《衛報》報導稱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當日發布了最新的歐洲穆斯林人口調查研究數據。
  • 即使沒難民 歐洲穆斯林人口仍將翻番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9日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即便今後三十年不接納非法移民或難民,歐洲的穆斯林人口仍會持續增加。如果合法移民人數增長保持現有水平,到2050年,穆斯林將佔據歐洲總人口的11%多。 皮尤研究中心以民意調查和分析見長。
  • 關於歐洲穆斯林人口的五個真相
    在《查理周刊》遇襲事件後,法國部分清真寺發生了針對穆斯林的騷亂事件。德國東部城市德雷斯頓也舉行了群體示威活動,他們的訴求是反對西方國家被伊斯蘭化。在歐洲,德國、英國和荷蘭等國的穆斯林群體在迅速壯大,其他族群越來越擔憂,要求政府對移民政策作出修改。目前歐洲的穆斯林人口究竟處在什麼狀況?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對此作出了回答。
  • 全球的穆斯林人口|中國穆斯林數量超歐洲總和
    但是皮尤中心和很多西方的研究人士往往總是忽略中國的穆斯林人口數量。國內有些人士估計穆斯林已經佔到總人口的9%,也就是說有將近1.2億人口為穆斯林。這個數字顯然誇大了。Statista網站評估,穆斯林人口約佔中國總人口的2%,而「世界人口展望」(World Population Review)認為截至2020年,這個比例為1.73%。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算,因為國內巨大的人口基數,中國穆斯林的實際人數高達2812萬,佔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約1.6%。
  • 對穆斯林的偏見和隱性歧視使歐洲穆斯林難融主流
    好在德國總理默克爾等歐洲政要、多數主流媒體和分析人士能清醒地面對危機和挑戰,不願意再看到歐洲社會與穆斯林移民之間的隔閡無限放大,以至無法彌合。法國社會黨的一名年輕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如果真的每個穆斯林都成為恐怖分子,法國還會這樣安定嗎?」 溫和的穆斯林不願成為被攻擊的靶子 「法國穆斯林正處於兩難境地。」
  • 觀察家 | 穆斯林在歐洲:身份認同與社會融入
    歐洲目前有大量的穆斯林移民人口的存在。穆斯林移民至歐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阿拉伯帝國、以及後來的奧斯曼帝國的擴張時期,大量穆斯林隨著徵服者到達歐洲。當代穆斯林的移民高潮則始於二戰後——經過連年戰爭的歐洲諸國,急需大量外來人口彌補國內勞動力的不足。
  • 全球的穆斯林人口|中國穆斯林數量超歐洲總和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估計,截至2015年,全世界有18億穆斯林,約佔全球人口的24%。儘管該教起源於七世紀的中東-北非地區,但這裡的穆斯林人口只佔世界穆斯林總人口的20%。
  • 這個基督教大國,穆斯林人口佔比已達到45%,很快將成穆斯林國家
    這個基督教大國,穆斯林人口佔比已達到45%,很快將成穆斯林國家縱觀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宗教在世界各國的發展極為迅速,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傳播速度最快的就屬伊斯蘭教。它誕生於7世紀,然後極為迅速的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中去,形成不少穆斯林國家和地區。然而它並沒有就此罷休,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很多地區乃至國家都開始了穆斯林化的道路。其中具代表性的就是波赫,阿爾巴尼亞等歐洲地區。最厲害的就屬下面要說的這個國家啦,它的穆斯林人口達到了全國人口的45%,僅有5%的差距,即將達到穆斯林化啦!
  • 把紐西蘭槍擊案歸咎於穆斯林移民,澳大利亞參議員惹眾怒
    澳籍嫌犯倫頓·塔蘭特(Brenton Tarrant)作案前在一份網上流傳的「自述書」中揚言,出於對穆斯林、移民的不滿,決定報復這些「入侵者」。 就在外界紛紛譴責兇手駭人聽聞的暴行時,澳大利亞一名極右議員卻將槍擊事件歸咎於穆斯林移民。
  • 法國的穆斯林移民及其與主流社會的互動
    進入21世紀之後,在國家與天主教會關係相對緩和之際,隨著國內穆斯林群體的壯大,有關伊斯蘭教及其與國家的關係問題變得越來越尖銳,其中的一個重要焦點就是國家世俗主義意識形態之下的一些涉及伊斯蘭教的具體立法與政策。 根據各種統計資料,法國2014年的總人口是6620萬,在法國居住著600萬穆斯林,佔總人口的約10%。穆斯林人口的82%來自於馬格里布國家。
  • "穆斯林拯救歐洲人口"
    穆斯林拯救歐洲人口雖然歐洲人的孩子越來越少,但生活在歐洲的穆斯林移民卻很不同。歐洲穆斯林社區的人口動態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改變這個古老大陸的面貌。移民,尤其是穆斯林,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某種程度上,他們拯救了歐洲的人口統計數據。穆斯林的出生率普遍高於其他歐洲人。
  • 益普索:歐美民眾嚴重高估了國內穆斯林人口比例和增長速度
    【編譯/觀察者網 武守哲】世界各國一些主要的非穆斯林國家中,穆斯林人口比例到底佔多少? 這恐怕是很多歐美民眾非常關心的問題。由於近幾年中東、北非、西非等穆斯林難民向歐美國家擴散,由此導致的負面影響,讓很多非穆斯林國家的民眾患上了「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e)。歐美的一些專家和學者也就穆斯林人口的增長對本國的人口結構問題的衝擊多次撰文。
  • 穆斯林人口增長較快 在俄羅斯將超過東正教徒
    佛教在線海外訊 十多年前,蘇聯解體時,估計俄羅斯的穆斯林人口只有1000萬,但三年前的一次人口普查發現登記為穆斯林的人口是1450萬,超過全國總人口的10%。最近人口統計又出現新數字,穆斯林人口超過了2300萬,向全國人口20%的方向接近。俄羅斯穆夫提理事會主席拉維爾·蓋努丁大伊瑪目說:「這個數字都是俄羅斯本土的穆斯林,不包括中亞和歐洲移民穆斯林。」
  • 英國人口突破6000萬大關 東歐移民帶來經濟活力
    新華網倫敦8月25日專電 (記者馬桂花)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6月,英國人口達到6020萬,這是英國人口首次突破6000萬大關。  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6月,英格蘭人口達5040萬,蘇格蘭510萬,威爾斯300萬,北愛爾蘭170萬。
  • 作為最富裕的國家,奧地利的穆斯林人口大幅增加,成為第三大宗教
    同樣,福利政策也一直吸引著很多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甚至是中東和北非地區的難民。這些外國移民和難民的增長,正在悄悄地改變奧地利的人口結構。伊斯蘭人口大幅增長根據2018年的數據,奧地利的第一大宗教是天主教,約佔總人口的57.9%;東正教是第二大宗教,比例為8.8%;伊斯蘭教是第三大宗教,比例為8%;其餘,還有新教、猶太教、佛教等宗教。作為外來宗教,伊斯蘭教在奧地利的發展非常迅猛。
  • 歐洲與穆斯林:徵服還是被徵服?
    這些穆斯林國家在建國和獨立過程中,不同程度地效仿了西歐現代民族國家的範例。這也使得這些國家與歐洲各國之間具有一種矛盾而特殊的親近關係。二戰之後,歐洲與穆斯林世界的互動主要體現為更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歐洲各國從二戰後開始了鼓勵和接納移民的過程。這一方面是為了解決本國內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資源不足帶來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出於當時冷戰國際秩序下的國際義務的考慮。
  • 「歐洲阿拉伯化」被右翼誇大 穆斯林多已世俗化
    美國外交人士薩維吉聲稱,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本世紀中葉,穆斯林成為歐洲的多數人口並非毫不可能,而那將增加衝突的危險。英國歷史學家費爾古森寫道:「地中海以南和以東朝氣蓬勃的穆斯林社會正準備在老邁的歐洲拓殖。」美國記者卡爾德維爾則預測稱,一個「堅定的」、「自信」的伊斯蘭教似乎很可能將其意志施加在「不穩定的」歐洲文化上。這些陰鬱的人士談論著敵視美國利益、受縛於伊斯蘭教的「歐洲阿拉伯化」。